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卡介菌多糖核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单核细胞样受体4(TLR4)、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金属蛋白抑制1(TIMP-1)及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CD4~+、CD4~+/CD8~+、CD8~+水平,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活量(FVC)。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6%,显著高于对照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LR4、IL-8、TNF-α、LPO、TIMP-1、MMP-9、HMGB1水平、FEV1、FVC及CD8~+低于对照组,SOD水平、CD4+、CD4+/CD8~+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介菌多糖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肯定,可选择性减轻炎症反应并改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预后进行分析。结果:①诱因:感染进食特殊食物、接种疫苗。②有消化道症状者中以腹痛为最常见。其中4例被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肠套叠、上消化道出血、急性细菌性痢疾。⑤有肾脏受累者挖例。其中12例同时存在消化道症状③预后:28例治愈好转,占93.33%,1例于2年后再次发病。结论:①HSP患病率有逐年升高趋势。发病诱因以感染为第一位。患者中可表现较多的肾外症状,较易发生肾功能损害,及时诊断与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多重PCR方法特异性鉴定卡介苗菌株多糖核酸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结核分枝杆菌H37Rv菌株进行比较,BCG菌株可找到一个特殊的缺失片段RD1,它存在于所有有毒分枝杆菌中,而在所有的卡介苗菌株中均缺失。应用多重PCR方法检测RD1区的存在与否,可以区别BCG和其它有毒的分枝杆菌。卡介菌多糖核酸来源于卡介菌,检测成品中DNA是否含有RD1区,能特异性地鉴别该制品。结果显示牛分枝杆菌标准株和结核分枝杆菌H37Rv存在RD1区;而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和国内皮内注射用BCG疫苗生产用菌株扩增产物一致,提示均缺失RD1区。因此,这种多重PCR方法适用于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的特异性鉴别试验。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对尖锐湿疣(CA)CO2激光治疗术后复发预防作用。方法选取皮肤科门诊治疗的CA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4例)与对照组(n=44例)。两组患者均予以CO2激光治疗,并予以外搽红霉素软膏预防感染。观察组患者予以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对照组予以单纯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其中卡介菌多糖核酸针1 mL肌注,隔日1次;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局部涂擦,2次/d,两组均连用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随访3个月内的复发率和治疗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9.55%vs 11.36%)(χ2=4.47,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分别药物不良反应4例(9.09%)和2例(4.55%),症状均较轻微,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P>0.05)。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预防CA激光治疗术后复发的疗效较确切,能明显降低其复发率,安全性较好,为预防CA的复发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微波与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治疗尖锐湿疣1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尖锐湿疣仍是目前国内外流行发病最多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大量资料表明人类乳头瘤病毒与某些生殖器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尖锐湿疣的治疗及复发问题目前仍未解决。由于尖锐湿疣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笔者于2001年6月~2002年12月选用江苏南京启亚微波科技有限公司MIC(R)系列多功能微波手术治疗仪与斯奇康注射液联合对100例尖锐湿疣患者进行了治疗,术后用微波照射,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总结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肾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6年2月~2012年8月我院小儿科诊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86例,根据是否伴有肾脏损害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52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总结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导致儿童过敏性紫癜并发肾损害的相关因素。结果:(1)儿童过敏性紫癜的诱因包括感染、过敏、疫苗接种、寄生虫病史及其它原因,其中感染比例最高,占66.28%;首发症状包括紫癜、腹痛及关节痛的一种或多种,其中紫癜比例最高,占59.30%。(2)观察组患儿中年龄≥8Y、皮疹反复≥4w及血FIB升高的比例分别为73.53%(25/34)、52.94%(18/34)和26.47%(9/3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示皮疹反复≥4W及血FⅢ升高为过敏性紫癜患儿发生肾脏损伤的危险因素。结论: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主要诱因为感染,典型临床表现为紫癜,皮疹反复芝4w及血FIB升高为过敏性紫癜患儿发生肾脏损伤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发病的危险因素,本研究选取了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过敏性紫癜患儿118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健康正常儿童120例作为对照组,调查分析两组微生物感染、食物过敏、药物过敏史等资料,同时观察治疗疗效。研究显示,观察组的幽门螺杆菌(Hp)、肺炎支原体、链球菌感染率和螨虫阳性率分别为61.02%、16.10%、10.17%和13.5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牛奶、鸡蛋、虾过敏的比例分别为9.32%、11.02%和8.4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药物过敏史、家中饲养猫、狗等动物、家中近3个月装修的比例为22.88%、45.76%和17.8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p感染是发生过敏性紫癜的危险因素(OR=1.613, p<0.05);Hp感染和无Hp感染患者治疗疗效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表明,Hp感染可能是儿童过敏性紫癜发生的影响因素,但Hp感染对治疗疗效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的检测在儿童过敏性紫癜(AP)早期肾损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明确诊断为AP 患儿85 例,均为早期无肾损害的AP病儿。根据第七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有关章节的诊断标准和随访结果,进一步将研究对象分为有肾损害AP 为APN 组,无肾损害AP为AP 组,于同时间、同群体中选择健康儿童35 名为对照组。应用ELISA 法分别检测三组患儿早期无肾损害时血VCAM-1 的含量,分析血VCAM-1在儿童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伤中的临床意义。结果:APN 组血VCAM-1 水平均高于AP组和正常对照组;AP 组亦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早期无肾损害的AP病儿,检测血浆VCAM-1 对AP发生APN 的预后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丹英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8,30(1):63-65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对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AP)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78例儿童腹型AP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患儿均予以抗组胺药、双嘧达莫、西咪替丁、葡萄糖酸钙和维生素C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1.0 g/次,3次/d,温开水冲服,两组患儿均连用2周。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内毒素(LPS)、降钙素原(PCT)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并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患儿血清LPS,PCT和TNF-α水平均较前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患儿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大(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²=4.09,P<0.05)。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辅助治疗儿童腹型AP患儿的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加快皮疹的消退,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降低血清LPS、PCT和TNF-α水平,减少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发生,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 ( VCAM-1 )的检测在儿童过敏性紫癜 (AP ) 早期肾损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明确诊断
为 AP 患儿 85 例, 均为早期无肾损害的 AP 病儿。根据第七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有关章节的诊断标准和随访结果, 进一步将研究
对象分为有肾损害 AP 为 APN 组, 无肾损害 AP 为 AP 组, 于同时间、同群体中选择健康儿童 35 名为对照组。应用 ELISA 法分别
检测三组患儿早期无肾损害时血 VCAM-1 的含量, 分析血 VCAM-1 在儿童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伤中的临床意义。结果: APN 组
血 VCAM-1 水平均高于 AP 组和正常对照组; AP 组亦高于正常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0.01 )。结论: 对早期无肾损害的
AP 病儿, 检测血浆 VCAM-1 对 AP 发生 APN 的预后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孟鲁司特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及对Toll样受体(TLRs)和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2月到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儿童过敏性紫癜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量TLR2、TLR5和TLR9mRNA基因表达情况,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ILSA)法测定患者血清中IL-6和IL-8水平,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皮疹消退、关节肿痛以及腹痛缓解时间。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7.3%(73/75)显著高于对照组81.3%(61/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皮疹消退、关节肿痛以及腹痛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LR2、TLR5和TLR9m 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IL-6和IL-8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降低TLRs、IL-6和IL-8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转化生长因子-beta1(TGF-beta1)水平变化在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发病机制中作用。
方法:选取HSP患儿30 例、HSPN患儿30 例和30 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分别采血,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标本IGF-1 浓度,采用
双抗体一步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TGF-茁1 浓度;同时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各组患儿血清Cys C、BUN、SCr 水平。结
果:血IGF-1、TGF-beta1 的水平HSPN组、HSP组与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ys C 水平对照组、HSP
组与HSPN 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直线相关分析HSPN 组的血清Cys C 水平与血IGF-1、TGF-beta1 水平
比较,存在正相关(r=0.759、r=0.802,均P<0.05),血IGF-1 与TGF-beta1 也存在正相关(r=0.850,P<0.05)。结论:血IGF-1、TGF-beta1 共同
参与紫癜性肾炎发病,其水平变化与病理损害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氯雷他定联合甲基强的松冲击疗法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及其对患儿血清免疫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8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包括氯雷他定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甲基强的松冲击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治疗前后血清免疫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Ig A、C3、TNF-α及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雷他定联合甲基强的松龙能有效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平衡,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治疗中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结膜炎与变应性鼻炎的相关性研究及鼻眼联合防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0 例儿童过敏性
结膜炎与310 例儿童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儿童过敏性结膜炎与变应性鼻炎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后将所有患儿随机均分
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点眼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鼻朗喷鼻联合人工泪液点眼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
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300 例过敏性结膜炎患儿中,50 例(16.67%)并发变应性鼻炎;310 例变应性鼻炎患儿中,59 例
(19.03%)并发过敏性结膜炎(P>0.05);(2)109 例同时并发两种疾病患儿中,均进行眼结膜与鼻粘膜的刮片检查嗜酸性粒细胞,
其中60 例(55.05%)结膜刮片与67 例(61.47%)鼻粘膜刮片检测到嗜酸性粒细胞(P>0.05);(3)两组治疗前后BUT 及角膜荧光素
染色评分、症状评分、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儿童过敏性结膜炎与变应性鼻炎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鼻朗喷鼻
联合人工泪液点眼治疗儿童合并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西咪替丁联合潘生丁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3月~2011年6月收治的共73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7例给予西咪替丁联合潘生丁进行治疗,对照组36例给予地塞米松、泼尼松、维生素C、维生素D、扑尔敏、钙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总有效率具有差异性(P<0.05);且实验组患者皮肤紫癜消退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关节疼痛、肿胀缓解时间,血尿消失时间,血便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差异性(P<0.05).西咪替丁联合潘生丁也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西咪替丁联合潘生丁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显著,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使用便利,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疗效及对机体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到2022年12月收治的86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儿采取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并对比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患儿的肾功能变化、炎症因子水平变化、血管内皮功能与凝血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NGAL、SCr、BUN水平均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8(IL-18)和白细胞介素-6(IL-6)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TGF-β1、IL-18和IL-6相关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D-二聚体、FIB和ET-1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NO水平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儿肾功能,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提升凝血功能的同时,进一步改善患儿血管内皮功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