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经调查硇洲岛潮间带蟹类共有63种,分隶于11科、34属,其中硬相有20种,软相43种。硇洲岛蟹类属于南海蟹类区系的成分,几乎完全是热带及亚热带性质;并对其种类组成和生态分布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
3.
近几年来,在广东台山市川山群岛进行教学实习和科研活动,采集到一定数量的贝类标本,其中瓣鳃纲标本62种,分隶属于3目,18科,15属。为开发利用川山群岛动物资源及教学实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浙江近海后鳃类软体动物的分布及其区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浙江近海的后鳃类97种,分别隶属于7目30科44属。其中我国沿岸广温广布种14种,主要分布于东海和南海的亚热带种50种,南海的热带种18种,渤、黄海延伸到东海北部的暖温带种15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中国南海硇洲岛潮间带产胞外蛋白酶的可培养海洋真菌多样性。【方法】从中国南海硇洲岛潮间带采集海水和沉积物样品,采用分离培养、蛋白酶生产菌平板检测法和基于内转录间隔区1-5.8S 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2(ITS1-5.8S-ITS2)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法,研究产胞外蛋白酶真菌的多样性。【结果】采用50%海水配制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固体培养板从所采集的样品中分离、纯化并收集了198株真菌分离株,并采用ITS1-5.8S-ITS2序列PCR扩增、测序、BLAST和系统进化分析的方法成功鉴定了其中的178株。其中,有10株的ITS1-5.8S-ITS2序列与其在NCBI数据库中最匹配的ITS1-5.8S-ITS2序列的一致性<97,表明它们有可能是新的物种;其余168株的ITS1-5.8S-ITS2序列与NCBI数据库中已存在的相关ITS1-5.8S-ITS2序列的一致性均≥98%。这178株真菌归属为66个种,分布在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的6纲,16个目,27个科的45个属中。其中的主要属为青霉菌属,占28.70%;其次为曲霉属,占11.24%。有83株真菌在加在脱脂奶粉的PDA固体培养板上的菌落周围有一透明圈,表明其可产生分泌胞外蛋白酶。【结论】从中国南海硇洲岛潮间带共分离、鉴定和收集了178株真菌,其中10株可能是新的物种,83株为胞外蛋白酶生产菌。 相似文献
6.
在1991—1993年期间,作者先后五次到电白县进行调查,在潮间带设立调查断面7条,调查站位41个,取样82次。采集定量标本19种,总平均生物量为21.23克/米~2,总平均栖息密度为22.88个/米~2。 相似文献
7.
8.
龙骨蛏蚌的再描述(真瓣鳃目:蚌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厄德 (Heude, 1875—1886) 曾记载过长江中游地区的龙骨长足蚌 (Micetopus carinatus Heude),但是所依据的标本仅是半个左壳,而且描述简单——“背部有龙骨皱褶,后缘圆、压扁”,并认为是化石标本。自此以后未见过任何报道。1986年我们在鄱阳湖地区吴城镇修河采集到一批龙骨蛏蚌标本,并在吴城镇菜市场见到有活的龙骨蛏蚌出售。现将该种描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雅安地区有瓣蝇类滋生场所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告对四川西部雅安地区有瓣蝇类滋生场所的调查,发现47型滋生场所中有66种有瓣蝇类滋生,其中25种的滋生场所及3种的雪下存活蛹前期个体为首次报道.文中对如何控制蝇类滋生场所的问题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作者于1981年8月进行四川省贝类资源调查时,在蒲江支流采到尖嵴蚌属一新种——四川尖峭蚌 Acuticosta sichuonica sp.nov.该种壳小,壳长26.5mm,壳高14.5mm,壳宽10.1mm;外形星卵圆形;前背缘短而低下,后背缘平直,与腹缘近于平行;壳面从壳顶至壳中部有五条似同心状的凹槽,最下一条较长,粗大。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记述糙蚌属Scabies Hass 1911二新种,分别命名为中国糙蚌Scabies chinensis和长糙蚌S.longata。该属在我国为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3.
广东深圳湾和海南新村港底质中的有孔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深圳湾和海南新村港均为非正常海相的潟湖型港湾,有孔虫十分贫乏,分异度很低,经初步坚定,计18属34种,其中包括3新种及3未定种。深圳湾以胶结壳有孔虫占优势,几乎不见瓷状壳,称Haplophragmoides shenzhenensis sp.nov.-Ammonia of.beccarii(Linne)组合;新村港则以瓷状壳占优势,未见胶结型壳,建立Triloculina trigonula(Lamaark)-Peneroplis planatus(Fichtel et Moll)组合。对两地各种不同类型的有孔虫壳体作成分分析及酸溶试验,表明水体的pH值是有孔虫分布差异的控制因子。 相似文献
14.
New productivity data are given for 62 macroalgal species from 6 intertidal habitats spanning a latitudinal range of nearly twelve degrees on the Pacific Coast of south-western North America. Our data, utilizing a functional-form group approach, support an hypothesis relating morphological forms to photosynthetic performances. Specifically, the Sheet-Group showed the highest productivity (mean apparent net photo synthetic performance = 5.16 mg C · g?1· h?1) with a reduction of ca. two-fold between each of the following four groups: Filamentous-Group (2.47), Coarsely Branched-Group (1.30), Thick Leathery-Group (0.76) and Jointed Calcareous-Group (0.45). The Crustose-Group had by far the lowest mean net productivity being only 0.07 mg C · g?1· h?1. The-functional-form group approach is a promising tool for predicting the outcome of productivity-related ecological and evolutionary processes without being restricted temporally, geographically or taxonomically. 相似文献
15.
广东南澳岛马尾松林的群落结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6年调查了广东南澳岛马尾松群落的种类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群落的组织水平结构。南澳岛马尾松群落的组成种类数量为28-32种,群落高度为7-10m,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水层3个层次,乔木层的平均个体密度为17-32株m-2,群落的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为1.715-3.269,均匀度0.439-0.818,生态优势度为0.223-0.102。马尾松群落是海岛植被破坏后形成的先锋群落,但山于海岛环境的特殊性,不宜大面积发展马尾松林,可通过间种台湾相思等阔叶树种进行林分改造。 相似文献
16.
17.
江苏弶港附近若干近岸强潮环境,包括海滨沼泽、潮间带浅滩及潮流沙脊,其表层沉积物中的有孔虫埋葬群由41属98种组成,本区可划分出两个组合区,三个亚区。各亚区的平均复合分异度H(S)值变化于2.4—2.99之间,均远远高于黄、东海沿岸一般的海滨沼泽及潮间带浅滩。在所有取样点中,H(S)值最高为3.31,该点(534站)竟位于距陆地最近、滩面最高的海滨沼泽上;而H(S)值最低为1.68。该点(233站)却位于潮间下带的外缘。本区某些H(S)高值的异常分布及逆向梯度分布,可与环境的盐度、深度、温度因子无关,而与强潮、风暴潮以及不同方向的潮流汇合带等特殊动力因子有关。本区N(50克干样)等值线图表明,在淤蚀多变的强潮环境里,N值主要不是与沉积速率有关,而是与沉积体的年龄有关。 弶港附近湖滩有孔虫埋葬群的特殊组合及其特征参数分布模式,为在地层中辨认这类近岸强潮环境提供了参考标志。 相似文献
18.
以广东南澳岛的1个草坡、4个人工林和3个次生林群落为对象,采用时空互代的方法,将这8个群落当作植被恢复中的不同阶段,研究各群落的群落结构、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和土壤养分等,进而研究了南澳岛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的过程和机理。随着植被的恢复进程,群落的阳性种类逐渐减少,中生性种类逐渐增加。物种多样性、均匀度、生态优势度和β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南澳岛植被恢复过程群落组成结构的复杂性依退化草坡→人工林→次生林逐渐增加。南澳岛退化草坡、10年生人工林、15年生人工林和次生林的生物量分别为4.81t·hm-2、45.18t·hm-2、100.39t·hm-2和88.34t·hm-2,叶面积指数分别为1.04、3.81、5.89和6.52,凋落物贮量分别为0.42t·hm-2、3.20t·hm-2、3.70t·hm-2和4.90t·hm-2。南澳岛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磷和交换性K含量逐渐增加。由于海岛的生境、大风和暴雨的影响,海岛植被恢复的格局不同于大陆,而其恢复速度也较慢。根据本研究结果,提出了人工促进海岛植被恢复的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