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徐阿生 《菌物学报》2002,21(2):188-191
藏东南林区、藏南的亚东林区和藏东的昌都林区等地的马鞍菌属16种,其中有中国新记录种3种,西藏新分布6种,研究标本均保存于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标本室(HXZE)。  相似文献   

2.
西藏马鞍菌属小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阿生 《菌物系统》2002,21(2):188-191
藏东南林区,藏南的亚东林区和昌都林区等地的马鞍菌属16种,其中有中国新记录种3种,西藏新分布6种,研究标本均保存于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标本室(HXZE)。  相似文献   

3.
白垩纪放射虫硅质岩广泛分布于藏南雅鲁藏布蛇绿岩带两侧,形成于多种沉积-构造背景,为藏南特提斯演化研究提供了丰富信息。为确定硅质岩的时代,需要建立藏南白垩纪放射虫分带系统。作为第一步,本文重新研究了江孜地区宗卓组含白垩纪早期放射虫(吴浩若和李红生,1982)的滑塌岩块标本(80-R1),描述了放射虫化石29种,包括6个新种。有13种见于阿曼同期的放射虫动物群(Dumitrica et al.,1997),其中Loopus yangi和Stichocapsa labyrinthica限于白垩纪初贝里阿斯期。藏南和阿曼的动物群中都富含Godia Wu和Becus Wu两属,前者始现于贝里阿斯期(O'Dogherty et al.,2009)。此外,Obesacapsula polyedra是加利福尼亚贝里阿斯期放射虫动物群的重要分子。宗卓组化石组合与藏南下鲁硅岩的Pseudodictyomitra carpatica带(KR1)(Matsuoka et al.,2002)比较,仅有很少共同分子。下鲁硅岩中该带的时代被归于提塘期-瓦兰今期。然而,其所含Eucyrtidiellum pyramis以及与含Loopus primitivus的西太平洋P.carpatica带底部化石群的密切关系,指示其时代可能限于晚侏罗世提塘期。  相似文献   

4.
印度野牛(Bos gaurus)在中国分布在云南省南部和西藏藏南地区。2016年2-3月和2016年11-12月, 我们在西双版纳州、普洱市及高黎贡山区域开展印度野牛调查, 并对藏南地区进行文献调研, 共获得47处印度野牛有效出现位点数据。目前云南地区印度野牛种群数量约180-210头, 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 在高黎贡山未发现印度野牛。利用印度野牛分布位点数据, 选取地形、土地覆被类型、人类足迹指数、距水源和道路距离以及气候共5类14种因子作为自变量建立MaxEnt生态位模型, 通过模拟云南和西藏印度野牛的适宜分布区, 分析各环境因子对该物种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模型预测精度较高, 平均AUC (area under the curve)值为0.994。印度野牛潜在适宜栖息地可划分为高适宜、次适宜、低适宜和不适宜4个等级。高适宜栖息地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和藏南地区, 其中西双版纳部分镶嵌有次适宜和低适宜栖息地斑块, 面积为4,987 km²; 藏南部分高适宜栖息地面积为13,995 km²。次适宜栖息地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南部、高黎贡山区域以及藏南高适宜栖息地区的边缘, 总面积为32,778 km²。低适宜和不适宜栖息地区连接成片, 位于云南省中部、北部地区和藏南地区北部。Jackknife检验结果显示, 季节温度变化和等温线对印度野牛潜在分布区的影响较大, 而地形因子和降水变化的影响较弱。遥感地物分类结果表明: 橡胶林等人工经济林的种植占据了西双版纳野牛的适宜栖息地, 降低了景观连接度。建议管理部门加大对天然林的保护力度, 控制橡胶林等人工林在野牛适宜栖息地的扩张, 提高景观连接度, 以促进该物种种群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藏南喜马拉雅地区晚侏罗世地层中雏蛤化石丰富,其它化石仅有少量箭石和菊石,而且属种单一,多为地方种,无法进一步划分和对比,因此,雏蛤属(Buchia)的组合特征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结合菊石Uhligites和Substeuraces,作者在藏南喜马拉雅地区上侏罗统中识别出:1)Buchia concentrica-Buchia spitiensis;2)Buchiamosquensis- Buchia rugosa;3)Buchia blanfordiana- Buchia piochii等3个雏蛤动物组合;在下白垩统中识别出Buchiasubokensis雏蛤动物组合,其中,Buchia mosquensis-Buchia rugosa组合为证明拉弄拉地区存在晚侏罗世晚基末利期至早提塘期地层提供了新的证据,并与斯匹提地区、北美等地区进行了动物群和地层的对比,初步探讨了本区雏蛤动物群在生物地层方面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西藏豆科植物一新记录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在从事《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植物区系及分布格局研究 (KSCX2 - 1 - 0 6B)》项目研究时 ,对PE所藏青藏高原地区豆科标本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鉴定 ,首次发现民和黄芪在西藏有分布 ,本文予以报道并附有该种详细的形态描述  相似文献   

7.
在横断山区鸟类区系分类的研究中,发现采自云南中甸,西藏昌都和左贡地区的藏雪鸡(Tetraogallus tibetanus Gould)标本与已知的亚种有显著差异,认为是一新亚种。藏雪鸡为云南省的首次纪录。  相似文献   

8.
白垩纪放射虫化石种类繁多,目前全球的分带对比还较困难。藏南的白垩纪放射虫硅质岩广泛分布,各时期的放射虫化石均有报道,但有待进一步的古生物学和生物地层学研究。O’Dogherty(1994)建立了一个有价值的西地中海地区白垩纪中期的放射虫分带,但将藏南赛诺曼期冲堆组的一些放射虫化石属种的时代,归入阿普特期,导致一些错误的对比结果。本文将冲堆组一块灰岩标本(80-153)的23种化石示于图版Ⅰ,它们都是西地中海地区放射虫化石的共同种或相近种,据O’Dogherty(1994)提供的这些种的时代分布,表明冲堆组的放射虫化石组合宜与西地中海地区赛诺曼阶中下部的Spica亚带对比。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标本及文献数据对神农架国家公园高等植物标本采集史进行简要概述。该地区有着近140年的标本采集历史, 最早对神农架地区进行植物标本采集的是爱尔兰植物学家Augustine Henry。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标本馆(HIB)收藏了采自该地区的21,402份标本, 居首位; 其次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 16,483份、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CCAU) 1,851份。标本采集年份主要集中在1956-1959、1976-1981、1985-1987三个时间段, 其中以1976年采集数量为最多。标本采集月份主要集中在4-11月, 8月采集量最大。不同植物的标本数量两极分化严重, 标本量多的如桦叶荚蒾(Viburnum betulifolium), 高达295份, 然而有612种植物的标本量仅1份, 约2/3的植物标本量少于10份。因而, 在今后的采集工作中我们应该将重心置于标本数量不足的物种和类群, 而标本数量过剩的类群则应减少或停止采集; 植物标本的采集过程应尽可能全覆盖, 突出对高海拔、峡谷、石壁、无人区等特殊生境的调查。采集时间上应该注重春、冬二季。此外, 我们对该地区的维管植物模式标本进行了考证, 编制了《神农架国家公园维管植物模式标本名录》。该地区共有维管植物模式标本39种2变种3变型, 隶属24科34属。对神农架国家公园维管植物模式标本的整理为履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的要求及进一步开展神农架遗产的管理与保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金属硫蛋白-3(Metallothionein-3,MT-III)基因在不同海拔地区饲养的藏羊脑组织及脑组织不同部位间的表达差异,随机选取高海拔地区(青海河南县)饲养的成年雄性藏羊6只和低海拔地区(甘肃临洮县)饲养的成年雄性藏羊3只,屠宰后分别在脑组织的颞叶、顶叶、延髓、小脑及松果体各部位取样,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研究MT-III基因在藏羊脑组织及其不同部位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MT-III基因在藏羊脑组织各部均有表达,但不同部位相对表达量有差异;藏羊松果体中MT-III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它部位(P0.01);饲养在高海拔地区藏羊的脑组织的颞叶、顶叶和延髓中,MT-III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低海拔地区饲养的藏羊(P0.01)。MT-III是在藏羊脑组织不同部位普遍表达的一种蛋白,其在颞叶、顶叶和延髓较高的表达量可能与该区域脑细胞对低氧及高辐射的耐受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两栖、爬行动物更新名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2015年发表的爬行动物名录及同年《中国两栖类信息系统》发布的两栖动物名录的基础上, 通过整理新发表的分类学研究及先前名录遗漏的部分早期文献, 更新了截至2019年底中国现生本土两栖、爬行动物物种名录。2015-2019年间, 中国两栖动物新记录1科, 新描述2属, 恢复1属有效性, 新记录1属, 新描述或恢复有效种74种, 新增国家纪录18种; 另6属、8种的有效性未得到近年研究证据支持(在此视为次定同物异名而未做收录, 后同)。同期, 中国爬行动物新恢复5科, 新描述1亚科, 新描述1属, 恢复3属有效性, 新记录3属, 新描述、恢复或提升有效种43个, 新增国家纪录10种; 另有5属、4种的有效性未得到近年研究证据支持, 并移除1属、4种在我国的分布纪录。此外, 通过整理2015年前文献, 爬行动物增补3属, 提升3亚种至种级地位, 增补国家新纪录3种, 另有3属、2种的有效性未得到近年研究证据支持, 同时移除1种在我国的分布纪录。综上, 截至2019年底, 我国共记录现生本土两栖动物3目13科62属515种(蚓螈目1科1属1种, 有尾目3科14属82种, 无尾目9科47属431种), 爬行动物3目35科135属511种(鳄形目1科1属1种, 龟鳖目6科18属34种, 有鳞目蛇亚目18科73属265种、蜥蜴亚目10科43属211种)。此外, 本文还对先前名录中部分爬行动物的中文名提出了修改建议, 建议恢复部分物种的惯用中文名。2015-2019年, 新物种及新纪录已知物种数量占现两栖、爬行动物物种总数的17.1%和10.2%。近年来, 我国发表的两栖、爬行动物新物种和已知物种的新纪录数量持续增加, 分类体系也在研究中不断完善, 建议今后及时地进行阶段性总结, 同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讨论, 以推动中国两栖、爬行动物分类学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12.
An updated checklist of the Anthocerotae and Hepaticae for Qinling (Mts.) recognizes 261 species, 20 varieties, 9 subspecies and 2 forms in 86 genera and 44 families. The distributional ranges are provided for each taxon in Qinling. The information in this paper is based on a review of the previous reports up to 2014 and the specimens held in PE, KUN, HSNU, SDNU, WUK and WNU herbaria. Eight genera, 122 species, 6 varieties and 6 subspecies are new records for Qinling, including two taxa newly recorded for China. Fifteen species, 8 varieties, and 2 forms are endemic to China.  相似文献   

13.
长白山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调查名录V阔叶林带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根据2000-2009年间在吉林省长白山区的蛟河、敦化、安图、汪清、和龙、辉南、临江等地阔叶林带采集的700余号标本,报道了长白山阔叶林带分布的大型真菌63科160属332种,其中有中国新记录种5种、吉林省新记录种7种.凭证标本保存于吉林农业大学菌物标本馆(HMJAU).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世界上淡水蟹物种多样性最高的国家。然而, 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系统的、涵盖全国范围的淡水蟹分类和分布名录。本文收集了涉及中国淡水蟹分类和分布的文献, 采用国际上更新的短尾下目淡水蟹类高级阶元分类系统, 通过系统梳理, 汇编成中国淡水蟹分类与分布名录。该名录共收录了截至2018年1月记述的所有中国淡水蟹类, 共计2科45属311种。其中, 拟地蟹科(Gecarcinucidae Rathbun, 1904) 1属28种; 溪蟹科(Potamidae Ortmann, 1896) 44属283种及亚种; 中国特有属共计38属, 占总数的84%; 特有种共计302种, 占97%。对各省淡水蟹的分布分析发现, 云南是中国淡水蟹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 已记述16属50种; 其次为台湾(4属41种)。本名录首次全面概括了中国淡水蟹类的分类和分布, 可为深入开展全国范围的淡水蟹类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长白山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调查名录Ⅳ针阔混交林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2000-2009年间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针阔混交林及露水河、松江河、长白县等地相同林带所采的1700余份标本,报道了长白山针阔混交林带分布的大型真菌68科209属498种.其中,中国新记录种8种,待定种3种,吉林省新记录种12种,所有标本保存于吉林农业大学菌物标本馆(HMJAU).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位于黄土高原和秦巴山区的核心地带, 复杂多样的生态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的植物种类。为了及时总结并展现陕西省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分布信息, 基于已公开发表的论著, 本文更新构建了2021版陕西省维管植物名录。结果表明, 陕西省野生、归化及栽培维管植物有5,161种及种下分类群, 包含209科1,316属4,701种, 种下分类群有112亚种488变种17变型。物种数比上一版名录增加了214种, 主要是近年来发现的新分布野生植物, 也有少量的新物种和外来入侵植物。新版名录中科的范围界定与编排采用了以分子系统学结果为主要依据的新的分类系统, 并以Excel格式数据集的形式发表, 便于公众获取并检索利用。本文建议应持续开展野外考察工作, 尤其是加强对巴山地区的调查, 对外来入侵植物的监测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的东北端, 省下辖区划分复杂而繁多, 植被可分为3大区域: 寒温带针叶林区域、温带针阔混交林区域、温带草原区域。本名录主要参考《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1版)》《东北植物志》《东北植物检索表》《黑龙江省植物志》《黑龙江省树木志》《东北植物分布图集》《东北草本植物志》等著作、近年来发表的论文和来自国家标本资源共享平台(NSII)、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GBIF)、东北林业大学植物标本室(NEFI)、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标本室(NEAU)、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东北生物标本馆(IFP)的标本资料以及最近发表的文献资料。由于“无分布”比“有分布”的信息相对较难确定, 我们在整理数据时, 轻易不删除重要著作中已经有收录的物种, 除非有较可信的证据, 这可能使得本数据集的物种数量稍偏多。本名录中物种分布精确到县级, 共收录黑龙江省野生维管植物132科651属2,276种(亚种、变种), 有凭证标本的本土植物2,122种(亚种、变种), 广泛入侵的44种, 无凭证标本但是有较可靠资料的154种。其中石松类2科6属17种, 蕨类植物16科34属81种, 裸子植物3科6属20种, 被子植物111科605属2,158种。收录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22科25属39种。黑龙江野生维管植物中, 菊科(67属258种)、禾本科(61属187种)、莎草科(14属174种)、毛茛科(18属124种)和蔷薇科(24属112种)所含种数较多。统计发现, 黑龙江省物种县域分布差异较大, 131个县级行政单位中, 物种数超过1,000的约占1/6, 且县级分布数据严重不均衡。本名录中, 省级名录的可信度相对较高, 县级分布数据质量还需要大大提升。  相似文献   

18.
根据2000—2009年间在长白山针叶林带所采集的标本,报道了长白山北坡、西坡和南坡针叶林带分布的大型真菌共计310种,隶属于56科140属。其中,中国新记录种2种,吉林省新记录种38种。根据生态类型划分出腐生菌166种,外生菌根菌136种,菌寄生真菌6种和虫生菌2种。本名录共引证标本900余份,绝大多数标本为首次被引证,包括大型真菌每个种的最新名称和标本号保存于吉林农业大学菌物标本馆(HMJAU)。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绿化植物生活型构成对边坡植被物种多样性及护坡性能的影响, 揭示生活型构成-群落特征-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间的内在联系, 借助三物种组装实验, 分别构建以草本、灌木或乔木为主体的草本型(HHXi)、灌木型(SSXi)、乔木型(AAXi)或草-灌-乔混合型(HSA)配置模式的实验小区, 对实验区内边坡植被的群落特征、护坡性能进行持续4年的生态监测。结果表明: (1)边坡植被的物种丰富度与绿化植物生活型构成有关, AAXi的物种丰富度总体高于其他模式, 呈AAXi > SSXi > HSA > HHXi趋势。(2)不同配置模式边坡植被的群落盖度不一样, 年际间差异显著: 建坪初期(2010-2011年), HHXi的群落盖度远高于其他模式, HSA次之, AAXi最低; 2012-2013年间, HSA的群落盖度最高, HHXi次之, AAXi最低。(3)边坡植被的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与绿化植物生活型构成有关, 其变化规律与群落盖度类似: 建坪初期, HHXi的多样性水平远高于其他模式, 呈HHXi > HSA > SSXi > AAXi趋势; 之后, 呈HSA > HHXi > SSXi > AAXi趋势。(4)边坡植被的护坡性能与群落内的物种多样性密切相关: 多样性水平越高, 护坡性能越强。可见, 在生态护坡过程中, 绿化植物生活型构成对提高边坡植被物种多样性、改善护坡性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This review describes the history of taxonomic research on scorpions and provides an updated checklist and key of the scorpions currently known in China. This checklist is based on a thorough review of the extant literatures on scorpion species whose presence has been confirmed in China through field expeditions and examination of scorpion collections, excepting a few members that have no clear distribution or are currently in doubt. Totally, the scorpion fauna of China consists of 53 species and subspecies belonging to 12 genera crossing five families, with 33 species (62.3%) and one genus being recorded as endemic. Additionally, identification key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scorpions from China are provid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