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麻黄素对各发育期昆明小鼠(Mus musculus)仔鼠睾丸组织结构及Bax蛋白和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阳性表达的影响,选取雄性仔鼠采用递增剂量腹腔连续注射麻黄素,应用生物显微技术观察睾丸组织结构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和体视学半定量方法检测Bax和EGF蛋白在睾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表明,麻黄素组仔鼠各发育阶段生精小管直径及上皮厚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或P<0.05),初级精母细胞直径小于对照组(P<0.01或P<0.05),生精小管上皮各级生精细胞的发生较晚,且排列疏松而凌乱,细胞间空隙多,发育成熟期管腔内成熟精子较少;麻黄素组各发育期仔鼠睾丸中Bax和EGF蛋白的阳性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强(P<0.01或P<0.05).上述结果表明,麻黄素影响仔鼠睾丸组织的发育,麻黄素对各发育期仔鼠睾丸组织的损伤可能与Bax和EGF蛋白表达的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麻黄素对各发育期仔鼠(Mus musculus)睾丸组织结构及Bax蛋白和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阳性表达的影响,选取60只雄性仔鼠采用递增剂量腹腔连续注射麻黄素,应用生物显微技术观察睾丸组织结构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和体视学半定量方法检测Bax蛋白和EGF在睾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表明麻黄素组仔鼠各发育阶段生精小管直径及上皮厚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 < 0.01或P < 0.05),初级精母细胞直径小于对照组(P < 0.01或P < 0.05),生精小管上皮各级生精细胞的发生较晚,且排列疏松而凌乱,细胞间空隙多,发育成熟期管腔内成熟精子较少;麻黄素组各发育期仔鼠睾丸中Bax蛋白和EGF的阳性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强(P < 0.01或P < 0.05)。上述结果说明,麻黄素影响仔鼠睾丸组织的发育,麻黄素对各发育期仔鼠睾丸组织的损伤可能与Bax蛋白和EGF表达的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免疫相关GTP酶1(Irgm 1)对小鼠血管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形成的影响。方法:高脂饲料喂养野生型(WT)、ApoE~(-/-)Irgm 1~(+/+)和ApoE~(-/-)Irgm1~(+/-)小鼠3个月,建立AS模型;取小鼠主动脉弓,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观察WT和ApoE~(-/-)Irgm 1~(+/+)小鼠血管AS斑块中Irgm 1的表达情况及部位;Western blot方法检测WT和ApoE~(-/-)Irgm 1~(+/+)小鼠血管AS斑块中Irgm 1蛋白表达情况;Q-PCR方法检测WT和ApoE~(-/-)Irgm 1~(+/+)小鼠血管AS斑块中Irgm 1 m RNA表达情况;油红O染色观察ApoE~(-/-)Irgm1~(+/+)和ApoE~(-/-)Irgm1~(+/-)小鼠血管AS斑块形成情况;结果:与WT组相比,ApoE~(-/-)Irgm 1~(+/+)组小鼠主动脉弓AS斑块中Irgm 1+细胞明显增多,Irgm 1+细胞主要位于血管AS斑块的表面;与WT组相比,ApoE~(-/-)Irgm 1~(+/+)组小鼠血管AS斑块中Irgm 1蛋白表达显著增多(P0.001),Irgm 1 m RNA表达显著增多(P0.01);与ApoE~(-/-)Irgm1~(+/-)组相比,ApoE~(-/-)Irgm1~(+/+)组小鼠主动脉弓AS斑块面积显著增大(P0.01);结论:Irgm 1能够促进血管AS斑块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环磷酰胺对大鼠睾丸及其细胞免疫的影响,探讨抗肿瘤药物在生殖免疫功能中的机制。方法选用16只15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8只;实验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20mg/kg/d,连续5天,用药两个月后,应用HE染色法研究大鼠睾丸远期组织学变化,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方法)检测生精小管中生殖细胞凋亡,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流式细胞术进行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结果实验组睾丸生精小管直径缩小、间距增宽、生精上皮变薄、生殖细胞层次和数量减少、生精小管腔多未见精子形成,实验组睾丸生精小管直径、面积、生殖细胞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生殖细胞凋亡增多,差异显著(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T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1),血清FSH、LH水平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CD3+CD4+、CD4+/CD8+明显降低(P〈0.01),CD3+CD8+明显升高(P〈0.01)。结论环磷酰胺对大鼠睾丸远期损害明显,促进生殖细胞凋亡,降低睾酮的分泌,并抑制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和人Bcl-2相关x蛋白(Bcl-2、Bax)在吗啡依赖大鼠睾丸生殖细胞中的表达及细胞凋亡可能机制,为治疗阿片类毒品造成的男性性功能减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递增法每日给予雄性大鼠皮下注射盐酸吗啡针剂,建立吗啡依赖组。空白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实验成功后将两组大鼠睾丸组织作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吗啡依赖组大鼠生精管壁细胞明显地出现上皮层次减少,仅有2~3层,细胞排列疏松,界限模糊,精子细胞和精子数目减少,并发现曲细精管腔内有脱落的生精细胞;免疫组化结果:吗啡依赖组大鼠生殖细胞中bcl-2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生殖细胞中bax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吗啡依赖可造成雄性大鼠生殖细胞凋亡数量显著增加,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抑凋亡因子Bcl-2,上调促凋亡因子Bax,促进生殖细胞凋亡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邢晓为  李麓芸  卢光琇 《遗传》2007,29(6):699-704
研究小鼠生精新基因SRG4在出生后小鼠睾丸及手术隐睾中的表达特性, 为了解SRG4在精子发生中的作用奠定基础。取出生后1, 3, 12 w小鼠睾丸进行免疫组化检测, 观察SRG4蛋白在出生后小鼠不同发育阶段睾丸中的表达; 制备单侧手术隐睾模型, 取术后0~18 d 的隐睾组织进行半定量RT-PCR检测, 观察SRG4 mRNA在隐睾病变过程中的表达变化, 并对隐睾术后18 d 睾丸进行组织原位杂交分析。免疫组化分析结果表明, SRG4蛋白在出生1 w的小鼠睾丸中几乎检测不到, 在出生3 w的小鼠睾丸中有明显表达, 在出生12 w的小鼠中大量表达, 主要分布在精母细胞和圆形精子细胞胞浆及胞膜, 呈不均匀分布。半定量RT-PCR结果发现, SRG4 mRNA在小鼠隐睾术后0~6 d表达没有明显下调, 9 d 开始表达下调, 第18 d表达最低。组织原位杂交结果表明, 术后18 d隐睾睾丸生殖细胞大量凋亡, 精曲小管中仅见到个别的SRG4阳性信号, 而对照则不受影响。上述结果说明, SRG4蛋白表达受小鼠生长发育调控; 隐睾模型中, 随着生殖细胞的大量凋亡, SRG4基因表达下调, 提示SRG4基因可作为一个精子发生特定阶段的分子标记用以研究精子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7.
苏晓红  刘晓  吴佳  魏艳红  王云霞  邢连喜 《昆虫学报》2011,54(10):1104-1110
为探讨凋亡调节因子Bcl-2和Bax蛋白对白蚁生殖蚁和工蚁性腺发育的影响, 揭示白蚁生殖品级与非生殖品级性腺发育的调节机理, 以尖唇散白蚁Reticulitermes aculabialis为研究对象, 运用免疫细胞化学定位方法对生殖蚁和工蚁精子发生过程中的Bcl-2和Bax蛋白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生殖蚁和工蚁精子发生过程中从精原细胞至精子时期均有Bcl-2-like和Bax-like的阳性表达。生殖蚁的次级精母细胞、 精子细胞和精子中Bcl-2-like阳性表达率较高, 而在精原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中阳性率较低; 工蚁在次级精母细胞中最高, 在精原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中较低。除初级精母细胞期外, 工蚁生殖细胞其他发育阶段Bax-like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生殖蚁同一阶段生殖细胞。生殖蚁的生殖细胞在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时期Bax-like阳性表达率较高, 发育至精子时期阳性率最低; 工蚁在次级精母细胞、 精子细胞和精子时期Bax-like表达率较高, 在初级精母细胞中表达率最低。在精子发生过程中, 生殖蚁生殖细胞Bax/Bcl表达量比值逐步下降; 而工蚁生殖细胞发育过程中Bax/Bcl表达量比值仅在次级精母细胞期下降, 其他发育时期均升高; 根据Bax/Bcl判断, 精原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是生殖蚁精子发生过程中主要的凋亡点, 而工蚁除了精原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外, 精子细胞和精子也是主要的凋亡目标。研究结果表明, 白蚁生殖细胞凋亡与其他动物一样受Bcl-2家族的调节, 在精子发生过程中Bcl-2-like和Bax-like表达具有动态变化规律, 正是这种变化调控生殖细胞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生或死; Bcl-2-like和Bax-like对生殖细胞凋亡调节不仅在精子发生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且可能与工蚁品级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SPF级C1型尼曼-匹克病小鼠(Npc1~(-/-)小鼠)的生长繁殖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为开展NPC1病人的研究提供理论性的基础资料。方法 (1)选取0~77日龄Npc1~(-/-)、Npc1~(+/-)和Npc1+/+小鼠雌雄各40只,定期称重并绘制生长曲线;(2)Npc1~(-/-)小鼠由Npc1~(+/-)小鼠交配繁殖产生,统计Npc1~(+/-)小鼠连续4代的繁殖数据;(3)检测60日龄Npc1~(-/-)和Npc1+/+小鼠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 (1)Npc1~(-/-)小鼠的体重在7周前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增加,7周后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减少,直至11周左右死亡。Npc1+/+和Npc1~(+/-)小鼠的体重均随着日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两者之间并没有显著差别。4周后雄性比雌性体重增加明显比雌性小鼠快;(2)Npc1~(+/-)小鼠不同代内交配分娩间隔、窝产仔数、离乳仔数、离乳仔数中雌雄数量及阳性数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第2代的离乳率明显大于第1代(P0.05);(3)Npc1~(-/-)和Npc1+/+小鼠血液生理指标中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和平均过氧化物酶指数(MPXI)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差异无显著性(P0.05)。生化指标中尿素(UREA)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葡萄糖(GLU)、乳酸脱氢酶(LDH)、钾(K)和铜(Cu)等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1)Npc1~(-/-)、Npc1~(+/-)和Npc1+/+小鼠的生长曲线因基因型和性别的不同而存在差异;(2)Npc1~(+/-)小鼠不同代的繁殖能力差异无显著性;(3)Npc1~(-/-)和Npc1+/+小鼠的部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营养失衡对小鼠精子发生的影响。方法:健康的30只C57/B6雄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高脂组(HF)、花生四烯酸组(HF+AA)。喂食16周,做合笼实验并记录致孕率,通过精子动力分析仪检测小鼠精子活力和数量的变化,用Elisa试剂盒测血清中睾酮和甘油三酯水平。通过病理组织染色观察小鼠睾丸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利用Realtime-PCR的方法检测小鼠睾丸中Dazl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高脂组、花生四烯酸组与对照组相比精子活力[(16±0.01;12.33±2.83 vs72.2±12.73)%,P0.001],精子数量[(7.5±1.13;6±0.14 vs 13.87±0.35)million/m L,P0.001],致孕率[(28.57;14.29 vs 78.57)%,P0.001]及血清睾酮含量[(0.35±0.14;0.27±0.07 vs 3.51±0.7)ng/m L,P0.001]均显著性降低。高脂组、花生四烯酸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中甘油三酯的含量显著增高[(0.74±0.04;0.74±0.04 vs 0.45±0.04)mmol/L,P0.001]。病理组织染色观察到花生四烯酸组小鼠睾丸组织出现了明显异形,曲细精管内部的初级精母细胞明显缺失,管腔中从初级精母细胞到精子的发生过程出现了变异,精子的数量也显著性下降。参与精子生成过程中的减数分裂前的有丝分裂增殖期、精原细胞的发育等过程的Dazl基因在高脂组和花生四烯酸组小鼠睾丸中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0.87±0.05;0.65±0.03 vs 1.07±0.04,P0.05)。结论:膳食中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失衡会导致雄鼠精子发生发育的障碍  相似文献   

10.
以往研究显示Uchl1参与调节生理状况下小鼠精母细胞的凋亡。本文以小鼠实验性单侧隐睾为研究模型,以切除单侧睾丸和假手术作为对照,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DNA末端标记(TUNEL)观察生精细胞的形态和凋亡情况;用免疫组化分析Uchl1及其相关蛋白Jab1和p27kip1在隐睾症的热应激反应导致精母细胞损失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并用亲和分析(pull-down)和免疫荧光共定位检测三种蛋白在精母细胞的关联性。结果显示,Jab1和p27kip1,与Uch1平行,在具凋亡形态的精母细胞中响应热应激而含量增加,而在多核巨细胞中无类似变化。Jab1可以与睾丸蛋白提取物中Uchl1结合,并与Uchl1和p27kip1特异性地在具凋亡形态的精母细胞中共定位。以上结果提示,Uchl1蛋白的积累参与隐睾中热应激诱导的生精细胞凋亡过程,但不影响接下来的多核巨细胞的形成,且Uchl1蛋白的作用机制涉及Jab1和p27kip1参与的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ghrelin在正常及X射线辐射损伤后小鼠睾丸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辐射剂量1·0GyX线对成年小鼠进行全身照射,于照射后16h取睾丸组织制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ghrelin在辐射损伤小鼠及正常对照组小鼠睾丸中的表达,探讨ghrelin表达的变化及意义。结果正常小鼠睾丸ghrelin主要表达在间质细胞的胞浆中,呈强阳性。X线照射后16h,ghrelin的表达主要集中于生精小管内各级生殖细胞中,特别是在精原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中有强阳性反应,且其表达具有生精周期特异性,而间质细胞中呈阴性。结论Ghrelin在小鼠正常及辐射损伤睾丸中的特异性表达和变化,提示其可能与睾丸精子发生、精子形成及辐射损伤修复有关,具有重要的睾丸生物学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iR-34a在幼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增殖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幼鼠海马神经元细胞,转染miR-34a抑制剂(miR-34a inhibitor)、抑制剂对照(inhibitor control)、miR-34a模拟物(miR-34a mimics)、模拟物对照(mimics control),RT-PCR检测细胞中miR-34a表达水平。MTT检测转染后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Cleaved-caspase-3、Bcl-2、Bax的表达水平。结果:转染miR-34a inhibitor可以抑制miR-34a的表达,miR-34a mimics可以促进miR-34a的表达。miR-34a mimics对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高于mimics control组(P0.05),miR-34a inhibitor组抑制率明显低于inhibitor control组(P0.05)。miR-34a inhibitor组神经元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inhibitor control组(P0.05),miR-34a mimics组神经元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mimics control组(P0.01),inhibitor control组和mimics control组神经元细胞凋亡率差异不显著(P0.05)。miR-34a inhibitor组Cleaved-caspase-3、Bax蛋白表达量低于inhibitor control组,差异显著(P0.05);miR-34a inhibitor组Bcl-2蛋白表达量高于inhibitor control组,差异显著(P0.05);miR-34a mimics组Cleaved-caspase-3、Bax蛋白表达量高于mimics control,差异显著(P0.05);miR-34a mimics组Bcl-2蛋白表达量低于mimics control,差异显著(P0.05)。结论:miR-34a抑制海马神经元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Cleaved-caspase-3、Bcl-2、Bax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胚胎期接触双酚A(Bisphenol A,BPA)对雄性胎鼠睾丸发育的影响及睾丸内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和p53表达的影响。方法母鼠怀孕后第2天对其灌服双酚A(剂量5,50,100 mg/ml/day),一直持续分娩,F1代雄性小鼠饲养至75日龄,观察BPA对仔鼠成年后睾丸结构和PCNA和p53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BPA处理组睾丸发育受到抑制,曲细精管直径和管腔直径变小(P0.05),管腔内出现大量胞质残余体,部分管腔出现潴留管腔液,支持细胞生长受到抑制,生精细胞排列紊乱,细胞质出现空泡化。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在BPA处理组,PCNA除了在精原细胞大量表达外,在初级精母细胞中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P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胚胎期接触BPA导致成年后睾丸内p53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胚胎期接触BPA对雄鼠睾丸发育有着长期的不良影响,可能源于BPA引起细胞的异常增殖和凋亡。  相似文献   

14.
Li EZ  Li DX  Zhang SQ  Li L  Wang CY  Zhang XM  Lu JY  Liu YK 《生理学报》2007,59(3):345-350
为使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在体外大量扩增,需要阐明SSCs自增殖机制。为筛选SSCs自增殖相关因子,探索SSCs自增殖机制,本研究选取10日龄昆明乳鼠行隐睾手术,术后35d分别取小鼠两侧睾丸。组织学分析结果显示,实验性隐睾中生殖细胞的分化停滞在精母细胞阶段,且只有少量的精母细胞出现,精原细胞的比例高于正常成年雄性小鼠(45日龄)。应用双向凝胶电泳分析隐睾小鼠与正常成年小鼠睾丸差异表达蛋白。结果显示,与正常成年小鼠相比,隐睾小鼠睾丸中有9种蛋白表达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6种蛋白表达下调,3种上调。对9种差异表达蛋白点胶内酶切后进行质谱分析,其中4种蛋白分别鉴定为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1(phosphatidylethanolamine-binding protein1,PEBP1),HES—related basic helix-100p-helix protein(HERP),Stathmin蛋白和一种未命名蛋白。本研究通过制作有效的隐睾动物模型,运用蛋白组学的技术方法,成功筛选并鉴定了4种隐睾相关蛋白,有助于探讨SSCs自增殖及隐睾引起雄性不育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细胞外基质相关蛋白在隐睾双峰驼的分布情况及其组织化学特征,应用电镜技术和多种组织化学方法比较了隐睾和正常睾丸的超微结构,组织化学特点及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ol Ⅳ)和硫酸乙酰肝素糖蛋白(HSPG)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1)与正常睾丸间质结构相比,光镜下隐睾生精小管发育不全,间质内胶原纤维稀疏,网状纤维分布明显,间质血管及生精小管固有膜PAS及AB-PAS阳性反应较弱。电镜下,隐睾生精上皮基膜明显增生,外围I型胶原纤维较少,管周肌样细胞不典型;间质毛细血管及Leydig细胞周围纤维细胞多见,而正常睾丸在间质毛细血管及Leydig细胞周围多分布有成纤维细胞。(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正常睾丸组织的Col Ⅳ、LN及HSPG在Leydig细胞内均为强阳性表达,Col Ⅳ和LN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强阳性表达,后者在Sertoli细胞的表达尤为明显,HSPG在精原细胞无表达;隐睾时Col Ⅳ、LN及HSPG在Leydig细胞内阳性表达均明显减弱,Col Ⅳ、LN在管周肌样细胞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阳性表达也减弱明显,HSPG在精原细胞较强阳性表达,且在精子细胞呈强阳性表达。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双峰驼正常睾丸组织中Col Ⅳ和LN的分布显著高于隐睾组织(P<0.05),HSPG检测结果在正常睾丸与隐睾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1)。该研究表明,双峰驼隐睾生精小管发育异常,间质组织中合成胶原纤维的能力下降,睾丸细胞外基质的重要成分Col Ⅳ,LN与正常组差异显著与生精小管及Leydig细胞异常发育有关,而HSPG在隐睾生精上皮的强阳性表达与精原细胞发育不成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改善大鼠隐睾模型的制作方法,提高隐睾模型的质量,并对新模型的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2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trl)和模型组(modl)采用模拟失重大鼠模型,对大鼠进行3周尾部悬吊进行造模,随后模型组大鼠解悬吊恢复8周观察该模型的稳定性。结果经过3周的尾部悬吊,模型组所有大鼠睾丸均滑入腹腔,同时和对照组相比,睾丸和附睾的重量出现极显著的降低(P〈0.01)。HE染色发现对照组大鼠睾丸的生精小管结构排列紊乱,精原细胞消失,附睾尾中成熟精子消失。经过8周的恢复,大鼠的睾丸及附睾仍未恢复到正常水平(P〈0.01),HE染色显示其生精小管结构和精原细胞数量并未出现明显的改善。结论尾吊法所建立的大鼠隐睾模型效果稳定,可以有效模拟大鼠隐睾时的睾丸温度变化情况,同时对大鼠的伤害较小,操作比较简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乙烯利对青春期大鼠睾丸组织病理及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青春期雄性25日龄SD大鼠,分别以乙烯利浓度为2000 mg/kg、1000 mg/kg、500 mg/kg和生理盐水连续灌胃14和21天,分别取睾丸固定、包埋,以HE染色、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法)光镜观察睾丸的组织形态学变化、检测生精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低剂量组较对照组相比生精小管萎缩,生精细胞排列紊乱;中剂量和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相比,生精小管更加萎缩,生精细胞排列明显紊乱;接触乙烯利14天后高剂量组生精细胞凋亡指数与低剂量、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高剂量与中剂量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剂量和低剂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接触乙烯利21天后各组间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乙烯利可导致大鼠生精细胞凋亡增加,生精能力下降,这可能是导致青年不育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绞股蓝皂苷通过影响长链非编码RNA TUG1/miR-26a干扰线粒体凋亡改善ApoE~(-/-)AS小鼠肝脏脂质沉积防治AS机制,本实验将10只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20只健康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绞股蓝皂苷组(高脂饲料喂养12周),灌胃给药4周。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脂质沉积情况,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水平,实时荧光定量Q-PCR检测长链非编码TUG1、miRNA-26a表达,实时荧光定量Q-PCR及Wes全自动蛋白质印迹定量分析系统检测Bcl2、Bax、Cytc、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cleaved PARP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果显示模型组ApoE~(-/-)小鼠血脂水平发生紊乱,肝细胞体积变大,脂肪空泡明显,小鼠肝脏Lnc-TUG1表达显著升高,miRNA-26a显著下降(P0.01);Bax、Cyt-c、cleaved caspase-3、cleaved PARP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Bcl2 mRNA及蛋白显著下降(P0.01或P0.05);cleaved caspase-9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或P0.05),cleaved caspase-9 mRNA仅有上升趋势;绞股蓝皂苷干预后血脂紊乱得以改善,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减轻,脂肪空泡明显减少,小鼠肝脏Lnc TUG1表达有所下降,miRNA-26a表达有所上调(P0.05),小鼠肝脏Bax、Cyt-c、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下调,Bcl2 mRNA及蛋白显著上调(P0.01或P0.05),cleaved PARP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cleaved PARP mRNA仅有下调趋势;研究结果提示绞股蓝皂苷可能通过影响长链非编码RNA TUG1/miR-26a干扰线粒体凋亡改善ApoE~(-/-)AS小鼠肝脏脂质沉积,进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GPR30受体激动剂G1对高糖诱导的EA.hy926内皮细胞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的影响。方法选用EA.hy926内皮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on,17.51mmol/L葡萄糖)、高糖组(HG,33.3mmol/L葡萄糖)、高糖+G1组(HG+G1,HG+1umol/L G1),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ERS相关分子Bip、IRE1、PERK及凋亡分子Bax、Bcl-2的表达变化,RT-PCR法检测Bip和CHOP的mRNA表达变化。结果 HG组与Con组比较,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Bip、IRE1、PERK及凋亡分子Bax表达上调(P0.01,P0.05或P0.001),Bcl-2的表达下调(P0.01),Bip mRNA、CHOP mRNA表达上调(P0.001及P0.01);HG+G1组与HG组比较,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Bip、IRE1、PERK及凋亡分子Bax表达下调(P0.05或P0.01),Bcl-2的表达上调(P0.05),Bip mRNA、CHOP mRNA表达下调(P0.001及P0.01)。结论 GPR30受体激动剂G1可抑制EA.hy926内皮细胞内质网应激。  相似文献   

20.
该文探讨了氢气对高氧暴露下早产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type Ⅱ alveolar epithelial cells,AECⅡ)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将原代分离培养的早产鼠AECⅡ分为4组:空气组、高氧组、高氧+氢气组、高氧+氢气+PD98059组。空气组、高氧组分别置于氧浓度为21%的空气和95%的氧气中;高氧+氢气组在高氧暴露前加入氢气;高氧+氢气+PD98059组在高氧暴露前同时加入氢气和ERK1/2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再置于氧浓度为95%的密闭氧仓中。各组均培养24 h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ERK1/2、p-ERK1/2、Bax蛋白质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Bax和caspase-3 m RNA水平。结果发现,与空气组比较,高氧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细胞增殖能力、p-ERK1/2蛋白质水平明显降低(P0.01),Bax蛋白质与mRNA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caspase-3 mRNA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高氧组比较,高氧+氢气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减低(P0.01),细胞增殖能力升高(P0.01),p-ERK1/2蛋白质水平明显升高(P0.01),Bax蛋白质与mRNA水平均降低(P0.05),caspase-3 mRNA水平降低(P0.05);当加入ERK1/2抑制剂PD98059后,氢气的保护作用被消除(P0.05)。氢气可通过激活MAPK-ERK1/2信号通路抑制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改善高氧导致AECⅡ的凋亡和增殖受限,促进细胞存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