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记述美盾蚧属Formosaspis 1新种:桂林美盾蚧F.guilinensis sp.nov.,模式标本采自广西桂林市七星岩的一种观赏竹(Bambus sp.)的竹杆和分枝上。其鉴别特征是中臀叶发达,突出体末端,两叶间距宽于臀叶基部宽度的1.5倍,其间有2根刚毛;第二对臀叶骨化程度低:第三臀叶可见,末端有齿列。缘管腺2-3个,背管腺特别少且小,腹管腺小而多。二龄若虫中臀叶发达,第二对臀叶顶端双分,第三臀叶缺乏。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皖南竹林内采集蚧虫标本时,发现线盾蚧属(Kuwanaspis Mcgillivray 1921)一新种,因此种第2对臀叶分裂成6小叶,故命名为多叶线盾蚧,现记述如下(单位均为毫米)。 多叶线盾Kuwanaspis foliosus新种(图1) 相似文献
3.
1962年Borchsenius建立了癞蛎盾蚧属(Paralepidosaphes),它原归于蛎盾蚧属(Lepidosaphes Shimer),与原属的主要区别在于:雌成虫背腺微细;头部常有圆锥状角突(cuticular spines),个别可变成小颗粒状突起;后胸疣(有时可变异成硬化斑)及腹 相似文献
4.
榆球坚蚧 Eulecanium ulmicola新种(图1) 产卵前雌成虫体长4.5(3.5~5.6)mm、宽3.4(3—4.5)mm、高3.2(2.2—4)mm;极个别虫体长2mm或超过5.6mm。体半球形至卵形、高突;褐色,光滑发亮;背中央色深,并有4纵列淡色连续斑纹。全体被有稀疏蜡粉。老熟死体呈暗褐色;体侧基部靠近寄主 相似文献
5.
6.
竹链蚧属新种记述(同翅目:蚧总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1984年在广东深圳郊区采得竹链蚧属一新种,现描述如下。 深圳竹链蚧Bambusaspis shenzhenensis新种(图1—15) 雌成虫:虫体近圆形或卵圆形,淡黄色,两侧不对称且常扭曲,直径约0.8—1.0mm,尾端具小突起。触角退化成圆形小突起,着生长刚毛2根及小毛3根。缘8字腺单列,最末一个8字腺位于尾端小突起基部附近体缘。缘五孔腺在倒数第六个缘8字腺以前体 相似文献
7.
筛安粉蚧属一新种(同翅目:蚧总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竹类蚧虫的工作中,发现筛安粉蚧属一新种,现描述如下: 网孔筛安粉蚧Serrolecanium indocalmus 新种(图1—9) 雌成虫体长形,扁平,两侧平行;全体长约6毫米,宽2毫米;体全裸,无覆盖蜡被。口器较小,喙1节,位于前气门稍前之腹面中部。气门大型,前气门斜上方小管腺密集成扇形群分布,每个前气门外上方有一群,每群有45-50个;后气门之斜上方,小管腺密集成锥形群分布,每个后气门斜上方有一群,每群有28—30个;腺囊1对,位于第1、第2腹节 相似文献
8.
山西地形狭长,南部和东南部可渗入东洋区昆虫,北部与内蒙古接壤,有来自东北亚西伯利亚,中亚细亚,甚至远源地中海成员,所以蚧类区系应该是丰富的。然而解放前调查研究工作做得很少,正式记录不超过10种,其中有美国的C.L.Marlatt,约在1901年深入山西调查梨园蚧 Quadraspidiotus perniciosus(Comst.),于五台山发现小腺雪盾蚧 相似文献
9.
记述采自安徽黄山的泡粉蚧属一新种,即黄山泡粉蚧Puto huangshanensis 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北京林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0.
盘蚧科(Lecanodiaspididae)系1959年Borchsenius主要根据臀裂的存在,从链蚧科(Asterolecaniidae)中分出来,建立的新科。当时所取科名是Lecaniodiaspididae,共包括7个属:1)Lecaniodiaspis Targioni-Tozzetti(1869);2)Prosopophora Douglas(1892);3)Mallococcus Maskell(1898);4)Amorphococcus Green(1902);5)Anomalococcus Green(1902);6)Psoraleococcus Borchsenius(1959);7)Cosmoccus Borchsenius(1959)。 Morrison和Morrison(1966)和Williams及Kosztarab(1970)考证Signoret(1870)的著作第272页,由于笔误把属名写成Lecaniodiaspis,但是1869年的著作却拼写成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记述了枝圆盾蚧属Diaspidiotus Cockerell一新种,危枝圆盾蚧Diaspidiotu perniciabilus sp.nov.,该属是盾蚧科Diaspididae中的一个小属。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2.
记述中国盾蚧科2新种:拟额瘤并盾蚧Pinnaspis pseudotuberculatua sp.nov.和云南兜盾蚧Duplachionaspis yunnanensis 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描述了采自中国海南岛的安蝉属Chremistica一新种,长钩安蝉Chremistica longa sp. nov. 。新种C. longa与小安蝉C. nana Chen近似,但体较大;腹瓣后端不向内倾斜或稍倾斜。雄性外生殖器差别显著,本种抱钩基部突起很短,而两侧的钩状细突很长,几乎是基突长的2—3倍,且末端下弯;而后种抱钩基突长,两侧的短棒状突起仅为基突长的1/2,末端与基突平齐。 正模♂,副模1♀,海南岛营根(200m),1960年7月,李常庆采。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 相似文献
14.
记述新栎盾蚧属Neoquernaspis Howell et Takagi,1981一新种,即细管新栎盾蚧N.leptosipha sp.nov和2种中国分布新纪录种,即石柯新栎盾蚧N.beshearae Liu et Tippins,1988和尼泊尔新栎盾蚧N.nepalensis (Takagi,1977),并编制了该属中国已知种类检索表,新种模式标本和新纪录标本保存于西北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15.
中国白粉蚧属和阳腺刺粉蚧属的新种记述(同翅目:蚧总科:粉蚧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我国粉蚧科(Pseudococcidae)白粉蚧属2新种和阳腺刺粉蚧属一新种。新种的模式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记述了我国为害园林树种的二个蚧虫新种,其中一个新种取名为刺蜡链蚧,它属于链蚧科(Asterolecaniidae)的蜡链蚧属(Cerococcus Comstock),为害八角枫。另一新种取名贵盘蚧,它属于盘蚧科(Lecanodiaspididae)的盘蚧属(Lecanodiaspis Targioni-Tozzetti),为害枹栎树。新种的正模和副模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记述了蜡蚧一新种:贵州克里蜡蚧Kilifia guizhouensis sp.n.。模式标本保存于贵州农学院植保系。该种是克里蜡蚧属在中国记录的第二种。它与本属的其它种可由下面检索表区分。 克里蜡蚧属分种检索表1.背孔(dorsalpore)在背面中央形成一纵带,在背侧面正对后足基节的上方各形成一横带………K.diversipes(Cockerell) 背孔在背面既不形成纵带、也不形成横带。…………………………………………………………………………………………… 22(1)肛板(anal plate)前侧边与后侧边之比为2.2—2.7………………………………………………K.americana Ben—Dov. 肛板前侧边与后侧边之比为1.4-2.1……………………………………………………………………………………………………33(2)至少4%的缘毛(marginal setae)顶端不分枝…………………………………………………………………………………4 除2—3根位于肛裂边(each side of anal cleft)的缘毛处.所有缘毛顶端均分枝………………………………………54(3)至少80%的缘毛顶端分枝.其分枝长……………………………………………………贵州克里蜡蚧K.guizhouensi sp.nov. 最多50%的缘毛顶端分枝、其分枝短…………………………………………………………………………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记述中国科学院科学考察队在我国西藏地区采集到的二种蚧虫新种。新种的正模标本和副模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新种描述如下。1.多刺棕榄粉蚧Pedronia acanthodes,新种(图1) 雌成虫:虫体略呈长卵形,体长为1.91—2.03毫米。眼较发达,具有较硬化之眼座。触角通常为7节。触角的第二节和第七节较长。有的个体在触角第七节中部稍稍断开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硫磺蝉属一新种,长硫磺蝉Sulphogaeanadolichasp.nov,并与其近似种S.sulphorea作了详细的比较。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记述葵粉蚧属一新种,取名为耕葵粉蚧。新种的正模和副模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该粉蚧发现于七十年代初,对此蚧虫的经济意义有一个初步认识过程。最早只知其寄生在高粱的根部。后来在玉蜀黍的根部,有时也在玉蜀黍近地面的叶鞘内发现寄生着密集的虫体。被寄生的植株,轻者生长发育缓慢,矮小细弱,减少产量;重者难以结实,甚至枯萎而死。该蚧虫或造成局部地区的玉蜀黍农田受害日趋明显,或在其分布区内大发生,此起彼伏,难以掌握,所以旧稿数易。根据这一害虫的发展情况应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尽快进行对该蚧虫的观察研究工作,以便及时采取控制其猖獗的措施,确保粮食丰产。现将新种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