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辽宁省肿瘤医院肿瘤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7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各3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甲胎蛋白(AFP)水平变化和药物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AFP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肿瘤大小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5.71%),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药物毒副反应发生率未见明显增加,差异无显著性(P>o.05).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三维适形放疗综合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确切,优于肝动脉化疗栓塞,具有安全高效和不良反应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刘国东  李欣  孟维旭  李佳航  张卓航 《生物磁学》2014,(8):1510-1512,1521
目的:观察并探讨三氧化二砷碘油栓塞联合置管介入化疗治疗转移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辽宁省肿瘤医院介入治疗科2008-2010年收治的转移性肝癌患者33例,进行肝动脉造影及间接门脉造影,根据肝动脉造影或门脉造影结果,根据肝动脉供血情况分别采取肝动脉化疗栓塞及肝动脉灌注化疗方法治疗,3.4周为1治疗周期,共完成4个治疗周期,治疗结束后评价患者,陆床有效率,随访半年、1年、2年患者生存率。结果:①介入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改善,KPS得分明显高于化疗前(P〈0.05),临床总有效率81.82%。②随访半年、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90.9l%、66.67%、33.33%,肝动脉化疗栓塞组患者中远期生存率明显高于肝动脉灌注化疗的患者。结论:三氧化二砷可从多角度抑制癌细胞,临床应用安全有效;对于不能手术和不适宜手术的转移性肝癌患者,根据肝动脉供血情况和特点选择合适的介入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巨块型原发性肝癌介入栓塞治疗的疗效。方法89例巨块型原发性肝癌患者,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至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碘油用量为20~50ml。再注入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治疗。发现肝外肿瘤供血动脉,超选择捅管化疗栓塞后,注入适量明胶海绵栓塞治疗。结果本组病例中首次DSA造影发现11例存在肝外动脉供血;64例出现肝外供血动脉共计67支。术后甲胎球蛋白下降均〉50%。术后4~6周复查田,肿瘤最大直径缩小3.5~5.9cm。1、2、3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73.8%、48.3%和28.5%。结论巨块型原发性肝癌大剂量碘油栓塞联合肝外肿瘤供血动脉介入治疗,对于提高巨块型原发性肝癌的介入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HC)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目前,治疗晚期肝癌的首选方法是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配合抗癌药物使用,治疗效果明显。索拉非尼因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而被越来越广泛的用于治疗肝癌。本研究针对索拉非尼的靶向性,探讨该药与化疗栓塞联合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旨在为肝癌的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0月-2012年6月收治的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单独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索拉非尼联合化疗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客观有效率、临床获益率、治疗一年生存率、两年以上生存率及甲胎蛋白(AF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客观有效率为52.1%,临床获益率为89.6%,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对应值33.3%和4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一年生存率为89.6%,两年生存率为72.9%,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对应值58.3%和35.4%,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AFP水平均比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患者AFP水平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索拉非尼联合化疗栓塞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具有明显的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进展期大肝癌的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9年收治的60例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并通过彩色多普勒复查肿瘤的血供情况.结果:60例晚期肝癌患者在经过治疗后肝功能有了明显的改善,肿瘤内部及周边血流明显减少,肿瘤血供≥Ⅱ级者由TACE治疗前的90%(54/60)降为术后的71.67%(43/60).结论:在超声引导下准确定位,经肝动脉化疗是晚期肝癌的有效治疗手段,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对肝癌术后复发的预防作用及其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入院的97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对照组采用阿霉素灌注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观察两组不同患者对肝癌术后复发的预防作用及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疾病控制率及1年、2年的生存率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癌治疗中给予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轻,耐受性好,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是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伽玛刀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临床疗效,探索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最优方案。方法:选择2005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伽玛刀室实施伽玛刀治疗的肝癌病例18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88)和试验组(n=95),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伽马刀治疗,试验组采用伽马刀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后对全部患者进行随访3~24个月,复查肝功能、甲胎蛋白(AFP)等,追踪有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出现,了解其近期与远期疗效。结果:治疗后3个月复查,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总体有效率分别为60.5%和76.84%,两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肝功能及AFP改善情况,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及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对照组放射诱导的肝病5例,试验组3例,经内科对症处理后,患者情况均好转。试验组在治疗后6、12、18、24个月的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伽玛刀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伽马刀治疗,可进一步研究,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三氧化二砷碘油栓塞联合置管介入化疗治疗转移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辽宁省肿瘤医院介入治 疗科2008-2010 年收治的转移性肝癌患者33 例,进行肝动脉造影及间接门脉造影,根据肝动脉造影或门脉造影结果,根据肝动脉 供血情况分别采取肝动脉化疗栓塞及肝动脉灌注化疗方法治疗,3-4 周为1 治疗周期,共完成4 个治疗周期,治疗结束后评价患 者临床有效率,随访半年、1 年、2 年患者生存率。结果:①介入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改善,KPS得分明显高于化疗前(P< 0.05),临床总有效率81.82%。②随访半年、1 年、2 年生存率分别为90.91%、66.67%、33.33%,肝动脉化疗栓塞组患者中远期生存 率明显高于肝动脉灌注化疗的患者。结论:三氧化二砷可从多角度抑制癌细胞,临床应用安全有效;对于不能手术和不适宜手术 的转移性肝癌患者,根据肝动脉供血情况和特点选择合适的介入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疗效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TACE治疗,研究组应用TACE联合RFA治疗。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Th1、Th2细胞因子水平,我们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h1、Th2型细胞因子的水平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均得到一定改善,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免疫细胞因子的水平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两组均得到一定改善,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表明,TACE联合RFA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有利于提高近期有效率,改善患者的Th1、Th2细胞因子水平。我们的研究为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射频消融疗法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5月至2013年4月我科收治的160例原发性肝癌合并有脾功亢进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在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同时进行PSE,PSE栓塞面积在30%~60%之间,观察治疗后3天、7天、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白细胞(WBC)计数和血小板(PLT)计数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达到4.0~13×109/L、血小板达计数到50×109/L为治疗有效,160例患者术后3个月时外周血白细胞治疗有效为151例(94.38%),血小板治疗有效为155例(96.88%),术后6个月时白细胞治疗有效136例(85%),血小板治疗有效125例(78.13%)。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PSE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有脾功亢进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BMJ (Clinical research ed.)》1897,2(1924):1433-1434
  相似文献   

17.
18.
19.
An inhibitor of hepatic cholesterol synthesis present in hepatic microsomes can be solubilized either by an acetone or an ethanol powder preparation. Other methods such as methanol and chloroform:methanol powder preparations and treatment with EDTA do not solubilize the factor.

The factor appears to be proteinaceous since its activity is lost after exposure to proteolytic enzymes and heat treatment. In addition, the inhibitor does not require a phospholipid for activity.

This inhibitor is stable for long periods (60 hrs.)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can be isolated in good yield from liver maintained at 4°C for 8 hours postmortem.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