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管启良  徐全华 《遗传》1991,13(5):7-8,3
香榧离体幼根用对二氯苯饱和水溶液在室温(15℃左右)下处理24小时,再放入3℃冰箱中24小时,然后在3℃冷水中16小时,多次诱发了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散开,诱发频率平均为3.24%。此外对着丝粒散开由点状空泡向较大空泡发展的各期形态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2.
赵萌  陈赛娟 《遗传》2001,23(4):384-388
用染色体特异的卫星DNA探针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析恶性血液病,发现着丝粒和着丝粒周染色体的重排并非罕见。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基因组计划的发展,促进了对异染色质分子本质的研究。本就着丝粒和着丝粒周异染色质的分子结构及其重排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用染色体特异的卫星DNA探针进行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析恶性血液病,发现着丝粒和着丝粒周染色体的重排并非罕见.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基因组计划的发展,促进了对异染色质分子本质的研究.本文就着丝粒和着丝粒周异染色质的分子结构及其重排机制作一综述。 Abstract: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 analysis with chromosome-specific satellite DNA probes of various hematopoietie malignancies have revealed that centric and pericentric chromosome rearrangements occurred more frequently than hitherto admitted.The development of molecular biology and genome project have fostered much interest in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entromeric heterochromatin.In this paper,recent advances in molecular structure and rearrangement mechanisms of centric and pericentric heterochromatin are reviewed and future study is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4.
不良孕产夫妇着丝粒—动粒复合体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焦海燕  陈银涛  彭亮  于黎明  张翠霞 《遗传》2001,23(4):344-346
为研究不良孕产夫妇着丝粒-动粒复合体(centromere kinetochore complex,CKC)变异与不良孕产的相关性,探索不良孕产中非整倍体表成的细胞遗传学基础,应用改良的着丝粒点-核仁组织区(Cd-NOR)同步银染技术,分别对53对不明原因的不良孕产夫妇和57对已生育正常儿的正常夫妇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CKC变异类型及频率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发现,不良孕产夫妇其小Cd,Cd消失、Cd迟滞和Cd-NOR融合频率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两相比有显性差异(P<0.05)。CKC变异频率增高可能是导致不良孕产非整倍体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袁永明   《广西植物》1989,9(1):67-75
本文讨论了着丝粒横裂和并合及其在高等植物染色体进化中的意义。着丝粒横裂和着丝粒并合是两个矛盾又辩证统一的过程,是染色体的基本变异形式之一,它们同时影响着植物类群的染色体基数、核型对称性、连锁关系、交叉频率和位点等细胞遗传学的重要方面.从而在高等植物染色体进化中起着重要作用,着丝粒和端粒的复制模型为着丝粒的横裂与并合提供了可能的机理,但尚待直接的生物化学证据的证实,原始基数的确定是判别着丝粒横裂与并合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环磷酰胺诱发蚕豆体细胞遗传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蚕豆根尖研究环磷酰胺的遗传毒性效应, 结果表明:环磷酰胺(0.1~5.0 mg/mL)能够降低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 使根尖细胞中具有微核、核出芽及核固缩的细胞明显增多, 并诱发染色体结构和行为异常, 产生染色体断片、滞后和桥。环磷酰胺处理组根尖中具有核固缩和微核的细胞数呈剂量依赖性增加, 且与作用时间呈正相关, 而分裂指数的降低也具有剂量和时间效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低浓度长时间接触或高浓度短时间接触环磷酰胺均可产生遗传毒害, 因此, 有关的作业人员应注意防护。  相似文献   

7.
《植物杂志》2010,(10):5-5
CENP-A在染色体着丝粒的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一直被认为是重要的表观遗传学标记蛋白,然而科学家对于CENP-A如何确定着丝粒的位置并影响遗传特性的机制并不清楚。  相似文献   

8.
植物着丝粒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佘朝文  宋运淳 《遗传》2006,28(12):1597-1606
着丝粒是真核生物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染色体正确分离和传递所必需的染色体区域。十多年来, 已对包括拟南芥、水稻、玉米在内的一些植物的着丝粒进行了较深入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在不同的植物间, 着丝粒DNA的保守性很低, 呈现快速进化, 但着丝粒的DNA序列类型和组织方式基本相似, 一般是由夹杂排列着的卫星DNA串联重复阵列和着丝粒专一的反转录转座子构成。与着丝粒DNA相反, 着丝粒/着丝点的结构性和瞬时蛋白质在包括植物在内的真核生物中保守。与其他真核生物的情况一样, 拥有含着丝粒组蛋白H3(CENH3)的核小体是植物功能着丝粒染色质最基本的特征, CENH3在着丝粒染色质的识别和保持中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
染色体的发现及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宗 《生物学杂志》1998,15(2):12-15,9
染色体的发现及研究概况文宗(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生物组,610015)1染色体的发现背景染色体是Hofmeister(1848)在紫鸭跖草的花粉母细胞中首先发现的,当时他看到核的消失和球状小体的出现,1870年Woldeyer。提出“Chromoso...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次报道虫草蝙蝠蛾(鳞翅目,蝙蝠蛾科,蝙蛾属)的有丝分裂染色体核型。应用醋酸分离和热干燥技术,研究了云南的两种虫草蝙蝠蛾Hepialus zhayuensis Chu er Wang Hepialus sp.的有丝分裂染色体, 他们的染色体数目为2n=64。在有丝分裂的早中期染色体上清晰地呈现出散漫着丝粒。然而,分裂中期和较晚的中期阶段,每条染色体裁都具有显著的初级着丝粒(即主缢痕)。他们的雄性中期核型都有一对典型的异型性染色体,X染色体着色稍淡,且都具中或亚中着丝粒;Y染色体比X染色体长,染色很深。 在胸性的分裂间期细胞中,观察到异固缩性染色质体,此异固缩体是Y染色体。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次报道虫草蝠蛾(鳞翅目,蝙蝠蛾科,蝠蛾属)的有丝分裂染色体核型。应用醋酸分离和热干燥技术,研究了云南的两种虫草蝠蛾Hepialus zhayuensis Chu et Wang和Hepialus sp.的有丝分裂染色体,它们的染色体数目为2n=64。在有丝分裂的早中期染色体上清晰地呈现出散漫着丝粒。然而,分裂中期和较晚的中期阶段,每条染色体都具显著的初级着丝粒(即主缢痕)。它们的雄性中期核型中都有一对典型的异形性染色体,X染色体着色稍淡,且都具中或亚中着丝粒;Y染色体比X染色体长,染色很深。 在雄性的分裂间期细胞中,观察到异固缩性染色质体,此异固缩体是Y染色体。  相似文献   

12.
本工作用Hoechst 33258及着丝粒特异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显示的小鼠粗线期染色体主缢痕区,与以小鼠富集着丝粒(SFA)DNA为探针在粗线期染色体上的原位杂交主缢痕区作了比较。发现SFA DNA探针不仅杂交于全部常染色体联会复合体上的着丝粒区,并且杂交于着丝粒周围的异染色质区;而且,也杂交于X,Y染色体的着丝粒区。由此结论:此富集SFA DNA中含有全套常染色体及X,Y染色体的SFA DNA。  相似文献   

13.
引言一个世纪以前,Rabl对体细胞间期染色体的空间构型提出了一个模型,认为某些细胞类型的间期染色体保持着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的排列方式。约与此同时,Boveri指出有丝分裂后两个子细胞核的染色体排列互为镜象对称。这些是有关真核生物体细胞染色体空间排列最早的研究工作。Hughes-Schrader后来报道了染色体间一种特殊  相似文献   

14.
15.
近亲幽灵蛛的核型分析(蜘蛛目:幽灵蛛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近亲幽灵蛛的核型分析,包括:染色体数目、形态结构和性染色体组成。实验材料采自石家庄郊区的校园中,细胞学数据主要来自对肝胎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观察。实验结果表明:近亲幽灵蛛的染色体数目是:雄体细胞为25条,雌体细胞为26条。性别决定机制属XO系统,X染色体是核型中最长的1条(对),也是唯一1条(对)典型的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这在我们过去的实验中尚属第一次发现。对近亲幽灵蛛的C-带标本分析表明:所有染色体都有明显的着丝粒带,只是X染色体及1~#常染色体的着丝粒带为淡染带。4~#常染色体长臂中部有一宽染深带。极具识别特点。5~#常染色体中的1条具一般着丝粒带,另1条全部深染,表明它富含结构异染色质。此外,其常染色体1~#、3~#、4~#、8~#、11~#、12~#和X染色体上,除有着丝粒带外,在长臂末端均出现端粒带(T带),其产生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在染色体G-显带标本中,获得了较清晰的带纹。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幼苗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其染色体数为2n=96。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组中,染色体的大小逐渐地改变,按照染色体的大小和形态,96个染色体能被分成8个同源单倍体染色体组。每一组由11个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和1个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  相似文献   

17.
芦苇根尖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幼苗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其染色体数为2n=96。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组中,染色体的大小逐渐地改变,按照染色体的大小和形态,96个染色体能被分成8个同源单倍体染色体组。每一组由11个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和1个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  相似文献   

18.
香果树体细胞胚胎发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香果树叶子在附加1.0mg·L-12,4-D 0.5 mg·L-1KT 3%蔗糖的MS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可诱导出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在附加0.7 mg.L-1KT 0.3 mg·L-16-BA 3%蔗糖的MS液体培养基中避光悬浮培养时,可形成体细胞胚胎.体细胞胚胎可在不含植物生长调节剂的MS固体培养基上形成正常植株.  相似文献   

19.
刘亚林  苏汉东  韩方普 《遗传》2015,37(4):407-408
<正>着丝粒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功能保守,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确保染色体准确分离。在着丝粒区域的核小体中,有一类组蛋白H3的变异体,在植物中称为CENH3,在动物中称为CENP-A;同时植物中含有在第133位苏氨酸发生磷酸化的组蛋白H2A,这两类组蛋白是活性着丝粒的表观遗传学标记。着丝粒区域的DNA序列经历了高度的进化。除  相似文献   

20.
着丝粒在真核生物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染色体正常的分离和传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构建5个稻属二倍体野生种的基因组BAC文库, 采用菌落杂交和FISH技术, 筛选和鉴定了各染色体组着丝粒克隆, 并且分析了这些克隆在不同基因组间的共杂交情况, 结果表明: (1) C染色体组的野生种O. officinalis 和F染色体组的野生种O. brachyantha具有各自着丝粒特异的卫星DNA序列, 并且O. brachyantha着丝粒还具有特异的逆转座子序列; (2) A、B和E染色体组的野生稻O. glaberrima、O. punctata和O. australiensis着丝粒区域都含有与栽培稻着丝粒重复序列CentO和CRR同源的序列; (3) C染色体组野生稻O. officinalis的2条体细胞染色体着丝粒具有CentO的同源序列, 同时也发现其所有着丝粒区域都包含栽培稻CRR的同源序列。这些结果对克隆稻属不同染色体组的着丝粒序列、研究不同染色体组间着丝粒的进化关系和稻属不同着丝粒DNA序列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