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察了云南蓝果树(Nyssa yunnanensis)种子的形态,并初步研究了萌发基质、光照、人工破坏内果皮和pH梯度碱液处理对云南蓝果树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云南蓝果树种子(带内果皮)平均大小为0.94cm×0.52cm×0.17cm(长×宽×厚),千粒重约234.3g,有萌发瓣;红土/腐殖土/泥炭土(v/v/v,1∶1∶1)为云南蓝果树种子萌发的适宜基质;种子在光、暗条件下都能萌发;人工破坏内果皮能明显地提高种子的萌发率;碱液处理对云南蓝果树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但对中国蓝果树(N.sinensis)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本文还对云南蓝果树的致濒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张霜  陈进 《生态学杂志》2008,27(11):1913-1919
蚂蚁对热带森林中小种子的二次散布会影响种子最终到达地点和种子命运.本文以一种由鸟散布的榕树垂叶榕(Ficus benjamina)为研究对象,观察蚂蚁对不同处理种子二次散布的影响.共记录到菱结大头蚁(Pheidole rhombinoda)、法老小家蚁(Monomorium pharaonis)、横纹齿猛蚁(Odontoponera transversa)和布立毛蚁(Paratrechina bourbonica)等4种蚂蚁参与了种子的搬运,其出现频率分别为71.7%、23.3%、2.5%、2.5%.蚂蚁对种子的搬运距离为179 cm±13 cm(n=159).其中,最主要的散布者菱结大头蚁把种子搬进蚁巢后,取食了内果皮,并把58.6%的净种子抛弃在巢外垃圾堆中.蚂蚁取食内果皮显著提高了种子萌发特性(萌发率由49.3%提高到93.3%).去除内果皮后种子被蚂蚁搬走的比率显著下降(由75.0%降为29.5%).垂叶榕种子外着生的内果皮,明显提高了对蚂蚁的吸引力,而蚂蚁取食内果皮显著提高了种子萌发能力,垂叶榕和二次散布的蚂蚁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互惠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宁夏六盘山区的辽东栎灌丛,以不同大小的辽东栎种子、野李和华山松种子为材料,研究了种子大小和种皮特征对啮齿动物取食和搬运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辽东栎小种子和华山松种子的就地取食率均显著高于辽东栎大种子和野李种子;具有厚而坚硬种皮(内果皮)的野李种子被啮齿动物搬运后的取食率和贮藏率均最高.辽东栎大种子被啮齿动物搬运后取食的距离最大(3.10 m),被搬运后贮藏的距离(6.48 m)显著大于其他类型种子.除野李种子外,其他3种类型种子的单个种子取食点都在80%以上,所有种子的单个种子贮藏点都在90%以上,含2个以上种子的取食点和贮藏点较少.较高比例的华山松种子在灌丛基部和洞穴以外的其他环境被取食,其他3种类型种子被啮齿动物搬运后主要集中在灌丛基部和洞穴中取食;种皮(内果皮)厚而坚硬的种子以土壤埋藏方式贮藏的比例偏高.  相似文献   

4.
以吉林珲春自然群落的野生玫瑰(Rosa rugosa Thunb.)为试验材料,探究野生玫瑰在果实形成过程中种子的发育及休眠性的形成和变化。选取青果期(1~35 d)、转色期(35~60 d)、红果期(60~75 d)的果实及种子,结合形态学、组织细胞学观察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果实各发育时期的种子形态、种胚及内果皮的发育进行研究,并分析种子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与果实发育、种子休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果实和种子在青果期(1~35 d)时发育速度最快,种胚在花后24 d发育完全,种子不存在形态休眠。花后24 d内果皮开始沉积木质素并逐渐木质化,种子开始产生机械休眠。种子激素含量的变化与果实的发育、转色及内果皮的木质化密切相关,种子内源GA3和ABA含量在青果期(1~35 d)达到峰值,内源IAA含量在果实转色期(35~60 d)达到最大值,高浓度的ABA含量是种子尚未脱离果实时便已进入生理休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灰喜鹊摄食对中国沙棘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明鸟类摄食中国沙棘果实后对中国沙棘种群扩散的作用,对①来自鸟粪肥的种子。②人工用酸和高温处理的种子和③作为对照的天然种子的萌发率和萌发速度进行比较,3种类型的种子均区分为具内果皮种子和不具内果皮种子两组。结果表明:酸性和高温环境对两种类型种子的萌发率影响不大,但中国沙棘果实的内果皮不仅使种子萌发推迟,而且还降低了种子的萌发率。灰喜鹊的消化作用虽然降低了中国沙棘种子的萌发率和萌发速度,但对中国沙棘种子的传播和种群的扩散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准噶尔盆地东南缘梭梭种子雨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研究梭梭种子散布规律,通过布设种子雨收集器结合室内实验分析,对准噶尔盆地东南缘梭梭种子雨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显示:(1)梭梭种子雨的累积密度达到平均189粒/m2,其中有活力种子占约80%;(2)种子散布的高峰集中在11月初到11月15日时间段,其落种量占整个种子雨的65%。其后种子雨密度随时间逐渐减小;(3)整个种子雨过程,不同时期散落的种子雨质量存在差异,表现为不同时期散落种子的萌发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4)变异函数分析表明,梭梭种子雨在8.12 m的有效变程内,种子雨具有明显的空间格局,其由空间自相关和随机因素引起的空间异质性各占50.0%。准噶尔盆地东南缘梭梭种子雨密度大且质量较高,同时其时空分布异质性较高,这些特征均将影响梭梭种群的分布格局和种群更新。  相似文献   

7.
泗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对泗洱自然保护区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对其种子植物的科、属的分布区类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保护区内种子植物类群丰富;(2)优势科、属明显;(3)区系起源古老;(4)地理成分复杂;(5)种子植物区系在科和属级水平上均显示出温带性质,同时泛热带类型丰富;(6)保护区内植被具明显的过渡性质;(7)分化现象明显,中间类型和特有种丰富。  相似文献   

8.
千佛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千佛山自然保护区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对其种子植物的科、属分布区类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保护区内种子植物丰富,共153科767属2494种;(2)优势科、属明显;(3)区系起源古老;(4)种子植物地理成分复杂,吴征镒划分的中国种子植物属的15大分布类型在千佛山均有分布;(5)种子植物区系在科和属级水平上均显示出温带性质,温带分布属475属,占总属数的61.9%;(6)特有属、种丰富。  相似文献   

9.
浑善达克沙地黄柳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崔秀萍  刘果厚  贺晓 《西北植物学报》2006,26(11):2312-2317
在实验室通过模拟野外自然条件,研究了土壤水分、沙埋厚度和温度对黄柳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黄柳种子对水分条件很敏感,发芽的适宜土壤含水量为3%~20%,低于3%或高于20%发芽都会受到抑制;(2)种子萌发需要沙土覆盖,适宜覆沙厚度为0.1~0.4 cm,此条件下第5天种子发芽率达80%以上;但当沙埋厚度超过0.6 cm时,种子出苗就会受到抑制;当沙埋厚度超过1.2 cm时,将不能出苗;(3)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15~35℃,当温度高于45℃时种子将不能萌发并最终死亡;(4)幼苗的耐热性较强,40℃处理下幼苗出现热害症状,并且热害症状发展缓慢,60℃处理下90 min后幼苗干枯死亡;(5)种子的寿命为120 d左右。  相似文献   

10.
细胞质玻璃化与种子耐藏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细胞质玻璃化与种子耐藏性关系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以下几个问题:(1)玻璃化状态的基本特征;(2)玻璃化对细胞的保护作用;(3)影响种子玻璃化转变的因素;(4)细胞质玻璃化与种子耐藏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种子水分与脱落酸对种子发育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述了(1)种子水分和ABA对种子发育过程中贮藏物积累和提前萌发的影响;(2)脱水干燥的生理生化机能及其与ABA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早熟桃果实在成熟前(授粉后30 ̄48d)产生的乙烯极微,而此阶段种子生产的乙烯则相当高。果实乙烯大量产生前内果皮开裂。种子产生的乙烯可能是妄动早熟桃果实成熟的关键性因子。  相似文献   

13.
早熟桃果实在成熟前(授粉后30~48d)产生的乙烯极微,而此阶段种子产生的乙烯则相当高。果实乙烯大量产生前内果皮开裂。种子产生的乙烯可能是启动早熟桃果实成熟的关键性因子。  相似文献   

14.
超干种子耐贮藏性的细胞学及生理生化基础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种子超干贮藏是近年来种子生物学研究和植物种质资源保存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种子超干贮藏研究的进展 ,包括 :(1)超干种子的细胞和亚细胞结构变化 ;(2 )超干处理对种子水分状态的影响以及与劣变反应速率的关系 ;(3)超干种子中的自由基伤害和有毒物质的积累 ;(4)超干种子中的内源抗氧剂 ;(5 )糖类物质以及两性物质对极度脱水种子细胞的保护。此外 ,还对此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荆门荆山余脉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湖北省荆门荆山余脉种子植物区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物种多样性丰富,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28科、576属、1226种;(2)优势科、属明显;(3)分布区类型多样,地理成分复杂;(4)温带性质明显,热带成分丰富,与热带植物区系有较高的亲缘关系,并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5)区划上属于华东植物地区。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怒江干热河谷木棉种子大小的变异格局,在该气候区的不同生境采集木棉种子,测定种子生物量、直径用于量化种子大小,并借助回归模型分析种子大小随环境梯度的变化。结果显示:(1)在怒江干热河谷,木棉种子大小呈正态分布;(2)在不同干热区,种子大小依次为轻度干热区﹥中度干热区﹥重度干热区;(3)木棉种子随海拔升高而呈变小的趋势;(4)木棉种子大小的变异性随海拔(或干旱强度)上升不断减小。结论表明,木棉种子大小受到水热条件的选择压力,在稳定的水热环境中木棉种子更大,其大小的变异性也更高。  相似文献   

17.
火焰兰的种子培养和试管育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植物名称火焰兰(Renanthera CoCCinea). 2材料类别种子. 3培养条件种子萌发培养基:(1)VW;(2)VW 100 mL·L-1椰子乳;(3)KC;(4)KC 100 mL·L-1椰子乳(5)1/2MS;(6)MS.生根育苗培养基:(7)3 g·L-1花宝1号(美国Haponex公司产品,N:P:K=7:6:19) 2 g·L-1蛋白胨 2 g·L-1活性炭 0.5 mg·L-1NAA 0.2 mg·L-16-BA;(8)1 g·L-1花宝1号 1 g·L-1花宝2号(N:P:K=20:20:20) 2 g·L-1蛋白胨 2 g·L-1活性炭 0.5 mg·L-1NAA 0.2 mg·L-16-BA.以上培养基均附加1.5%蔗糖、0.6%琼脂,pH 5.2~5.4.培养温度为(25±2)℃,光照度1 500~2000lx,光照时间12 h·d-1.  相似文献   

18.
沙葱种子的萌发特性和几种贮藏物质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沙葱种子的萌发和贮藏物质含量变化的结果表明:(1)沙葱种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5~30℃,最适温度为19℃;(2)浸种8~24h可提高沙葱种子的发芽率,最佳浸种时间为12h,浸种超过24h,发芽率下降;(3)每天0h光照下的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比每天光照24h的高65.6%和74.5%,显示沙葱种子萌发有嫌光性。(4)在萌发过程中的种子蛋白质含量下降,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淀粉含量先降低后升高,脂肪含量在萌发的2d内急剧下降,6d后呈缓慢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马蓝未成熟种子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植物名称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Nees) Bremek.],又名板蓝、南板蓝根和大青叶。2材料类别未成熟种子(种皮转色前,比采收期大约提早20 d采收)。3培养条件萌发培养基:(1)1/2MS;(2)1/2MS 0.5%活性炭;(3)MS;(4)MS 0.5%活性炭;(5) MS 6-BA 1.0 mg·L~(-1)(单位下同):(6)MS KT 1.0;  相似文献   

20.
弗吉尼亚栎(Quercus virginiana)原产美国南部和东南沿海平原,是该地区硬叶阔叶林的优势树种,具有很强的耐盐性,是我国华东地区沿海防护林和园林绿化引种树种。本文研究了其种子的吸水和失水特性,盐分、温度以及播种深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果实的吸水和失水速率较快,果实含水量降至15%左右时种子已经失活;(2)种子萌发和幼苗阶段均有较强的耐盐能力;(3)高温和低温都不利于弗吉尼亚栎种子的萌发;(4)0~10 cm的播种深度不影响种子的萌发率,但随着播种深度的增加其萌发指数显著降低。表明,弗吉尼亚栎适合种子育苗,其萌发特性完全适应沿海地区的盐碱和沙埋等环境,有利于种群在沿海地区的更新和扩张,适于在我国亚热带海岸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