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霉酚酸酯和环磷酰胺治疗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2001年6月至2011年6月的42例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并确诊为紫癜性肾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用激素联合霉酚酸酯,另一组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3、6、9个月,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血浆白蛋白变化.结果:治疗3、6、9个月临床完全缓解率霉酚酸酯组与环磷酰胺组分别为38.1%和33.3%、61.9%和47.6%、80.9%和66.7 %(P>0.05);临床部分缓解率霉酚酸酯组与环磷酰胺组分别为42.8%和38.1%、28.6%和33.3%、14.3%和23.8 %(P>0.05);总缓解率(完全+部分缓解)霉酚酸酯组与环磷酰胺组分别为80.9%和71.4%、90.5%和80.9%、95.2%和90.5 %(P>0.05).治疗6、9个月时尿蛋白缓解率霉酚酸酯组高于环磷酰胺组,分别为80.6%与53.8 %(P<0.05)、和91.2%与66.4 %(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肉眼血尿均消失,治疗6个月时血尿缓解率霉酚酸酯组高于环磷酰胺组(67.9%与38.7%,P<0.05);9个月时两组血尿缓解率相近(93.5%与90.8%,P>0.05).霉酚酸酯组8例出现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上呼吸道感染和轻度肝损害.环磷酰胺组12例出现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白细胞下降、轻度肝损害、上呼吸道感染和脱发.结论:霉酚酸酯和环磷酰胺联合中等量激素治疗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紫癜性肾炎临床完全缓解率均较高,但前者在缓解蛋白尿和血尿方面更有优势,且不良反应较少.紫癜性肾炎对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敏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联合吗替麦考酚酯(MMF)多靶点免疫抑制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症(RN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 法:将76 例RNS 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 组(30 例)采用雷公藤多苷联合MMF 多靶点免疫抑制疗法,B 组(29 例)采用环磷酰胺 (CTX)冲击疗法,C 组(27 例)采用MMF疗法,总疗程均为6 个月。比较分析三组的临床疗效、肾功能、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结 果:A 组的总有效率为73.3%,显著高于B 组48.3%,C组44.4%(P<0.05);治疗后,三组的肾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与B 组和C 组 比较,A 组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显著降低,血清白蛋白(ALB)显著升高(P<0.05);A组的复发率(0%)显著低于B 组(21.4%)和 C 组(15.4%)(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B 组、C 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MMF多靶点 治疗RNS 安全有效,可减少免疫抑制剂的剂量,提高缓解率,改善肾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联合吗替麦考~(MMF)多靶点免疫抑制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症(RN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6例RNS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30例)采用雷公藤多苷联合MMF多靶点免疫抑制疗法,B组(29例)采用环磷酰胺(CTX)冲击疗法,C组(27例)采用MMF疗法,总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分析三组的临床疗效、肾功能、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的总有效率为73_3%,显著高于B组48.3%,c组44.4%(P〈O.05);治疗后,三组的肾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与B组和c组比较,A组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显著降低,血清白蛋白(ALB)显著升高(P〈0.05);A组的复发率(0%)显著低于B组(21.4%)和c组(15.4%)(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B组、C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MMF多靶点治疗RNS安全有效,可减少免疫抑制剂的剂量,提高缓解率,改善肾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获得性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累及神经肌肉肌接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受到免疫攻击而破坏,以致不能产生足够的终板电位,突触后膜传递功能障碍而产生肌无力.多数患者在病程的不同时期需要接受免疫治疗,并通过适当治疗获得完全或部分缓解.本文将就重症肌无力的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免疫调节治疗及胸腺切除手术的常规方法及进展进行综述.包括常用药物的剂量、用法、疗程、适应症、副作用以及针对副作用的临床对策.治疗的目标是使患者达到临床或药物缓解并将治疗的副作用降到最低.同时针对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治疗应根据疾病分型、严重程度、是否存在合并症而个体化,并强调患者的积极参与.近年来由于新型免疫抑制药物逐渐应用到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中,使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转归明显改善,故本文重点介绍免疫抑制药物,特别是新型的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A、霉酚酸酯、他克莫司及利妥昔单抗等,并介绍这些药物的治疗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黄健光 《蛇志》2010,22(3):227-228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强的松及环磷酰胺三联疗法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剂量强的松和环磷酰胺,治疗组采用中药配合强的松及环磷酰胺三联疗法。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缓解率,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肾功能等指标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缓解率88.9%,对照组75.0%(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均有好转(P0.05,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1年内复发率5.56%,2年内复发率13.89%;对照组分别为22.22%和41.67%(P0.01)。结论中药配合强的松及环磷酰胺三联疗法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疗法,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霉酚酸酯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5年9月70例于我院就诊的紫癜性肾炎儿童,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泼尼松联合霉酚酸酯治疗,对照组给予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生化指标、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29%(33/3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5.17%(30/3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2)。治疗后,观察组蛋白尿、血尿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24 h蛋白定量、CD19~+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CD19~+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血清白蛋白、总蛋白含量、CD3~+、CD3~+CD4~+水平在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观察组的CD3~+、CD3~+CD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结论:霉酚酸酯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的临床效果较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更好,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伴低IgG血症的疗效。方法:对34例难治性肾病伴低IgG血症的患儿在常规剂量的强的松,环磷酰胺治疗的基础上加用IVIG治疗,观察其尿蛋白阴转率,血浆白蛋白,胆固醇三项指标,并随访1.5-4.5年,另设3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尿蛋白阴转率,血浆,胆固醇三项指标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院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完全缓解率治疗组为85.29%,对照组56.67%,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联合强的松及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伴低IgG血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朱虹  廖江涛  李亲亲  陈刚  肖梅玉 《生物磁学》2011,(7):1330-1332,1335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联合瑞巴派特、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临床疗效。方法:60例确诊的Hp阳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法治疗,实验组给予埃索美拉唑+瑞巴派特+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四联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及溃疡复发率。结果:①经过治疗,所有患者腹痛、腹胀、反酸、暧气等临床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患者痊愈率为60.00%、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痊愈率(43.33%)和总有效率(80.0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组S2期获得率、溃疡愈合率和Hp根除率分别为93.33%、96.67%和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60.00%的S2期获得率、70.00%的愈合率和83.33%的根除率(P〈0.01或0.05)。④随访1年后,治疗组患者溃疡复发率为11.54%,与对照组32.00%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溃疡愈合质量,根除Hp感染,减少复发,效果优于三联疗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佐剂对preS2/S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原性的影响。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铝屯剂组(S+AI和S2/S+A1)、细胞因子佐剂组(S2/S+CKl、S2/S+CK2和S2/S+CK3)及阴性对照组(NG),用相应抗原且腔免疫各组小鼠,1mL/只,分别于免疫后2、4和6周采血,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HBs抗体和preS2圭体水平;wsT一1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免疫后2周,铝佐剂组(S+A1和S2/S+A1)抗体水平较高,阳转i达100%,而细胞因子佐剂组抗-HBs抗体水平均较低,S2/S+CK2及S2/S+CK3组抗体阳转率为0,与NG组比较2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后4周,细胞因子佐剂组抗-HBs抗体水平升高明显,铝佐剂组S2/S+A1抗体水习显著高于S+A1(P〈0.05);免疫后6周,细胞因子佐剂组抗体水平高于铝佐剂组,其中S2/S+CKl组抗体水平较高免疫后2周,各组小鼠血清中抗-preS2抗体均达到较高水平,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后4月和6周,抗体水平均有所下降,但下降不明显;铝佐剂组S+AI和S2/S+A1抗-preS2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后4周,各组小鼠淋巴细胞刺激指数铝佐剂组(S+A1和S2/S+A1)低于细胞因子佐剂组,且差异有统t学意义(P〈0.05),其中S2/S+CKl组淋巴细胞增殖水平较高。结论不同佐剂的preS2/S乙型肝炎疫苗均能诱导较高水平的抗-HBs和抗-preS2抗体,细胞因子佐剂组淋巴细胞增殖水平显著高于铝佐剂组,为新型乙型肝炎疫l和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HSCT后并不少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约1﹪~ 6﹪,不同于一般的AIHA,HSCT后AIHA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HSCT后受者体内免疫失调相关。危险因素与移植患者年龄小、非恶性疾病、使用无关供者、半相合供者移植、脐血移植、去T细胞移植及移植后并发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等有关。皮质激素作为一线治疗,疗效有限,难以持续缓解,需联合使用利妥昔单抗(RTX)、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等,甚至需要联合霉酚酸酯、环磷酰胺、西罗莫司、阿伦单抗、依库丽单抗或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等免疫抑制剂治疗,部分患者需行血浆置换,偶有行脾切除术者。移植后AIHA总死亡率常高达50﹪,总体预后差于单纯AIHA。该综述旨在总结HSCT后并发AIHA的最新治疗进展,供临床医师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刘兆云  李杰  杨晶晶 《蛇志》2017,(2):169-171
目的观察吗替麦考酚酯(MMF)方案与环磷酰胺(CTX)方案治疗重症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重型IgA肾病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MF组与CTX组,MMF组给予泼尼松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CTX组给予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肾功能指标情况。结果MMF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06%,CTX组为73.5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MF组24h尿蛋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明显低于CTX组,肾小球滤过率(GFR)高于CTX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激素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重型IgA肾病的疗效显著,肾功能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在体大鼠肝部分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线粒体游离钙、线粒体转运通道( 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 ,MPTP)及外周血中S-100β蛋白含量的变化,明确异氟烷预处理对大鼠肝部分缺血再灌注时脑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SD大鼠75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 S组);缺血再灌注组( I/R组):肝缺血60 min,再灌注120 min;异氟烷预处理组( ISO组):肝I/R前60 min ISO预处理30 min,后用空气洗脱30 min:CsA+ISO组,CsA50 mg/kg静脉内注射,30 min后同ISO组;CsA组,I/R前30 min CsA50 mg/kg静脉内注射。再灌注24 h迅速断头取前脑,分离线粒体进行线粒体游离钙、MPTP含量检测,各组分别于缺血前及再灌注120 min后抽取静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ELAISA 法测定 S-100β蛋白含量。结果 I/R组(287.32±26.17)线粒体游离Ca2+浓度明显增加,高于S组(198.54±21.02)和ISO组(209.74±29.49)(P <0.05);CsA+ISO(267.31±37.52)明显高于ISO组( P <0.05);CsA(288.63±23.15)组与I/R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05);I/R组(1.73±0.24)的ΔS与S组(2.36±0.35)和ISO 组(2.11±0.32)相比明显减少(P <0.05),既MPTP大量开放,而后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I/R组与CsA+ISO组(1.72±0.34)和CsA组(1.77±0.35)△S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sA+ISO组的ΔS值与ISO组相比明显降低(P <0.05)。外周血液S-100β蛋白I/R组明显高于S组和ISO组(P <0.05);CsA+ISO组与ISO组比较显著升高(P <0.05),I/R组,CsA+ISO组和CsA组与缺血前比较明显升高( P <0.05),缺血前S-100β蛋白含量五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大鼠肝部分缺血再灌注后对脑组织造成了一定程度损伤,而异氟烷预处理对此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异氟烷抑制MPTP开放,降低线粒体游离Ca2+浓度,防止了线粒体Ca2+超载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尿液干化学法及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尿白蛋白结果的差异性及相关性。方法:对514例住院患者随机尿标本进行尿液干化学法及免疫透射比浊法尿蛋白的检测。结果:尿液干化学法阳性率为82.1%,免疫透射比浊法阳性率为72.8%。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标本的符合率为98.9%,为(±)的标本二者符合率为69.7%,为㈩的标本二者符合率为75.6%,为(++)的标本二者符合率为67.2%,为(卅)标本中二者符合率为42.5%,为(++H)标本二者的符合率为37.5%。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O.05);UmAlb/Ucr、NAG、和NAG/Ucr与UmAlb具有显著相关(P〈0.05),且UmAlb/Ucr与UmAlb的相关性最高。两种方法所得等级结果比较,++~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蛋白定性与定量检测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而UmAlb/Ucr与UmAlb相关性较高。在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中,检测尿中UmAlb比尿常规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等渗氯化钠水化、碳酸氢钠水化、大剂量他汀、小剂量他汀、大剂量他汀加等渗氯化钠水化五种干预方式对大鼠造影剂肾病的预防效果,探讨各自的优势及不足,为临床预防造影剂肾病提供可借鉴的方法。方法:选取SD大鼠105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15只。A组:均为肾功能正常的健康大鼠;B组:即对照组,未给予任何干预方法;L组:采用等渗氯化钠水化干预;T组:采用碳酸氢钠水化干预;S1组:服用大剂量他汀;S2组:服用小剂量他汀;(S1+L)组:服用大剂量他汀加等渗氯化钠水化。干预48小时后测定各组大鼠的尿素氮(BUN)及肌酐(Cr)水平,并与与未给予干预组进行比较。结果:①S1、S2、(S1+L)三组的BUN和Cr水平均低于B组、L组及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S1组、S2组及(S1+L)组之间相互比较,BUN和Cr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③L组与T组之间比较BUN和Cr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预防造影剂肾病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其最终机制尚未明确,我们需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卒中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与免疫抑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164名急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入院7d内是否存在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及淋巴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监测结果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64例急性卒中患者在发病后7天内64例出现SAI,SAI的发生率为39.02%,平均感染时间为2.58±0.94天。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患者的意识障碍、吞咽困难、留置胃管、留置导尿、NIHSS评分等因素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的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3+、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均明显低于非感染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吞咽困难、第3天NIHSS评分、CD4+T淋巴细胞成为影响SA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吞咽困难、第3天NIHSS评分、CD4+T淋巴细胞是影响脑卒中相关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sAI的发生与免疫抑制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氟西汀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e small cells lung carcinoma,NSCLC)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4月我院收治的III期不能手术的NSCLC患者47例,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同步放化疗组(对照组)22例,接受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肿瘤处方剂量60~66Gy,常规分割:1.8~2.0Gy/次;放疗期间同步两周期“紫杉醇+顺铂”方案化疗,放疗后再原方案巩固化疗2--3个周期;氟西汀联合治疗组(实验组)25例,从同步放化疗开始起同时服用氟西汀(20-40mg/day),持续服药半年。随访至1年,观察和评价两组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77-3%(17/22)和80%(20/25)(P〉0.05);1年生存率分别为68.2%(15/22)和80%(20/25)(P〉0.05);1年局控率分别为45.5%(10/22)和76%(1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CD+/CD8+比率由1.34±0.23升至1.58±0.22(P〈0.05),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总分由13.4±4.8降至9.6±3(P〈0.05);全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来发生4级不良反应,两组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NSCLC患者,在同步放化疗的基础上联合氟西汀治疗可以提高肿瘤的1年局控率,促进抗肿瘤免疫,并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且不加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何浩  胡亮  何彩霞  崔嵘  夏凤强  李成 《生物磁学》2011,(17):3334-3338
目的:研究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乌司他丁对重症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70例重症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2例)、CBP组(n=23例)和CBP+乌司他丁组(n=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经典治疗方案,CBP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乌司他丁组在CBP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观察比较患者病情发展,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血液生化指标、凝血功能检测和动脉血气分析,ELISA法检测血清CRP水平。结果:①与对照组和CBP组相比,CBP+鸟司他丁纽患者病死率、ICU住院时间、MODS发生率均明显下降(P〈0.05)。②经过治疗,CBP+乌司他丁组患者APACHEⅡ评分降至15.46±3.96,与对照组(18.06±4.25)和CBP组(17.14±5.5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患者BUN、HR降低程度依次为CBP+乌司他丁组〉CBP组〉对照组,组问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治疗前后PH值、HCO3-、MAP比较差并不明显(P〉0.05)。④CBP+乌司他丁纽血清CRP含量下降,WBC数量减少,其变化程度明显大于CBP组和对照组(P〈0.05)。⑤对照组、CBP组和CBP+乌司他丁组患者PT、TT和APTT时间延长,血小板数量下降,其中CBP+鸟司他丁组PT、APTT时间短于CBP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乌司他丁可有效抑制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缓解病情,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被认为能够抑制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促进肿瘤生长。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是个常规化疗药物,现在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其小剂量应用时可以删除Treg。了解小剂量环磷酰胺联合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对4T1Balb/c乳腺癌荷瘤小鼠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及其抗肿瘤效果。方法:通过皮下接种4T1乳腺癌细胞建立乳腺癌Balb/c荷瘤小鼠模型;20只荷瘤小鼠随机分为IL-2+NS组、PBS+CTX组、IL-2+CTX组及PBS+NS组,在种瘤第10天开始对荷瘤小鼠分别经腹腔按方案给药。在种瘤后第16天人道处死小鼠,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干扰素-γ浓度,电子称称量肿瘤重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应用IL-2后,荷瘤小鼠脾脏CD4+CD25+/CD4+比值增加,在应用IL-2的同时使用小剂量CTX可减少CD4+CD25+/CD4+的比值;单次及联合用药均可提高血清INF-γ浓度;联合用药可减少肿瘤重量。结论:小剂量CTX可以减少由使用IL-2所增加的Treg数量,促进抗肿瘤免疫,提高IL-2的抗瘤效果,从而抑制肿瘤生长。该研究可能为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生态疗法在女性不同阴道炎症治疗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使用微生态制剂治疗阴道炎症,提供新的方法和理论基础。方法以2013年3月至2013年8月在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阴道炎患者共计892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治疗上采取抗(真)菌药+乳杆菌制剂,比较各组的治疗效果(7d及14d治愈率)。结果治疗效果比较(7d和14d治愈率):单纯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分别为91.34%和99.1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纯细菌性阴道病(BV):分别为98.50%和10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纯滴虫性阴道炎(TV):分别为98.41%和10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混合感染:分别为88.12%和99.0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杆菌制剂配合抗(真)菌药在治疗不同阴道炎中的效果不同,疗程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