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4个普通小麦同核异质系的遗传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刘春光  吴郁文 《遗传学报》1999,26(6):657-665
培育出具有D^2型细胞质的普通小麦核质杂种可育系D^2-CA8057,来源于D^2型细胞质变的不育系msD^2-CA8057和来源于普通小麦CA8057细胞质变异的不育系msA-CA8057。  相似文献   

2.
对4种同核异质小麦粘类非1BL/1RS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幼苗叶片、乳熟期籽粒以及不育系、恢复系和F1小孢子发育四分体至三核期花药进行了细胞色素氧化酶(COD)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腔电泳(PAGE)分析。结果表明:(1)幼苗叶片COD同工酶谱带可以标记4种不育系和保持系;乳熟期籽粒COD同工酶谱带可以将4种不育系、保持系及恢复系区别开。(2)COD在不育系小孢子败育时或败育之前(单核到二核期)酶量降低,面在三核期酶量升高。(3)相同胞质背景下引入不同核恢复基因或不同胞质背景下引入桢核恢复基因,F1小孢子COD同工酶谱带之间有差异。可以将不同发育时期COD同工酶谱带作为鉴别1种不育系以及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的可靠生化标记)。  相似文献   

3.
小麦白粉病以其多发性、普通性成为世界各地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在研究抗病品种对白粉病菌侵染的抗病机理中,采用等电聚焦凝胶电泳技术对抗、感白粉病小麦品种的叶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进行的比较发现:两者的p16.1酶带(位于等电聚焦凝胶电泳酶谱p16.1)从拔节期至田间发病期之间的表现水平有很大差别。可以将其视为区别抗、感白粉病品种的特征性酶带。实验采用功能叶片(Fig.1),对50个小麦品种品系、抗、感病品种间4个组合的正反交F1代、119株F2代、65株抗病品种/感病品种//感病品种的回交一代(BC1)材料,在pH5-8范围内进行过氧化酶同工酶的等电聚焦凝胶电泳分离。胶片于联苯胺染色液中显色。抗病品种中,p16.1酶带在小麦全生育期均有较强的活性,染色后着色深,多属一级酶带;感病品种中,p16.1酶带在拔节之间变得模糊不清、甚至消失踪迹,多为三级、零级酶带;然而、感染白粉病之后酶活性重新表现,并再次回升为一、二级酶带(Tab.1)。此结果在五年年份中均能很好地重复(Tab.2)。抗、感病品种间正反交F1代的p16.1酶带均正常(Fig.2),证明:p16.1酶带的活性是核基因的表达行为。进而在拔节期至发病期,分析抗、感病品种的杂交F2代,p16.1处为一级酶带者与其它类型之间的比值为3:1;而在抗病品种/感病品种//感病品种的回交一代中,两者比例为1:1。表明:p16.1酶带由一单基因编码。由此推断:感病品种的p16.1酶带在拔节期至发病期还受到一隐性调控基因的影响,造成酶活性降低或丧失。  相似文献   

4.
马文丽  杨杰 《生物技术》2004,14(3):30-31
以小麦作对照.系统研究了2种黑小麦幼苗生长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同时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对2种黑小麦的幼苗生长不同时期根、芽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及其蛋白质进行了分离分析。结果显示:黑小麦POD酶活性高于小麦。黑小麦POD同工酶谱与小麦差异明显.且在幼苗生长不同时期变化显著。幼根与幼芽中可溶性蛋白的合成动态具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小麦过氧化物酶特异表达模式与生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量不同类型品种的普通小麦、杂交品系F1代等,对过氧化物酶的特异表达与遗传转换模式及转录间的关系进行屯研究。有关生化性质研究也显示了其AA组成、含量特征的生化性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实验红鲫C1HD系生化遗传标记.方法 采用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垂直电泳法,分析实验红鲫C1HD系与普通红鲫的苹果酸脱氢酶(MD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同工酶.结果 实验红鲫C1HD系和普通红鲫血清蛋白电泳可分离出25条以上蛋白带,分为A、B、C等3个区段.在A、B区段,实验红鲫C1HD系分别具有SP-A1谱带和SP-B1、SP-B3~8谱带,但缺少SP-A2、SP-A3和SP-B2谱带.实验红鲫C1HD系具有8条SOD同工酶电泳谱带,比普通红鲫多出SOD-3、SOD-8两条特征带.两种红鲫均具备MDH-1、MDH-2和MDH-3电泳谱带,且带型一致;普通红鲫额外具备MDH-4和MDH-5两条电泳谱带.结论 血清蛋白SP-A1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3、SOD-8电泳谱带可以作为实验红鲫C1HD系的生化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7.
利用具有粘果出羊草(Ae.kotschyi),易变山羊草(Ae.variabilis),偏凸山羊草(Ae.ventricosa)和二角山羊草(Ae.bicornis)异源细胞质小麦雄性不育系(以下简称粘,易,偏和二角型)组配成不同组合的杂种小麦,研究这4种不育系对杂种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由它们所配制的杂种小麦在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等性状上均高于具有普通小麦细胞质的相同核型杂种小麦,尤其粘,易型某些组合在湿面筋含量,沉淀值两性状上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因此,利用这4种不育系很有希望培育出优势,高产的杂种小麦。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AB、LF、ST(short tail,本地短尾群)三个封闭群斑马鱼的研究比较,建立封闭群斑马鱼的遗传生化标记。方法依照国标GB/T14927.1-2008的遗传操作规程优化实验条件,对三种群斑马鱼的7个遗传生化位点进行研究,以得到其遗传生化图谱。结果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pd)、过氧化氢酶(Ce)、苹果酸脱氢酶(Mod)、葡萄糖磷酸异构酶(Gpi)、酯酶(ES)位点表现出多态性。对三种群多态性位点进行卡方分析,Gpd、Gpi位点群间差异显著(P〈0.01),Ce、Mod有群间差异(P〈0.05)。碱性磷酸酶(AKP)、乳酸脱氢酶(LDH)位点,各品系谱带较一致,未见同工酶多态性。结论Gpd、Ce、Mod、Gpi、ES可作为3种封闭群斑马鱼群间评价的生化标记,通过进一步研究,可建立封闭群斑马鱼的遗传标准。  相似文献   

9.
干旱和ABA对同核异质冬小麦叶片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双向凝胶电泳研究了冬小麦核质杂种NC4、NC37和它们的核供体丰抗13的3个品种幼苗在水分胁迫和外施ABA条件下叶片中蛋白质代谢的变化。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可抑制3种小麦叶片中一些蛋白质合成,使蛋白数量减少,而在NC4、NC37两个核质杂种中有1个PI5.8、20kD的新合成蛋白点出现,根部外伤ABA也可诱导该蛋白合成,核供体丰抗13幼苗中,ABA可诱导合成该蛋白,而水分胁迫时该蛋白没有出现,表明该蛋白由核基因编码,而其表达可能由细胞质中与ABA有关的某种机制调控。  相似文献   

10.
玉米同核同质系在研究细胞质雄性不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94个Operon公司的10碱基RAPD引物,对玉米同核同质系(I)中的野生型正常可育株478(F)和其突变的不育株478-cms的线粒体DNA(mtDNA)进行了RAPD分析。结果表明:仅OPZ-19、OPAA-15与OPS-01 3个引物在同核同质系(I)的野生型正常可育株和其突变的不育株之间扩增出多态产物OPZ-19420、OPAA-15600与OPS-1400。提示在同核同质系的野生型正常可育株和其突变的不育株的mtDNA之间同源性很高,多态性很低,同核同质系相当于在mtDNA水平上的近等基因关系,所找到的多态就在所研究的目标基因附近,因此它是研究mtDNA基因的良好体系。上述3个多态扩增结果在同核同质体系(I)的姐妹同核同质系(Ⅱ)中进行了验证, 结果表明仅2个引物OPZ-19、OPAA-15在姐妹同核同质系(Ⅱ)的野生型正常可育株苏478(F)和其突变的不育株苏478-cms之间获得了与同核同质系(Ⅰ)相同的多态性扩增产物OPZ-19420、OPAA-15600。即这两个多态性产物在两套同核同质系中同时存在,因而这两个多态性产物与育性直接相关的可能性很大。  相似文献   

11.
盐胁迫下小麦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全蛋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蛋白质含量不同的两种小麦幼苗为材料,研究了经高浓度的盐胁迫后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全蛋白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植物处于高盐环境时,会诱导或抑制某些同工酶的产生,控制蛋白质的增加和降低,以适应盐胁迫下细胞内特殊的代谢反应,从而达到抵抗盐渍侵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以4年生‘岑软2号’油茶(Camellia oleifera ‘Cenruan 2’)的半木质化枝条为材料,采用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插穗,测定扦插生根过程中插穗过氧化物酶(POD)、可溶性蛋白质及叶绿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扦插后不同时间的P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且呈规律性变化,POD活性呈“上升–下降–上升–下降”双峰变化趋势,可溶性蛋白质呈“上升–下降–上升”变化趋势,叶绿素含量呈“下降–上升–下降–上升”变化趋势;与对照相比,经生长调节剂处理的插穗P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的峰值显著提高,说明其促进油茶插穗生根。  相似文献   

13.
小麦返白系与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杂交后代IPO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小麦返白系和对照矮变1号以及返白系与各不同生态类型的冬性、半冬性、春性小麦的杂交、回交F1、F2代为材料,研究这些不同基因型品种在返白期间过氧化物酶同工酶(IPO)基因表达模式的动态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在返白期间以返白系为母本的各杂交、回交品种的白化苗中,IPO的个别酶分子表现了可逆的基因阻遏和去阻遏的表达现象。这种表达特点在正、反杂交后F1代中表现一致,从遗传模式上分别属于质-核互作型的分子遗  相似文献   

14.
小麦白粉病以其多发性、普遍性成为世界各地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在研究抗病品种对白粉病菌侵染的抗病机理中,采用等电聚焦凝胶电泳技术对抗、感白粉病小麦品种的叶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进行的比较发现:两者的pI6.1酶带(位于等电聚焦凝胶电泳酶谱pI6.1)从拔节期至田间发病期之间的表现水平有很大差别。可以将其视为区别抗、感白粉病品种的特征性酶带。实验采用功能叶片(Fig.1),对50个小麦品种品系、抗、感病品种间4个组合的正反交F1代、119株F2代、65株抗病品种/感病品种//感病品种的回交一代(BC1)材料,在pH5~8范围内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等电聚焦凝胶电泳分离。胶片于联苯胺染色液中显色。抗病品种中,pI6.1酶带在小麦全生育期均有较强的活性,染色后着色深,多属一级酶带;感病品种中,pI6.1酶带在拔节之后变得模糊不清、甚至消失踪迹,多为三级、零级酶带;然而、感染白粉病之后酶活性重新表现,并再次回升为一、二级酶带(Tab.1)。此结果在五个年份中均能很好地重复(Tab.2)。抗、感病品种间正反交F1代的pI6.1酶带均正常(Fig.2),证明:pI6.1酶带的活性是核基因的表达行为。进而在拔节期至发病  相似文献   

15.
四种园蛛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对叶斑园蛛、角类肥蛛(黑、白2种体色)、大腹园蛛、黑斑园蛛4种园蛛科蜘蛛的酯酶(EST)同工酶、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4种园蛛的EST、LDH具有明显的种族特异性,而SOD在种间基本没有差别。不同种蜘蛛都有各自的EST、LDH同工酶谱型,可以用它们作为识别物种的附加指标。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研究普通小麦D^2型CMS-育性恢复体系中育性基因的种类及其遗传特性。结果表明:(1)D^2型不育系具有较好的不育性保持与恢复特征,在一般的普通小麦品种(系)中具有广泛的恢复(基因)源、可恢复度高(恢复度超过50%的品种或品质占到33.61%),也能较容易地转育出新的不育系(完全保持不育性的品种或品系占到25.21%),这一特征明显优于现有T、K、V型等不育系。(2)D^2型不育系的不育性受核内不育基因和抑制基因控制,相应的核基因型分为Al(不育基因)、A2(不育基因+抑制基因)两类;恢复纱的恢复性受核内主效恢复基因、微效恢复基因和抑制基因控制,相应的核基因型分为C1(主效恢复基因)、C2(驻效恢复基因+微效恢复基因)、C3(微效恢复基因)、C4(主效恢复基因+抑制基因)、C5(主效恢复基因+微效恢复基因+抑制基因)、C6(微效恢复基因+抑制基因)6种。环境条件的变化对育性基因、尤其是微效恢复基因和抑制基因的遗传效应有不同程度的影响。D^2型不育有效杂交组合的模型为:A1+C1`A1 C2、A2+C2。(3)D^2型不育系等位恢复基因的遗传表现为不完全显性,非等位恢复基因的遗传表现出积效应,这正是强恢复系德育的理论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4种微卫星标记在新疆褐牛中的多态性。方法:选择了4个微卫星DNA标记,通过PCR扩增和聚丙烯凝胶电泳的方法,分析它们在新疆褐牛中的多态分布情况。结果:4个微卫星标记的等位基因数分别为8、7、7和7,多态信息含量值(PIC)分别为0.8135、0.7893、0.7947和0.6975。实验数据提示,4个微卫星位点的若干等位基因,分别与前管围、腰角宽、臀端宽、头长、胸宽、胸围等表型性状有不同的显著相关性,结论:为探讨新疆褐牛微卫星多态性与生长性状间的关系提供了初步的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