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武夷山天然槠栲林光照、温度和湿度与林隙结构和年龄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光照、温度及湿度指数均与林隙面积关系不密切;光照指数、温度指数均与1.5m以上植物种密度、平均高和优势度,均与每个林隙的边界木优势度和平均高、单位边界木优势度及林隙年龄都存在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湿度指数与1.5m以上植物种密度、平均高和优势度,与每个林隙的边界木优势度和平均高、单位边界木优势度和林隙年龄都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随着林隙年龄的增大和结构特征的改变,光照指数和温度指数下降,而湿度指数却上升。应根据不同年龄林隙的环境特征进行森林经营。  相似文献   

2.
通过设置样方,在全面调查湖北省内各栲类林的基础上,对湖北省栲类林的物种组成、区系成分、群落结构及类型,以及影响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在所调查的湖北省栲类林中共记录维管植物88科210属376种,其中乔木层中常绿树种有73种、落叶树种有48种,构成了以常绿树种为主的典型常绿阔叶林;(2)从科的区系组成来看,热带成分多于温带成分;从属的区系组成来看,热带成分与温带成分大体相当;(3)湖北栲类林生物多样性有显著的经度和海拔格局,但受纬度影响不大。土壤因子中仅氮含量对物种多样性格局影响显著;(4)湖北省栲类林可分为5个群系,即: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Lindl.)Schott)林、钩栲(Castanopsis tibetana Hance)林、栲(Castanopsis fargesii Franch)林、甜槠(Castanopsis eyrei(Champ.)Tutch.)林和罗浮栲(Castanopsis faberi Hance)林。在各环境因子中,海拔、经度、坡度和土壤磷含量对群落组成的影响最大,地理因子和土壤因子对栲类林群落组成影响的总解释率为68.94%;(5)在5个群系中大部分乔木及栲属植物的径级分布呈单峰形,种-多度分布表现为典型的具有少数常见种、多个偶见种的倒“J”形曲线。研究表明湖北省栲类林物种多样性高,生物多样性丰富,植物区系热带成分明显,主要包含5个群系,地理因子和土壤因子可以解释大部分的群落物种组成变异。该研究可为湖北省常绿阔叶林保护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福建三明天然米槠林与米槠人工林群落学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设置临时标准地,对天然米槠林皆伐炼山后人工种植17年生米槠林和自然保护区米槠林进行群落学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两者都以高位芽植物为主,但人工林的中,小高位芽植物比例较天然林低,而矮高位芽植物比例较天然林高;天然林层次结构复杂,种类较多,而人工林结构简单,种类较少;  相似文献   

4.
武夷山天然米槠林优势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在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米槠、杨梅叶蚊母树罗浮栲和黄瑞木为优势的群落内,应用相邻格子法设置3600m^2样地获得野外调查资料,进行优势种种群结构和空间格局的研究。结果表明:1)米槠杨梅叶蚊母树、罗浮栲和黄瑞木种群结构呈金字塔型。2)在分格格局上,四种优势种群都呈集群分布,但聚集强度不同,K值为0.2661-1.2877;在不同发育阶段米槠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都呈集群分布;杨梅叶蚊母树、罗浮栲种群,大树呈随机分布,幼树、中树均为集群分布;黄瑞木种群幼树为集群分布,中树则为随机分布;这种差异与其生物生态学特性及与物种的竞争排斥作用有密切联系。3)不同区组对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井冈山自然保护区栲属群落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井冈山自然保护区栲属群落的维管植物75科132属214种,其中蕨类植物有14科19属34种,裸子植物3科4属4种,被子植物58科109属186种。区系分析显示该植物区系起源石老,保留有大量第四纪冰前期区系万分;地理成分复杂,以热带亚热带成分为主,温带成分占有一定比例;珍稀涉危植物和特有植物丰富。植被组成中以壳斗科栲属的植物为优势种,乔木层的主要伴生种有木兰科、樟科、山茶科等科的常绿树种;主要灌木有柃木、杜茎山、草珊瑚、多花山竹子等;草本以淡竹叶、苔草、贯众、鳞毛蕨、狗脊蕨等为主。  相似文献   

6.
福建武平米槠林恢复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游水生 《应用生态学报》2002,13(12):1533-1536
从优势种,分布格局,种丰富度和群落间种相似系数角度,探讨不同人为干扰尺度对福建武平米槠林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人为干扰尺度(A级择伐更新,B级天然更新,C级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和D级杉木林)的加大,顶极种米槠重要,不同人为干扰群落与天然来桩群落种相似系数随之降低,降至D级分别为0和40%;而米槠分布格局(聚集强度)和种丰富随之上升,升至B级或C级后显著下降,据此可见,A级属于轻度干扰,现已恢复;B级属于中度干扰,将很快恢复;C级虽然顶级种米槠处于第二优势种,阳性树种裂斗锥处于第一优势种,但种丰富度达到最大值,属中度干扰,但恢复时间要较B级略长;D级属于强度干扰,产难恢复到米桩顶极群落。  相似文献   

7.
广西青钩栲林分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献溥  蒋高明 《广西植物》2002,22(2):97-104
青钩栲林是广西南亚热带丘陵山地常绿阔叶林最有代表性的一种类型 ,分布比较普遍 ,但因遭受破坏严重 ,大多只在局部地区零星小片地残存 ,保存大多不够完整。从所划分的五个群丛中可以看出它们恢复和发展的趋势 ,为其科学的管理提供基本的资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乌蒙山位于中国西部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与东部湿润常绿阔叶林交界区,是云南省唯一分布峨眉栲、华木荷群系(Formation Castanopsis platyacantha,Schima sinensis)的地区,该群系处于中国西部常绿阔叶林向东部常绿阔叶林过渡的地带,群落更加复杂多样。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该群系的群落特征,同时找出其与东部湿润常绿阔叶林的联系,该文对该类型群落进行了数量分类研究,分析了聚类归并的各群落类型的乔灌优势种特征(径级结构、高度结构和重要值),同时采用DCA,CCA和DCCA排序分析进行群落特征分异的环境解释,并与四川峨眉山同类群落进行特征对比。结果表明:(1)乌蒙山峨眉栲、华木荷群落可划分为6个类型:峨眉栲群落,峨眉栲、华木荷群落,峨眉栲、十齿花群落,水青冈(Fagus longipetiolata)、华木荷、峨眉栲群落,华木荷、硬斗石栎(Lithocarpus hancei)群落,十齿花(Dipentodon sinicus)、华木荷群落。(2)乌蒙山峨眉栲、华木荷群落中,峨眉栲大树比例较高,华木荷小苗数量巨大,灌木层常以竹类为优势种。(3)海拔、坡度和太阳年辐射值是影响群落分布的主导因素。(4)峨眉山同类群落中优势种种群呈稳定型或增长型,而乌蒙山峨眉栲、华木荷群落中,峨眉栲和水青冈呈现下降型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以福建省顺昌县的闽粤栲〔Castanopsis fissa(Champ.ex Benth.)Rehd.et Wils.〕天然林为研究对象,根据林隙面积(A)划定4个等级(A<50 m2、50 m2≤A<100 m2、100 m2≤A<150 m2和150 m2≤A<200 m2)的样地,并以非林隙样地为对照,对林隙和非林隙的乔木层、灌木层和灌草层中的物种分布、组成及生长状况进行调查和统计;在此基础上,对林隙和非林隙中主要物种的数量特征和更新响应规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闽粤栲天然林林隙和非林隙的乔木层分别有54和35种植物,共有种28种;灌木层分别有61和37种植物,共有种29种;灌草层分别有72和49种植物,共有种37种.从乔木层和灌木层各种类的重要值及灌草层各种类的密度看,林隙和非林隙中的优势种类均为闽粤栲和木荷(Schima superba Gardn.et Champ.)等,且林隙和非林隙间各优势种类的重要值差异不明显,其中,闽粤栲的重要值和密度均位居第一.从林隙和非林隙间各优势种类的重要值差值看,林隙的主要优势种类(如闽粤栲和木荷等)对林隙更新响应不明显,而其他种类对林隙则有强烈或中等的正、负更新响应,且在不同林层间有差异.从平均更新密度看,林隙面积对各优势树种的更新有一定影响,其中,林隙面积在150~200 m2时闽粤栲和丝栗栲(Castanopsis fargesii Franch.)的平均更新密度最大,林隙面积在100~150 m2时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Hemsl.)Hay.〕、木荷、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Thunb.)Oerst.〕和黄毛润楠(Machilus chrysotricha H.W.Li)的平均更新密度最大,但在不同面积林隙间各树种的平均更新密度无显著差异(P=0.867).研究结果说明:在闽粤栲天然林中,对林隙更新响应不明显的种类较易成为林分的优势种或建群种,但林隙面积对树种的更新密度没有明显影响;从林隙到林冠的发育过程中,闽粤栲始终处于该林分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10.
采用土芯法获取福建省三明市米槠人工林、米槠人促更新林和米槠天然更新林的细根(直径2 mm),研究树种多样性对细根生物量、垂直分布及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米槠人工林、米槠人促更新林和米槠天然更新林0~80 cm土层的细根生物量分别为(182.46±10.81)、(242.73±17.85)和(353.11±16.46)g·m-2,细根生物量随树种多样性的增加呈增加趋势.3种米槠林分0~10 cm土层细根生物量占细根总生物量的35%以上,各林分细根生物量均随土层变化显著.林分类型和土层深度对细根分布没有显著的交互作用,表明树种多样性的增加没有引起米槠林细根空间上的生态位分化.3种米槠林细根的根表面积密度和根长密度均以米槠天然更新林最高,米槠人工林最低.比根长的大小顺序为米槠人促更新林米槠人工林米槠天然更新林,比表面积的大小顺序为米槠天然更新林米槠人工林米槠人促更新林,林分类型和土层的交互作用对二者均无显著影响,表明林分水平的细根形态可塑性对树种多样性响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福建大田栲树次生林优势种群结构与动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福建大田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 Franch.)次生林内,应用相邻格子法设置3 200 m2样地,进行优势种群结构和空间格局的研究.结果表明, 栲树种群、罗浮栲(C. fabri Hance)种群、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 (Linn.) Presl]种群结构呈金字塔型,栲树种群和罗浮栲种群从Ⅰ、Ⅱ级幼苗到Ⅲ级幼苗发育过程中出现死亡高峰; 3个优势种群从Ⅲ级幼苗向第4立木级的生长过程中,死亡率也很高.栲树、罗浮栲和樟树种群在不同发育阶段空间分布格局差别较大,栲树种群在幼树阶段为集群分布,中树及大树阶段为随机分布;罗浮栲种群在幼树阶段呈集群分布、中树阶段呈均匀分布、大树阶段呈随机分布;樟树种群在幼树及大树阶段呈均匀分布,中树阶段为随机分布.不同区组规模对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2022年11月在浙江省庆元县贤良镇采集到10只半叶趾虎属(Hemiphyllodactylus)蜥蜴,经形态比对和分子系统分析鉴定为香港半叶趾虎(H. hongkongensis),为浙江省爬行动物分布新记录种。标本体型较小,头体长大于尾长,颏鳞5或6枚,背鳞13 ~ 15行,腹鳞9或10行,第II-V指、趾扩展部攀瓣式分别为3(4)-4-4-4、3(4)-4(5)-4(5)-4(5),雄性具连续的肛前孔和股孔24或25个。浙江庆元的标本在形态特征上与香港半叶趾虎地模标本基本一致。基于线粒体ND2基因进行贝叶斯系统发育分析,浙江庆元的标本与香港半叶趾虎地模标本的序列聚成单系支,支持率达0.99,并且两者间的未校正遗传距离仅为1.6% ~ 1.7%,确定浙江庆元的标本为香港半叶趾虎。这是半叶趾虎属在浙江省的首次记录,说明该属物种可能有更大的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13.
浙江北部保护区青冈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胡小兵  于明坚 《广西植物》2003,23(5):399-403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 ,对浙江北部地区保护区 (风景区、森林公园 )的青冈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 ,并对不同地点的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群落中不同层次的植物物种多样性大小不一样 ,排列顺序为 :下木层 >林木层 >草本层 ,且不同地点样地的多样性在不同层次上也是不同。样地的坡度与林木层的均匀度指数 J、坡向与林木层多样性指数 H有明显相关 ,建议对北坡及坡度较大的区域给予更大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浙江安吉主要林地类型土壤渗透性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浙江安吉县龙王山地区主要植被类型的土壤渗透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渗透性存在很大差别.根据土壤渗透能力可将8种植被类型分为4类:第1类,落叶阔叶林,土壤渗透能力极强;第2类,草地、松林、灌木林和茶园,土壤渗透能力强;第3类,毛竹林和常绿阔叶林,土壤渗透较强;第4类,裸露地,土壤较紧实,土壤结构较差,土壤通透性不佳,渗透能力弱.经主分量分析,得到表征渗透性能综合参数α和表征根系特征的综合参数β,构建了回归方程:α=0.1708eβ-0.3122.土壤理化性质、植被根系显著地影响土壤渗透性能.植被根系提高土壤入渗性能的实质是≤1 mm细根能有效地改善土壤性状.  相似文献   

15.
沈琪  张骏  朱锦茹  江波  葛滢  刘其霞  常杰 《生态学报》2005,25(9):2131-2138
在浙江省生态公益林区域的现状植被中分析了6种主要群落类型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的变化格局,包括演替系列中的2种灌丛、松优势林、2种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结果表明含松较多的灌丛和松优势林常分布在环境退化较严重(土层瘠薄)的生境中,其中灌木层主要由阳性的映山红、木、白栎等组成,常绿阔叶林优势种木荷、青冈、苦槠、甜槠等在其中偶见,因此推断其自然恢复为常绿林的速度慢;含常绿阔叶树较多的灌丛及含松较少的混交林分布在土层较厚处,木荷、青冈、苦槠、甜槠等的频度和重要值都较大,较容易自然恢复为常绿阔叶林。各种群落中物种多样性指数——Gleason、Shannon-Wiener、Simpson指数基本上以常绿阔叶林为最高,其次是含松较少的混交林,含松较多的灌丛和松优势林各种多样性指数最低。本研究显示我国中亚热带东部森林植被恢复途径有3条:(1)灌草丛→针叶林(松)→针(松)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2)灌草丛→针(松)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3)灌草丛→常绿阔叶林。这意味着本区域的常绿阔叶林恢复可以不必经历松林阶段,在生境条件较好的地方通过人工干预、补种常绿阔叶树可以加速常绿阔叶林恢复。  相似文献   

16.
浙江天台山甜槠群落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则新 《生态学杂志》2002,21(3):1-4,14
甜槠 (Castanopsiseyrei)林为中亚热带典型的地带性植被 ,是浙江省最常见的常绿阔叶林类型。在浙江省天台山石梁景区内分布着一片以甜槠为单优势的群落 ,作者曾对该群落的特征作了初步的研究[6] 。本文主要对甜槠群落的区系组成、物种多样性、种多度分布、科 属 种组成多样性等进行了测定和分析 ,为甜槠群落的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1 研究地自然概况与研究方法1.1 自然概况天台山位于浙江省东部 ,有关其自然概况已作多次报道[6] ,这里不再重复。1.2 样地的设置在甜槠群落中 ,根据不同海拔高度和坡向设置1…  相似文献   

17.
A. Miyawaki  Y. Sasaki 《Plant Ecology》1985,59(1-3):225-234
The forest vegetation of Japan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major regions: (1) the Camellietea japonicae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region, e.g. Laurel forest which can be compared with the sclerophyllous gorest (durilignosa sensu Rübel, 1930), in the Mediterranean region, (2) the Fagetea crenatae summ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region, (3) the Vaccinio-Piceetea japonicae subalpine and subboreal conifer forest regio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se forest types on the Japanese Islands is related to both the warmth index, WI, and to the coldness index, CI, after Kira (1945). The borderline between the evergreen Camellietea japonicae and the summergreen Fagetea crenatae in Japan almost coincides with the 85°C line of WI. The chorological ariation of the forest vegetation in Japan and Korea shows a close correlation with the amount of warmth in the actual vegetation season.The evergreen broad-leaved Castanopsis cuspidata var. sieboldii forest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major alliances; Quercion acuto-myrsinaefoliae, Maeso japonicae-Castanopsion sieboldii, and Psychotrioastanopsion sieboldii.The distribution limit of these three alliances on the Japanese Islands is again related to temperature. Changes in temperature and latitude correspond closely to changes in the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s long the Pacific Ocean coast of the Japanese Islands. The three forest alliances differ in their number of evergreen and deciduous broad-leaved woody species, secondary forest types and syndynamic processes.Contribution from the Department of Vegetation Scienc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Yokohama National University, No. 154.  相似文献   

18.
对浙江省磐安县红叶树种资源及其应用情况进行初步调查,结果表明,该县共有乔木、灌木、藤本红叶木本植物37种,分属19科26属,其中,落叶乔木所占比例最大,有21种,占该县红叶树种的56.8%。根据叶片变色规律可分成秋叶变红、嫩叶红色、秋叶和嫩叶均呈红色、常年有红叶等四大类型,种数最多的是秋叶变红类,有26种,占该县红叶树种的70.3%。本文对部分重要的红叶树种的园林应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并对该县红叶树种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浙江天童山国家森林公园,研究了鼠类在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和灌丛几种生境内对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种子的捕食和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和针毛鼠(N.fulvescens)是栲树种子的主要捕食者.种子在刚布下后的几天内消失的最快,随后其日消失率便逐渐降低,在不同生境中,其日消失率也有所不同,在灌丛中日消失率最高(7.54%),其次是马尾松林(7.29%),而常绿阔叶林中3条样带的日消失率较低.在损失的种子中,各种种子命运所占比例在样带中存在着差异,灌丛中失踪的种子比例最高,占97.77%,而样带2的则最低,只占8.91%.这与不同样带中的植被组成密切相关.同时,鼠类对栲树种子扩散的距离比较近,观察到的最远扩散距离为12.7 m.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珍稀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浙江省植物资源丰富,有野生维管植物215科1196属3283种,其中包含了我国特有属49个,浙江省特有植物约200余种,许多物种十分稀少,并受到严重威胁,亟待保护。但浙江省需优先保护的植物物种的分布并不是均匀的,有些地区的重要保护对象比较集中,对这些地区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保护。本文根据维管植物物种多样性、珍稀濒危植物的物种数量及个体数量特征、受威胁状况以及浙江省特有植物的分布情况,提出了浙江省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的7个关键区域:以西天目山为中心的浙西北山区,以古田山为中心的浙西山区,以九龙山为中心的浙西南山区,以凤阳山-百山祖为中心的浙南山区,以括苍山为中心的浙东山区,以天台山为中心的浙东丘陵,以普陀山为中心的舟山群岛。最后提出了浙江省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