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及汉族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前后P-gp、MRPI和GST-∏的表达及其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运用S-P法检测分别检测维吾尔族妇女宫颈鳞癌组织22例和非宫颈鳞癌组织20例,汉族妇女宫颈鳞癌组织30例和非宫颈鳞癌组织30例,新辅助化疗前后P-gP、MRPI和GST-π的表达水平。结果:①新疆维吾尔族正常宫颈、初治宫颈癌组织中P-g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72.7%;MRP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40.9%;GST-π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90.9%。P-gp、和MRP1在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ST-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新疆汉族正常宫颈、初治宫颈癌组织中P-g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56.7%;GST-π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60%,MRP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86.7%。P-gp、GST-π和MRP1在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鳞癌组织中:NACT后宫颈癌组织中GST-π阳性表达显著上升(P〈0.05),有统计学意义。NACT后宫颈癌组织中P-pg、MRP1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在新疆汉族妇女宫颈鳞癌组织中:NACT后宫颈癌组织中P-pg、GST-π阳性表达显著上升(P〈0.05);有统计学意义。NACT后宫颈癌组织中MRP1阳性表达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化疗前宫颈鳞癌组织中MRP1及GST-π表达阴性和阳性患者NACT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P-gp表达阴性患者NACT有效率显著高于P-gp表达阳性患者NACT有效率(p〈0.05);⑥汉族化疗前宫颈鳞癌组织中P-gp、GST-π表达阴性患者NACT有效率显著高于P-gp、GST-π表达阳性患者NACT有效率(p〈0.05);化疗前宫颈鳞癌MRP1表达阴性和阳性患者NACT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pg和GST-π可作为预测汉族宫颈鳞癌化疗敏感性指标。P-pg可作为预测维吾尔族宫颈鳞癌化疗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前后P-gp、MRPI和GST-π的表达及其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运用S-P法分别检测维吾尔族妇女宫颈鳞癌组织22例新辅助化疗前后及正常宫颈组织20例P-gP、MRPI和GST-π的表达水平。结果:①新疆维吾尔族正常宫颈、初治宫颈癌组织中P-g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40.9%;MRP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5%、31.8%;GST-π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9.01%。P-gp和GST-π在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RP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NACT后宫颈癌组织中P-pg阳性表达显著上升(P<0.05),有统计学意义。NACT后宫颈癌组织中MRP1、GST-π阳性表达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新疆维吾尔族妇女新辅助化疗前宫颈鳞癌组织中P-gp、MRP1及GST-π表达阴性和阳性患者NACT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pg、MRP1、GST-π无法作为化疗敏感性指标预测维吾尔族宫颈鳞癌新辅助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及汉族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前后P-gp、MRPI和GST-∏的表达及其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运用S-P法检测分别检测维吾尔族妇女宫颈鳞癌组织22例和非宫颈鳞癌组织20例,汉族妇女宫颈鳞癌组织30例和非宫颈鳞癌组织30例,新辅助化疗前后P-gP、MRPI和GST-π的表达水平。结果:①新疆维吾尔族正常宫颈、初治宫颈癌组织中P-g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72.7%;MRP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40.9%;GST-π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90.9%。P-gp、和MRP1在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ST-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新疆汉族正常宫颈、初治宫颈癌组织中P-g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56.7%;GST-π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60%,MRP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86.7%。P-gp、GST-π和MRP1在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鳞癌组织中:NACT后宫颈癌组织中GST-π阳性表达显著上升(P<0.05),有统计学意义。NACT后宫颈癌组织中P-pg、MRP1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佟丹  朱莉  刘磊  林楠  肖巍 《生物磁学》2014,(3):486-489
目的:观察Bcl-2和COX-2在正常宫颈和宫颈鳞癌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宫颈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宫颈鳞癌组织、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Bcl-2和COX-2的表达情况。结果:(1)Bcl-2在正常宫颈组织和宫颈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0%、72.5%(P〈0.05),而COX-2在正常宫颈组织和宫颈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60.0%(P〈0.05)。(2)在宫颈鳞癌中,Bcl-2的表达与宫颈鳞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而COX-2的表达与宫颈鳞癌的病理分级及淋巴转移有关(P〈0.05),与临床分期无关(P〉0.05)。(3)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显示宫颈鳞癌组织中Bcl-2和COX-2的表达呈正相关(r=0.517,P〈0.01)。结论:Bcl-2和COX-2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升高并呈显著正相关,且COX-2的表达与宫颈鳞癌的淋巴转移有关,二者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有可能作为评估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范佳颖  董晶  叶明  杜伯涛  杨艳 《生物磁学》2011,(15):2877-2880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ⅠB2~ⅡB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对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5年9月-2007年1月间ⅠB2~ⅡB期宫颈癌82例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42例在根治性手术前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2~3个疗程,为NACT组,40例在术前未行新辅助化疗,为直接手术组。评价NACT组化疗疗效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比较两组手术后的病理结果。结果:NACT的总有效率为76.2%,化疗效果与临床分期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病理类型及肿瘤的大小有关,鳞癌的有效率明显高于非磷癌(P〈0.05),肿瘤直径〉8cm的疗效明显低于≤8cm(P〈0.05)。两组术后盆腔淋巴结阳性率及宫旁侵润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NACT组中化疗有效组与无效组术后盆腔淋巴结阳性率及宫旁侵润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可改善宫颈癌的临床分期,提高宫颈癌的手术疗效,成为治疗ⅠB2~ⅡB期宫颈癌一种新手段,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EB病毒与子宫颈癌发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EB病毒感染与子宫颈的关系及其对抑癌基因p53表达的影响,探讨EB病毒的致癌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59例宫颈鳞癌,19例正常宫颈组织的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及抑癌基因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进一步分析宫颈癌组织EBV感染与抑癌基因p53表达的关系。结果 EBV阳性表达率在宫颈癌及正常宫颈组分别为64.4%和21.1%,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p53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4.4%,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26.3%,(P〈0.05)。EBV感染与非感染的宫颈癌组织中,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9%与38.1%,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EBV病毒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病密切相关,但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抑癌基因P53表达而致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葡萄糖调节蛋白94(glucose—regulated protein94,GRP94)和CD8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与HPV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2例原发宫颈癌、27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及40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中GRP94和CD8的表达及定位;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6例宫颈癌及6例正常宫颈组织中GRP94和CD8的表达。结果:①在宫颈癌、CIN2/3、CIN1及慢性宫颈炎组织中,GRP94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5%、82.4%、40%和22.5%;CD8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8.1%、64.7%、90%和97.5%;GRP94在宫颈癌和CIN2/3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和CIN1组织(P均〈0.05);CD8在宫颈癌组的表达显著低于慢性宫颈炎组、CIN1组及CIN2/3组(P均〈0.05)。②Western blot结果示GRP94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1);CD8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宫颈组织(P〈0.01)。③GRP94的表达与宫颈癌分化程度、有无脉管侵袭有关(P〈0.05),而与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CD8的表达与有无脉管侵袭有关(P〈0.05),而与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④宫颈病变组织中,GRP94的表达与HPV感染呈正相关(rs=0.377,P=0.000);cD8的表达与HPV感染呈负相关(rs=-0.395,P=0.000);GRP94与CD8的表达呈负相关(rs=-0.608,P=0.000)。结论:GRP94表达可能是宫颈CIN进展及宫颈癌预后判断的重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张蕾  王霞  张珊  杨彦华  石纳玉  蔡广彦 《生物磁学》2011,(20):3878-3881
目的:探讨ProExC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roExC在不同宫颈病变组织芯片中的表达。结果:ProExC在宫颈炎、C1NⅠ、CINⅡ、CINⅢ及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25%,51.7%,77.9%,90%,93.8%,且其表达在宫颈癌及CINⅡI级病变与宫颈炎及CINI级病变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roExC在CINⅠ级组织中表达低于CINⅡ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roExC在浸润性宫颈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无关(P〉0.05)。结论:ProExC反映了细胞的增殖活性,促进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可作为诊断及监测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宫颈癌肿瘤细胞多药耐药基因1(mdr1)甲基化与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相关性,探索适用于预测临床化疗多药耐药性的敏感指标。方法:采用MassARRYEpiTYPERDNA甲基化分析技术定量分析宫颈鳞癌(n=40)新辅助化疗前后、正常对照组(n=30)中的mdr1基因启动子区15个CpG位点的甲基化状态。结果:新辅助化疗敏感组(n=31)CpG2、3、4位点甲基化率高于行新辅助化疗耐药组(n=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新辅助化疗前组相比,化疗后组CpG_7、CpG_8、CpG_12、13、CpG_18、CpG_19、20、CpG_23、CpG_24位点甲基化率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织(n=30)相比,宫颈癌(n=80)CpG_2、3、4、CpG_5、CpG6、CpG_7、CpG_8、CpG_9、10、CpG-12、13、CpG_18、CpQ_19、20、CpG_22、CpG_23、CpG_24位点甲基化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mdr1基因甲基化水平高低与宫颈癌NACT疗效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宫颈鳞癌组织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D(PDGF—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探讨二者在宫颈癌变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为探讨宫颈鳞癌的发病机制和宫颈鳞癌的早期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宫颈鳞癌和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PDGF—D和VEGF蛋白的表达,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宫颈鳞癌组织中PDGF—D和VEGF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PDGF—D和VEGF的表达与宫颈鳞癌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PDGF—D与VEGF表达程度呈正相关(r=0.346,P〈0.05)。结论:1.PDGF—D和VEGF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特异性高表达,可能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与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2.PDGF-D和VEGF表达与宫颈鳞癌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与年龄及临床分期无关,提示它们可能在宫颈鳞癌的浸润和转移及预后方面有重要的监测意义。3.PDGF-D和VEGF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两者起着相互促进的作用,对PDGF—D和VEGF的联合检查,为临床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鳞癌组织中Smad7和Ki-67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宫颈炎组织88例(汉族42例,维吾尔族46例)以及宫颈鳞癌组织120例(汉族50例,维吾尔族70例)中Smad7、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Smad7、Ki-67蛋白在宫颈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78.3%、76.7%)均分别显著高于宫颈炎组织(15.9%、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妇女宫颈鳞癌中Smad7的阳性表达率(87.1%)显著高于汉族(66%)(P0.05)。维吾尔族宫颈鳞癌患者中Smad7、Ki-67的阳性表达率呈显著正相关性(x2=1.93,r=0.138,P0.05)。结论:宫颈鳞癌组织中Smad7、Ki-6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宫颈炎组织,宫颈鳞癌中Smad7蛋白的表达存在民族差异,Smad7、Ki-67等多种蛋白的联合检测可能会间接提高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鳞癌诊断的准确度和精确度。  相似文献   

12.
孙怀美  林伟  王翔宇  董艳  王蓁 《生物磁学》2012,(18):3430-3435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子宫颈病变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和端粒酶活性的表达,以探讨两者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检测宫颈脱落细胞HPV.DNA含量,并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宫颈组织标本中端粒酶的表达。结果:(1)端粒酶阳性表达率在对照组、C1NI、CINII、CINⅢ和宫颈癌组分别为10.00%、16.67%、40.00%、70.00%、95.00%,宫颈癌组高于cINⅢ,CINⅢ高于C1NⅡ,C1NII高于CIN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5C(X^2=-4.329,P=0.037;xⅫ.327,P=0.038;X^2=4.022,P=0.045)。(2)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增加,高危型HPV的阳性率和病毒负荷量均增高。高危型HPV的阳性率在宫颈癌和CINⅢ组明显高于对照组、CINI及CINⅡ(X^2=29.501-7.414,P〈0.01)。高危型HPV的病毒负荷量在对照组与其他4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K(P〈0.05);C1NI组分别与CINⅡ、C1NⅢ及宫颈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增加,高危型HPV的阳性率和端粒酶阳性表达率依次递增,两者有明显的相关性(r=0.943,P〈0.01)。结论:高危型HPV感染和端粒酶活性均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望作为子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筛查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眭鸿颖  周萍  江宁  廖革望 《生物磁学》2011,(11):2083-2086,2061
目的:探讨宫颈组织p53基因第72位密码子的多态性及分析第72位密码子的多态性与湖南地区汉族人群宫颈鳞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101例正常宫颈和150例宫颈鳞癌石蜡组织p53基因第72位密码子基因,回收目的片段进行测序。采用SPSS11.5软件分析p53基因第72位密码子的多态性。结果:p53第72位密码子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在宫颈鳞癌组织中Arg/Arg、Pro/Pro、Arg/Pro所占比例分别为40.66%、16.67%、42.67%;在正常宫颈组织中Arg/Arg、Pro/Pro、Arg/Pro所占比例分别为47.53%、7.92%、44.55%。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Arg/Arg和Arg/Pro基因型在宫颈鳞癌和对照组中的表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Pro/Pro基因型在宫颈鳞癌组中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结论:p53基因第72位密码子Pro/pro基因型是湖南地区女性发生宫颈鳞癌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凋亡相关蛋白Bcl-2、P53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Pgp、MRP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探讨之间的相关性及病理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3例结肠癌和16例正常结肠中的Bcl-2、P53、Pgp和MRP的表达。结果Bcl-2、P53、Pgp和MRP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74%、91%和77%,明显高于在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表达(P〈0.05)。Bcl-2的表达与结肠癌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1),Pgp的表达与结肠癌的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MRP的表达则与结肠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均密切相关(P〈0.05)。结肠癌组织中Bcl—2与P53、Pgp、MRP的表达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r=0.324,P〈0.05;r=0.330,P〈0.05;r=0.508,P〈0.01)。结论结肠癌中存在Bcl-2、P53、Pgp和MRP蛋白表达的显著上调,提示结肠癌组织可存在多种多药耐药发生机制。Pgp和MRP的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可将二者阳性表达率的上调作为结肠癌预后不良的指针。结肠癌组织中Bcl—2表达与种多药耐药相关因子P53、Pgp、MRP密切相关,提示结肠癌的发生与笺药耐药相关因子之间可能存在一定内在的联系,而Bcl-2在结肠癌多药耐药发生过程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cFLIP在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40例宫颈癌,40例CIN和2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cFLIP的表达情况,并与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和是否有淋巴结转移等生物学行为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宫颈癌、CIN及正常宫颈组织中cFLIP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2.5%、70%和10%,三组间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INⅠ级组与CINⅡ-Ⅲ级组及宫颈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宫颈癌组与CINⅡ-Ⅲ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FLIP表达阳性率与宫颈癌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无关。结论 cFLIP的特异性高表达是宫颈癌变的一个早期事件,可能在宫颈癌癌前病变向宫颈癌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人白细胞相关抗原I(human leukocyte antigen class I,HLA-I)表达与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前病变进程及高危型HPV16的关系。方法:收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炎、宫颈内上皮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宫颈鳞癌患者的石蜡包埋组织标本共148例,提取组织DNA,应用PCR的方法检测HPV阳性及HPV16型别;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HLA-I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在维吾尔族妇女中HLA-I抗原在宫颈炎、CINI-II、CINIII、SCC组中阳性表达逐渐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HLA-I的阳性表达下降趋势与宫颈癌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3)HPV在宫颈炎、CINI-II、CINIII、宫颈癌中的感染率分别为13%、46%、82%、95%,差异有统计学(P〈0.001)。(4)HPV16在宫颈炎、CINI-II、CINIII、宫颈癌中的感染率分别为4%、30%、68%、85%,差异有统计学(P〈0.001)。(5)在HPV16阳性标本中,存在HLA-I表达缺失的占71%(58/82),HPV16感染与HLA-I表达呈负相关(r=-0.625,P〈0.001)。结论:(1)HLA-I表达缺陷可能是宫颈病变进展的重要标志,对宫颈癌的预测预警提供依据。(2)HPV16感染在宫颈病变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是一个很强的致癌因素。(3)HPV16感染与HLA-I表达之间的关系对揭示宫颈癌发病机制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刘俊  裘正军  金宇彪  孙红成  孙晶  黄陈  常炜 《生物磁学》2009,(16):3086-3088
目的:了解MRP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2例胰腺癌组织,10例正常胰腺组织中MRP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MRP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1.7%,明显高于其在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p〈0.05)。胰腺癌组织中的MRP蛋白高表达与病理学分级低显著相关(p=0.031),亦与年龄有关(p〈0.05),而与肿瘤生长部位、肿瘤大小、淋巴结有无转移、临床分期及神经有无浸润无显著相关性(p〉0.05)。MRP蛋白高表达者的中位生存期明显长于低表达者(21.7个月vs11.1个月,p=0.040)。结论:胰腺癌组织中MRP蛋白的高表达与胰腺癌术后的预后好相关,检测胰腺癌中MRP蛋白的表达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素E(CyclinE)、视网膜母细胞瘤(Rb)基因与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鳞癌的关系,及其在癌变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CyclinE和Rb基因产物在各级别CIN77例和宫颈鳞癌40例中的表达状况,并以正常子宫颈鳞状上皮20例做对照。结果 在正常宫颈鳞状上皮、CINⅠ、CINⅡ、CINⅢ及宫颈鳞癌中,CyclinE的阳性表达率呈逐渐增强趋势,分别为:0.0%、30.0%、75.0%、65.0%、60.0%。正常宫颈鳞状上皮与各级别CIN和宫颈鳞癌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或〈0.005),CINⅠ与CINⅡ、CINⅢ、宫颈鳞癌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5或〈0.01);Rb基因蛋白的表达率逐渐下调,分别为:100.0%、55.0%、20.0%、24.3%、23.5%,在正常宫颈鳞状上皮与各级别CIN和宫颈鳞癌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5);CINI与CINHI、宫颈鳞癌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O.005)。结论CyclinE在正常子宫颈鳞状上皮表达阴性,随着发生CIN从轻到重至宫颈鳞癌,表达呈逐渐增强趋势;表明CyclinE在子宫颈癌变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CyclinE参与CIN的进展及子宫颈癌癌变机制。Rb基因蛋白在正常子宫颈鳞状上皮100%阳性,随着发生CIN从轻到重至宫颈鳞癌,表达呈逐渐下调趋势,甚至消失;表明Rb基因可能主要通过功能性失活参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并且其在癌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发现CyclinE表达增强和RB基因表达下调或消失,有助于宫颈鳞癌发生的判断及CIN程度和级别的确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eath 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DAPK)甲基化及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感染与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病变的相关性,为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08年至2009年收治的宫颈非癌组织3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 30例、CIN Ⅱ/Ⅲ30例、宫颈鳞癌组织30例患者的组织标本为研究对象,运用MSP法检测宫颈组织中DAP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及PCR检测各组织中HPV的感染情况,对二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宫颈非癌组织、CINⅠ、CIN Ⅱ/Ⅲ、宫颈鳞癌组织中DAPK基因甲基化的检出率分别为3.33%、10%、36.7%、63.3%,宫颈鳞癌组的甲基化率明显高于其它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四组HPV的阳性率分别为43.3%、56.7%、76.7%、93.3%,宫颈鳞癌组的 HPV感染率明显高于其它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的感染率和宫颈病变程度成正相关(P<0.05).(3)宫颈病变组织中DAPK基因的甲基化水平与HPV-DNA阳性率呈正相关.结论:DAPK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及HPV感染在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病变尤其是宫颈鳞癌的发生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二者呈正相关,联合检测二者可能有助于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鳞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脑啡肽酶(Neprilysin,NEP)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的关系。方法:对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50岁8284名人群进行AD流行病学调查,参照ADRDA.NINCDS的标准,选取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sporadicAlzheimer’s disease,SAD)患者209例(AD组)与正常对照220例(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检测NEP基因多态性,采用病例一对照的关联分析方法对NEP基因rs3736187位点进行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析。结果:(1)新疆维吾尔族、汉族两民族AD组与对照组间NEP基因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T等位基因个体出现AD的危险性高于携带c等位基因的个体(0R=1.981,P〈0.05)。(2)新疆维吾尔族、汉族不同民族之间比较NEP基因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同一民族中AD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NEP基因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个年龄分段(〈65岁及≥65岁)之间NEP基因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同一年龄段内部AD组与对照组间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男性、女性之间NEP基因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女性AD组与对照组间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EP基因rs3736187位点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两民族间的分布相似;NEP基因的T等位基因是SAD的危险因素,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两民族及女性SAD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