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脑白质损伤后脑内神经元的变化。方法新生3日龄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缺氧缺血脑白质损伤(WMI)组。于缺氧缺血后4周,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大鼠脑内髓鞘碱性蛋白(MBP)、皮层和海马神经核抗原(Neu N)、微管相关蛋白-2(MAP-2)和突触素(Syn)的表达,应用高尔基染色法观察神经元树突变化,并应用Western blot法进一步测定Syn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WMI组MBP表达减少,皮层和海马Neu N阳性细胞数未见明显改变,MAP-2阳性细胞突起弯曲、断续;高尔基染色结果显示:WMI组树突棘数量减少;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WMI组Syn表达量降低。结论新生大鼠发生缺氧缺血脑白质损伤后树突损伤、树突棘数量减少、突触减少导致神经元之间联系减少,可能引起学习记忆能力减退。  相似文献   

2.
妊娠期抑郁症可以通过影响孕妇的生理和心理变化,进而影响新生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可以有效缓解抑郁情绪,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为探讨Dex对慢性应激抑郁妊娠大鼠子代发育及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将60只妊娠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右美托咪定组和高剂量右美托咪定组,统计各组大鼠孕育率、平均产仔率和平均仔鼠成活率,并记录子代大鼠出生后体质量变化及学习记忆能力;检测子鼠脑组织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5?HT含量、TChE活力及海马组织CREB、p?CREB及BDNF的表达。结果显示,Dex可以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提高慢性应激抑郁妊娠大鼠子代的平均成活率,调节脑组织Ach、5?HT、CREB、p?CREB和BDNF的水平,改善子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结果表明,Dex可能通过调控神经递质和促进CREB信号传导,改善慢性应激抑郁妊娠大鼠的子代鼠学习记忆能力。研究探究了Dex对妊娠期抑郁症大鼠子代生长发育和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以期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产前手机暴露对子代大鼠海马齿状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双皮质素(DCX)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孕鼠手机射频暴露模型,分为对照组、短时暴露组和长时暴露组(n=6),短时和长时暴露组于孕第1-17天分别给予6 h/d和24 h/d的手机通话暴露,观察孕鼠的孕期长短、孕期体重增长和各组的胎儿数、胎儿出生体重。1月龄子代大鼠行焦油紫染色观察海马齿状回细胞形态,免疫组化观察齿状回PCNA和DCX表达,Western blot检测DCX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结果:各组孕鼠的孕期、妊娠期体重增长和各组的胎儿数、胎儿出生体重无显著差异,长时暴露组子代大鼠的齿状回多形细胞层锥形细胞和DCX阳性细胞出现形态改变。与对照组、短时暴露组比较,长时暴露组子代大鼠齿状回PCNA阳性细胞和DCX、BDNF表达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产前长时手机暴露可能通过改变子代大鼠海马BDNF而影响齿状回的PCNA和DCX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宫内缺氧对新生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与VEGF mRNA表达的影响以及当归的调控作用.方法 孕14 d健康SD雌性大鼠1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组和当归组各5只,于孕14 d开始将当归组与缺氧组孕鼠置于低张氧浓度三气培养箱中,制作胎鼠宫内缺氧模型,此前一小时按8 mL/kg分别给予当归和生理盐水尾静脉注射,对照组不缺氧,余同缺氧组.三组孕鼠分娩当日每窝随机选取新生鼠4只,取脑组织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NSE mRNA、VEGF mRNA原位杂交,400倍拍照、IPP6.0软件图像分析.结果 缺氧组新生大鼠大脑皮质NSE mRNA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减少,积分光密度值(IOD)降低(P<0.05),VEGF mRNA阳性细胞IOD值升高(P<0.05);当归组新生大鼠大脑皮质NSE mRNA阳性细胞数较缺氧组增多、IOD值增高(P<0.05),VEGF mRNA阳性细胞IOD值增高(P<0.05).结论 宫内缺氧可致新生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受损,当归注射液对此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大脑皮质VEGF mRNA的表达而使缺氧环境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验证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是通过降低血清雄激素水平导致自噬异常激活,同时探讨DBP致子代大鼠尿道下裂发生的具体机制。方法:将孕鼠随机分为DBP染毒组与对照组,并于妊娠期14-18天通过灌胃的方式,分别用DBP(750 mg/kg/天)饲养DBP染毒,用等量花生油饲养对照组。依照此方法成功构建了子代新生大鼠尿道下裂模型。采集子鼠生殖结节(GT)用福尔马林保存,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观察生殖结节组织中自噬水平,即LC3B及Beclin1表达水平;在子鼠麻醉后采集血液标本,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观测子鼠血清睾酮水平。在原代大鼠尿路上皮细胞(PUECs)基础上,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有无双氢睾酮(DHT)对PUECs中LC3I、LC3II及Beclin1表达水平影响。结果:DBP染毒组尿道下裂发生率为42.3%,对照组子代无尿道下裂。DBP染毒组子代GT组织中自噬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DBP染毒组(n=10)较对照组中血清睾酮水平有明显差异(n=10)(P<0.05)。体外研究表明DHT缺乏组Beclin1及LC3蛋白转化率水平较对照组升高。结论:孕期暴露于DBP可以诱发子代尿道下裂发生,这可能是由于DBP降低子鼠雄激素水平促使自噬发生导致的,然而该疾病的机制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精神依赖物海洛因对胚胎大鼠形态结构发育和小脑c-Fos表达的影响, 将受孕后的Wistar大鼠40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海洛因低、中、高剂量组, 每组10只孕鼠。于第7天时, 分别给予32.5、65 和130 mg·kg-1的海洛因, 连续9 d, 观察该物对胚胎大鼠形态结构发育的影响,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胚胎大鼠小脑组织c-Fos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发现, 海洛因低、中剂量组活胚胎总数比对照组分别减少15.87%和29.37%;海洛因低、中剂量组出现了多指, 脐疝, 双耳、肋骨、腰椎骨、前肢掌骨、脑发育不全等畸形胚胎; 高剂量组孕鼠未见成型的胚胎。海洛因低、中剂量组胚胎小脑皮层中c-Fos表达水平(IOD)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48.94%和95.74%(P<0.01)。结果表明, 精神依赖物海洛因能通过母体干扰胚胎表型和组织器官的发育, 诱导胚胎小脑组织细胞c-Fos基因表达, 损伤脑组织细胞的发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妊娠期大气细颗粒物PM2.5(颗粒直径≤2.5μm)暴露对子代鼠主要脏器发育的影响。方法孕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PM2.5低剂量组、PM2.5中剂量组、PM2.5高剂量组。利用气管滴注方法,建立小鼠妊娠期PM2.5暴露模型。通过HE染色和PAS反应,观察妊娠期暴露于PM2.5后新生子代鼠主要脏器的病理形态学改变,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和对照组相比,PM2.5模型组新生子代鼠心、肝、脾、肺和肾组织结构均受损,可见炎症等病理改变。子代鼠主要脏器超微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细胞核周隙局部增宽、自噬体增多、线粒体嵴模糊和断裂等变化。结论妊娠期暴露于PM2.5可导致新生子代鼠心、肝、脾、肺、肾等主要脏器出现组织形态异常。这可能是PM2.5致生后远期慢性疾病发生的解剖学基础和发育源性病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i R-124在甲状腺功能低下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将16只孕SD雌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于两组仔鼠1、5、10、15日龄称重取血,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将大鼠用2%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后,固定在脑立体定位仪,处死后收集其海马,应用荧光定量PCR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agomir的干预效率,确定干预有效后进行建模。观察注射后大鼠行为学改变,NeuN染色法检测海马区脑组织神经元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实验组血清T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FT3、FT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正常对照组相比,甲状腺功能减退组中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细胞轮廓模糊、不清晰。经mir-124模拟处理后,神经细胞的数量和形态明显改善。结论:mi R-124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新生鼠神经元凋亡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百草枯(PQ)对发育期C57BL/6J小鼠神经发育的毒性作用,并探讨百草枯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 80只出生21日龄的仔鼠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1.25、2.5、5、10 mg/(kg·d)五组,灌胃染毒百草枯,每天一次,连续30 d。观察小鼠的一般生理和神经行为发育情况,并在染毒结束后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和避暗实验,测试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神经行为学测试结束后取小鼠大脑,称重并进行病理检查,同时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小鼠中脑黑质部超微结构。结果染毒期间小鼠一般状况没有明显变化,染毒结束后各组体重没有统计学差异;在Morris水迷宫测试中,各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而避暗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的避暗潜伏期延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病理切片和透射电镜观察中,在高剂量组分别观察到黑质细胞减少和神经元细胞凋亡。结论百草枯暴露对发育期小鼠成年后神经行为有影响,同时会使小鼠成年后出现脑组织的病理变化,发生器质性的病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海人藻酸(Kainic acid,KA)海马内注射后大鼠学习记忆的变化及雷公藤甲素(TRP)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Morris水迷宫筛选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正常的SD雄性大鼠90只(200-220g).将实验动物分为:右侧海马注射生理盐水后生理盐水灌胃对照组(NS+NS)、右侧海马注射海人藻酸后生理盐水灌胃干预组(KA+NS)、右侧海马注射海人藻酸后雷公藤甲素灌胃干预组(KA+TRP).动物分别存活1天、3天、5天、7天、14天,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动物空间位置记忆能力:尼氏染色法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数目和形态.结果:与NS组(NS+NS)比较,KA组(KA+NS)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跨越原平台次数减少(P<0.05);CA1区的神经元出现胞体肿胀、排列散乱等形态改变及神经元的丢失(P<0.05);TRP组(TRP+KA)与KA组比较,大鼠的平均逃避潜伏期从第5天起缩短(P<0.05),跨越原平台次数增多(P<0.05),神经元形态好转,数目增多.结论:KA 海马内注射,可以导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及神经元形态的改变;雷公藤甲素干预治疗,能够改善动物的学习和记忆能力,保护海马神经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