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形态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利用RAPD技术,对黑龙江省蹄盖蕨科植物6属9种共15个种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假冷蕨属应包括在蹄盖蕨属中(2)角蕨属与蹄盖蕨属,羽节蕨属与冷蕨属亲源关系较近(3)短肠蕨属为独立一属,与其它属亲源关系较远。根据黑龙江省蹄盖蕨科植物的DNA水平的研究结果,再结合其形态学特征,建议将黑龙江省蹄盖蕨科划分为3个亚科:冷蕨亚科(Cystopterioideae)包括2个属:冷蕨属(Cystopteris)和羽节蕨属(Cemnocarpium)。蹄盖蕨亚科(Athyrioideae)包括3个属:蹄盖蕨属(Athyrium)、假冷蕨属(Pseudocystopteris)和角蕨属(Cornopteris)。双盖蕨亚科(Diplazioideae)包括短肠蕨属(Alhntodia)。  相似文献   

2.
隐子蕨属(水龙骨科)植物在中国的首次承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次承认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隐子蕨属(Crypsinus)植物在中国的分布。文中列出了该属与假瘤蕨属(Phymatopteris)和修蕨属(Selliguea)的区别特征,给出隐子蕨属植物在中国的唯一一种——三指隐子蕨(Crypsinus trilobus)的文献引证,特征描述并附图。  相似文献   

3.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蕨类植物科属区系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蕨类植物区系共含45科、108属。主要科为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80/5,种数/属数)、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65/14)、蹄盖蕨科Athyriaceae(45/11)、铁角蕨科Aspleniaceae(23/3)、中国蕨科Sinopteridaceae(19/6)、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18/9)、凤尾蕨科Pteridaceae(13/2)、卷柏科Selaginelaceae(12/1)和膜蕨科Hymenophylaceae(11/3)。主要属是耳蕨属Polystichum,鳞毛蕨属Dryopteris,铁角蕨属Asplenium,蹄盖蕨属Athyrium等系统发育上较高级的类群;无典型的特有属,可认为它是随青藏高原隆起而形成的较年轻的蕨类区系。其热带成分科属虽多(科占622%,属占676%),但优势科、优势属均为广布类型。本区蕨类植物的起源是古老的热带亚洲成分。  相似文献   

4.
黄土高原蕨类植物区系特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黄土高原的蕨类植物区系组成、分类及其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有蕨类植物26科、53属、184种及3变种,种类较多的科有蹄盖蕨科(30种)、鳞毛蕨科(26种)、水龙骨科(20种)、铁角蕨科(12种)、卷柏科(12种)、中国蕨科(11种)及裸子蕨科(10种)等。这7科的种类共计121种,占本地区总种数的64.71%。种类较多的属有鳞毛蕨属(13种)、郑柏属(12种)、耳蕨属(11种)、铁角蕨属(11种)、蹄盖蕨属(10种)、瓦韦属(10种)、铁线蕨属(9种)及岩蕨属(9种)等。这8属的种类共计85种,占本地区总种数45.46%,黄土高原蕨类植物区系属的地理成分可划分为15个分布区类型。热带、亚热带分布类型的有18属,占总属数的41.86%,北温带及寒带分布类型的有22属,占总属数(世界分布属除外)的51.16%,其中,亚洲分布类型的最多,计有16属,占总属数的37.20%,表明黄封同原蕨类植物区系是温带类型,区系地理成分以华北区蕨类植物为主,同时也集中了华中、华东、东北、西北以及西南的蕨类植物。而中国特有的分布属只有1属。  相似文献   

5.
叉蕨科4属5种植物配子体的发育模式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学显微镜详细观察了叉蕨科(Aspidiaceae)4属5种植物,即肋毛蕨属(Ctenitis(C.Chr.)C.Chr.)的亮鳞肋毛蕨(C.subglandulosa(Hance)Ching)和海南肋毛蕨(C.decurrenti-pmnata(Ching)Ching)、轴脉蕨属(Ctenitopsis Ching ex Tard-Blot et C.Chr.)的轴脉蕨(C.sagenioides(Mett.)Ching)、黄腺羽蕨属(Pleocnemia Presl)的黄腺羽蕨(P.winitti Holtt.)以及叉蕨属(Tectaria Cav.)的剑叶叉蕨(T.leptophylla(C.H.Wright)Ching)的配子体发育过程,记录了配子体各发育阶段的模式特征,认为这5种植物的孢子、丝状体、片状体、生长点、翼片、细胞、毛状体和假根等具有稳定的系统学意义。检索结果与该科的经典分类结果基本相似,并在此基础上编写了各分类群的检索表。本研究为叉蕨科系统学研究积累了详实的配子体形态学资料。  相似文献   

6.
在形态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利用RAPD技术,对黑龙江省蹄盖蕨科植物6属9种共15个种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假冷蕨属应包括在蹄盖蕨属中(2)角蕨属与蹄盖蕨属,羽节蕨属与冷蕨属亲源关系较近(3)短肠蕨属为独立一属,与其它属亲源关系较远。根据黑龙江省蹄盖蕨科植物的DNA水平的研究结果,再结合其形态学特征,建议将黑龙江省蹄盖蕨科划分为3个亚科:冷蕨亚科(Cystopterioideae)包括2个属:冷蕨属(Cystopteris)和羽节蕨属(Gymnocarpium)。蹄盖蕨亚科(Athyrioideae)包括3个属:蹄盖蕨属(Athyrium)、假冷蕨属(Pseudocystopteris)和角蕨属(Cornopteris)。双盖蕨亚科(Diplazioideae)包括短肠蕨属(Allantodia)。  相似文献   

7.
扇蕨属(Neocheiropteris)为中国蕨类植物4个特有属之一。自Christ建属以来,不同的分类学者对本属的范畴以及系统位置一直存有争议。本研究对扇蕨属和盾蕨属进行了形态解剖观察,并对扇蕨属及其近缘类群共14个种的4个叶绿体DNA片段:rbcL、rpS4 & rpS4-trnS IGS、trnL intron & trnL-trnF IGS以及atpB & atpB-rbcL IGS进行测序,应用最大简约法(Maximum-parsimony)、最大似然法(Maximum-likeli-hood)和贝叶斯推断(Bayesian inference)对序列进行联合矩阵分析,并构建系统树。该研究从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方面都提出了支持扇蕨属和盾蕨属分立的证据。形态学研究显示扇蕨属和盾蕨属叶片分裂方式、叶被和侧脉特征迥异,支持扇蕨属和盾蕨属的分立;但两属根状茎鳞片的共同特征则反映了两属问的紧密联系。分子系统学研究表明扇蕨属与毛鳞蕨属和鳞果星蕨属构成姐妹群,其集合与盾蕨属构成姐妹群。综合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的证据,对扇蕨属的系统位置以及范畴进行了深入探讨,扇蕨属包括扇蕨和三出扇蕨,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证据对三出扇蕨的系统位置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燕尾蕨属(Cheiropleuria C.Presl)植物的标本和文献,对过去国内标本馆及文献中有关燕尾蕨属植物的报道进行了订正,确认中国产燕尾蕨属植物2种,即广泛分布在我国华南地区的全缘燕尾蕨(C.integrifolia)和仅产海南的燕尾蕨(C.bicuspis)。  相似文献   

9.
金粉蕨属(Onychium Kaulfuss)隶属广义凤尾蕨科中的凤尾蕨亚科。迄今为止,该属属下分组及种间界定等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研究选取5个叶绿体DNA 序列片段 (rbcL/atpA/matK/trnL-trnF/trnG-trnR),采用最大似然法(ML)和贝叶斯法(BI)构建金粉蕨属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1)金粉蕨属的9个成员被分置于两大支上。其中野雉尾金粉蕨(Onychium japonicum(Thunberg) Kunze)、西藏金粉蕨(O.tibeticum Ching & S.K.Wu)、木坪金粉蕨(O.moupinense Ching)、湖北金粉蕨(O.moupinense var. ipii(Ching) K.H.Shing)、栗柄金粉蕨(O.japonicum var. lucidum(D.Don) Christ)、黑足金粉蕨(O.cryptogrammoides Christ)、繁羽金粉蕨(O.plumosum Ching)聚为一支;而金粉蕨(O.siliculosum(Desvaux) C.Christensen)和蚀盖金粉蕨(O.tenuifrons Ching)则聚为另一支,可为该属的属下分组提供分子系统学证据;(2)野雉尾金粉蕨与栗柄金粉蕨在系统树中并没有聚在一起,而是被其它类群分割开来,不支持将后者作为野雉尾金粉蕨的变种,建议将栗柄金粉蕨提升为种的等级;(3)系统树上木坪金粉蕨与湖北金粉蕨的样本聚在一个细支上,支持《中国植物志》将湖北金粉蕨作为木坪金粉蕨变种的分类处理;(4)西藏金粉蕨与野雉尾金粉蕨聚在一起,并得到较高的支持,说明两者的关系近缘。  相似文献   

10.
国产对囊蕨亚科(蹄盖蕨科)植物的管状分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玲  徐皓  王玛丽 《植物学通报》2008,25(2):203-211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国产蹄盖蕨科(Athyriaceae)对囊蕨亚科(Deparioideae)10种植物及双盖蕨属(Diplazium Sw.)3种植物根状茎的管状分子。结果显示,这些管状分子端壁和侧壁的形态及结构分别相同且侧壁具有穿孔板(多穿孔板)。根据穿孔板的形态特征,将该亚科的管状分子分为5种类型:(1)梯状穿孔板,无穿孔的二型性现象:(2)梯状穿孔板,有穿孔的二型性现象:(3)网状穿孔板:(4)梯状-网状混合的穿孔板:(5)大孔状穿孔板。按照纹孔膜残留的程度又可分为3种:部分区域有完整的纹孔膜、残留呈网状或线状以及很少或无纹孔膜残留。结合前人的研究资料,发现蕨类植物的管状分子与被子植物的导管分子在形态和输导机理上存在明显差异,管胞和导管分子不能仅仅根据纹孔膜的存在与否来确定,而应根据穿孔板存在于端壁还是侧壁进行判断,即穿孔板仅存在于端壁的管状分子为导管分子:端壁和侧壁形态及结构分别相同,有或无穿孔板的管状分子为管胞。由此可以推测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中输导水分和矿物质的管状分子主要为管胞。单叶双盖蕨属(Triblemma(J.Sm.)Ching)与双盖蕨属管状分子的特征并不相似,显示了将单叶双盖蕨属从双盖蕨属独立出来归人对囊蕨亚科的合理性。根据管状分子的特征,推测假蹄盖蕨属(Athyriopsis Ching)和蛾眉蕨属(Lunathyrium Koidz.)可能是比较进化的属,而介蕨属(Dryoathyrium Ching)相对比较原始,单叶双盖蕨属的系统位置应介于假蹄盖蕨属与介蕨属之间。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植物园引种苏铁蕨成功①王用平魏德生曾莉莉陈德明(贵州省植物园,贵阳550004)苏铁蕨(Braineainsignis(Heek.)J.Sm)又称赤蕨,为乌毛蕨科苏铁蕨属单一野生蕨类,是孢子植物向裸子植物进化的一种植物。属珍稀濒危植物。我省镇宁...  相似文献   

12.
在野外考察和室内标本研究的基础上,对薄鳞蕨属(中国蕨科)的分类进行了研究。 将2种 (华西薄鳞蕨和察隅薄鳞蕨) 和2变种(大叶薄鳞蕨和宽叶薄鳞蕨)进行了归并处理, 承认该属有4种1变种。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近年在香港再发现的两个属-黄腺蕨属(叉蕨科)和网藤蕨属(藤蕨科),并对港产的黄腺蕨、有盖黄腺蕨和网藤蕨的标本和文献进行整理,及对国产的相近种类作分类处理,把钩形黄腺羽蕨和广西黄腺羽蕨归并于黄腺蕨中。此外,亦对网藤蕨进行了长期观察,证实了Holtum关于该种的叶轴顶端的形态修正。黄腺蕨属和网藤蕨属在香港的再发现,对华南蕨植物地理区系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由于这两属在本地均为罕见之种类,故可考虑到入得法珍稀蕨类名单之内。  相似文献   

14.
广州蕨类植物增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报道了广州蕨类植物新记录种38种,隶属于18科25属。其中莲座蕨科(Angiopteridaceae),膜蕨科,裸子蕨科(Gymnogrammaceae)等3科为广州新记录科,莲座蕨属(Angiopteris)。团扇蕨属(Gonocormus)。粉叶蕨属(Pityrogramme),假蹄盖蕨属(Athyriopsis)。针毛蕨属(Macrothelypteris)。狗脊属(Woodwardia),黑桫椤属(Gymnosphaera)。沙皮蕨属(Hemigramma)。线蕨属(Colysis)等9属为新记录属。  相似文献   

15.
广东蕨类植物新资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2个新异名,1个新等级和35种蕨类植物在广东的分布新记录。正安肋毛蕨(Ctenitis changanensis Ching)和信宜铁角蕨(Asplenium xinyiense Ching et S.H.Wu)分别作直鳞肋毛蕨(Ctenitis eatoni (Bak.) Ching)和厚叶铁角蕨(Asplenium griffithianum Hook)的异名处理;齿翅井栏凤尾蕨(Pteris serralata(Miau)Y. H. Yan)被提升到种的等级;假芒萁属(Sticherus Presl)、柄盖蕨属(Peranema D. Don)、蛾眉蕨属(Lunathyrium Koidz.)和革舌蕨属(Scleroglossum Alderw)等4个属为广东分布新记录,小笠原卷柏(Selaginella boninensis Baker)为中国大陆分布新记录。广东现有蕨类已达到56科144属502种。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议将蕨盲蝽属Bryocoris Fallen分为两个亚属:蕨盲蝽亚属subg.Bryocoris Fallen和锥喙蕨盲昃亚属subg、Cobalorrhynchus Reuter(stat.nov.)。文中记载此属的中国种类共13种,包括8个新种:卜氏蕨盲蝽B.bui sp.nov.(正模♂,云南绿春),凹北蕨盲蝽B.concavus sp.nov.(正模♂,云南云龙),李氏蕨盲蝽B.li  相似文献   

17.
东北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的研究:Ⅶ.金星蕨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文美  王全喜 《植物研究》1994,14(4):409-415
本文研究了金星蕨科的2属,各属中1种即卵果蕨(PhegopterispolypodoidesFee)和沼泽蕨(Thelypterispalustris(Salib)Sochott)的配子体发育全过程,比较了该2种的特征,以表明秦仁昌(1963)将它们分为2属的合理性。并观察到印果蕨配子体后期,中脉区域出现细胞壁由螺纹加厚的维管细胞,连成维管系统。  相似文献   

18.
不同蔗糟浓度对蕨精子器释放精子的影响周云龙,方瑾,刘宁,陈令静(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北京100875)蕨(Pteridiumaquilinumvar.latiusculum)属蕨科,蕨属。从同一个培养瓶中取出用蔗时孢子培养的具成熟精子器的原叶体,将其...  相似文献   

19.
海南岛及中国蕨类植物分布新记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报道了海南岛蕨类植物分布新记录2属(即毛边蕨属Didymoglossum Desv.,凸轴蕨属MetathelypterisChing)、28种,其中毛边蕨属和8个种在中国也属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20.
利用光镜对叉蕨科7属30种植物叶表皮形态特征进行详细观察研究。结果显示:(1)叉蕨科30种植物的叶上表皮和下表皮细胞形状均为不规则型,垂周壁式样为深波状或浅波状,具单晶或针晶;上表皮细胞的长宽比为1.62~4.0,下表皮细胞的长宽比为1.63~3.06。(2)在30种植物中共观察到7种气孔器类型,分别为:极细胞型、腋下细胞型、聚合极细胞型、聚腋下细胞型、不等细胞型、无规则四细胞型和不规则型,每种植物分别具有4~7种气孔器类型,均为下生型气孔;气孔长宽比为1.22~1.91,气孔密度为8~76个/mm2,气孔指数为3.9%~25.7%。(3)基于气孔器类型组成进行聚类分析,可将30种植物分成3个类群。(4)对叶表皮形态特征分析认为,轴脉蕨属应介于叉蕨属和肋毛蕨属之间,且与叉蕨属关系更近;叉蕨属的范畴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支持将肋毛蕨属从叉蕨科中分离出来置于鳞毛蕨科,但不支持黄腺羽蕨属归入鳞毛蕨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