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生物物理学报》2005,21(1):83-83
2005年5月30日—2005年6月3日,中国重庆主办单位:国际生物流变学会、国际临床血液流变学会承办单位: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生物流变学专业委员会、重庆大学、重庆市科委、重庆市科协一、国际顾问委员会主席:Y.-C.Fung二、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吴云鹏、K-L.P.Sung三、组织委员会:主席:S.Chien、廖福龙;秘书长:蔡绍皙四、地方支持委员会主席:李晓红、潘复生、祝家麟、周旭、孙才新、戴伟五、会议议题:1)生物流变学在新兴领域的开拓;2)生物流体流变学和力学;3)血液流变学;4)生物固体流变学和力学;5)细胞工程;6)临床血液流变学;7)细胞流变学;8)细…  相似文献   

2.
由国际生物流变学会、国际临床血液流变学会和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生物力学与生物流变学专业委员会主办,重庆大学和重庆市科协承办的第十二届国际生物流变学大会(12thICB)暨第五届国际临床血液流变学大会(5thICCH)将于2005年5月30日至6月3日在重庆市召开。本届大会的主题是:Biorheology/clinicalhemorheology:advancingwithtimeandfocusingonhumanhealth(生物流变学/临床血液流变学:与时俱进,关注人类健康)。大会顾问委员会:主席:Y.C.Fung(USA)大会组织委员会:主席:廖福龙(中国),秘书长:蔡绍皙(中国)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Y.P.Wu(中国),…  相似文献   

3.
由国际生物流变学会、国际临床血液流变学会和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生物力学与生物流变学专业委员会主办, 重庆大学和重庆市科协承办的第十二届国际生物流变学大会(12thICB)暨第五届国际临床血液流变学大会(5thICCH)将于2005年5月30日至6月3日在重庆市召开。本届大会的主题是:Biorheology/clinical hemorheology:advancing with time and focusing on human health(生物流变学/临床血液流变学:与时俱进,关注人类健康)。大会顾问委员会:主席:Y.C. Fung (USA)大会组织委员会:主席:廖福龙(中国),秘书长:蔡绍皙(中国)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Y.P…  相似文献   

4.
会议动态     
编者 《生物物理学报》2004,20(5):419-420
第十二届国际生物流变学大会(12thICB)暨第五届国际临床血液流变学大会(5thICCH)联合会议第一轮通知由国际生物流变学会、国际临床血液流变学会和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生物力学与生物流变学专业委员会办,重庆大学和重庆市科协承办的第十二届国际生物流变学大会(12thICB)暨第五届国际临床血液流变大会(5thICCH)将于2005年5月30日至6月3日在重庆市召开。本届大会的主题是:Biorheology/clinicalhemorheology:advancingwithtimeandfocusingonumanhealth(生物流变学/临床血液流变学:与时俱进,关注人类健康)。大会顾问委员会:主席:Y.-C.Fung大…  相似文献   

5.
廖福龙 《蛇志》1991,3(2):35-42
流变学是随着本世纪廿年代对于油漆、粘状流体及印刷油墨的研究而诞生的,它是研究流体“流动”与“变形”现象的一门学科.有关生物流体的研究在五十年代多了起来,血液、淋巴液、滑液、唾液、宫颈液以及细胞内液等都是研究对象.美国学者 Copley 是生物流变学的开拓者.血液和血管一向是生物流变学界倍受重视的课题,文献多达生物流变学的2/3以上.这就无怪乎国际血液流变学学会是国际生物流变学学会的前身.血液流变学是一门实验性与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往往集生物学、医学与流交学问题于一身.从研究的对象与方法来看,它又可分为宏观血液流变学与微观血液流变学两支.前者主要研究血液与血管的宏观流变现象,后者则从细胞与分子水平探讨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6.
我国临床血液流变学的兴起和发展始于本世纪的70年代初,虽然比国外迟了数十年,但从80年代起却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于80年建立的归口于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的全国统一组织—生物流变学专业委员会至今已召开了三次全国性生物和血液流变学会议,在每次会议上有关临床血液流变学的论文均占很大比例,与会者临床医生不仅所占比例大,而且在学术上亦十分活跃,至于不定期举办的临床血液流变学讲座以及血液流  相似文献   

7.
第十届欧洲临床血液流变学大会会况第十届欧洲临床血液流变学大会在6月29日至7月2日在葡萄牙国首都里斯本召开。本次会议组织者是里斯本大学教授马丁依色尔凡先生和卡罗塔苏丹哈女士。本次会议代表为100人左右,80%来自欧洲各国,20%来自于亚洲和美洲。收到...  相似文献   

8.
梁子钧 《蛇志》1994,6(1):49-60
临床血液流变学梁子钧上海医科大学生物物理教研室一、国外临床血液流变学的发展概况和前景临床血液流变学(Clinicalhemorheology)是随着流变学和生物流变学,特别是在生物流变学中研究最多和影响最广的血液流变学的迅速发展,以血液粘度为中心的血...  相似文献   

9.
1993年4月19—22日在上海医科大学召开本次国际会议.上海医科大学朱世能副校长、上海科协领导、中国生物物理学会领导等出席了会议开幕式并讲了话.出席会议的中外代表共91人,其中外方代表15人,来自德、奥、美等国,中方代表76人.本次会议中方主席为上海医科大学施永德教授,外方主席为德国亚深大学生物物理学教授阿特曼,和奥地利格拉茨大学临床血液流变学专家莱赫纳教授.这次会议还通过论文宣读、大字报展讲、仪  相似文献   

10.
http://17ibc.csp.escience.cn2011年10月30日—11月3日,国家会议中心,北京第17届国际生物物理大会将于2011年10月30日-11月3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本届大会是生物物理研究领域的盛会,首次在华举办,由国际生物物理联合会(IUPAB)主办,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共同承办。大会主席由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长饶子和院士担任,届时将有300余名享有盛誉的生物物理学家,包括多位诺贝奖获得者介绍本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第十三届国际光生物学大会 (13Th InternationalCongressonPhotobiology)由国际光生物学协会 (AssociationInternationaledePhotobiologie,AIP)主办 ,美国光生物学会承办 ,日本、韩国、欧洲光生物学会协办 ,于2000年7月1 -6日在旧金山举行。会议有1000多位科学家参加 ,全面介绍了光生物学各个学科的进展 ,及其在医学、环境、农业等领域的应用。会议共安排了10个大会报告 ,组织了55个专题会议 ,安排14场口头发言 ,3个时间段的墙报展…  相似文献   

12.
第十九届国际动物学大会于2004年8月23~27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胜利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动物学会、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共同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北京动物学会和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中国委员会协办。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700名动物学家出席了这  相似文献   

13.
从第十二届国际生物物理大会看当前国际生物物理学研究的趋势杨福愉,陈润生,张志鸿,郭爱克,沈恂(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一会议概况第十二届国际生物物理大会于1996年8月11-16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RAI会议中心举行,会议由国际纯粹与应用生物物理学会...  相似文献   

14.
韩超英 《蛇志》1993,5(1):38-40
血液流变学(Hemorheology)是研究血液及其组分流动和变形规律的科学.在国际上已有近三十年的发展史,但由于临床血液流变学的方法不标准,使得各实验室之间的资料缺乏可比性及流变学测定的可靠性。因此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于1985年专门成立了一个血液流变学专家  相似文献   

15.
国际植物学大会(International Botanical Congress)是国际植物和真菌学会(IABM S)主办的国际生物学盛会,每6年举行一次。第十八届国际植物学大会(XVIII International Botanical Congress)于2011年7月23-30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由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州政府、澳大利亚国立公益科研与工业研究机构(The  相似文献   

16.
由国际生物结晶学会、国际晶体学会、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教育部蛋白质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中国晶体学会、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结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的“第十届国际生物大分子结晶大会”(简称ICCBM10)于2004年6月6~8日在中国北京清华大学召开。  相似文献   

17.
《遗传》2009,31(3)
“21^stIUBMB and 12^th FAOBMB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第21届国际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盟学术大会暨第12届亚洲大洋洲生物化学家与分子生物学家学术大会,简称国际生化大会)将于2009年8月2~7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国际生化大会每3年举办1次,是国际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最重要的序列会议之一,是首次在我国举办。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和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将共同承办这次盛会。  相似文献   

18.
国际藻类学术大会,是国际藻类学会发起举办的,自1982年开始,每三年举行一届。1994年6月26日至7月2日,第五届国际藻类学术大会在中国青岛市举行。参加的代表共450人,来自3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中国代表138名。 第五届国际藻类学术大会以藻类学的基础研究为主要议题,共举行了52项学术活动,内容涉及海淡水大型和微型藻类的分类、形态、生理、生态、生化、亚显微结构、生物技术、生物多样性、分子生物学、藻类培养和海藻栽培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与国际保护生物学会(Society for Conservation Biology,SCB)诚挚邀请您参加于2009年7月11~16日在北京召开的第23届国际保护生物学大会。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科学院视觉信息加工重点实验室、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和西南眼科医院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亚洲视觉科学会议(ACV)定于2004年11月15~19日在重庆举行。大会组织委员会:主席:李朝义(中国)副主席:KeijiUchikawa(日本),Chan-SupChung(韩国),赫荣乔(中国)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王书荣(中国)副主席:MakotoIchikawa(日本),ChoongkilLee(韩国)大会执行委员会:主席:阴亚勤(中国),副主席:李兵(中国),谢汉平(中国)会议主题:1)Visualneuroscience;2)Visualperception;3)Depthandspatialvision;4)Colorvision;5)Visualattention;6)Eyemovementsa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