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hDaxx与细胞肿瘤抑制子p53在体内外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与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蛋白(promyelocytic leukemia protein,PML)在体内相互作用共定位于细胞核PML致癌结构城(PML oncogenic domains,PODs)的人Daxx(human Daxx,hDaxx),能结合Fas死亡结构域诱导细胞凋亡.细胞肿瘤抑制子p53抑制细胞及病毒转录,提高细胞内Fas的表达并调节细胞凋亡.为了探索hDaxx与p53在诱导细胞凋亡中有无相互作用及其作用效果,利用酵母双杂交体系测定发现p53通过C端与hDaxx结合,共免疫沉淀反应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hDaxx与p53能在体内外直接结合.hDaxx与p53结合并发生相互作用可能对细胞周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腺病毒E1B55ku癌蛋白打破hDaxx与PML在细胞核的共定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通过Confocal激光扫描生物荧光显微镜和图像软件分析腺病毒(adenovirus,Ad)E1B 55 ku癌蛋白(Ad E1B 55 ku)与人Daxx(human Daxx,hDaxx)在细胞核的定位关系,研究它对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蛋白(promyelocytic leukemia protein,PML)与hDaxx在细胞核定位关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d E1B 55 ku与hDaxx共定位细胞核,并打破hDaxx与PML共定位于细胞核PML致癌结构域(PML oncogenic domams,PODs).  相似文献   

3.
Daxx定位细胞核PODs,可在转录调控中行使转录抑制或转录激活双重功能.Daxx通过转位、化学修饰、染色体调节、直接与转录因子或转录相关蛋白相互作用等多种方式发挥转录调控作用.其中,Daxx通过转位,转录后化学修饰,染色体调节,与转录因子或转录相关蛋白相互作用行使转录抑制功能,但相关研究表明Daxx同样可通过与相关因子相互作用激活转录,但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4.
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次要衣壳蛋白L2的N端和C端,有大量带正电荷的氨基酸残基组成核定位信号(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NLS)。细胞的核结构域10(nuclear domain 10,ND10)是细胞周期和病毒生活周期的重要调节者。L2定位到ND10的过程不仅会受到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蛋白(promyleocytic leukaemia protein,PML)、死亡结构域相关蛋白(deathdomain-associated protein,Daxx)、Sp100核抗原(Sp100 nuclear antigen)等细胞蛋白的影响,也会与L1在ND10发生相互作用。在HPV感染和组装过程中,L2的核定位信号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死亡结构域相关蛋白Daxx可以敏化多种肿瘤细胞的凋亡过程,但对于肝肿瘤细胞株HepG2的影响未见报道.为了研究Daxx增加肝HepG2细胞对药物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为开发药物新的药理作用提供理论依据,分别转染pEGFP-C1和pEGFP-C1-Daxx这两个载体到HepG2细胞.实验分组如下:(1)正常对照组(未转染细胞组);(2)pEGFP-C1空载体转染组(HepG2/GFP细胞);(3)pEGFP-C1-Daxx表达载体转染组(nepG2/GFP-Daxx细胞).筛选稳定细胞株,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RNA的表达;用过氧化氢孵育24h诱导细胞凋亡,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质的表达.经G418筛选稳定的细胞运用RT-PCR技术分析其mRNA,结果显示,转染绿色荧光蛋白Daxx表达载体的细胞Daxx的mRNA明显上调: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到Daxx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核.用过氧化氢诱导HepG2细胞凋亡,观察到过氧化氢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HepG2细胞活性.正常对照细胞、HepG2/GFP、HepG2/GFP-Daxx 3组细胞的IC50值分别是0.72、0.76、0.49mmol/L.并且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到HepG2/GFP-Daxx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转染空载体质粒组与未转染组((42.9±8.42)vs(27.3±6.38)or(28.5±4.71)).提示HepG2/GFP-Daxx细胞对过氧化氢的反应性较未转染细胞和HepG2/GFP敏感.还运用Western-blot检测到活化的caspase3在Daxx转染组细胞表达最强,达到(204.66±19.68)%,而未转染和HepG2/GFP组细胞分别是(100±3.1)%、(107.39±20.1)%,进一步说明了Daxx可以增加HepG2细胞对于过氧化氢的敏感性.同时,观察到过氧化氢处理24h后,Daxx转染组细胞磷酸化的JNK表达明显高于空载体转染组和未转染细胞组.上述结果表明:a.Daxx可以增加肝HepG2细胞对过氧化氢诱导的细胞凋亡敏感性;b.Daxx蛋白敏化过氧化氢诱导的HepG2细胞凋亡可能与协同增加JNK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FADD是新近克隆出的一种能与Fas相互作用而诱导细胞凋亡的蛋白,其基因位于人11号染色体长臂上,由死亡效应结构域(DED)和死亡结构域(DD)两部分组成,FADD基因介导着多种死亡受体诱导的细胞凋亡信号传导通路。FADD基因在T细胞增殖及胚胎发育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基因治疗领域,FADD基因可促进胶质瘤细胞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细胞的凋亡。有必要在FADD的基因治疗方面加大研究力度,为疾病的基因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神经生长因子(NGF)结合细胞表面受体p75NTR(p75神经营养素受体)和TrkA(酪氨酸蛋白激酶A)后介导了细胞分化、细胞生存、凋亡、增殖和侵袭等多个重要的生理病理过程. TrKA能与细胞内多个蛋白质相互作用,但是由于NGF信号通路的复杂性,现在仍有必要发现与之相互作用的蛋白质以更准确地了解NGF信号通路. 本研究中我们通过酵母双杂交的方法筛选到了一个新的与TrKA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4A1(eIF4A1),然后通过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融合蛋白沉降实验(GST-pull-down)和免疫共沉淀实验(Co-IP)证明了TrkA和eIF4A1的相互作用. 此外NGF能够增强TrkA和eIF4A1的相互作用. 在鉴定相互作用位点实验中,我们发现eIF4A1的氨基端结构域和TrkA的TK结构域参与了相互作用. TrkA和eIF4A1共定位在细胞膜上. NGF能够引起TrkA与泛素蛋白63位的赖氨酸连接,而eIF4A1与TrkA相互作用后能够抑制TrkA与泛素蛋白63位的赖氨酸连接. 综上,得出结论 eIF4A1通过与TrkA相互作用抑制其泛素化调控NGF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基因(promyelocytic leukemia,PML)中含环指/B—BOX结构与含coiled—coil结构的两个结构域的功能,构建含其结构域序列的诱饵表达载体,为进一步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之相互作用的蛋白建立实验基础。方法PCR扩增PML的两个结构域序列,克隆人诱饵载体pG—BKT7中,经测序鉴定后,将诱饵载体转化到酵母细胞AH109中,检测诱饵蛋白有无毒性,渗漏和自激活作用,同时利用蛋白印迹法分析诱饵蛋白的表达。结果成功扩增了PML两个结构域的基因片段,并正确克隆入pGBKT7中。诱饵载体成功转化到酵母细胞AH109中,其中一个诱饵蛋白BD—PML—B无毒性,但具有渗漏和自激活作用,另一个诱饵蛋白BD—PML—C无毒性,渗漏和自激活作用,蛋白印迹法分析证实酵母细胞表达诱饵蛋白。结论含环指/B—BOX的结构域具有转录因子活性,全长PML的转录活性与之有关;成功构建了含coiled—coil结构的PML结合域的酵母诱饵表达载体,为运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之作用的蛋白并探讨其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验证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切割PML—RARa后,PML(NLS-)蛋白的存在和定位。将质粒pCMV-HA—NE电转染NB4细胞,用Westemblot法验证质粒转染成功;提取电转染质粒成功64/NB4细胞的胞浆蛋白,用Westem blot法检测NB4细胞中PML(NLS^-)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法和激光共聚焦检测电转染质粒成功的NB4细胞中PML(NLS^-)蛋白的表达及定位;同时,建立NB4细胞、K562细胞和电转染质粒成功的NB4细胞裸鼠皮下瘤模型,用Westem blot、免疫组化法检测PML(NLS^-)蛋白在移植瘤组织细胞中的表达与定位。结果表明,westemblot检测电转染质粒pCMV-HA-NE的NB4细胞成功表达NE蛋白:NE酶成功切割PML-RARα,Western blot检测到电转染质粒pCMV-HA-NE的NB4细胞表达PML(NLS^-)蛋白;免疫荧光和激光共聚焦均可检测到电转染质粒成功的NB4细胞中PML(NLS^-)蛋白定位于细胞胞浆:Westem blot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到电转染质粒成功的NB4细胞裸鼠移植瘤中的PML(NLS^-)蛋白的表达且定位于细胞胞浆,而NB4和K562细胞裸鼠皮下瘤中PML蛋白主要定位于胞核。综上所述,该文成功将质粒pCMV-HA—NE电转染NB4细胞并用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免疫组化验证PML(NLS-)蛋白存在于NB4细胞胞浆,这一现象可以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RanBPM是Ran蛋白在微管组织中心的结合蛋白。RanBPM包含5个结构域,分别是氨基端的脯氨酸结构域、SPRY结构域、LiSH结构域、CTLH结构域和CRA结构域。其中SPRY结构域和CRA结构域介导RanBPM与其它蛋白质间相互作用。RanBPM能与众多蛋白质相互作用,因而被认为是脚手架蛋白(scaffolding protein),它和几种受体蛋白相互作用后参与了细胞内多种信号转导途径。RanBPM能与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相互作用,调节细胞周期,它还参与了免疫系统、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调节。此外,RanBPM还能抑制蛋白质泛素化,是一个肿瘤细胞的抑制因子。  相似文献   

11.
Ect4/SARM是进化上高度保守、具有多个结构域的蛋白质,其同源基因广泛存在于从节肢动物至脊椎动物的进化谱系中。Ect4/SARM具有三种特殊的结构域,分别称为SAM、ARM与TIR,三者都与蛋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相关又具有各自的功能。研究表明,Ect4/SARM主要在免疫系统、细胞凋亡及神经系统中起作用,与组织发育、免疫、凋亡以及代谢调控相关。在不同的物种、不同的组织中,Ect4/SARM显示出不同的亚细胞定位和功能,因此Ect4/SARM可能具有物种特异性及组织特异性,其具体的亚细胞定位和功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E2蛋白在Caski细胞内与Daxx的相互作用,探讨它们在HPV16所致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技术观察HPV16 E2和Daxx在Caski细胞中的分布或共定位;通过免疫共沉淀试验和免疫印迹分析HPV16 E2与Daxx在Caski细胞内的相互作用。结果在Caski细胞内,Daxx和HPV16 E2主要分布于胞浆,少数分布于胞核,且两种信号在细胞浆内有一定的共存;抗E2抗体能沉淀Daxx,反之抗Daxx抗体同样能够沉淀HPV16 E2。结论 HPV16 E2与Daxx在Caski细胞存在直接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
真核生物中锌指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真核生物中的许多蛋白质分子包含锌指结构区,这类蛋白称为锌指蛋白.锌指蛋白因其包含特殊的指状结构,在对DNA、蛋白质和RNA的识别和结合中起重要作用.许多锌指蛋白的锌指结构域包含能与DNA特异结合的区域,并与某些效应结构域(如KRAB、SCAN、BTB/POZ、SNAG、SANT和PLAG等)相连,这类锌指蛋白常作为转录因子起作用,可调控靶基因的转录.一些锌指蛋白包含蛋白质识别结构域(如LIM锌指、MYND锌指、PHD锌指和RING锌指等),它们能够特异地介导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被称作蛋白适配器.此外,某些锌指蛋白还可以结合RNA,起转录后调控作用.本文就锌指蛋白与DNA、RNA以及蛋白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凋亡蛋白和Nmi的相互作用及作用位点的筛选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研究来源于鸡贫血病毒的小分子蛋白质———凋亡蛋白 (apoptin)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从人白细胞cDNA文库筛选凋亡蛋白相互作用蛋白质 ,核苷酸序列分析及同源性检索表明 ,其中一个约为 1.2kb的克隆与Nmi(N Mycinteractionprotein)高度同源。细胞免疫共沉淀实验结果显示 ,在哺乳动物细胞水平仍能够检测到凋亡蛋白与全长Nmi的特异相互作用。利用构建好的分别缺失C端 11个氨基酸、中间 33~46位氨基酸和二者均缺失的 3个凋亡蛋白突变体进行相互作用位点研究 ,结果表明凋亡蛋白的 33~ 46位氨基酸(核外运信号 )对于凋亡蛋白与Nmi的相互作用是必需的 ,而C端核定位信号 /DNA结合序列对于凋亡蛋白与Nmi的相互作用不是充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同源结构域相互作用蛋白激酶2(HIPK2)是一种定位于细胞核内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HIPK2可以诱导和抑制转录,亦能调节细胞分化、增殖及凋亡。HIPK2经过泛素化、小泛素样修饰物(SUMO)化、乙酰化、磷酸化等翻译后修饰来发挥其生物功能。研究表明,HIPK2磷酸化p53、甲基化CpG结合蛋白2(methyl CpG binding protein 2,MeCP2)及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蛋白(promyelocytic leukemia protein,PML)促进细胞凋亡。本文较为详细的阐述了有关HIPK2的研究进展,特别是近5年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PHIP是一种与胰腺β细胞中胰岛素受体底物(IRS)的PH结构域相互作用的蛋白。根据小鼠PHIP(mPHIP)mRNA翻译的不同起始位点,除全长的PHIP1外,mPHIP基因还编码其他3种不同变异体。在胰岛素诱导的信号途径中,主要分布于细胞核的PHIP1和IRS-1的PH结构域相互作用,介导IRS蛋白酪氨酸的磷酸化。IRS-2和PHIP1的共表达能诱导IRS在细胞膜上的定位,促进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向细胞质膜的转移。PHIP1的表达能提高β-细胞内细胞周期蛋白D2的表达,促进β细胞的生长。PHIP1的表达活化蛋白激酶B(PKB),活化的PKB能明显抑制β细胞的凋亡。PHIP与胰岛素信号传导途径中其他信号分子的相互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以姜黄素诱导人永生化表皮HaCaT细胞凋亡为基础,对hnRNP A2/B1在核基质中的存在、分布及其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产物的共定位及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了研究。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hnRNP A2/B1存在于HaCaT细胞核基质蛋白组分中,在经过姜黄素处理后,表达下调;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显示,hnRNP A2/B1在HaCaT细胞中分别与Fas、p53和Bax等基因产物具有共定位关系,姜黄素处理后其共定位区域出现由核膜或核仁向胞质转移的趋势。GST pull-down实验证实,hnRNPA2/B1分别与Fas、p53和Bax有直接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hnRNPA2/B1作为一种核基质蛋白,通过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产物的相互作用参与HaCaT细胞的凋亡诱导调控过程,这对深入认识核基质蛋白在细胞凋亡过程中的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PH结构域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PH结构域是一种新发现的约由100 ̄12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功能性结构域,广泛分布于单细胞生物和无脊椎、脊椎动物及人的细胞骨架蛋白和信号分子等100多种蛋白中,能与脂类、G蛋白的βγ亚单位、PKC等配体相结合,推测其对蛋白质具有细胞和亚细胞水平的膜定位作用,并参与调节宿主蛋白 活性,从而介导信号转导过程中的蛋白南-脂类、蛋白质-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9.
赵小平  钱关祥 《生命科学》2005,17(5):411-413
Bcl-2家族蛋白质在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该家族包括唯BH3结构域的蛋白质(only BH3 domain protein),如Bid、Bik、Puma、Nova、Bmf等。随着凋亡研究的深入,在哺乳动物中现已发现10多种唯BH3结构域的蛋白质,并且在凋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论述唯BH3域蛋白的作用机制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酵母双杂交技术研究与人孕酮受体B相互作用的蛋白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研究与人孕酮受体B(hPRB)发生相互作用的蛋白质,有助于进一步阐明其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调控机制。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3,以hPRB不同结构域为诱饵,筛选人乳腺cDNA文库,寻找能与之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并运用X—α—Gal等实验提供的信息,筛除假阳性克隆。最终以AF1-DBD结构域作为诱饵最终筛出了1个阳性克隆,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这个克隆所编码的蛋白为PIAS3(活化的STAT3的蛋白抑制剂)。结果表明,孕激素受体可以和PIAS3发生相互作用,它们的相互作用有可能参与乳腺癌的生长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