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能否诱导肺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在包被有Fn的培养皿上培养肺成纤维细胞,并在不同的时间点(6h、12h、24h、48h),在应用和不应用TGF-βR激酶抑制剂条件下,采用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等技术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肺成纤维细胞在Fn上生长72h后,a-SMA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ILK在6h即出现表达,持续到12h(p0.05),p-Smad2在12h出现表达,持续到24h(p0.05),SB525334能够部分抑制肺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过程中a-SMA的表达(p0.05)。结论:Fn能通过ILK和p-smad2诱导肺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能否抑制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诱导的肺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在包被Fn的培养皿上培养肺成纤维细胞,在不应用和应用罗格列酮的条件下,在不同的给药浓度下,采用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等技术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罗格列酮能够抑制Fn诱导的肺成纤维细胞a-SMA的表达(p<0.05).a-SMA表达量会随着给药浓度增加而降低(p<0.05).PPAR-γ的表达量在低浓度(2.5~20μ mol/L)下,会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而增加(P<0.05).罗格列酮能降低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过程中ILK的表达(p<0.05).结论: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能够抑制Fn诱导的肺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  相似文献   

3.
心脏成纤维细胞(CFs)具有广泛的功能,在维持正常的心脏结构及心脏重构过程均具有重要作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被认为是最强的刺激CFs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Myo FBs)的细胞因子并分泌Ⅰ,Ⅱ型胶原纤维.本研究主要探讨外源性硫化氢(H2S)-硫氢化钠(Na HS)是否影响CFs的增殖、迁移,及CFs向Myo FBs的表型转化,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H2S显著抑制TGF-β1诱导的HCF-av细胞增殖、迁移、向Myo FBs的表型转化,调节细胞生长,减少胶原合成,并抑制TGF-β1及活化Smad3蛋白表达水平.推测其机制可能为H2S抑制TGF-β1/Smad3信号通路.研究结果为临床治疗心脏纤维化及心室重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氯化钴对于原代大鼠肺动脉成纤维细胞(PAF)的增殖、迁移、表型转化作用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大鼠肺动脉成纤维细胞,利用氯化钴刺激PAF细胞,并通过MTT、细胞划痕、Transwell、表型转化标志蛋白测定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的变化研究氯化钴对PAF的影响。结果:MT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氯化钴可以抑制大鼠肺动脉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P0.001),并呈浓度依赖性。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提示较高氯化钴(200μmol·L~(-1))处理PAF细胞后可以抑制细胞迁移。随浓度增加,氯化钴可以抑制PAF的P110α、p-Akt蛋白表达。结论:氯化钴对于体外培养的原代大鼠肺动脉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迁移和表型转化特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可能与氯化钴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对醛固酮诱导新生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采用胰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分离法获取和培养心脏成纤维细胞,应用ELISA、Western-blot、RT-PCR的方法分别测定醛固酮、普伐他汀以及甲羟戊酸对心脏成纤维细胞培养液中TGF-β1水平和心脏成纤维细胞TGF-β1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醛固酮(10-7mol/L)可促进心脏成纤维细胞培养液中TGF-β1水平和心脏成纤维细胞TGFβ-1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提前给予普伐他汀(10-5,10-4,10-3mol/L)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醛固酮的上述作用,同时这种抑制作用可被甲羟戊酸所逆转。结论:普伐他汀可抑制醛固酮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TGF-β1mRNA表达以及蛋白质的合成和分泌,其机制可能与甲羟戊酸代谢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活化肾脏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设立成纤维细胞NRK-49F组、TGF-β1刺激组(10 ngl/mL)、SIRT1蛋白低、中、高剂量组(10.0μg/mL、100.0μg/mL、1 000.0μg/mL),以上各组每孔设6个平行样,培养72 h。采用MTT法测定各组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水平,ELISA法测定细胞纤维化程度α-SMA、FN、Vimentin蛋白水平,RT-PCR法及蛋白印迹法测定Smad3、SOSC1 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 TGF-β1刺激组OD值、存活率、α-SMA、FN、Vimentin蛋白、Smad3、SOSC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成纤维细胞NRK-49F组,凋亡率低于成纤维细胞NRK-49F组(P<0.05)。SIRT1蛋白低、中、高剂量组OD值、存活率、α-SMA、FN、Vimentin蛋白、Smad3、SOSC1 mRNA、Smad3、SOSC1蛋白表达水平低于TGF-β1刺激组,凋亡率高于TGF-β1刺激组,随着SIRT1蛋白剂量逐渐...  相似文献   

7.
观察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与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ad-ventitial fibroblasts,AF)直接接触培养后,BMSCs向血管成分细胞分化的情况.将BMSCs(DAPI标记)与外膜成纤维细胞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培养7 d,BMSCs单独培养作对照,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BMSCs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标志物肌动蛋白(SMα-actin)表达的情况;RT-PCR检测SMα-actin mRNA表达的情况.BMSCs与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共培养后可见细胞核蓝染的BMSCs与SMα-actin表达阳性(红色)的双标细胞出现,且随培养时间的延长,BMSCs的SMα-actin表达阳性率增高.结果可见:与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直接接触有诱导BMSCs向血管平滑肌细胞分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SMAD3是TGF-β信号转导通路中重要的受体激活型SMADs之一。Smad3基因缺失可以引起小鼠创伤愈合速度加快。检测Smad3不同基因型小鼠皮肤创伤局部MMP-2时,发现Smad3缺失小鼠创面MMP-2出现的时间早于野生型和杂合性小鼠。Smad3突变小鼠血清中MMP-2的活性亦显著高于野生型和杂合性小鼠。分离不同Smad3基因型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并检测MMP-2的表达,结果显示:Smad3基因缺失小鼠成纤维细胞中MMP-2的表达与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细胞;TGF-β1可以提高野生型成纤维细胞MMP-2的活性;Smad3基因缺失细胞暂时恢复SMAD3表达后MMP-2活性下降,阻断野生型细胞表达SMAD3导致MMP-2活性上升。结果表明,SMAD3抑制MMP-2在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转化生长因子-β 1(TGF-β1)刺激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AHA)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系HELF向肌成纤维细胞(MF)分化时,α-SMA蛋白及前胶原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系HELF,并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分为空白对照组,TGF-β1处理组以及SAHA干预组.细胞处理结束后,用Western blot检测α-SMA表达,RT-PCR检测Ⅰ、Ⅲ型前胶原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空白对照组中几乎无α-SMA蛋白表达,TGF-β1处理后α-SMA水平显著增高,而SAHA能有效降低α-SMA的水平.SAHA孵育24h后,能够明显抑制TGF-βl刺激后的细胞表达Ⅰ型和Ⅲ型前胶原蛋白mRNA,并且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结论:SAHA能降低TGF-βl诱导HELF细胞向MF转化时α-SMA表达以及前胶原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0.
Sun AJ  Gao PJ  Liu JJ  Ji KD  Zhu DL 《生理学报》2004,56(1):21-24
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迁移参与形成新生内膜是一些血管疾病的共同发病过程。研究高血压动物模型的外膜成纤维细胞是否与对照组不同将有利于阐述高血压血管重塑的机制。本实验比较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与正常对照大鼠(Wistar-Kyoto rats,WKY)的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迁移能力的差别,并对其机制进行了探讨。采用大鼠胸主动脉的培养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用Transwell技术测定培养细胞的迁移能力。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mRNA表达。结果表明,在血清和bFGF趋化作用下,SHR培养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的迁移活性显著强于WKY(每个视野平均迁移细胞数目,血清:35.20±5.26 vs 22.2±3.27,P<0.05;bFGF:30.23±4.54vs 19.20±4.47,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SHR培养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中的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mRNA水平显著高于WKY(1863.23±43.91 vs 326.24±68.29,P<0.01)。反义OPN(100 μmol/L)对血清诱导的SHR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迁移有抑制作用(每个视野平均迁移细胞数目 38.60±5.98 vs 26.61±3.84,P<0.05)。而正义及错配义OPN组均无此效应。反义OPN对SHR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上述结果证实SHR培养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的迁移能力强于WKY,OPN在细胞迁移中  相似文献   

11.
年老细胞许多基因表达发生变化,其中有些基因的表达可以诱导成纤维细胞早衰.癌基因诱导的衰老(oncogene-induced senescence,OIS)是由一些连续癌症基因的信号,以阻止细胞增殖造成的反应.有丝分裂诱导基因6(mitogen-inducible gene-6,MIG-6)是一个抑癌基因,是ErbB RTK通路的负调控因子,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本文以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为对象,研究MIG-6蛋白在细胞衰老中的作用.通过Western印迹发现,在老年细胞中MIG-6表达升高.利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将MIG-6基因转入年轻的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中,通过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是否过表达MIG-6,然后通过SA-β-gal染色检测其阳性率,发现转染MIG-6基因后的成纤维细胞SA-β-gal染色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生长缓慢.实验结果证实,MIG-6蛋白可以诱导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提前衰老.  相似文献   

12.
Guo SJ  Wu LY  Shen WL  Chen WD  Wei J  Gao PJ  Zhu DL 《生理学报》2006,58(4):337-344
我们以往的研究表明,TGF-β1可以诱导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adventitial fibroblasts,AFs)向肌成纤维细胞(myofibroblasts,MFs)分化。为寻找可能涉及MF分化的基因,本实验采用寡核苷酸芯片技术动态检测细胞表型转化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变化,实时定量RT-PCR验证芯片结果。在芯片上的15866条总探针组中,2121个探针组在TGF-β1刺激后至少一个时间点的表达发生2倍以上变化,其中l318个基因表达上调,761个基因表达下调,还有少数基因(42个)在不同的时间点既有上调又有下调表达。在1231个已知功能基因中,分泌磷蛋白l(secreted phosphoprotein1.APP1)、Rhoassociated coiled-coil forming kinase2(ROCK2)的表达趋势与标志基因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ctin)的表达趋势相同,TGF-D1诱导MF分化过程中上调了电压门控性钾通道Shal家族成员2(potassium voltage-gated channel,Shal-related family and member2,KCND2)的表达,这些基因参与了MF的分化;此外,还发现内皮素1(endothelin 1,EDN1)、补体成分、NADPH氧化酶4(NADPH oxidase 4,NOX4)和NAD(P)H dehydrogenase,quinone 1 (NQO1)可能参与了MF分化。本实验用寡核苷酸芯片技术验证了通过其它技术证实的同MF分化相关的基因,并发现了新的涉及该过程的基因,基因表达谱研究有利于鉴定参与细胞分化的基因和通路。  相似文献   

13.
韧带成纤维细胞成骨分化与强直性脊柱炎等多种异位骨化相关性疾病有关,但其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目的在于观察韧带成纤维细胞在成骨分化过程中microRNA和mRNA的表达谱变化,以期为揭示成纤维细胞成骨分化机制提供研究基础.原代培养韧带成纤维细胞、地塞米松、抗坏血酸和β 磷酸甘油体外诱导其成骨分化, RT-PCR检测成骨标志物骨钙素和Runx2的表达.采用表达谱基因芯片分析诱导0、7、14 d后韧带成纤维细胞的microRNAs和mRNAs表达,并用实时定量PCR(RT-qPCR)和Western印迹方法验证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结果显示,与未诱导前相比,成骨分化第7 d有66个microRNAs和640个mRNA表达上调,94个microRNAs和744个mRNA表达下调;成骨分化第14 d有58个microRNAs和781个mRNA表达上调,96个microRNAs和603个mRNA表达下调.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验证结果显示,miR-29b在成骨分化过程中表达上调,TGFβ3表达水平降低,与芯片结果一致,miR-29b通过抑制TGFβ3蛋白的翻译来促进Runx2的表达,从而促进韧带成纤维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韧带成纤维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microRNA调控基因及mRNA差异表达基因除涉及BMPs、Wnt和Ihh等信号通路外,在成纤维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可能还存在其它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4.
该实验探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能否通过旁分泌作用影响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eloid fibroblast, KF)中DNA甲基转移酶1(DNA methyltransferase 1, DNMT1)的表达,从而影响TGF-β/Smad信号通路。培养BMSC、KF及正常人皮肤成纤维细胞(normal human skin fibroblast, NHDF),使用0.4μm微孔孔径的悬挂式细胞培养皿构建BMSC与成纤维细胞之间非接触的细胞间接共培养模型。通过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技术、Western blot和qPCR检测各组细胞内DNMT1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和qPCR检测TGF-β/Smad信号通路相关分子TGF-β1、Smad7的表达。在成功构建共培养模型后,利用细胞免疫荧光和激光共聚焦技术, Western blot及qPCR检测各组细胞内DNMT1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 DNMT1在KF中高表达而在NHDF中呈低表达,共培养组KF较非共培养组DNMT1的蛋白和m RNA水平表达明显降低(P0.01)。利用Western blot, qPCR检测TGF-β/Smad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结果显示较非共培养组,共培养组KF中TGF-β1在蛋白水平表达显著降低(P0.01),抑制性蛋白Smad7在m RNA水平表达增高(P0.05)。研究证实,人BMSC可能通过旁分泌作用抑制了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DNMT1的表达,从而抑制TGF-β/Smad信号通路,使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趋于正常。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N-乙酰基-丝氨酰-天门冬酰-赖氨酰-脯氨酸(AcSDKP)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MMP-1、MMP-2和MMP-9调节作用。方法:建立新生大鼠的心脏成纤维细胞系,分别用Westernblot法和明胶酶谱法检测心脏成纤维细胞MMP-1和MMP-2、MMP-9酶的表达。结果:10%血清能使心脏成纤维细胞MMP-2、MMP-9和MMP-1酶的表达增加,AcSDKP能进一步增加在10%血清诱导基础上三种酶的表达。TGF-β1促进心脏成纤维细胞MMP2和MMP-9酶的表达,而下调MMP-1酶表达。AcSDKP能进一步上调由TGF-β1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MMP2和MMP-9酶的表达,并上调MMP-1酶表达。结论:AcSDKP对TGF-β1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MMP-2、MMP-9和MMP-1酶表达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能否对人结膜下Tenon’S囊成纤维细胞(human subconjunctival Tenon's capsule fibroblast,HTCF)表型改变起诱导作用。在5例白内障手术中取人结膜下Tenon's囊组织块培养成纤维细胞。用不同浓度bFGF(0、5、10、20ng/ml)诱导HTCF 48 h。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蛋白质印记免疫技术检测其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muscleactin,α-SMA)表达与正常HTCF有否差异。实验结果表明用不同浓度(0-20ng/ml)bFGF诱导HTCF48h,虽能明显促进HTCF细胞的生长,但均不能上调细胞内α-SMA的表达。在0-20ng/ml范围内,体外用bFGF诱导HTCF48h,不能诱导其改变为肌成纤维细胞。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周期性张应力作用下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其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对其I型胶原基因表达的作用和影响.方法:在成功构建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力学刺激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多通道细胞牵张应力加载系统,对细胞分别施加2、6、12与24 h的周期性张应力,以不加力组为对照组,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利用细胞计数试剂8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并利用ELISA试剂盒检测加力后各组TGF-β1的表达,并对加力12h组加入TGF-β1抑制剂SB431542,利用RT-PCR检测技术检测对I型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加力2h细胞增殖稍降低,6h增殖活性增强,12h达到峰值,24h增殖活性明显受到抑制;TGF-β1的表达与细胞增殖成正相关;TGF-β1受到抑制后细胞增殖受到影响,I型胶原的表达也受到影响.结论: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在一定时间的周期性张应力作用下先增加然后再抑制,其中TGF-β1参与细胞增殖,并且TGF-β1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I型胶原的表达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apoE(-/-))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中G蛋白信号调节因子(regulator of G protein signaling,RGS)3,5的变化,探讨其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高脂喂养2周的apoE(-/-)小鼠和C57BL/6小鼠动脉外膜成纤维细胞,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RGS3,RGS5mRNA的变化,通过RT-PCR进一步验证.结果:基因芯片数据分析显示,apoE(-/-)小鼠成纤维细胞中RGS3表达下调,与C57BL/6小鼠比值为0.46.RGS5表达上调,与C57BL/6小鼠比值为2.25.RT-PCR结果显示apoE(-/-)小鼠成纤维细胞RGS3mRNA水平低于对照组小鼠(比值为0.78),RGS5mRNA水平高于对照组小鼠(比值为2.34),与基因芯片检测结果相比,变化方向一致.结论:apoE(-/-)小鼠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中选择性RGS3降低和RGS5升高可能与外膜成纤维细胞的激活密切相关,从而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RGS有可能成为动脉粥样硬化药物治疗及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旨在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信号在成纤维细胞促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实验通过ELISA检测了Hepa1-6细胞上清液中TGF-β1的含量。将胎鼠成纤维细胞分三组,分别用普通培养液(DMEM/F12组)、含Hepa1-6细胞上清液的条件培养液(Hepa1-6组)以及加入1μmol/L TGF-β1受体抑制剂(GW788388)的条件培养液(GWHepa1-6组)培养。采用免疫荧光双染法、q PCR检测培养的成纤维细胞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的蛋白质及m RNA表达水平。采用基质胶(Matrigel)血管形成实验检测成纤维细胞上清液作用下EA.hy 926细胞的血管形成能力。ELISA结果显示,与DMEM/F12相比,Hepa1-6细胞上清液中TGF-β1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免疫荧光双染法和q PCR结果显示,与DMEM/F12组和GWHepa1-6组比较,Hepa1-6组成纤维细胞中α-SMA和VEGFA蛋白质及m RNA相对水平明显增加(P0.01),且在第5 d时达最高,其上清液诱导EA.hy 926细胞的血管形成能力明显增强(P0.01)。该研究表明,TGF-β1信号通路可以诱导成纤维细胞α-SMA和VEGFA的表达,进而促进EA.hy 926细胞形成小管样结构。  相似文献   

20.
Wnt信号通路对成纤维细胞Rat-1生长及表型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hen LJ  Zuo J  Wu QF  Xia BL 《生理学报》2005,57(4):505-510
构建Wnt-3a的真核表达拽体并稳定转染人鼠成纤维细胞Rat-1,建立Wnt信号通路持续激活的细胞模型,以探讨Wnt信号通路激活对咳细胞的牛K以及某些表型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Wnt信号通路持续激活时,Rat-1细胞形态表现为细胞长度的增加,其折光性以及呈绳索状的成束密集排布:MTT以及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稳定转染后细胞增殖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进入G2期的细胞增多,细胞增殖分裂能力增强:Transwell小窄迁移实验证实转染组的细胞迁移率略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体外划痕实验表明,稳定转染后的Rat-1细胞在划痕后伤口愈合时问显著缩短。结果提示:体外Wnt信号通路的激沂能够引起成纤维细胞某些表型改变,并促进细胞增殖,加速体外伤口的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