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未经高温处理的黑曲霉诱导物对香荚兰细胞培养产生香兰素有促进作用;苯丙氨酸有利于香荚兰细胞生长,但对香兰素的合成无影响;阿魏酸则减缓细胞生长,明显促进香兰素的合成,但其浓度不宜高于5mmol/L。  相似文献   

2.
以廉价的合成香兰素掺入香荚兰提取物是香荚兰提取业中的严重问题。它涉及每年香荚兰提取物产品的几百万美元交易。香兰素是天然香荚兰豆经熟化后的产物,而合成香兰素通常是用造纸厂的亚硫酸盐废液中的木质素合成的。1唡合成香兰素的香味强度相当于1加仑单倍(Single-fold)香荚兰提取物;前者每唡价格为0.33美元,而后者1加仑价格达40美元,很明显,以合成香兰素进行掺假,在经济效益上十分诱人。 香荚兰豆提取物掺假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香荚兰提取物愈来愈广泛地应用于医药工业和食品工业中,天然香料将成为香料工业的主流,这一事实已愈来愈清楚了。尽管天然香荚兰豆提取物的价格远远高于合成香兰素。香兰素集中体现了天然香荚兰夏与化学合成香兰素之间的明显差别。据分析,用化学方法制造的香兰素所含的香味成份只是天然香荚兰豆提取物的20%。香荚兰豆中含有200多种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培养基的组成及添加吸附剂对香荚兰细胞悬浮培养产生香兰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吸附剂活性炭及XAD-2后,香荚兰细胞产生的香兰素含量明显增加,而且活性炭的效果优于XAD-2;香荚兰细胞在全组成的MS培养基中香兰素含量均低于由矿物质盐组成培养基中的含量。可以考虑采用二步培养法来培养香荚兰细胞及产生香兰素。  相似文献   

5.
香荚兰细胞悬浮培养产生香兰素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该文报道了碳源、氮源及吸附剂对香荚兰细胞悬浮培养产生香兰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比葡萄糖及果糖更适合作香荚兰细胞生长及产生香兰素的碳源,最佳蔗糖浓度为5%;当培养基中仅含KNO3,则有利于细胞的生长和香兰素的形成,培养液中去掉KNO3仅含NH4NO3时,细胞生长和香兰素形成均被抑制;培养基添加吸附剂后,香美兰细胞产生的香兰素含量明显增加,活性炭的效果优于XAD-2,而且活性炭用量增加,香兰素的产量亦增加。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转化合成香兰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兰素是食品工艺中应用最广泛的香料之一。本文首先探讨了能够合成香兰素的微生物,其次讨论了可用于合成转化香兰素的底物,阐述了测定香兰素的方法,最后对生物合成香兰素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以广东清远种植的香根草为原料,用浸提法提取香根油,采用色谱-质谱联用仪对香根油化学成分进行检测,从分离的94个化学组分中,鉴定出21个化学成分,主要成分含量53.9%,岩兰草醇等萜烯类化合物质占11.4%.在国内首次发现异丁香酚、香兰素2个香气成分在香根草中的天然存在,对香料的应用与合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异丁香酚的生物转化及香兰素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粘质沙雷氏菌菌株AB 90027产生的离体酶催化异丁香酚进行生物转化,结合TLC、GC、UV-VISI、R等测试手段对异丁香酚的转化途径进行了探讨,借助薄层扫描法对不同反应体系下产物香兰素的产率作了比较,并研究了可催化异丁香酚合成香兰素的酶在细胞的存在位置。结果表明:在酶的作用下,异丁香酚分别经过阿魏酸和香兰素两条途径开环降解成小分子,中间产物香兰素产率可达10.90%,催化合成香兰素的酶主要是胞外酶。  相似文献   

9.
香兰素是香荚兰香气的最重要化学物质之一,它是在荚果熟化时由最接近的前驱体--香兰素葡萄糖苷生物合成的。香兰素葡萄糖苷在授粉后大约四个月的正在生长的豆荚里首先被检测出来,以后随着豆荚的成熟逐渐增加,直到豆荚完全成熟达到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0.
香荚兰酶促生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浦帆  江明 《云南植物研究》1998,20(3):355-361
采用HPLC分析监测不同生香阶段和陈化期的香荚兰豆荚中香兰素等4个糖甙水解成分的含量变化。用β-葡糖甙酶处理香荚兰青荚,处理后之豆保,香兰素等4个糖甙水解成分的含量均远高于对照。对加酶量,酶促反应时间,反应温度,pH值4个关键因素进行条件筛选研究,并在所选最佳反应条件下,对不同生香阶段的豆荚进行酶处理。  相似文献   

11.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香兰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60%乙醇提取香荚兰豆的香兰素,经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在紫外波长330mm处测定,选取适当的流动相,能快速,准确地测定出香兰素,最低检测含量可达到0.01μg.  相似文献   

12.
用60%乙醇提取香荚兰豆的香兰素,经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在紫外波长330nm处测定。选取适当的流动相,能快速、准确地测定出香兰素,最低检测含量可达到0.01μg。  相似文献   

13.
香兰素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香料,在较多行业中用途广泛。天然来源的香兰素受诸多因素的限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化学法合成的香兰素是主要原料来源。近年来,随着自然资源的不断枯竭以及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通过微生物转化适宜的底物生物合成香兰素逐渐变为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以丁香酚、异丁香酚和阿魏酸为底物的细菌、真菌生产香兰素的相关研究进展,阐述丁香酚、异丁香酚、阿魏酸产香兰素代谢途径的研究,以及生物技术在这一领域的运用。香兰素的生物合成具有广阔的发展和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香兰素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香料之一,广泛应用在食品饮料、香精香料和医药工业等领域中,全球每年的需求量超过16 000 t.鉴于人们对纯天然绿色食品的追求日益增长,天然香兰素高效的生产方法也成为研究的热点.通过对各种香兰素生产方法的比较,明确提出微生物合成方法的主导地位,综述了香兰素的生物合成途径以及合成关键基因和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探讨了不同生物合成途径的优劣之处,并展望了利用微生物高产天然香兰素存在的瓶颈以及有潜力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不同生香阶段香荚兰豆荚中糖甙水解成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葡糖甙酶处理香荚兰青荚,HPLC测定酶处理豆荚和空白对照样中香兰素、香兰酸、对羟基苯甲醛、对羟基苯甲酸4个糖甙水解成份的含量。对不同生香阶段的香荚兰豆荚进行上述水解成份的定性,定量分析度监测其在豆荚完整陈化过程中含量的变化。研究结果可为完善生香加工技术,提高豆荚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天然黄樟油是蒸馏黄樟树的皮及根所得的一种天然精油,主要成份黄樟油素,是合成洋荣莉醛、香兰素、乙基香兰素、浓馥香兰素和异丁香酚等的重要原料,它的制成品广泛应用子香料、日用化工、食品、医药、电镀、农药和陶瓷工业等领域。在合成洋茉莉醛的过程中,尚有5~30%的黄樟油素未经反应,一并作为前馏份被蒸出。由于前馏份含有3~10%的樟脑,无论在连续性还是间歇性精馏塔中,均会产生樟脑阻塔现象。在连续性精馏塔中,樟脑阻塔现象可以通过增大原料进料量来排除。在间歇性精馏塔中,这一问题一直得不到很  相似文献   

17.
研究香兰素在大孔吸附树脂LX-02上的吸附平衡、动力学以及动态吸附和解吸过程。考察p H对香兰素吸附的影响,并测定不同温度条件下香兰素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树脂LX-02吸附香兰素的最适p H为4.5;Freundlich模型可以更好地拟合香兰素吸附等温线(R2=1),香兰素在LX-02树脂上的吸附为放热过程,最大吸附量为162.96 mg/g。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香兰素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阶动力学模型。香兰素在树脂上的传质速率随着温度和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20 min内即可达到吸附平衡。动态吸附和解吸实验发现,温度升高会导致香兰素在树脂上的吸附量降低,而流量对树脂吸附香兰素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因此,最佳上柱条件为温度298.15 K、流量2 m L/min,最适解吸剂为0.05 mol/L Na OH。  相似文献   

18.
复合诱变法选育香兰素高转化率菌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紫外线照射和He-Ne激光修复对香兰素生产菌链霉菌Streptomyces sp.L1936进行复合诱变,得到香兰素高产菌株Streptomyces sp.L1936-8。结果表明:出发菌株经过诱变处理后,脱乙酰酶酶活提高了75%,香兰素氧化酶酶活降低了37.5%,香兰素产量提高了33%。  相似文献   

19.
利用黑曲霉β-葡萄糖苷酶催化香兰素葡萄糖苷水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在香兰素葡萄糖苷溶液中加入黑曲霉菌种发酵制取的β-葡萄糖苷酶,进行酶促反应实验,定时取样进行高效液相分析检测,结果表明在反应过程中,溶液中香兰素葡萄糖苷的含量呈逐步下降趋势,香兰素的量呈逐步增加趋势;而在没有加β-葡萄糖苷酶的对照实验中,整个反应过程中香兰素葡萄糖苷的含量基本没有出现什么变化,在反应液中也没有检测到香兰素,这说明黑曲霉β-葡萄糖苷酶能够催化香兰素葡萄糖苷分解为香兰素的反应.  相似文献   

20.
对香豆酸是黄酮类、芪类等天然活性化合物的重要前体,在生物医药、食品等行业应用广泛。与传统植物提取和化学合成相比,微生物合成对香豆酸因其具有生产周期短、转化效率高等优势而得到广泛关注。为构建高产对香豆酸酵母工程菌株,以酿酒酵母为出发菌,通过敲除酪氨酸合成竞争路径基因ARO10和PDC5,突变芳香族氨基酸合成调控基因ARO4~(K229L)与ARO7~(G141S)、解除酪氨酸负反馈抑制、并整合酪氨酸解氨酶FjTAL,获得的工程菌C001对香豆酸产量为296.73 mg/L。为进一步提高对香豆酸合成前体积累,分别敲除8个与氨基酸、糖类等转运相关基因并强化糖异生途径,分析其对对香豆酸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敲除GAL2及过表达EcppsA,对香豆酸产量提高至475.11 mg/L。最后,分析了FjTAL蛋白锚定至酵母液泡对产物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其定位液泡后对香豆酸产量明显提升,达到593.04mg/L。通过强化前体物供应,阻断竞争旁路途径,利用亚细胞定位等策略有效提高对香豆酸产量,为后续黄酮类及芪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高效平台菌株,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