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卯晓岚 《菌物学报》2006,25(3):345-363
回顾上世纪60年代初,跟随我师王云章教授参与毒菌调查研究时,中国的毒菌仅知80种,中毒类型四种.当时可谓是我国毒菌考察研究的起点,为当今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在王老百岁大寿之际,特将近三十多年收集的标本和有关资料整理并撰写成文,向王老汇报并恭贺生日.  相似文献   

2.
壳聚糖对五种食物中毒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张燕婉  王光华   《微生物学通报》1991,18(6):344-347
本文报道了在pH5.5和pH6.5条件下,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对五种主要的食物中毒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鼠伤寒沙门氏菌、李斯特单核细胞增生菌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这两种pH条件下,壳聚糖对五种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而且在pH5.5比在pH6.5的条件下抑制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3.
改良了神经致幻型毒菌活性色胺类物质的比色检测方法。利用白灵菇子实体的稀醋酸提取液替代水作为空白对照,检测结果更为客观、准确;筛选到了不使用硫酸的显色剂配方,降低了操作过程中的危险性。探讨了改良的比色法在毒菌活性色胺类物质半定量和定量检测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用于毒菌总活性色胺类物质的半定量检测;结合薄层层析法,还可以用于特定毒素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4.
-鹅膏毒(环)肽和二羟鬼笔毒(环)肽是剧毒的鹅膏菌和其它几种致死毒菌中由一些修饰氨基酸组成的环肽毒素。由于-鹅膏毒肽对真核生物的mRNA合成的专一性抑制和和二羟鬼笔毒肽对肌动蛋白的专一性束缚,因而它们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应用,对其需求逐步增加。为此,作者使用了一种改良的毒素提取方法,以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从灰花纹鹅膏菌中分离制备-鹅膏毒肽和二羟鬼笔毒肽,并通过紫外吸收光谱和质谱进行鉴定,表明-鹅膏毒肽和二羟鬼笔毒肽的分离效果好,纯度高。本方法对其它毒菌中的-鹅膏毒肽和二羟鬼笔毒肽的分离制备具有同样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鹅膏毒(环)肽和二羟鬼笔毒(环)肽是剧毒的鹅膏菌和其它几种致死毒菌中由一些修饰氨基酸组成的环肽毒素。由于-鹅膏毒肽对真核生物的mRNA合成的专一性抑制和和二羟鬼笔毒肽对肌动蛋白的专一性束缚,因而它们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应用,对其需求逐步增加。为此,作者使用了一种改良的毒素提取方法,以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从灰花纹鹅膏菌中分离制备-鹅膏毒肽和二羟鬼笔毒肽,并通过紫外吸收光谱和质谱进行鉴定,表明-鹅膏毒肽和二羟鬼笔毒肽的分离效果好,纯度高。本方法对其它毒菌中的-鹅膏毒肽和二羟鬼笔毒肽的分离制备具有同样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α-鹅膏毒(环)肽和二羟鬼笔毒(环)肽是剧毒的鹅膏菌和其它几种致死毒菌中由一些修饰氨基酸组成的环肽毒素.由于α-鹅膏毒肽对真核生物的mRNA合成的专一性抑制和和二羟鬼笔毒肽对肌动蛋白的专一性束缚,因而它们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应用,对其需求逐步增加.为此,作者使用了一种改良的毒素提取方法,以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从灰花纹鹅膏菌中分离制备α-鹅膏毒肽和二羟鬼笔毒肽,并通过紫外吸收光谱和质谱进行鉴定,表明α-鹅膏毒肽和二羟鬼笔毒肽的分离效果好,纯度高.本方法对其它毒菌中的α-鹅膏毒肽和二羟鬼笔毒肽的分离制备具有同样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α-鹅膏毒(环)肽和二羟鬼笔毒(环)肽是剧毒的鹅膏菌和其它几种致死毒菌中由一些修饰氨基酸组成的环肽毒素,由于α-鹅膏毒肽对真核生物的mRNA合成的专一性抑制和二羟鬼笔毒肽对肌动蛋白的专一性束缚,因而它们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应用,对其需求逐渐增加,为此,作者使用了一种改良的毒素提取方法,以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从灰花纹鹅膏菌中分离制备α-鹅膏毒肽和二羟鬼笔毒肽,并通过紫外吸收光谱和质谱进行鉴定,表明α-鹅膏毒肽和二羟鬼笔毒肽的分离效果好,纯度高,本方法对其它毒菌中的α-鹅膏毒肽和二羟鬼笔毒肽的分离制备具有同样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毒菌及其中毒类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毒菌又名毒蘑菇,作为一个含毒类群,种类较多,分布相当广泛。自然界已记载的毒菌约200余种。据调查研究和查阅文献,我国产毒菌183种,58属,26科。其中子囊菌11种,担子菌172种。极毒和严重中毒的40多种,使人致命的近30种(表1)。  相似文献   

9.
安徽清凉峰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的生态分布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柯丽霞  杨超 《应用生态学报》2003,14(10):1739-1742
清凉峰北坡的大型真菌十分丰富,经初步调查,发现清凉峰北坡共有大型真菌2纲10目38科72属160种,它们广泛分布于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常绿-落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和黄山松林等林带中。按经济价值分有食用菌72种,药用菌55种,毒菌19种;依生态习性分有木生菌68种,土生菌84种,菌根真菌21种。本文论述了该地区大型真菌自然发生的常见种类和分布,并对该区大型真菌资源进行了评价,大型真菌在各林带下的分布有一定规律性,种群的组成和分布与植被类型、林中小生境、土壤类型、海拔高度等相关。该区有多种具有经济价值的大型真菌,是主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们在食用、药用、营林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正> 总结了59个脓毒菌血症病历,其中42例(71%)有肿瘤,一半是血液肿瘤,一半是实质肿瘤。21个实质肿瘤病人中,14人(67%)是结肠癌。在这些病人中,盲肠是恶性肿瘤频率最多的位置。在28个病人尸体解剖检查中,盲肠和回肠末端是脓毒梭状芽胞杆菌进入的最可能的入口。脓毒菌血症病人入院时一般都有急性的临床经过,如果不立即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就会死亡。这个研究结果说明了脓毒菌血症经常伴随有恶性肿瘤,必须早期诊断和治疗。 梭状芽胞杆菌感染伴随着恶性肿瘤,特别是结肠癌,文献上曾有过报告。1969年Alpern和Dowell讨论了恶性肿瘤病人伴随脓毒菌感染病例,他们报告了在委托疾病控  相似文献   

11.
<正>毒菌(毒蘑菇)在中国的种类繁多,分布也很广泛。因有些毒蘑菇与野生食用菌在宏观特征上没有明显区别,导致人们误食毒蘑菇而引发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长期以来,毒蘑菇与食用菌的分辨一直备受人们关注。为了提高人们对毒蘑菇的识别技巧和方法,减少误食毒蘑菇导致中毒的几率,《菌物学报》拟向菌物学界专家征稿,稿件内容涉及食用菌与毒菌分类、食用菌与毒菌生态、食用菌与毒菌分辨识别、毒菌中毒机理等各研究领域,欢迎广大菌物学研究学者和专家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12.
南迦巴瓦峰地区的大型真菌资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记载了西藏南迦巴瓦峰地区的各类大型真菌292种,隶属于120属,42科。其中食用真菌166种,药用真菌109种,有毒真菌5D种,菌根菌68种,树木腐朽菌41种。另有点柄铦囊蘑(Melanoleuca verrucipes)、南牛肝菌(Austroboletus gracilis)、簇生小管菌(Filoboletus manipularis)、多鳞口蘑(Tricholoma squarrulosum)等21种为我国新记录。西藏地区的新记录76种。新种将另文发表。目前认为重要的或经济用途比较大的百种以上,如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茯苓(Poria cocos)、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金顶侧耳(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蜜环菌(Armillariella mellea)、松口蘑(Tricholoma matsutake)、鸡零售(土从)菌(Termitomyces albuminosus)、白毒伞(Amanita verna)、半卵圆斑褶伞(Anellaria semiovata)等。南峰地区真菌资源丰富,研究利用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13.
皖皇埔山大型真菌的组成及生态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及合理开发大型真菌资源,本文对安徽省皇埔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的种类组成及生态分布进行了初步调查,并对其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共有大型真菌87种,隶属4纲6目22科46属,它们广泛分布于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竹林、荒地等植被类型中.按经济价值可分为食用菌42种,药用菌31种,毒菌6种;依生态习性可分为土生菌44种,木生菌30种,外生菌根真菌19种,虫生真菌2种.该区大型真菌资源在食用、药用、营林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4.
猪丹毒弱毒菌用肉肝胃膜消化汤加血培养基培养,菌数一般较低。用此培养基培养注射、口服两用的猪丹毒弱毒菌GC42号,菌液的菌数则更低,平均在39亿/毫升左右,冻干后活菌数仅有23.6亿/毫升。因此,不适于大量生产。为了提高猪丹毒弱毒菌GC42号培养液的菌数,我  相似文献   

15.
金强河高寒地区大型真菌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金强河地区的大型真菌52种,分属于18科,32属。其中食用菌29种,药用菌20种,毒菌14种。该区大型真菌的分布与地形密切相关,有3种生态类型:河漫滩的大型真菌、阶地的大型真菌、亚高山坡地的大型真菌,其中阶地的大型真菌在种类和数量上都比其他两种生态类型丰富。  相似文献   

16.
王向华 《菌物学报》2020,39(9):1617-1639
红菇科Russulaceae包含大量全球广泛采食的野生食用菌,同时也有一定数目的毒菌。该科特别是红菇属的分类是大型真菌分类的难点。近年来DNA数据大量应用于红菇科的分类,更新了属的界定和概念,发现了大量新物种,为食用菌和毒菌的识别和鉴定带来了可用的名称。然而,DNA证据并不总是与形态证据吻合,这又为食用菌和毒菌的识别和名称的使用带来了困扰和不便。本文针对乳菇属、多汁乳菇属和红菇属中的重要食用菌类群,回顾了近年来的分类研究进展,分析了研究背后的数据实情和存在的分类问题。认为:在食用菌和毒菌的确定上,依靠物种复合群共有的形态特征更具有可操作性;依据DNA序列进行的劈分式分类和依靠少数样品的特征及DNA序列上的少量差异发表新种的做法可能产生不便于使用的后果;在乳菇属和红菇属中,“BLAST相似度低的即为新种”的分类实践存在错误风险;充分结合历史资料和各个类群的特点,确定物种划分的阈值,才能有望解决红菇科真菌的分类问题。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黑里河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名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自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黑里河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标本500余份进行鉴定,共鉴定出179种,隶属45科87属,其中子囊菌16种,担子菌163种,内蒙古新记录种7种。食用菌92种,药用菌67种,其中38种有抑制肿瘤作用,毒菌25种。文中对新记录种进行了简单描述并对部分种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依据"动物法则",探索被动免疫小鼠对鼠疫强毒菌攻击的有效性,为间接评价鼠疫组分疫苗临床有效性提供依据。方法以小鼠为观察对象,依据小鼠耐受正常人血清剂量和小鼠体内异源动物血清代谢动力学研究,确定小鼠耐受正常人血清剂量和攻击时间,基于此对小鼠进行鼠疫组分疫苗免疫人血清被动免疫,观察小鼠抵抗鼠疫强毒菌攻击的存活率和存活时间,判定小鼠被动保护鼠疫强毒菌攻击的有效性。结果 BALB/c小鼠对正常人血清耐受量为1.0 m L,3~4 h间抗体滴度最高。小鼠抵抗鼠疫强毒菌攻击试验显示,在14 d的观察期内,经2MLD、6 MLD和10 MLD鼠疫强毒菌攻击的被动免疫小鼠,存活率分别为57%、25%和42%,平均存活时间依次为11.2 d、8.7 d和9.8 d;1 MLD攻击非免对照小鼠全部死亡,平均存活时间5.3 d。结论初步证实利用被动免疫小鼠可间接评价鼠疫组分疫苗临床有效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赤峰市红菇科真菌物种资源及经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赤峰市赛罕乌拉、达里湖和黑里河等自然保护区的200余份红菇科真菌进行调查研究。鉴定出红菇科真菌38种,其中内蒙古新记录5种,红菇属27种,乳菇属11种。按经济价值进行划分,食用菌28种,药用菌16种,其中15种有不同程度的抑制肿瘤作用,毒菌7种。所有引证标本均保存于赤峰学院菌物标本室(CFSZ)。  相似文献   

20.
从我国北京和昆明地区采取土壤、厩肥、畜粪、堆肥和温泉土样品,经52℃培养分离的链毒菌菌株,通过分类研究,证明其中有3个新种和2个新变种:热吸水链霉菌(S.Thermohygros-copicus)、热吸水链霉菌锈赤变种(S.Thermohygroscopicus var. rubiginosus)、热灰紫链霉菌(S. therrnogriseoviolaceus)、热橄榄链霉菌(S.thermoolivaceus)、热橄榄链毒菌褐色变种(S.ther-moolivaceus var. fuscu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