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掌握甜菊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一些基本资料,进行了光周期及儿种生长调节剂的效应试验。当日照长度短于14小时,甜菊就开花(图1、2)。从而认为,甜菊可看作是一种短日照开花的植物。根据详细的研究,最低限度要有两次短日照才能诱导其开花这是肯定的(图3)。而且要有4对叶片以上的植株才能诱导开花(表一)。矮壮素和 steviol 抑制甜菊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而赤霉酸促进其生长(图4、5、6)。Fusicoccin 能部分消除矮壮素的抑制效应(表二)。  相似文献   

2.
多年生菊科植物甜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由於它的叶子含有甜味物质,半个世纪来引起了很大的注意。Bridel和Lavieille(1930)曾经从叶子中分离出一种纯净的醣甙结晶(甜菊苷),并且发现它的甜度是蔗糖的300倍。他们还发现甜菊苷(stevioside)酶介成三个分子的D—葡萄糖和一个分子的酸性无味的糖苷配基(甜菊醇steviol)。糖苷配基的结构是后来由Mosettig等(1963)搞清楚的,而D—葡萄糖  相似文献   

3.
甜菊离体茎段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为原产南美的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中含双帖配糖体,甜度比蔗糖高200—300倍,是很有希望的天然甜味剂植物。关于甜菊组织培养的研究曾有报道,但未能分化出植株。在我们的试验中,已成功地从茎段愈伤组织再分化出了植株。试验材料为甜菊植株顶梢(约10—15cm),  相似文献   

4.
甜菊糖苷是一种从甜叶菊叶片中提取的高甜度、零热量甜味剂,可用作食品添加剂。近年来,甜菊糖苷在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剧增,引起了广泛关注。概述国际上对甜菊糖苷的安全性研究及评价,从经济价值角度分析甜菊糖苷的市场需求及应用前景,总结甜菊糖苷作为食品甜味添加剂的应用以及其在抗糖尿病、抗心脏纤维化、抗菌等保健功能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综述甜菊糖苷的生物合成研究进展,重点介绍甜菊糖苷的微生物体从头合成以及生物催化低甜度糖苷生成高甜度、口感更优的甜菊糖苷,探讨提高甜菊糖苷产量的关键因素,为高端甜味剂绿色合成工艺的研究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日长对甜菊的反应及其变异甜菊[Stevia rebaudiana(Bertoni)Hemsley]是菊科植物,原产南美洲、其叶片能制造六种糖苷,其中最多的为甜菊苷(Stevioside)比蔗糖甜三百倍,其次为瑞包轴A 苷(Rebaudioside A),比蔗糖甜四百五十倍,还有四种糖苷数量较少,尚未定量析出,这种甜味的新作物近年来已引起大家的注意,可能成为我们新的甜味增甜物。日人在冲绳进行研究,试图找出此植物的基本要求与适应性,务求能在亚热带地区栽种得好,因此进行三种日长反应观察,即11,12.5及14小时处理,并与当地天然日照  相似文献   

6.
甜菊原产于南美巴拉圭。属菊科,学名为Stevia rebaudiana(Bertoni)Hemsl,多年生草本植物。甜菊为低热糖源,其叶中含有糖苷,是双萜类配糖体。甜度为蔗糖的150—300倍,分子式为C_(38)H_(60)O_(18),结构式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鉴定了一株筛选的甜菊苷特异降解菌、优化了该菌产β-葡萄糖苷酶的条件以及研究了该菌对甜菊苷的转化特性。【方法】经16SrRNA基因序列测序和系统发育学分析,结合形态学特征确定该菌株的系统发育地位。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探讨了其对甜菊苷的降解,通过液质联用检测了降解产物。【结果】菌株-J2与巨大芽孢杆菌的16S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达到100%,结合形态学特征,鉴定该菌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在玉米淀粉4%、豆粕粉1%、硫酸镁0.04%、pH7.0、37℃、220r/min、接种量10%、培养36h的条件下,该菌产β-葡萄糖苷酶活力为779.68U/mL。甜菊苷转化的结果表明:3d可将10mg/mL甜菊糖溶液中甜菊苷转化74%,使莱鲍迪甙A和甜菊苷的比例(RA/SS)由转化前的0.38上升至0.99,RA的相对量增加160.5%,5d时转化完全。转化产物经液质联用鉴定为甜菊双糖甙。【结论】确定菌株-J2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该菌对甜菊苷具有高效、特异的转化能力,为首次报道的新型、安全菌株。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筛选甜菊糖苷突变体的有效方法。根据实验结果,优化的电泳条件为:60 mmol/L Tris 硼酸缓冲液(pH 8.0),柱温30℃,工作电压25 kV。优化条件下,甜菊苷(Stevioside)迁移时间的R.S.D为0.45%(15次),且在7.45×10-5~1.74×10-2 mol/L的浓度范围内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甜菊主要糖苷在5 min内均可实现分离。在优化条件下,本实验研究了低能离子注入后甜菊主要糖苷含量变化,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甜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为菊科的亚热带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南美巴垃圭。叶和茎中含有一种称为甜菊糖苷Stevioside的甜味物质。每1000克干叶可提取60~70克甜菊糖苷,其甜度为蔗糖的300倍。自从发现人工合成甜味剂有致癌等副作用后,各国对甜菊糖苷都非常重视,有关化学、药理学以及栽培学均做了大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甜菊不同叶龄细胞结构及其甜菊糖甙含量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甜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不同叶龄细胞结构与甜菊糖苷含量分布。应用电镜技术观察表明,现蕾期成叶细胞内具有内含物丰富的巨大液泡,这些内含物呈大小不一的颗粒或小泡。应用差速离心法,对甜菊成叶的叶肉细胞进行亚细胞分离,并对各部分进行甜菊糖苷的提取与微量测定。结果表明,甜菊糖苷主要存在于12000g的上清液(这部分主要包括液泡内含物和可溶性细胞质)。结合细胞结构和细胞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细胞质是合成UDPG的主要场所,在甜菊糖苷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对不同叶龄叶片甜菊糖苷测定表明,现蕾期成叶的甜菊糖苷含量最高。从甜菊不同叶龄细胞结构和甜菊糖苷含量测定结果,现蕾期是甜菊叶片收割的最适时期。  相似文献   

11.
甜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是一种低热、无毒、高甜度,并有一定的医药价值的新型甜味物质,70年代以来国外已经广泛使用它作为食品、饮料中的甜味剂。近年来我国也广泛开展了甜菊的研究。甜菊中有三种主要的甜菊甙[Stvioside(SS),Rebaudioside A(RA),Rebaudioside C(RC)]。建立准确、快速、高灵敏度的甜菊甙的定量方法,对于甜叶菊的良种选育、高产栽培、原叶加工、甜菊甙的提取、分离、精制等研究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报道的测定总甙含量有重量法、比色法、薄层扫描法等。这些方法均只能测定总甙含量,准确度较低,且  相似文献   

12.
利用毛细管电泳法分析甜菊糖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筛选甜菊糖苷突变体的有效方法。根据实验结果,优化的电泳条件为60mmol/LTris-硼酸缓冲液(pH8.0),柱温30℃,工作电压25kV。优化条件下,甜菊苷(Stevioside)迁移时间的R.S.D为0.45%(15次),且在7.45×10  相似文献   

13.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甜菊糖苷中甜菊醇的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50∶5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13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线性范围为1.046μg/mL~52.3μg/mL(r=0.9997),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6.60%,RSD为0.51%(n=6)。本方法准确度高、精密度高、重复性好、简捷易操作,可以作为甜菊糖苷中甜菊醇含量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工作对棘孢曲霉固体发酵抽提酶液转化甜菊糖进行了研究,并对转化产物进行鉴定及纯化分析。【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液质联用及红外光谱等方法对转化新产物进行鉴定,对上清液中莱鲍迪苷A(RA)成分进行纯化。【结果】棘孢曲霉酶液在10 h内对甜菊糖中的甜菊苷(SS)、莱鲍迪苷C(RC)进行高效特异性转化,以沉淀的形式析出的转化产物经鉴定为甜菊醇,转化率高达98.0%,分离提纯后纯度为95.2%,回收率达84.0%.由于甜菊醇的沉淀分离,留在溶液中的RA更易被纯化。RA通过树脂吸附分离的回收率为80.5%.【结论】棘孢曲霉酶液对甜菊糖的一次转化可以同时得到甜菊醇和莱鲍迪苷A两种产品,是一种经济高效的工艺。  相似文献   

15.
甜菊苷是一种常用天然甜味剂,属于四环二萜糖苷类。药理学研究表明,甜菊苷及其水解产物甜菊醇、异甜菊醇和甜菊双糖苷等具有降血糖、降血压、抗炎、抗肿瘤、止泻、抗菌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综述甜菊苷、甜菊醇、异甜菊醇、甜菊双糖苷及相关衍生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甜菊(Stevia rebaudiana(Bertoni)Hemsley)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中含有7%以上甜菊糖苷,其甜度比蔗糖高三百倍①。它具有高甜度和低热性,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对肥胖症、高血压病、糖尿病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甜菊糖是由原产于南美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甜叶菊所产生的一种糖苷。中国广西一带的甜茶树也产生类似的糖苷。它们作为一种低能量、高甜度的天然甜味剂近几年在欧美、日本及中国得到越来越普遍的利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甜叶菊种植国。近年来甜菊糖代谢途径中的酶蛋白和有关基因的分离以及甜叶菊转化体系的建立,为通过遗传和代谢工程提高甜菊糖产量和改变甜菊糖苷的组成奠定了基础,也为利用微生物和其他高生物量作物产生甜菊糖提供了新的途径。就甜叶菊的生产、甜菊糖的利用现状以及甜菊糖在植物体内的代谢途径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8.
甜叶菊(Stevia rebaudina)是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原产于巴西和巴拉圭的交界地区。甜叶菊中主要成份甜菊甙的甜度约为蔗糖的300倍,而且它的热量低又无毒性。甜叶菊作为非营养性天然甜味剂,是人们理想的一种新的食品糖源。正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继1955年发现第一个甜叶菊甙以来,迄今共分离到Steviol的八种甙。因产地  相似文献   

19.
尝试利用天然低共熔溶剂(NADES)提取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中的甜菊糖, 探索一种高效、绿色和环保的甜菊糖提取新方法。以甜叶菊干叶为原料, 对照传统提取溶剂水, 以甜菊糖中甜菊苷和莱鲍迪苷A的提取浓度作为指标, 筛选出最优的NADES提取配方, 然后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NADES提取甜叶菊中甜菊糖的工艺条件进行筛选优化。结果表明, 提取效率最高的NADES配方为1,2-丙二醇:甘油:水=8:1:1 (v/v/v), 提取的甜菊苷浓度为2.59 mg∙mL-1, 比水提取高16.40%, 提取的莱鲍迪苷A浓度为1.06 mg∙mL-1, 比水提取高12.62%; 通过响应面法得到最优提取条件: 提取时间90分钟, 提取温度60°C, 超声功率为80 J∙s-1, 预测甜菊苷提取浓度为3.49 mg∙mL-1, 莱鲍迪苷A提取浓度为1.43 mg∙mL-1, 与实验验证值(甜菊苷浓度为3.48 mg∙mL-1, 莱鲍迪苷A浓度为1.42 mg∙mL-1)接近。在最优条件下, 甜菊苷提取浓度比初始条件提高了34.36%, 莱鲍迪甘A提取浓度比初始条件提高了33.96%。NADES绿色环保, 且提取效率高于传统溶剂, 可用于甜叶菊中甜菊糖的绿色提取; 同时, 该提取方法可为后续推广至其它大宗经济植物类天然产物的绿色工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畜产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扩大。因此开发研究天然植物添加剂可以改善饲料品质或者适口性,从而提高动物的采食或对饲料的利用率,获得较高的养殖效益。甜菊苷(Stevioside)和甜菊苷A(又称莱苞迪苷A,Rebaudioside A)是两种新型的天然高倍非营养型甜味剂,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发展潜力巨大。本研究就甜菊苷和甜菊苷A的性质、提取分离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旨在探索发掘天然植物提取物,使饲料添加剂的来源更加绿色、高效,最终推动畜牧业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