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的家在北京的郊区,我们那儿三十晚上的饺子有个小“节目”,总要在几个饺子里放上5分的钢崩儿(硬币)。这有个讲究,谁吃到谁这一年就会有好运。因此,饺子一端上来,每个人不仅热切地挑那些“长得像”的饺子,还要时刻留意别人是否已经“捷足先登”了。每个吃到钢崩儿的人,都会被称赞运气好,都会得到亲友们热情的祝福。  相似文献   

2.
春节的由来     
《生理通讯》2005,24(1):29-30
春节是个亲人团聚的节日,这一点和西方的圣诞节很相似。离家的孩子这时要不远千里回到父母家里。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了。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特别是一些节日、节气吃什么更有许多寓意和讲究。民间常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在冬至这天吃饺子的习俗在民间已经流传很久了。还有一句民谚:"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围锅转。"这里的合子也是一种饺子,平时是烙熟,而初三是煮熟。正月初五叫"破五",也要吃饺子。实际上,中国人最讲究、最为看重的是大年除夕这顿饺子(也叫"年饭"),这是祖祖辈辈血脉里传承下来的文化基因,全家人其  相似文献   

4.
哪个中国孩子不盼过年?在孩童心目中,春节无疑是最神圣隆重又最自由自在的日子。如今节假日多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人们对“大年三十那碗饺子”的记忆也就淡漠了许多。然而,稍稍上了年纪的人们,在  相似文献   

5.
大年三十到初一在奶奶家过年,初二在姥姥家,从我记事起便每年如此。我家在河北邢台,算是个历史悠久的城市了,很多人都知道邯郸是燕赵古都,却不知邢台是殷商古都。悠久的历史注定了这个城市浓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因此,虽说在某些非常现代化的城市中过年的年味越来越淡,  相似文献   

6.
【背景】花生豆象原产于非洲,目前已扩散至北美洲、亚洲和大洋洲,为害多种农作物,是重要的仓储害虫,1992年曾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危险性病、虫、杂草名录》。但200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未包括花生豆象,原因可能是该虫已在我国云南等地发生。【方法】通过检视我国检疫部门截获的标本、核对“云南花生豆象”相关研究资料,说明花生豆象的鉴定特征,并使用CLIMEX3.0对其在我国的适生区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我国报道花生豆象的发生缘于我国酸角豆象的鉴定错误。花生豆象的外部形态与酸角豆象极为相似,但通过生殖器特征可以明确鉴定并区分这2种害虫。我国多个花生主产区是花生豆象的适生区,花生豆象一旦入侵,就会给我国的花生生产造成极大的损失。【结论与意义】花生豆象人侵我国的风险大,建议将其增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7.
孙旭 《植物杂志》2011,(1):52-55
俗话说,“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害病的”。人一旦患病当然应该尽快就诊。但同时也要在家中常备些药品,以备紧急时刻服用。那么,家庭备药都有哪些讲究,怎样做才能更有利于我们的健康呢?  相似文献   

8.
美丽的鸟巢     
罗旭 《植物杂志》2009,(2):36-41
最初我对鸟巢的认识,是在八九岁的时候,从自家房檐下的燕子窝开始的。那一次,我仰头看着燕子父母不停地捉来蚊虫给窝里的小燕子,突发奇想也要做回“燕子父母”。于是,我掏出两只还未睁眼的燕子,用纸盒和棉絮为它们做了“窝:并捉了青菜虫来喂它们,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无论是青菜虫还是白米粥,它俩就是不肯张嘴吃。  相似文献   

9.
美丽的鸟巢     
罗旭 《生命世界》2009,(2):36-41
最初我对鸟巢的认识,是在八九岁的时候,从自家房檐下的燕子窝开始的。那一次,我仰头看着燕子父母不停地捉来蚊虫给窝里的小燕子,突发奇想也要做回“燕子父母”。于是,我掏出两只还未睁眼的燕子,用纸盒和棉絮为它们做了“窝:并捉了青菜虫来喂它们,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无论是青菜虫还是白米粥,它俩就是不肯张嘴吃。  相似文献   

10.
读生物学通报1953年1-2月号,刊载北京大学生物系张宗炳先生的“关于种内无门争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所提出的答案,关于“蚂蚁打架”、“雌蜘蛛吃雄蜘蛛”(尤其是交尾后的雄螳螂自己送给雌螳螂吃,我曾作过试验)等等问题,我虽同意张先生的解答,我认为是正确的.不过关于“猫吃小猫”的答案,我有点意见. 远在1928年的冬天,母亲曾和我说过一旬谚语:“人老思儿,猫老吃儿”…….这时就引起我研究老猫吃小猫这一个问题的兴趣,但始终没有能得一个满意的结论.1939年秋天在湖北均县草店镇一家饭馆子里,适值老猫下了小猫一群孩子争着要看,一位老太太说:“这个大猫老了,看不得,你们看了它会吃小猫的.待小猫长大了送给你们玩.现在不要看.”这时又引起我旧日的疑问,不独向这位老太太问了好久,而且见到年长的、家里畜养猫的人就问.大概都提出相同的答案:“老猫生小猫的时候不能看,人要  相似文献   

11.
在野外考察,吃饭被很多人看作是件头疼的事情,而杨勇好像乐此不疲,每天必须做一锅饭,炒一道菜。对他的这一癖好,李国平实在有些不理解,“在野外随便吃点填填肚子就行了嘛,何必整得那么麻烦。”但我觉得能在这荒凉的无人区里吃上一顿只有在家里才能吃上的饭菜,每天再累也值得。  相似文献   

12.
驻京部队某学院学员食堂,1984年7月12日中餐,因供应未煮熟豆角肉馅水饺,学员吃后暴发一起发热、腹泻等症状病人40余例。经调查检验结果证实属于侵袭性大肠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现报告如下: (一) 发生经过某学员食堂7月11日购买一筐豆角,经学员整理扔在厨房外面路旁,冲洗后绞碎于室温存放。12日中午豆角掺在肉馅里包成饺子。由于其中一锅饺子多,煮的时间短,饺子不熟,几个互相粘连,肉馅有腥气味。学员吃后,当天有5人发病,次日出现高潮,患者达30余人,第三天逐渐平息。两天内共有41人发病,占吃有腥气味饺子60人的68.3%。主要症状表现为头痛、  相似文献   

13.
我的父母都是农民。大约在1998年的时候,他们到美国来探亲,问我:“听说你在植物科学上做得还不错,能不能跟我们讲讲你做的是什么?”我当时愕然。确实这些年我在植物生物学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可我却无法向二老讲清楚我到底做的是什么。从那以后,我就想,除了现在这些基础生物学研究工作,我是不是还要做一些  相似文献   

14.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曾收治一名年轻患者,医院使用各类抗生素都不能控制他的病情,最终这位患者很快死亡。为了查找原因,在征得家属同意后,医院进行了尸体解剖,结果让所有人大吃一惊,原来患者体内病原菌已经对多种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北大一院呼吸内科主任王广发对媒体做过这样的解释:“这位死者生前每天在单位食堂吃饭,他特别顾虑单位食堂不干净,可能会有一些细菌在里面。所以,他每次吃完饭以后都要吃两粒抗生素。天天吃,日积月累,最后就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15.
金秋10月,野鸭湖湿地保护区的核心区里层林尽染。我们一行五人在湿地边,开始分头行动,希望能看到鹬类的涉禽。这时,一个“小家伙”吸引了我的注意:身披灰褐色的羽毛,腹部白色,长嘴略微上翘,修长的双腿呈青灰色,人们管它叫青脚鹬。我屏住呼吸,生怕把它吓跑,而它却是“蔑视”我的存在,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架势,继续进餐。原来它们当中有的个体甚至要飞到遥远的澳大利亚越冬,所以在途中不得不补充足够的营养,把自己吃得胖胖的,这样才能保证顺利到达越冬地。这里,浅水处隐藏着不少的小鱼,这只青脚鹬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于是就旁若无人地大吃特吃了。  相似文献   

16.
我们是糯娃     
《人与生物圈》2008,(5):42-51
石世会(从江县平江村,66岁,侗族):我今年66岁了,我们村像我这一代人,从小都是吃糯饭长大的。我们小时候也看到老人们种一点点籼稻,那时老品种的籼稻还比不上糯稻产量高,籼稻不是用来做主食,而是专门用来喂马和鸭,所以我们又把籼稻叫”马谷”和“鸭谷”,每家只拿十分之一左右的田来种籼稻。解放初,政府推广籼稻,  相似文献   

17.
胡艳 《生命世界》2007,(2):39-40
我的家在山西的最北面——大同。说起过年,最特别的就是图一个“旺”字。每逢大年三十,饭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主食就是用黄米面做的油糕,里面包着红红的豆沙和色彩鲜亮的菜馅,逐个放进滚烫的油锅里,发出吱吱的响声,浓密的油烟在上空盘旋,灶台边的大人们忙得不亦乐乎,孩子们一边嬉闹一边抹着油嘴,这是我幼时最深的记忆。  相似文献   

18.
“得了病毒性感冒 ,我该吃头孢、阿莫西林 ,还是氟哌酸 ?”时下 ,类似的问题着实让许多医生犯难。但在不久的将来 ,医生会建议你先做一下抗药性测试 ,然后开一剂仅属于你的特效药。为病人做这种特殊检查的 ,则是刚刚在沪问世的致病菌抗药性检测基因芯片。据此 ,病人吃药将更有针对性。为什么从前那种一吃就灵的特效药越来越少 ,而护士小姐在盐水瓶中加入的药量却越来越多 ?如今 ,致病菌的抗药性已成为最让病人头痛、医生无奈的棘手问题 ,而这一切则要归咎于抗生素的滥用。抗生素的频繁使用 ,彻底改变了致病菌的进化过程 ,基因中有利于抗药性…  相似文献   

19.
农业先进单位代表会议提出的十大倡议中指出“……蔬菜等生产,每一个人民公社都要根据条件统一安排,要兼顾公社社员和城市人民副食品的需要,并且把供应城市副食品当做自己的光荣任务。”可见蔬菜生产,尤其是目前冬季蔬菜生产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利用阳畦、温室或暖窖进行冬季蔬菜栽培,能大量供应城乡人民在严寒的冬天仍能吃到营养丰富而味美的新鲜蔬菜。蒜黄,是冬季利用暖窖培育出的一种蔬菜,富滋养,味鲜美,和韭黄并价齐驱;炒肉,炖鱼或饺子饀里都是少不得的重要佐料。根据我地老庄子人民公社社员多年栽培蒜黄的经验和我校栽培蒜黄的体会,兹介绍蒜黄的栽培方法如  相似文献   

20.
我们南钢中学七位生物教师,在开展生物课外活动的实践中都有过“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慨。因为当我们带领学生到室外采集标本时,几乎都被初中一、二年级的学生“将”过“军”。“老师,这是什么植物?”“老师,这叫什么昆虫?”面对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有时我们只好坦率而又尴尬地回答:“这个我也不知道。”为了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从1983年开始,我们以各年级生物小组为骨干,带动全校学生,对三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