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色盲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由于色觉机理尚未研究清楚,一向不能矫治。为了解除色盲患者的苦脑,增加他们在升学、就业和职业选择中的权利,我们通过色觉过程的拓扑学研究,建立了色觉异常的突变模型;论证了色盲矫治机理;研制了色盲电脑诊断矫正检测仪。为色盲眼镜的批量生产和患者的配镜提供准确的矫正曲线。  相似文献   

2.
红绿色盲属于X连锁隐性遗传疾病。1988年5月采用俞自萍绘制的《色盲检查图》(1982年第四版,第九次印刷),对沈阳市市郊的锡伯族居民进行了调查。其中男789人,女630人,共计1419人。受检者年龄7—60岁。检查发现男性色盲(弱)40人,色盲率为5.07%。女性色盲(弱)2人,色盲率为0.32%。男性色盲率平方与女性色盲率之比为0.80。  相似文献   

3.
一般教科书上都写成“色盲是伴性遗传”,但此处的色盲是指红色盲或绿色盲。实际上,色盲的种类较多,致病因子各异,尤其是全色盲,其致病因子并非单一,其遗传也较复杂。加之色盲有些是先天性的,有些是后天形成的,笔者认为,有必要就遗传性的色盲作简单说明。  相似文献   

4.
高中生物学中伴性遗传的几率计算常常出现求“色盲男孩”与“男孩色盲”的几率。学生经常误认为二者几率相同 ,没有区别。下面谈谈如何去分析二者的几率。从汉语语法角度分析 :“男孩色盲”是主谓句 ,完整句子就是“男孩患色盲”;“色盲男孩”是偏正词组 ,二者都陈述的是“男孩患色盲”的几率 ,因此二者的几率相同 ,都求的是“男孩色盲”的几率。这样理解和判断就产生了错误 ,求几率实质是数学理论与生物遗传规律性相结合的综合知识。“男孩色盲”是指男孩中有多少患色盲。也就是说 :“后代所有男孩中患色盲的占多少。”不再考虑性别比例1∶…  相似文献   

5.
问题解答     
问:为什么色盲基因只用一个隐性基因b表示? 答:色盲有许多类型。课本上讲的实际上是红绿色盲。据研究,人的色觉是由于三种不同的视蛋白和维生素A复合形成红、绿、蓝三种色素,因而能分别吸收红、绿、蓝光而引起视觉。如果缺乏某种色素,不能分辨某种颜色,称为部分色盲,如红色盲、绿色盲等。如色素全部缺乏,则完全不能分辨颜色,称全色盲。最常见的红绿色盲是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病,患者不能  相似文献   

6.
吴明祥 《生物学通报》2010,45(12):19-19
通过对贵州省贞丰县一个满族色盲家系的调查和分析,简单探讨了色盲、色弱与正常色觉的遗传关系,提高对此类遗传病进一步的认识,以及用于生物学教学。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色觉障碍通常称为色盲,它不能分辩自然光谱中的各种颜色或某种颜色。而对颜色的辨别能力差的则称色弱,它与色盲的界限一般不易严格区分,只不过轻重程度不同罢了。色盲又分为全色盲和部分色盲(红色盲、绿色盲、蓝黄色盲等)。色弱包括全色弱和部分色弱(红色弱、绿色弱、蓝黄色弱等)。1全色菌属于完全性视锥细胞功能障碍,与夜盲(视杆细胞功能障碍)恰好相反,患者尤喜暗、畏光,表现为昼盲。七彩世界在其眼中是一片灰暗,如同现黑白电视一般,仅有明暗之分,而无颜色差别。而且所见红色发暗、蓝色光亮,此外还有视力差、弱视、…  相似文献   

8.
科研快讯     
导入人类感光色素基因的小鼠从此告别色盲时代[《Science》2007年3月23日报道:现在科学家们通过转基因手段,赋予小鼠灵长类所特有的第三种感光色素,拥有这种感光色素的小鼠将不再是色盲。]我们知道,在哺乳动物中,只有灵长类能够看到五颜六色,而其它绝大多数哺乳动物都是色盲。可是现在科学家们通过转基因手段,赋予小鼠灵长类所特有的第三种感光色素,拥有这种感光色素的小鼠将不再是色盲。3月23日的《科学》杂志报道了该研究成果。灵长类之所以能够区分出各种各样的颜色,是因为它们的眼睛含有三种感光色素蛋白,其中每一种蛋白分别对某一段波长的光特别敏感。  相似文献   

9.
基于H分量旋转的色盲矫正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色盲患者的色彩分辨力,提出一种基于H分量旋转的色盲矫正方法。在颜色的HSI空间,利用H分量的连续性和周期性特点,在保持S、I分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旋转H分量得到矫正图像,该图像以降低低频颜色的分辨率来换取高频颜色的分辨率提高。实验表明:在色盲类型给定且图像颜色是给定色盲易混淆的情况下,对H分量旋转120度能得到色彩分辨效果很好的矫正图像。  相似文献   

10.
色觉障碍包括色盲和色弱,有后天性和先天性之分.后天患者往往伴有视力的严重损害,故较易发现.先天患者往往视力良好,对自己的色觉异常往往不自知.色觉障碍与日常生活及工作有密切的关系,故研究青少年色觉障碍的发病情况,对其职业选择、优生优育,减少色盲的发病率,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等都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为此,我们于1988年5月至6月对汉中市八个中学的部分中学生进行了色觉障碍的详细调查与统计,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毛春晓 《遗传》2024,(4):346-354
在遗传学课程教学中,红绿色盲是X连锁隐性遗传的典型案例。然而红绿色盲只是比较常见的色觉障碍,还有其他临床分型。不同的色盲遗传方式可能不同,致病基因也不同。近年来,关于色盲的致病基因、分子机制、基因治疗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可以作为很好的素材在遗传学教学中进行使用。本文阐述了基于色盲的遗传学教学素材的挖掘及其在本校遗传学课程中“绪论”“遗传的细胞和分子基础”“伴性遗传”“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遗传学进展”等章节教学中的应用。通过课堂教授与问答,辅以课后文献检索与阅读,使学生在更好掌握遗传学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能拓宽遗传学学术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2.
统编高中《生物》教材中关于色盲、血友病和白化病的遗传方式问题,有如下描述:"人的色盲遗传、血友病遗传都属于伴性遗传."和"人类有些病症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而且大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如白化病就是这样."笔者认为,这种说法不够全面,值得商榷.实际上色盲和血有病有许多类型,有些是属于伴性遗传的,有些是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的.而白化症也有两种类型,有隐性遗传的;也有显性遗传的.现将这三类病提出来,加以分析说明,供教学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做学术报告和技术交流时,大都将不同规格的电镜底片制作成24毫米×36毫米的幻灯片。通常把电镜所拍摄的负片制成幻灯片时,先要把负片印成相片,用相机把相片用色盲片翻拍下来,再用色盲片拷贝成幻灯片。这些过程不但时间长,手续繁杂,而且经多次翻拍,每次很难保证不丢失细节,有的还要借助于体积较大,结构较为复杂的翻拍机进行。  相似文献   

14.
1984年9月至12月,我们对伊宁市和察布查尔县的民族中、小学男学生中的色盲率进行了调查。其中维吾尔族1,347人,哈萨克族838人,锡伯族837人,共3,022人。被调查者的年龄范围是8—19岁。  相似文献   

15.
1984年9月至12月,我们对伊宁市和察 布查尔县的民族中、小学男学生中的色盲率进 行了调查。其中维吾尔族1,347人,哈萨克族 838人,锡伯族837人,共3,022人。被调查者 的年龄范围是8-19岁。  相似文献   

16.
笔者从事高中生物教学多年,现就“伴性遗传”教学中学生常见的错误作一浅析,供同行参考。 1、基因型字写不规范。 伴性遗传所研究的是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传递行为,它的遗传方式是与性别相关的特殊的遗传现象。因此,基因型的字写有其特殊的表达形式。如男色盲的基因型应为X~bY,可常有些  相似文献   

17.
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应当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科学探究素材.把陈述性知识转为程序性知识,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以下是“伴性遗传”一节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设计及实施情况。教学设计思路:根据布鲁纳探究教学模式,按照“现象→问题→假设→验证→结论→应用”的思路设计教学内容。①现象:学生自习“色盲(道尔顿症)的发现”。课前几周布置学生调查家庭色盲遗传情况,挑出几个学生家庭的系谱,学生观察、讨论。②问题:引导学生根据现象  相似文献   

18.
人眼是一个很好的图象检测器。人眼网膜的感受器有两种: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视锥细胞分辨本领高,有色觉,但是灵敏度低,适用于明视觉;视杆细胞灵敏度高,但分辨力差,色盲,适用于暗视觉。在正常照度下,人眼检测目标的效果主要  相似文献   

19.
科研快讯     
《生物磁学》2007,(3):I0001-I0006
导入人类感光色素基因的小鼠从此告别色盲时代;瑞士科学家计划在2015年制造出“人类大脑”;一种促进癌细胞扩散的免疫细胞被发现;首例DNA制动器仅有头发的千分之一;国际动物基金组织发现新物种婆罗洲云豹。  相似文献   

20.
利用滤光片型测异仪,对220名(男146,女74)受试者进行了比配黄光所需的红光和绿光的相对量及其变动范围的测定。220例中,207例色觉正常,对他们R/G比值的统计学特性加以分析,假设其分布是正态的。其余13例,占总检查人数的6%,包括甲型色盲3人,乙型色盲3人,甲型异常三色觉者1人,乙型异常三色觉者2人和极端乙型异常三色觉者4人。7名异常三色觉者中的6名的相对光谱亮度曲线曾群加测定。此外,我们还测定了5名正常人,2名甲型色盲和2名乙型色盲的相对光谱亮度曲线,以资此较。同时,所有的受试者还阅读了假等色图谱(Ishihara 15版),作为一种衡量其色分辨能力的定性检查。从我们实验结果的相关考虑,同时根据Rushton对圆锥细胞色素从正常人的分布过渡到二色觉者的分布的建议,对异常三色觉的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为了解释异常三色觉者的某些视功能表现,除了由一个系统一部分细胞的视色素轉变到另一个系统的视色素而产生的异常三色觉之外,另外一些例子可能是由于形成某些异常的色素而引起的,这种异常的色素既不存在于正常“红”系统中,也不存在于正常“绿”系统中,可能是P_(54)和(2P_(54)+3P_(59))两色素轉变过程中停留在中间状态的一种色素。这个假设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简单异常三色觉羣里,R/G比值容易处于某些数值。对平均R/G比值与正常人相差很小但此配范围又较大的异常三色觉者,可能的解释是他们的“红”系统和“绿”系统的色素在某种程度上相互轉变,两个系统的吸收光谱相互接近。此外,还有一些更复杂的例子,须要一个以上的形成原因来解释他们的视觉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