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明确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秸秆降解率及秸秆降解过程中秸秆周围微生物变化规律的影响,在温室大棚内进行不同微生物菌剂降解秸秆试验。以玉米秸秆为基质,设玉米秸秆(对照组)、玉米秸秆+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处理1)、玉米秸秆+哈茨木霉+地衣芽胞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处理2)三个处理。研究结果显示,单独用哈茨木霉处理可显著提高秸秆降解率,前期作用尤其明显;在秸秆降解的前30 d,秸秆降解率与秸秆中可培养真菌、细菌、放线菌呈显著正相关。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秸秆中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变化有显著影响,单独接种哈茨木霉后,秸秆中可培养真菌、细菌、放线菌数在前30 d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混合菌剂处理,不同处理可培养活菌数均在90~120 d达到峰值,然后开始下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秸秆降解有显著影响,单独用哈茨木霉处理可显著提高秸秆降解率;不同处理对秸秆中可培养真菌、细菌、放线菌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可为秸秆降解与微生物相关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柳家玉  杨文 《四川动物》1994,13(1):29-30
大鼠呼吸道肺支原体的分离与鉴定柳家玉,杨文华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成都610041支原体又称霉形体,它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是可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的一类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无细胞壁,个体为高度多形态。在开放饲养的普通大鼠中,呼吸道感染肺支原体的频率...  相似文献   

3.
60Coγ射线对高免卵黄液中霉形体杀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60Coγ射线处理高免卵黄液,研究了不同剂量、剂量率对霉形体的灭活效果和对卵黄抗体的影响。结果表明,^60Coγ射线可以完全杀灭高免卵黄液中的霉形体,霉形体在卵黄液中的灭活剂量为6.0kGy;10.0kGy以下的辐照剂量不影响卵黄液中蛋白质含量、pH值和活性氧自由基,同时不影响抗体效价。  相似文献   

4.
采用时空互代的方法,探讨了崇州市鞍子河自然保护区和邛崃市天台山的常绿阔叶林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数量、组成、区系和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1)不同恢复时期土壤微生物数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植被恢复5~40a期间,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呈增加趋势,以恢复到40a植被土壤微生物总数、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较高,分别为1.06×10^6CFUg^-1干土、9.81×10^5CFUg^-1干土和6.8×10^4CFUg^-1干土;真菌以100a次生林较高,为9.01×10^4CFUg^-1干土;植被恢复中细菌占土壤微生物总数的79.06%~93.78%;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占4.61%~11.24%和0.52%~15.38%;(2)不同恢复阶段土壤细菌和真菌数量大体上以夏季高,春、秋季较低;放线菌数量为春、秋季较夏季高;(3)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区系和优势种群组成不同,经鉴定有细菌10个属、真菌7个属、放线菌9个属,细菌以无色细菌属(Achromobater)、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出现的几率较高;真菌主要是半知菌类和接合菌类,以木霉属(Trichoderma)、腐霉属(Pythium)、青霉属(Penicillium)和犁头霉属(Absidia)分布较为普遍;放线菌9个类群中8个属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仅有1个类群属于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以白孢类群(Albosporus)、金色类群(Aureus)和灰红紫类群(Griseorubroviolaceus)出现几率为较高;(4)细菌属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以恢复初期、30a生次生林和较原始植被为较高。在植被恢复5~50a期间,真菌和放线菌属的多样性呈波动性增加趋势,到50a达到最高;50a以后,呈下降趋势,表明植被恢复的30~50a土壤环境更适合真菌和放线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米根霉诱导因子对紫草细胞培养中紫草宁色素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紫草细胞培养中,加入米根霉粗提物可显著提高紫草宁色素产量,并可加快胞内色素分泌到培养液中的速率和数量。在细胞培养的第6天加入米根霉诱导因子时其促进紫草宁色素分泌的作用最大,培养液中紫草宁色素含量对照的2.24倍。此外,同时加入正十六烷和米根霉诱导因子对紫草宁色素的分泌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米根霉诱导因子对紫草细胞培养中紫草宁色素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紫草细胞培养中,加入采根霉粗提物可显著提高紫草宁色素产量,并可加快胞内色素分泌到培养液中的速率和数量。在细胞培养的第6天加入米根霉诱导因子时,其促进紫草宁色素分泌的作用最大,培养液中紫草宁色素含量是对照的2.24倍。此外,同时加入正十六烷和米根霉诱导因子对紫草宁色素的分泌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越南热带原始森林环境中可培养粘细菌的多样性,以原始森林的土壤、腐木及树皮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大肠杆菌法和滤纸法从中分离纯化粘细菌,将形态鉴定与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相结合,对分离到的纯培养物进行分类鉴定,确定其分类地位。结果显示,从越南16个土样和22个腐木、树皮样品中共分离到70株粘细菌,经纯化后获得了32株。这些菌株分属于6个属,分别是粘球菌属(Myxococcus)14株、珊瑚球菌属(Corallococcus)7株、侏囊菌属(Nanncystis)6株、蜂窝囊菌属(Melittangium)3株、原囊菌属(Archangium)1株、软骨霉状菌属(Chondromyces)1株。这表明粘细菌在越南原始森林环境中分布广泛,并存在较为罕见的粘细菌类群。  相似文献   

8.
韩立刚  袁毅 《菌物学报》2000,19(3):422-425
瓶霉属、外瓶霉属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是有着重要经济意义的一类真菌。迄今,我国已报道疣状瓶霉(Phialophoraverrucosa)、裴氏瓶霉(Ph.pedrosoi)、棘状外瓶霉(Exophialaspinifera)、皮炎外瓶霉(E.dermatitidis)和甄氏外瓶霉(E.jeanselmei=Ph.gougerotii)5种,均是分离自人体的病原真菌。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原始林中,用生长锥取样器随机钻取腐朽林木髓心,在实验室进行分离培养。共鉴定出瓶霉属真菌2种,外瓶霉属真菌3种,其中美州瓶霉(Ph.americana、烂木瓶霉(Ph.richardsiae)和鲑外瓶霉(E.salmonis)为国内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分析丛枝菌根(Arbuscualr Mycorrhizal, AM)真菌珠状巨孢囊霉(Gigaspora margarita) MAFF 520054孢子伴生细菌的定殖情况,明确其生态位点,以及为进一步分析其种群生态或功能提供信息。【方法】以载体pNF8(gfp-mut1)对6株珠状巨孢囊霉MAFF 520054 孢子伴生细菌进行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并通过荧光显微镜和平板计数的方法研究标记菌株对真菌宿主的定殖位点和不同条件下的定殖数量动态。【结果】对粘状芽孢杆菌(Peanibacillus spp.)M060106-1和M061122-6、芽孢杆菌(Bacillus sp.)M061122-10和短小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sp.)M061122-12成功进行了GFP标记,其均具有较好的质粒稳定性,且与出发株的基本性状一致,适合短期内进行环境定殖研究。所有菌株均能定殖珠状巨孢囊霉MAFF 520054孢子壁,而M061122-6和M061122-12还能够定殖其菌丝;不同pH值条件下,各菌株定殖珠状巨孢囊霉MAFF 520054孢子的数量动态均为先上升后下降,pH值对各菌株的定殖数量有不同的影响;各GFP菌株对低活力的珠状巨孢囊霉孢子定殖数量高于高活力的孢子,且对高活力孢子的定殖数量动态不同。【结论】分离的珠状巨孢囊霉孢子伴生细菌能够重新定殖其孢子,菌株的定殖能力受其特性及外界因子的影响,为进一步分析AM真菌伴生细菌的种群生态及功能提供了信息。  相似文献   

10.
韩立刚  袁毅 《菌物系统》2000,19(3):422-425
瓶霉属、外瓶霉属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是有着重要经济意义的一类真菌。迄今,我国已报道疣状瓶霉(Phialophora verrucosa)。裴氏瓶霉(Ph.pedrosoi),棘状外瓶霉(Exophiala spinifera)、皮炎外瓶霉(E.dermatitidis)和甄氏外瓶霉(E.jeanselmei=Ph.gougerotii)5种,均是分离自人体的病原真菌。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原始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基于TaqMan探针技术的皮炎外瓶霉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 通过对皮炎外瓶霉ITS区域基因组序列(GenBank:JN675373.1)进行分析,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和荧光标记探针,优化荧光定量PCR反应条件.以临床标本中分离的皮炎外瓶霉为阳性菌株,及其他种类真菌和细菌作为阴性对照菌株,从特异性、敏感性及重复性方面对该方法检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该研究设计的引物和探针能扩增皮炎外瓶霉特异性序列.临床分离得到的皮炎外瓶霉在反应中有明显扩增曲线,而甄氏外瓶霉、棘状外瓶霉、烟曲霉、白色念珠菌、新生隐球菌、马内菲青霉等20株菌在CT值≤38范围内均未有扩增;利用基因重组构建的标准品完成了标准曲线的绘制,在1.0×103~1.0×107拷贝数(Cp)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1.000),最低可检出量为10 Cp/μL.结论 成功建立了荧光定量PCR检测皮炎外瓶霉方法,该法特异度强、敏感度高、重复性好,将有助于临床皮炎外瓶霉感染的早期诊断和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12.
临床分离病原菌构成及对抗生素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回顾性分析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4年(1月~10月)临床标本病原菌构成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为治疗感染性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VITEK-6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结果 共检出细菌1136株,革兰阴性杆菌占61.3%,革兰阳性球菌占38.7%,常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24株)、铜绿假单胞菌(162株)、大肠埃希菌(152株)、肺炎克雷伯菌(128株)、不动杆菌属(76株)、溶血葡萄球菌(57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44株)、表皮葡萄球菌(37株)和阴沟肠杆菌(30株)。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产ESBL分别是60%、44%和46%。细菌对抗生素均呈不同程度耐药,敏感株所占比例极少,亚胺培南对肠杆菌科细菌的抗菌活性强于非发酵菌,未检出耐万古霉索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结论 细菌构成与国内其他地区相近,但产酶现象比其他地区较为严重,常见细菌多呈多重耐药性,建议临床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以期减少耐药菌株产生。  相似文献   

13.
西双版纳地区龙脑香科植物AM真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17种龙脑香科树种根系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 AM)真菌的定居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根围土壤中AM真菌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调查根样均有不同程度的菌根感染,感染率最高可达40%,调查揭示了西双版纳地区龙脑香科植物在自然条件下可形成丛枝菌根。初步从龙脑香科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鉴定出32种AM真菌,隶属于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球囊霉属(Glomus)、原囊霉属(Achaeospora)、拟球囊霉属(Paraglomus)和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其中,无梗囊霉属和球囊霉属真菌为西双版纳地区龙脑香科植物AM真菌优势类群。  相似文献   

14.
都江堰地区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与生态研究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调查了都江堰地区3个不同生境样地(般若寺、馒头山、龙池)中85种优势及常见植物的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其中78种植物(91.8%)被丛枝菌根真菌侵染。同时对其中58种植物根围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的多样性进行分析,共分离到5属47种丛枝菌根真菌,其中球囊霉属(Glomus)35种,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7种,原囊霉属(Archaeospora)1种,内养囊霉属(Entrophospora)2种,巨孢囊霉属(Gigaspora)2种。无梗囊霉属和球囊霉属是3个样地共有的优势属。光壁无梗囊霉(Acaulospora laevis)是龙池的优势种,而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是般若寺和馒头山的优势种。丛枝菌根真菌的孢子密度和种的丰度显著受到海拔相关因子影响,同时丛枝菌根真菌的种类组成也受较大影响。乔木砍伐没有显著影响丛枝菌根真菌的孢子密度和种的丰度,同时对种类组成影响也较小。根围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的孢子密度与根系侵染率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R2=0.024 8)。  相似文献   

15.
木霉和粘帚霉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严重破坏农业生态系统,并对环境造成污染。而生物防治制剂可以克服这些问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已发现不少微生物具有生物防治作用。木霉(Trichoderma)和粘帚霉(Gliocladium)是其中一类可抑制土传植物病原菌的真菌,其作用机理主要是:抗菌、溶解、竞争、寄生和促进植物的生长[1].迄今为止,有关木霉和粘帚霉在生物防治方面的研究已开展近60年。早在1932年,Weindling观察到木素木霉(T.lignorum)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同时培养时,木素木霉的菌丝缠绕着立枯丝核菌的菌丝,使其菌丝原生质凝…  相似文献   

16.
西双版纳热带次生林中的丛枝菌根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房辉  P. N. Damodaran  曹敏 《生态学报》2006,26(12):4179-4185
对西双版纳热带次生林中13个科的26种植物根系的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ongii,AMF)侵染情况进行了研究,并从这些植物的根围土壤中分离鉴定了隶属于球囊霉属(Clomus)、巨孢囊霉属(Gigaspora)、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和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的11种丛枝菌根真菌。该地次生林中AMF的孢子密度为13—29个/100g土壤,平均为19个;种的丰富度在4.9之间(平均为6);平均频度为53.8%;相对多度为3.2%-26.5%;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94和0.93。丛枝菌根的侵染率达到44.8%.57.2%(平均为50.9%);球囊霉属(Glomus)和无梗囊霉属(Acattlospora)是热带次生林根围土壤中菌根真菌的优势类群。  相似文献   

17.
探讨细菌内毒素(LPS)对成纤维细胞合成IL-6、IL—8的诱导作用。以不同浓度的LPS刺激NIH3Th细胞,用EI。ISA法检测受刺激后的NIH3Th细胞培养肝清波中的IL-6、IL-8浓度,受LPS刺激后,NIH3Th细胞培养上清波中的11。-6含复为3.7fi.31n玖rnl(8),7.3I2.2吟rTil(8);11。-8含展为3.8ilO.94吟rnl(SN,8.39if.52略加(48h),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别,对见lPS叶诱导NIH3Th细胞合成分泌IL-6、IL—8的水平增高,从而参与抗炎反应和炎症过程。细菌内毒素对纤维细胞合成IL-6、IL-8的诱导作用@闻平$镇江医学院…  相似文献   

18.
野生植物根围的丛枝菌根真菌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主要报道了野生植物根围Glomus属的17个种,聚球囊霉G.aggregatumSchenck&Smith,苏格兰球囊霉G.caledonium(Nicol.&Gerd.)Trappe&Gerd,近明球囊霉G.claroideumSchenck&Smith,明球囊霉G.clarumNicolson&Schenck,缩球囊霉G.constrictumTrappe,透光球囊霉G.diaphanumMorton,幼套球囊霉G.etunicatumBecker&Gerdemann,集球囊霉G.fasciculatum(Thaxter)Gerd.&Trappe,何氏球囊霉G.hoiBerch&Trappe,地球囊霉G.geosporum(Nicol.&Derd.)Warker,根内球囊霉G.intraradicesSchenck&Smith,摩西球囊霉G.mosseae(Nicol.&Gerd.)Gerd.&Trappe,隐球囊霉G.occultumWalker,网状球囊霉G.reticulatumBhattcharjee&Mukerji,地表球囊霉G.versiforme(Karsten)Berch,台湾球囊霉G.formosanumWu&Chen,悬钩子球囊霉G.rubiformeGerdemann&Trappe)Almeida&Schenck;内养囊霉属1个种,稀有内养囊霉Entrophosporainfrequens(Hall)Ames&Schenider。其中,网状球囊霉为我国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9.
真菌菌丝中类胡萝卜素的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一种从丝状真菌的菌丝体中快速提取类胡萝卜素的方法。发现类胡萝卜素在菌丝体中以色素颗粒形式存在。当饱和NaCl溶液存在于磨碎的菌丝体中,色素颗粒被破坏,类胡萝卜素可以被石油醚萃取。该方法适合根霉属(Rhizopus)、笄霉属(Choanephora)、毛霉属(Mucor)、脉孢霉属(Neurspora)、镰胞霉属(Fusarium)、布拉霉属(Blakeslea)、根霉属(Rhizopus)等丝状真菌菌丝体中类胡萝卜素的提取。  相似文献   

20.
Hall(1977)首次在新西兰的土壤中发现GlomusinjtequensHall。Ames和Schneider(979)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再次发现了这个种。他们认为该种与无梗囊霉(Acauloryora)有相似之处,抱子都是从泡囊发育而成,但无梗囊霉的抱于是在产抱囊的侧面形成,而该种的抱子则是在产抱囊柄的内部发育而成的。为此,Ames和Schneider(197)为这个种建立起一个新属——内养囊霉属(Entrophospora),把这个种改名为稀有内养囊霉Entrophoworam斤equens(HallAmesetSchnelder。SChellGk和Spain(1984)报道了这个属的另一个种哥伦比亚内养囊霉(Entr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