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于1978年6月15日至7月5日在浙江省丽水县庞山地区进行肺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如下: 一、第一中间宿主的调查 将溪流中采集的淡水螺类,带回实验室后,保存部份标本,鉴定种类,然后将大量个体分别砸碎贝壳,把肝脏磨碎后放到显微镜下检查。共检查放逸短沟蜷(Semisileopira libertina)168只,从3只放逸短沟蜷检得卫氏并殖吸虫(Paragomimus westermani)的第二代雷蚴,阳性率为1.78%。这168只放逸短沟蜷都采自庞山村上下游的溪涧中,海拔610米左右。卫氏并殖 相似文献
2.
蛇伤流行宿学调查报告,国内已有报道,但我省呈现空白。为了蛇伤的防治与科研积累资料,我们在乡政府、村委会以及乡村医生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对铁山乡一九七七年至一九八七年11年间蛇伤流行病学情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4.
5.
6.
福建建瓯县肺吸虫病流行区的发现和病原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福建人体肺吸虫病例首先在厦门一位病人的痰里检到虫卵而被发现(Manson,1880)。福州郊区和屏南县棠口亦有病例报告(Maxwell,1931)。在福州、福清、莆田、长汀等地的虎、豹、狐、野猫、犬、家猫和猪等动物体内曾查得成虫(吴光,1937、1938;金德祥、1939;陈国忠,1941)。唐仲璋(1940)对福清林氏型和啮齿型等肺吸虫作生活史的比较研究。解放后陈捷先(1953)报道脑型病例。肖玉山等(1964)和吕建华(1965)又报告我省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牛气肿疽病的流行病学发病状况。方法: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对位于本地区不同县区的存栏200头以上的9个规模养牛场进行调查,主要调查了牛气肿疽病的发病状况。结果:我们在9个规模养牛场对2600头肉牛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牛气肿疽病59头,发病率为2.27%,其中死亡33头,存活26头。结论:本地区肉牛气肿疽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比较高,要积极根据发病因素加强预防与干预。 相似文献
8.
9.
中国并殖病(肺吸虫病)的病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并殖病(亦称肺吸虫病)虽早于1880年在台湾发现(Manson,1880),但关于这方面的科学研究一直至1931年大陆的流行区被发现后(应元岳,1930,Maxwell,1931)才开始进行。在1931—1940年之间,各方面均以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的生物学问题作为研究的对象,当时除肯定了威氏并殖(Paragonimus westermani)为肺吸虫病的病原外,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青岛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纳入青岛市自2020年1月21日至3月3日所有COVID-19确诊病例(n=60),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和流行病学资料,分析易感人群、传播模式、基本繁殖数、疫情进展及其与防控措施的相关性。结果 60例确诊患者包括27例输入性病例和33例本地感染病例。本地感染者以女性为主,占69.7%,显著高于输入性病例(37.0%)(χ~2=6.400,P=0.011)。本地共发生三代传播,发病例数逐代减少。青岛地区总病例R0值为1.49。本地一代、二代和三代的R0值分别为1.38、1.53、1.56。传播模式由家庭聚集性向密切接触转换。结论青岛地区本地传播病例女性易感,日新增病例总体呈波浪式下降趋势,目前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应进一步做好分区分级精准防控,加强对外来人员的隔离观察,防止出现疫情反弹。 相似文献
11.
12.
1984—1986年,作者对赤水县肺吸虫病作了调查。皮试儿童399人,阳性93人(23.31%)。查拟钉螺618只,阳性5只(0.81%)。查溪蟹6种954只,5种98只检出囊蚴共计367个。捕剖嚯乳性野生动物11种44只,4种14只检获成虫164条。试验家猫3只,获成虫29条。致病虫种为斯氏肺吸虫。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对云南省威信县肺吸虫病病原进行疫点追踪调查。方法收集2008~2011年确诊的来自威信县的肺吸虫病患者24例,根据病例追踪,自当地疫点采集溪蟹,带回实验室检查并殖吸虫囊蚴,鉴定虫种。结果 24例患者中游走性包块11例,占45.83%,胸腔积液型11例,占45.83%,脑型1例,占4.16%,睾丸鞘膜积液1例,占4.16%。患者主要来自扎西镇、长安乡和双河乡。检查溪蟹278只,斯氏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为34.17%(95/278),其中扎西镇溪蟹囊蚴感染率为33.08%(43/130),平均感染度11.63(500/43),长安村溪蟹囊蚴感染率为35.14%(52/148),平均感染度8.98(467/52)。结论云南威信县是肺吸虫病疫源地,第二中间宿主为锯齿华溪蟹,致病虫种为斯氏并殖吸虫,应加强当地肺吸虫病防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中学生耳鸣的分布情况及相关因素,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对银川市2 009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耳科检查,数据用SPSS 15.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 中学生耳鸣的总体患病率为4.3%;女生耳鸣患病率(5.4%)高于男生(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身听使用时间、失眠及耳疾等是耳鸣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676,2.882,3.508.结论 耳鸣可影响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消化性溃疡(PU)在我军区部队中的发病情况以及相关危险因素,为进一步预防和治疗研究提供基础。方法:通过整群抽样的方法,运用统一的自填问卷,调查研究对象PU的发病情况和暴露因素以及其它影响因素。结果:军人PU相关症状发生率(Sc≥5)为8.41%(618/7345,95%CI=7.77%~9.03%)。多因素分析发现,兵龄、消化性溃疡的家族史、NSAID用药史、精神紧张、脾气易怒与PU症状积分(Sc≥5)发生率显著相关,其他因素(年龄、BMI、文化程度、出生地、吸烟、饮酒、刺激食物、饮食规律)与PU症状的发生率未见明显关系。结论:北方部队PU症状的发生率低于南方部队,兵龄、消化性溃疡的家族史、NSAID用药史、精神紧张、脾气易怒可能是军人消化性溃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我市肺癌的流行病学情况,为肺癌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我院和我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330例经病理组织细胞确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调查发现,从40岁起肺癌发病率逐步升高,以61~70岁为高峰发病年龄,男女比例为3.6∶1,直系亲属发病率为2.12%;以吸烟者占比例最高,为62.4%,其中吸烟指数>400者占吸烟者的91.3%,始于青少年吸烟者占92.7%.结论 流行病学综合分析提示,吸烟是肺癌的重要致癌因素,加强戒烟教育及对其直系亲属定期体格检查对预防肺癌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泉州地区毒蛇咬伤流行病学进行调查及研究,为本地区毒蛇咬伤的防治、科研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调查泉州市中医院2006~2011年毒蛇咬伤的病例资料,参考周边县市医院救治蛇伤病例,分别按地区,蛇伤种类,患者年龄、性别、职业,致伤月份,咬伤部位,受伤至就诊时间,严重程度,治疗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泉州地区毒蛇咬伤病例每年4~10月份均有发生,以7、8、9月份为蛇伤高峰期,占59.54%,且以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2)以南安市、晋江市、惠安县、安溪县、石狮市、洛江区及市区等发病率高,共1789例,占92.07%;发病率较低的是永春县、德化县,共154例,占7.93%。(3)主要致伤蛇种为竹叶青蛇,占71.8%。(4)患者职业主要为农民,占77%;男女比例为1.5∶1,男性略高于女性;发病年龄在1~88岁,主要集中在30~79岁(1793例,占92.28%)。(5)咬伤部位以四肢多见,占99.28%,尤以下肢较为多见,占58.93%。(6)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对偏低,重危症病例的比例逐年下降,总体预后较好,死亡率亦明显下降。结论泉州地区为毒蛇咬伤高发区,具有季节性、地域性等流行病学特点,建立泉州地区蛇类资源的生态分布,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治疗,对降低本地区毒蛇咬伤的病死率及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掌握黑龙江省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流行现状和人群免疫水平,评价我省儿童乙肝疫苗预防接种效果,为制订乙肝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选择全省7个国家级疾病监测点,在每个监测点随机抽取2个乡级单位,1~59岁作为目标人群共调查3337名人群。黑龙江省1~59岁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阳性率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阳性率经标化后为5.65%、55.45%、30.50%,1~3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明显低于15~59岁人群。1~3岁、4~10岁和11~14岁人群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99.43%、89.40%和64.81%;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为86.64%、75.57%和49.87。城市和农村HbsAg阳性率分别为3.26%和5.04%。医院出生儿童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高于在家出生儿童。结果显示接种乙肝疫苗可明显提高抗-HBs阳性率,提高人群对HBV的免疫保护能力,降低HBsAg携带率。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