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研究发现,副黏病毒基质蛋白(Matrix protein,M)是一种多功能病毒蛋白,在细胞内不仅能抑制宿主细胞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调节病毒基因组的复制和转录以及招募细胞蛋白协助病毒粒子组装和出芽,还可以通过自身的泛素化和磷酸化修饰促进病毒的复制。然而,作为副黏病毒成员之一的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其M蛋白目前仅证实参与了NDV的组装和出芽释放过程,其它副黏病毒M蛋白的功能在NDV中尚不清楚。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副黏病毒M蛋白功能的相关研究进展,将NDV与其它副黏病毒M蛋白功能进行比较,着重阐述了M蛋白在NDV毒力、复制和致病性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并对NDV M蛋白功能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流感病毒基质蛋白(matrix protein,M)在病毒复制和毒力方面有重要作用.编码基质蛋白的M1基因和M2基因胞外域序列是A型流感病毒的保守序列,是研究具有交叉保护能力流感疫苗的候选基因.我们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CAGGSP7/M1和pCAGGSP7/M2,用质粒DNA免疫小鼠以观察其免疫原性.分别在M1DNA免疫2、3、4、5、6次或M2 DNA免疫4、5、6次7 d后,用致死量同源流感病毒A/PR/8攻击小鼠,通过检测小鼠血清抗体滴度、肺部病毒量和小鼠存活率来观察质粒DNA的保护效果.结果表明,随着免疫次数增加,M1 DNA免疫组在病毒攻击后小鼠存活率增高,而M2 DNA免疫组小鼠攻毒后全部死亡.说明M1 DNA多次免疫后能提供抗流感病毒的部分保护,M2 DNA没有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核转运受体蛋白importinβ1是输入蛋白importinβ家族重要成员之一,它是一种相对保守的、广泛分布于真核生物细胞内的核转运受体蛋白。许多研究表明,importinβ1能直接识别和结合含有不同类型核定位信号的病毒蛋白并转运其入核,此过程对病毒的整个复制和致病进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文主要从importinβ1的结构特征、介导的病毒蛋白入核转运机制以及在病毒复制中的作用、药物阻断importinβ1参与的病毒复制等研究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病毒蛋白细胞核定位的分子机制和功能以及抗病毒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质蛋白和衣壳蛋白是BIV的主要结构蛋白,在病毒感染及整个复制周期中起重要作用。本文采用 pTXB系统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融合状态的牛免疫缺陷病毒 BIV基质蛋白 MA及衣壳蛋白 CA,经几丁质亲合、自剪切纯化后,获得不含融合片段的纯化产物。每克湿菌体MA产量可达毫克级,CA表达量达十毫克级。用原核表达获得的高纯度CA蛋白免疫大白兔获得的抗血清,经Western Blot 分析显示能够与病毒颗粒的 CA蛋白发生特异反应,证实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可用于制备相应抗体,为研究 BIV相应基因表达变化,进行体外蛋白质相互作用试验提供工具。  相似文献   

5.
核基质与基因表达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Li GW  Wen BG 《生理科学进展》1998,29(3):257-259
核基质是细胞核内由一群复杂多样的非组蛋白构成的纤维网状结构。核基质蛋白具有明显的组织细胞特异性及肿瘤相关性。它作为细胞核的支架结构,在DNA的复制、转录、RNA加工修饰等重要的细胞内事件中起着支持和调节作用,并通过转录调节因子、核基质结合元件以及核基质蛋白与DNA的相互作用等多种途径参与基因的表达调控  相似文献   

6.
基质蛋白和衣壳蛋白是BIV的主要结构蛋白,在病毒感染及整个复制周期中起重要作用.本文采用pTXB系统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融合状态的牛免疫缺陷病毒BIV基质蛋白MA及衣壳蛋白CA,经几丁质亲合、自剪切纯化后,获得不含融合片段的纯化产物.每克湿菌体MA产量可达毫克级,CA表达量达十毫克级.用原核表达获得的高纯度CA蛋白免疫大白兔获得的抗血清,经Western Blot分析显示能够与病毒颗粒的CA蛋白发生特异反应,证实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可用于制备相应抗体,为研究BIV相应基因表达变化,进行体外蛋白质相互作用试验提供工具.  相似文献   

7.
苏珊  刘鑫  康巧珍  郑永唐 《病毒学报》2021,37(5):1227-1233
病毒与宿主细胞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是重大的医学实践课题.病毒可以与宿主蛋白相互作用并改变细胞的正常功能,从而促进病毒的感染与复制.宿主细胞膜骨架蛋白在病毒的生命周期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细胞膜骨架蛋白参与了病毒的感染及复制,尽管许多精细机制尚不清楚,但这扩展了人们对细胞膜骨架蛋白功能的理解.本文重点介绍宿主细胞膜骨架蛋白如肌动蛋白、血影蛋白在病毒进入、细胞内运输、组装和释放等病毒感染复制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与禽流感病毒基质蛋白M1相互作用的蛋白。方法:表达禽流感病毒基质蛋白M1,经Ni^2+柱亲和层析纯化,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技术捕获BHK-21细胞裂解液中与M1相互作用的细胞蛋白,并进行质谱分析。结果:获得了纯度在85%以上的基质蛋白M1,并利用此蛋白捕获到宿主细胞肌球蛋白重链6。结论:肌球蛋白重链6与禽流感病毒基质蛋白M1可能存在体外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
索戈托病毒属于正黏病毒家族,是一种由蜱传播给人或动物的虫媒病毒,其基因结构特征、复制及转录、编码产物的功能等与流感病毒有诸多相似之处,对流感病毒保守位点的探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索戈托病毒属病毒的动物模型有望作为人感染高致病性流感病毒的一个替代模型。不过迄今为止全球对索戈托病毒的研究尚少,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主要对索戈托病毒的分类、基因组成及各基因编码产物、进化特点等进行了介绍,重点总结了其第六个基因片段编码的基质蛋白M和ML蛋白在病毒复制周期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病毒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展鹏  刘新泳 《生命的化学》2007,27(5):392-395
HIV—1基质蛋(matrix protein,MA)在HIV-1生命周期中的侵入融合、核运输及组装等环节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其结构中的N末端的核定位信号N(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NLS)是介导整合前复合体(preintegration complex,PIC)的核运输所必需的。MA在HIV—1复制中所起的关键作用以及核定位信号区的高度保守性,使它成为寻找新的作用机制和不易产生耐药性的抗艾滋病药物的新靶点。目前已报道了多种靶向MA核定位信号区的抑制剂。该文介绍HIV-1MA的结构、主要功能及靶向该蛋白质的抑制剂研究。  相似文献   

11.
周培富  潘蝶  杨成 《生物技术》2019,(1):96-102
目前,对中低品位铝土矿的利用主要依赖于对传统炼铝工艺及传统选矿工艺的改进。该文在综述微生物在中低品位铝土矿中的运用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微生物对中低品位铝土矿的生物脱硅及生物浸铝,并分析了其作用机制,揭示了利用微生物(细菌和真菌)对铝土矿进行生物脱硅或生物浸铝具有理论和实际可行性,并可对传统炼铝工业形成有效补充。在此基础上,探讨微生物在中低品位铝土矿脱硅及浸铝运用中面临的困难,并逐一展开讨论相应的解决方案,对微生物在中低品位铝土矿中的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白及为兰科白及属植物。作为著名中药,白及功效多样、用途广泛,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随资源利用强度的增加,野生白及资源日渐萎缩,人工规模化种植是实现白及药用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由之路。优良种质及繁育技术是种植业的关键问题。为了更好地推动白及资源研究和可持续利用,本文就白及种质及快繁技术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就白及资源再生策略进行初步探讨,为相关研究和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崇慧影  文晓鹏 《生物技术》2019,(1):39-45,56
[目的]筛选火龙果果实发育期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方法]以火龙果不同发育时期的果实为材料,利用qRT-PCR技术检测17个看家基因的表达水平,借助ge Norm和Norm Finder筛选出果实发育期理想的内参基因。[结果]Ge Norm评估YLS8和ACT并列排名第一,表达稳定值均为0. 221,配对差异值V2/3为0. 105; Norm Finder排名前两名为TBP2和YLS8,表达稳定值为0. 160和0. 191。使用内参基因YLS8和TBP2分析火龙果甜菜色素合成途径关键基因HpCytP450-like1的表达水平,与基因Hp Cyt P450-like1在火龙果果实发育期表达趋势一致。[结论]从17个候选基因中筛选出2个理想的的内参基因YLS8和TBP2,可作为火龙果果实发育期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贵州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该研究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该保护区内5个演替阶段的群落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物种组成、重要值、α及β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共调查到维管束植物56科103属140种,优势科有蔷薇科、杜鹃花科和百合科。(2)杜鹃花科植物在整个演替过程中占据综合优势地位,在各演替阶段灌木层重要值均排前三位。(3)沿进展演替方向,群落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dMa)、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e)、Simpson指数(D)及Pielou均匀度指数(Je)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最后群落结构趋于复杂,稳定性上升。(4)随着演替的正向进行,群落间丢失和增加的物种数逐渐变多,物种替代率逐渐升高;物种相似性系数在整个演替过程中不相邻阶段间均表现为极不相似。研究认为,保护区应制定合理的保护措施,避免人为活动的破坏,提升群落稳定性,保护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为发挥生态功能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5.
龙健  冉海燕 《生态科学》2019,38(2):212-218
对贵阳花溪区麦坪乡煤矿废弃地进行了野外调查, 对该地优势植物和土壤进行了采样, 测定样品As、Cd、Cu、Hg、Pb和Zn的含量, 发现当地优势植物雀稗(Paspalum thunbergii Kunth ex Steud.)地上部分Cu含量达到1058.12 mg•kg-1, 转移系数2.89, 富集系数16.07。研究了雀稗在铜离子胁迫实验中的根系活力变化和叶绿素浓度变化, 雀稗根系活力随实验进行而逐渐降低, 铜离子浓度为500 µg•mL-1的实验进行到第四周时TTC还原量达到最低值; 叶绿素浓度随着铜离子浓度的增加而缓慢降低, 进一步确认当地土著植物雀稗对铜离子有一定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6.
鱼道过鱼效果监测方法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18.
为探讨不同等级石漠化对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优势种叶片性状的变化规律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该研究以无、轻度、中度和重度石漠化地区植物群落为对象,通过Shannon-Wiener多样性、Margalef丰富度、Pielou均匀度和Simpson多样性等指数以及优势种LA、LT、LDMC和δ13C等叶片性状分析了石漠化梯度上的物种多样性和叶片性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6个样方共有维管植物188种,隶属69科141属。随着石漠化程度加剧,各物种多样性指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不同等级石漠化物种多样性差异: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优势种LA随着石漠化程度的加剧呈现降低趋势,而LT、LDMC和δ13C呈现升高趋势,不同等级石漠化优势种叶片性状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合CCA分析表明,土层厚度和土壤含水量是影响石漠化地区植物空间分布最主要的影响因素;通过RDA分析显示,物种多样性指数与环境因子之间具有显著相关关系,其中速效钾、土壤含水量、碱解氮、土层厚度和有机质是影响物种多样性和优势种叶片性状的主导因素。这对西南喀斯特植被生态保护和石漠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国真管螺属一新种记述(肺螺亚纲,柄眼目,烟管螺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记述采自贵州省陆生贝类1新种,即白脉真管螺Euphaedusa leucophlebia sp.nov.,对新种形态特征、栖息环境进行了描述,并对其相似种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0.
记述采自中国云南的窗翅叶蝉属Mileewa Distant3新种:黑颜窗翅叶蝉Mileewa nigroscens Yang et Meng,sp.nov.、普洱窗翅叶蝉Mileewa puerana Yang et Meng,sp.nov.和三刺窗翅叶蝉Mileewa trispina Yang et Meng,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GUG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