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探讨蝎毒粗粉及经初步纯化的蝎毒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和Hela细胞株的抑制作用。方法:以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Western Blotting,免疫细胞化学以及荧光标记的方法,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和Hela细胞株的凋亡相关蛋白进行检测。结果:蝎毒粗毒及经初步纯化的蝎毒具有诱导SMMC7721和Hela凋亡的作用。结论:蝎毒粗毒及经初步纯化的蝎毒对人肝癌细胞(SMMC 7721)及Hela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分别以不同极性有机溶剂(正己烷、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丙酮与乙醇)对非洲马铃果的果籽进行索氏提取,测定提取率;以人宫颈癌细胞(Hela Cells)与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株)为对象,对5种有机相的非洲马铃果果籽提取物进行体外细胞毒理性研究,测定提取物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马铃果果籽丙酮提取物对SMMC-7721癌细胞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活性,同时也表现出对Hela癌细胞较高程度的抑制作用;正己烷提取物对Hela癌细胞具有相对较明显的抑制活性,对SMMC-7721癌细胞药理活性不显著;其他有机相提取物几乎没有肿瘤细胞增殖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壳寡糖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抑制效果及对凋亡调控蛋白Bcl-2和Caspase-3的影响。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壳寡糖对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利用荧光Hoechst33258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状况。最后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壳寡糖对肝癌细胞SMMC-7721中Bcl-2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结果壳寡糖能够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并且促进SMMC-7721细胞的凋亡,并且壳寡糖能够上调促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和降低抑制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结论壳寡糖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此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Caspase-3的表达和抑制Bcl-2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旨在探索紫杉醇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NDRG1表达的影响,及紫杉醇对肝癌SMMC7721细胞系增殖的抑制作用。分别提取紫杉醇处理前后SMMC7721细胞的RNA,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判断紫杉醇处理前后肝癌细胞中NDRG1表达的情况;采用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 blotting)分析紫杉醇处理前后肝癌细胞中NDRG1蛋白表达的情况;应用不同浓度紫杉醇处理肝癌细胞,以MTT法检测处理前后肝癌细胞的抑制率,流式细胞术(FCM)观察细胞周期变化的况。结果表明紫杉醇处理后的肝癌SMMC7721细胞中NDRG1表达下降,紫杉醇浓度越高,NDRG1表达水平越低,具有浓度依赖性。以MTT法观察紫杉醇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紫杉醇处理肝癌SMMC7721细胞后,癌细胞被明显抑制;以流式细胞术观察紫杉醇作用后肝癌SMMC7721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显示G2-M期细胞比例升高的程度随浓度增高而升高,细胞越来越多地被阻滞在G2-M期,不能继续分裂增殖。分化相关基因NDRG1的表达可能是肝癌的发病机制之一,紫杉醇可抑制肝癌SMMC 7721细胞中NDRG1的表达;同时紫杉醇能使肝癌SMMC7721细胞的生长阻滞在G2-M期,从而显著抑制SMMC7721细胞的增殖,并且具有剂量、时间依赖效应。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探讨蚕蛹复合氨基酸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抑制作用.实验经MTT法检测药物对人正常肝脏细胞株QSG-7701的毒性后,计算药物安全浓度.将不同浓度的蚕蛹复合氨基酸与人肝癌细胞SMMC-7721共培养,采用MTT法测定OD值,评定蚕蛹蛋白复合氨基酸对肝癌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经Hoechst33258染色和倒置显微镜进行形态学观察以检测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法测定细胞周期和Annexin V/PI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细胞毒性实验表明:蚕蛹蛋白复合氨基酸的最大无毒浓度为10 mg/mL.不同浓度的蚕蛹蛋白复合氨基酸对SMMC-7721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Hoechst33258染色和流式细胞术结果亦证实,蚕蛹复合氨基酸能显著促进SMMC-7721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6.
壳寡糖抑制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及其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壳寡糖抑制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增殖作用及其分子机制.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壳寡糖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癌细胞的凋亡情况;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研究壳寡糖引起凋亡的原因.结果显示,0.8 mg/mL的壳寡糖能够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并且促进 SMMC-7721细胞的凋亡,其原因是壳寡糖能够上调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任鹏 《生物技术通讯》2007,18(5):798-799
目的:探讨木樨草素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及可能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肝癌细胞系SMMC7721为模型,通过细胞增殖检测,乳酸脱氢酶(LDH)、琥珀酸脱氢酶(SDH)、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其胞内总蛋白含量检测等手段,观察木樨草素对肝癌SMMC7721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经50μg/mL木樨草素处理72h后,肝癌SMMC7721细胞的生长抑制率达到54.68%;经400μg/mL木樨草素处理24h后,细胞LDH、SDH和ALP的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56.12%、49.69%和76.31%;细胞胞内总蛋白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木樨草素能有效地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的增殖,具有体外抗肿瘤活性,以及与诱导分化药物相似的抗肿瘤效果。  相似文献   

8.
探讨甘草乙醇浸提液对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的影响。经MTT法测定表明甘草乙醇浸提液对肝癌细胞SMMC-7721的半数致死浓度(IC50)为1.246mg/mL,细胞生长抑制率与甘草乙醇浸提液浓度呈正相关。作用后的癌细胞在Hoechst33342荧光染料作用下呈现草蓝色荧光,在形态上具有明显的细胞凋亡现象。提取其DNA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出现明显的梯状条带。因此,甘草乙醇浸提液对肝癌细胞具有显著的抗增殖作用,它能够诱导肝癌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并包装Notch1基因shRNA低表达的慢病毒,感染稳定表达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核心蛋白(core)的肝癌细胞,在此基础上建立低表达Notch1基因的SMMC7721-Core稳定转染细胞株。方法设计针对Notch1基因mRNA的干扰序列,并将其连接入载体质粒,转染HEK293T细胞,构建带有Notch1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感染稳定表达HCV Core蛋白的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Core,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PCR,qPCR)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干扰效果。结果构建了带有干扰Notch1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感染SMMC7721-Core细胞后筛选获得稳转细胞株,qPCR测得Notch1 mRNA低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到Notch1蛋白低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Notch1低表达SMMC7721-Core人肝癌稳定转染细胞株,为进一步开展对HCV Core蛋白诱导肝癌过程中Notch1所起作用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14.5 kD蛋白(以下简称p14.5)是肝癌相关抗原,目前研究发现p14.5在人体大部分正常器官组织内几乎不表达,仅在肝、肾组织内高表达;在多种肝癌细胞株和肝癌组织内p14.5mRNA和蛋白呈低表达,并与肝癌分化状态呈负相关。但是p14.5是否在肝癌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还未明确。本研究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多种肝癌细胞株SK-Hep-1、Huh-7、HepG2、SMMC7721和BEl-7704内p14.5蛋白表达;采用lipo3000脂质体介导构建p14.5稳定过表达肝癌细胞株p14.5-SMMC7721和空载对照细胞株NC-SMMC7721,并用Real-time 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细胞株及野生型细胞株内p14.5的表达;通过CCK-8实验方法,检测p14.5过表达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体外划痕和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检测p14.5过表达对肝癌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显示,Real-time 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p14.5在p14.5-SMMC7721细胞内表达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已成功构建p14.5稳定表达的肝癌细胞系p14.5-SMMC7721;CCK-8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结果表明p14.5稳定表达的肝癌细胞株与其他两组生长速度并无明显差异;24 h、48 h后观察划痕愈合情况,p14.5-SMMC7721愈合率为(6.97±1.55)%、(11.16±1.49)%,低于NC-SMMC7721愈合率(28.28±3.71)%、(46.89±6.76)%及野生型SMMC7721愈合率(30.50±3.66)%、(43.00±2.43)%,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表明,p14.5-SMMC7721中发生迁移的平均细胞数目为12.70±4.92,而NC-SMMC7721及野生型SMMC7721中发生迁移的细胞数目为41.20±11.55和40.20±8.04,p14.5-SMMC7721中发生迁移细胞数目显著低于对照系NC-SMMC7721及野生型SMMC7721中发生迁移的细胞数目,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证实过表达p14.5,不影响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生长,但是抑制其体外迁移。提示p14.5在肝癌细胞SMMC7721迁移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研究抑制泛素特异性蛋白酶9X(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9X,USP9X)对人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细胞SMMC7721和HepG2中髓细胞白血病-1(myeloid cell leukemia-1,Mcl-1)蛋白的表达调控及对细胞凋亡和生长活力的影响。实验分为USP9X-siRNA组和阴性对照NC组两组进行分析。通过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USP9X在肝癌细胞SMMC7721、HepG2和正常人肝细胞株L02中的蛋白表达情况;应用化学合成USP9X-siRNA转染肝癌细胞SMMC7721和HepG2,通过Western blot、流式细胞仪和MTT检测转染前后Mcl-1的蛋白表达差异以及细胞凋亡和生长活力变化。结果表明,USP9X在肝癌细胞SMMC7721和HepG2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肝细胞L02(t=15.155,P=0.000;t=9.171,P=0.001);SMMC7721和HepG2细胞中抑制USP9X能明显下调Mcl-1的蛋白表达,并导致细胞凋亡增加和生长活力降低。提示,肝癌细胞SMMC7721和HepG2中USP9X表达上调;USP9X表达降低可能通过下调Mcl-1的蛋白表达进而诱导人肝癌细胞SMMC7721和HepG2的凋亡。  相似文献   

12.
王凡  戴维奇  何磊  林春蕾  程萍  沈淼  卢洁  徐凌  郭传勇 《生物磁学》2013,(24):4615-4619
目的:肝癌的转移与复发是肝癌治疗的一大难题,盐霉素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抗生素,本文研究了盐霉素在体外及体内对人肝细胞癌转移与侵袭能力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在体外对肝癌细胞株HepG2,SMMC-7721,BEL-7402给予盐霉素处理,体内建立裸鼠肝脏原位肿瘤模型,并给予腹腔注射盐霉素治疗。观察肿瘤细胞的转移侵袭能力以及肝内肿瘤转移灶的情况,进一步测定E.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来研究盐霉素对肝癌转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及机制。结果:经盐霉素处理后,肝癌细胞株HepG2,SMMC.7721,BEL.7402的转移及侵袭能力明显下降,肝内转移灶的数目也减少。分子机制检测发现盐霉素处理后E.cadherin表达增高,Vimentin表达下降。结论:盐霉素在体内与体外都抑制了肝癌的转移与侵袭,其机制可能抑制了肿瘤细胞的上皮间质化(EMT)过程。这为控制肝癌的转移和复发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3.
RTN4-C属于编码内质网蛋白的基因家族(RTNs)。为研究RTN4-C在肝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SMMC7721肝癌细胞株的影响,利用RT-PCR检测RTN4-C在肝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构建RTN4-C-pcDNA3.1真核表达重组质粒,用脂质体介导转染SMMC7721肝癌细胞,通过G418稳定筛选,建立转染RTN4-C/SMMC7721稳定细胞株。MTT法测定转染前后细胞生长改变、吖啶橙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改变、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肿瘤相关蛋白p53、Hsp70和c-Fos表达改变。结果表明,RTN4-C/SMMC7721细胞生长减慢,与对照组相比,第2、3、4d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33·8%±0·026、56·2%±0·094、34·8%±0·077;凋亡明显增多。突变型p53蛋白从核内转移到细胞质且表达减弱,c-Fos、Hsp70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弱。提示RTN4-C基因在肝癌组织中存在表达差异,促进突变型p53的核转移并减少其表达量、抑制癌基因c-Fos和Hsp70的表达,从而抑制SMMC7721细胞的生长,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ARP-1抑制剂3-AB对肝癌细胞系MHCC97-H和SMMC7721及正常肝细胞系L02的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细胞增殖试验观察不同浓度3-AB对三种不同细胞系细胞的增殖作用。Annexin V荧光探针标记,流式细胞学检查观察不同浓度3-AB对不同细胞系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当3-AB浓度分别为5 mM、10 mM与20 mM时,与对照组(0 mM)相比,在培养第6天时开始出现增殖明显减慢,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第九天差异明显(p0.05)。随着浓度增加,其对肿瘤细胞系MHCC97-H和SMMC7721细胞增殖的抑制程度增加,细胞数均逐渐减少;而同样浓度梯度3-AB对人类肝细胞系L02生长则无明显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实验发现,当3-AB浓度为5mM、10 mM与20 mM时,均可诱导肝癌细胞株MHCC97-H和SMMC7721凋亡,与对照组(0 mM)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细胞凋亡率与3-AB的药物浓度相关:浓度越高,凋亡越明显。而同等浓度3-AB对肝脏细胞系L02无明显的促进凋亡作用。结论:3-AB可以抑制肝癌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对正常肝脏细胞无明显毒害作用,具有治疗肝癌的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探讨肝癌细胞与正常肝细胞 6 7kD层粘连蛋白受体 (6 7LR)N 糖链结构与功能的差异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MMC 772 1肝癌细胞和L 0 2正常肝细胞膜表面 6 7LR的表达 ,并分别从这 2株细胞分离纯化到高亲和力的 6 7LR ,利用凝集素结合分析其糖链结构 ,并用肽 N 糖苷酶水解N 糖链 ,观察糖链在与层粘连蛋白结合过程中的作用 .结果发现 ,L 0 2细胞膜表面 6 7LR表达的阳性率为5 5 3% ,而SMMC 772 1细胞为 34.7% ,这两株细胞 6 7LR与伴刀豆素 (ConA)的结合能力无显著差异 ,但SMMC 772 1细胞的 6 7LR与麦胚凝集素的结合能力明显高于L 0 2细胞的 6 7LR ,说明 2株细胞 6 7LR的糖链结构存在显著差异 .当N 糖链被切除后 ,SMMC 772 1细胞的 6 7LR与层粘连蛋白的结合能力明显下降 ,而L 0 2细胞则没有变化 .这些资料表明 ,SMMC 772 1肝癌细胞和L 0 2正常肝细胞与层粘连蛋白结合能力的差别 ,以及两株细胞的 6 7LR与层粘连蛋白结合能力的不同 ,很可能是由于这两株细胞的层粘连蛋白受体的N 糖链结构不同所引起  相似文献   

16.
 由 RNA聚合酶启动子在细胞内转录高浓度反义 RNA是抑制靶蛋白的一种有效手段 ,有报道 POI 启动子转录小分子 RNA存在效率不高 ,带有较多的非特异性序列等缺点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 ,表达反义 VEGF RNA的人 U6基因表达盒对人肝癌细胞株 SMMC- 772 1 VEGF表达的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 .首先 PCR扩增 2 0 0 bp VEGF c DNA以正、反向插入人 U6 sn RNA.通过测序证实反向插入的正确性 .采用细胞原位杂交 ,RNA酶保护分析 ,Northern印迹来证实反义 RNA表达的情况 ,利用 RT- PCR方法研究了其对人肝癌细胞株 SMMC- 772 1 VEGF表达的抑制效果 .细胞原位杂交结果显示 U6启动子转录产物主要分布于细胞核内 ,细胞浆内亦有表达 ,RNA酶保护分析显示 U6基因 POI 启动子能高表达所需大小反义 RNA,Northern印迹结果显示脂质体 lipo-fectamine介导含 U6基因 POI 启动子的质粒转染人肝癌细胞株 SMMC- 772 1后 1 2 h即有表达且可持续表达 6 d. RT- PCR证实 U6基因 POI 启动子转录的反义 VEGF RNA能有效抑制SMMC- 772 1细胞 VEGF的 m RNA表达 .已有的研究结果揭示 POI 启动子是反义基因治疗中一种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应用RNA干扰(RNAi)技术高效抑制VEGF的表达,明显降低了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致瘤性。化学合成针对人VEGF基因的siRNA,体外瞬时转染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RT-PCR和Elisa法检测表明VEGFsiRNA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内VEGFmRNA表达下降了76.16%,VEGF分泌蛋白表达则下降了96.28%,而MTT法结果显示VEGFsiRNA对SMMC7721细胞增殖没有明显作用。体内实验中,不同时间对荷SMMC7721细胞瘤裸小鼠进行siRNA直接瘤内注射,同时测量瘤体积,最后取瘤块进行组织切片观察并进行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VEGFsiRNA实验组肿瘤体积明显缩小,瘤内出现细胞坏死,同时肿瘤组织中VEGF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蛋白激酶B (PKB)对上皮钙粘着蛋白 (E cadherin)的调节 ,使用了用胰岛素处理的野生型SMMC 772 1细胞及稳定表达持续激活PKB的SMMC 772 1细胞株 (Gag PKB/SMMC 772 1) .用RNA印迹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E cadherin表达 ,发现通过胰岛素刺激或在细胞中表达持续激活PKB从而增加PKB活性 ,不影响E cadherin的转录和蛋白质合成 ,但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定位E cadherin ,则发现PKB活性增加能明显驱动E cadherin到细胞表面 ,从而导致部分通过E cadherin途径的细胞粘聚增加和细胞调亡的抑制 .因此 ,我们提供新的证据表明 ,增加PKB活性可驱动有功能的E cadherin分子到细胞表面 .  相似文献   

19.
地衣霉素对细胞膜表面运铁蛋白受体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抑制糖蛋白N-糖链合成的地衣霉素处理SMMC-7721人肝癌细胞,3H甘露糖掺入实验显示细胞膜表面糖蛋白N-糖链的合成受到显著抑制,但细胞膜表面运铁蛋白受体内吞再循环的过程无显明变化,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受体与运铁蛋白的亲和力亦无改变,但细胞膜表面运铁蛋白受体数减少。结果提示用地衣霉素处理细胞后,在内质网合成的无N-糖链的运铁蛋白受体影响其运输到细胞膜表面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