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8年国际香根草网络主席里查德·格雷姆肖先生引入到中国的香根草技术是一种利用香根草进行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生境恢复、防灾减灾、污染治理的生态工程与植物修复技术。在过去20多年,该技术应用到中国南方10多个省区,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然而,当年引入香根草技术时,海南、广东、福建等地早已有"野生"的香根草存在,甚至可以追溯到1936年。而最初的香根草种源究竟是中国本土生长还是从国外引入?至今未见确凿的证据或资料。目前,世界上栽种的香根草是通过分蘖等无性繁殖的,在中国未发现香根草的无序蔓延及其"排他"现象。与此相反,由于香根草的种植可改善恶劣的生境条件,使其他乡土植物得以很快定居并生长,从而导致香根草自身萎缩甚至消失。此外,香根草对除草剂非常敏感,常因除草剂的喷洒而消失。因此,把香根草当作外来入侵种并认为会成为杂草的说法是缺少科学依据的。  相似文献   

2.
警惕暹罗草     
暹罗草(Chromolaena a odorata)又称虎味草、飞机草,菊科多年生粗壮草本,原产于美洲热带地区。100多年前,暹罗草传入印度,此后蔓延于东南亚各地,成为该地区的恶性杂草之一,我国海南和云南也有,并很有可能继续向整个亚洲热带、亚热带地区以及非洲和大洋洲蔓延。暹罗草有特殊气味,种子多而轻,可通过风力迅速远距离传播。种子可传播真菌病,为害作物。成株是  相似文献   

3.
本文记述了采集自我国辽宁省北票市中生界下白垩统义县组地层的草蛉科篱草蛉亚科原草蛉属一新种,短脉原草蛉。该属此前仅在丹麦和加拿大的新生界地层中发现2种,新种与该属的其它种具有显著差异,如前翅基部第一支r1-rs横脉位于Rs起始处与Rs第一支脉分出处之间,R1在翅端前结束。本文简要对比了原草蛉属与篱草蛉亚科其它属的特征差异,并对新种的归属及其与该属其它种的特征差异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江苏金坛地区烟粉虱的发生扩散及寄主适合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系统调查表明,金坛市尧塘花木基地是该地区烟粉虱扩散蔓延的虫源地。该虫4月下旬逐渐从越冬虫源地向外扩散蔓延,首先在葎草[Humulus scandens(Lour)M err]上产卵危害,然后再危害其它植物;距虫源地越近,发生的时间早,虫口密度高,反之,则发生的时间迟,虫口密度低;11月下旬部分种群迁移到温室大棚内越冬。本文还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结合曲利苯兰和荧光素钠两种染色方法的优点,从显微角度研究了尖角突脐孢菌(Exserohilum monoceras)两个菌株X-27和HN-14在稗草和水稻上萌发和侵染行为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寄主稗草上,接种4h后尖角突脐孢菌孢子开始从一端或两端萌发形成初生芽管;10h后芽管顶端膨大形成附着胞,附着在寄主表面,两端萌发的孢子约90%一端败育,仅一端形成成熟附着胞;在接种后24h内成熟附着胞形成率与接种时间成正相关,24h后趋于稳定;16h后在成熟附着胞下方受侵染的细胞内指状吸器开始形成,随后发育为掌状吸器;接种36h后菌丝在组织表面扩展形成网状,同时稗草叶片上显现叶斑病症状,部分菌丝能在细胞间蔓延扩展。在非寄主植物水稻上,同样观察到孢子萌发产生芽管,但是萌发起始时间滞后大约4h,初生菌丝分枝明显减少,且未能观察到附着胞和吸器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滇南飞机草群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本文介绍了原产南美安底斯山的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 L.),现已成为滇南低海拔地区一种外来的广布杂草。根据文献资料和访问傣族老人,本草大约本世纪卅年代从泰国经缅甸传入云南和海南,包括广东西南部,广西南部沿海,并在这些地区立足、蔓延、归化、形成次生单优种群落。这跟我国南部具有湿热的环境,以及它本身特有的生态生物学特性密切有关。从生态生物学特性看;飞机草属半灌木,具较广的生态幅,喜光而不耐荫,生长迅速,种子产量大而每粒则轻,萌生及分蘖力强,根系浅而根幅大等。从群落学特征看;具有明显的成丛性。根据它在不同地段,其种类组成、结构和群落生境的差异,划分了该群落三个发育期,即初期、盛期、末期。最后,提到该草可作药和绿肥,以及防除该杂草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 L.是一种多年丛生的草本植物。近年来研究发现香根草能够有效诱集水稻螟虫(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和大螟Sesamia inferens)雌成虫在其上产卵,但孵化出的幼虫在香根草上不能完成生活史。因此,香根草对于水稻螟虫来讲是一种诱杀植物。开发以香根草为基础的水稻螟虫绿色防控技术,不仅可以有效控制水稻螟虫,减少农药使用,还可以保育寄生蜂等天敌、增强生物多样性。香根草同时具有适应性强、种植管理轻简、无性繁殖不会扩散成为杂草、可供观赏等应用特点。因此,利用诱杀植物香根草为水稻螟虫防治提供了一种生态调控新途径,还可实现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高磊  鞠瑞亭  丁俊杰  徐颖  王建国 《昆虫学报》2013,56(9):1020-1025
在上海发现一种取食观赏草坪矮生百慕大Cynodon dactylon的草螟科新害虫。为了明确这一新害虫的分类地位、 寄主及危害状况, 本研究在形态鉴定的基础上, 结合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 (COI/cox1)的测序和比对方法, 对其分类地位进行了核实; 并调查了其在上海地区草坪草上的发生及危害现状。形态鉴定结果表明, 这一新害虫为原产于北美的早熟禾拟茎草螟Parapediasia teterrella, 是中国新记录属种。序列比对显示, 目标样本656 bp的cox1序列与NCBI中已提交的P. teterrellus的4个COI条形码序列覆盖率为100%, 同源性达100%, 表明分子遗传数据支持形态鉴定结果。调查发现, 早熟禾拟茎草螟寄主主要为矮生百慕大, 已在上海多个区县形成危害, 局部地区危害严重, 种群密度最高的区域达740头/m2。早熟禾拟茎草螟是中国新发现的入侵害虫, 已明确其在上海地区能定殖、 扩散, 并形成经济危害, 其入侵将威胁我国草坪产业和园林绿化的健康发展, 需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9.
分离自鸡眼草和木蓝的根瘤菌分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数值分类方法对分离自鸡眼草(Kummerowia)和木蓝(Indigofera)的根瘤菌及已知参比菌株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在83%的相似性水平上形成2个不同与已知菌种的新类群。以SDS全细胞蛋白电泳技术快速聚类分群扩大菌株数,在86%的相似性水平上,分离自鸡眼草的24株菌形成第1类群,分离自木蓝的20株菌形成第2类群。DNA同源性测定结果表明,这2个类群中心菌株SH713和SHL042与13个已知根瘤菌种的DNA同源性均小于61%。因此,分离自鸡眼草和木蓝的根瘤菌分别构成2个独立的根瘤菌新种群。  相似文献   

10.
 在对长江中下游流域湖南、湖北、江西和安徽4省25个湖泊苦草属(Vallisneria)植物种群进行广泛的取样调查、鉴定和查明种间共存格局的基 础上,结合同园种植实验,对该属两个混生近缘种刺苦草(V. spinulosa)和苦草(V. natans)有性和无性生活史特征进行了定量测定和比较研究 ,探讨了种间生活史差异对种间共存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刺苦草是长江中下游湖泊的优势物种,苦草为常见种,而密刺苦草(V. denseserrulata)仅有很少分布;2)苦草和刺苦草常混生于这些湖泊中,形成共存分布格局:刺苦草和苦草种间呈明显的的带状相间分布格局, 或苦草只零星分布于刺苦草群落中;3)刺苦草和苦草有性和无性生活史特征显著不同:刺苦草为多年生,主要以无性繁殖为主,只有有限的有 性繁殖投入;相反,苦草在调查的地区为一年生,以有性繁殖为主,只进行微弱的克隆生长,且不能产生克隆繁殖器官(冬芽)。刺苦草和苦草 在有性和无性繁殖生活史对策上的权衡,导致种间资源利用和竞争能力的分异而使这两个近缘种得以共存。  相似文献   

11.
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的William Langenberg和LingYu Zhang发现了一种原始的真菌,这种真菌能将基因导入大部分植物中。Olpidium brassicae是一种发现于全球气候条件下的土壤-住宅真菌,它能将DNA导入草和阔叶植物中,而在这两类植物中细菌载体往往受到限制。该真菌是一种专性植物寄生物,可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中国石竹科蝇子草属一新记录种——硬骨草叶蝇子草(Silene holosteifolia Bocquet et Chater),并根据标本首次提供了该物种完整的形态描述和线描图。硬骨草叶蝇子草先前发现于尼泊尔和不丹,现发现于中国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的吉隆和聂拉木两县境内。硬骨草叶蝇子草与花脉蝇子草(S.multifurcata C.L.Tang)形态上最为相近,主要区别在于硬骨草叶蝇子草的花常单生,苞片卵状披针形,花萼钟形或圆球形,且纵脉黑色,在萼齿处脉端不连合,花瓣黄绿色,多次分裂,流苏状,裂片近线形,花柱3。凭证标本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标本馆、昆明植物所标本馆和美国史密森学会。  相似文献   

13.
虚拟森林景观中林火蔓延模型及三维可视化表达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传统上的林火模拟通常只选用一种林火模型,用一个简单的椭圆预测林火蔓延时火场各个位置的情况,与现实中火灾蔓延状况相差甚远,而且以往的林火蔓延是基于二维可视化表达,表达信息有限.本系统采用现今运用最广泛的Rothermel模型,利用Huygen原理,并以改进的粒子系统方法三维模拟在不同的风速、坡度下林火在火场不同位置的扩散行为.采用该方法模拟林火扩散行为,不仅能实时显示受灾面积、火势蔓延的方向、火势大小,且能给人以真实感.并将该方法成功地应用于福建漳浦林区.  相似文献   

14.
喜旱莲子草对喀斯特三种不同生境的可塑性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喜旱莲子草自入侵以来在我国各地广为传播蔓延,对人们生产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该研究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理化指标分析,探讨喀斯特不同生境中喜旱莲子草的可塑性。结果表明:(1)在三种生境中喜旱莲子草的节间长度、叶面积、单株重和叶干重差异显著。(2)在岩石环境中其无性繁殖器官——茎的投入比例占其生物量的比例最大,其次是行道生境和湘江河道。(3)节间距随环境因子从岩石环境、绿化行道和水生生境的变化,依次增加,叶质比(叶面积/质量)也随水分环境的增加而增加;(4)在岩石环境中,喜旱莲子草通过缩短节间距并增加无性繁殖器官——茎的质量来增加其在水分匮乏生境的繁殖能力。该研究结果为喜旱莲子草今后的防治对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硫代磷酰胺酯类除草剂胺草磷[Ami-prophos,O-乙基-O-(2-硝基-4-甲基苯基)-N-异丙基硫代磷酰胺酯]是一种新开发的有机磷除草剂,杀草谱广,能防除一年生杂草,对多种植物安全。近年来发现了胺草磷对大豆地的菟丝子有较好的选择性防除作用。陈永正等观察了胺草磷对敏感植物和抗性植物的形态影响,发现对敏感植物的主要作用是抑制植物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最后导致植株死亡。而抗性植物大豆在形态上  相似文献   

16.
对嵩草属27种(亚种)植物秆的解剖学研究证明,嵩草属植物秆的解剖学性状具有系统学意义.在该属中,秆的横切面外形为三角形、圆三角形、圆形或扁圆形.在横切面上分为2个区域;外部区域包括绿色组织、外韧维管束和气腔,内部区域为薄壁组织或其碎裂形成空腔.秆表皮的横切面观和表面观均与叶的下表皮相似.以上特征与莎草科其它类群植物秆的解剖特征一致,不支持将嵩草属和其近缘属另立为嵩草科.同时,秆的解剖学特征可以做为某些在外部形态上难于区分的种之间的分类依据.  相似文献   

17.
常规染色体观察表明 :原初的小冰麦异附加系TAI 2 7为 2n =44,其中所有的染色体都是中部或近中着丝点染色体 .但后来发现有 2种植株形态不同的后代均有 1对染色体变成小染色体 .经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 tion ,FISH)检测发现 ,一种变异类型的 1对小染色体是来自冰草 ,另一种变异类型除变异的 1对小染色体来自冰草 ,还有 1对冰草染色体代换了小麦染色体形成异附加代换系 .TAI -2 7及其变异类型均表现高抗大麦黄矮病 (barleyyellowdwarfvirus ,BYDV) .对这种变异发生的原因及变异类型的用途做了简短讨论  相似文献   

18.
鲸油草     
鲸油草(Limnanthes spp.),属鲸油草科(Limnanthaceae),原产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北部和俄勒冈州南部的湿润粘重的草地壤土地区。鲸油草原来是作为一种庭院观赏植物进行种植,但其观赏价值并不高,直至六十年代初期,在它的种子油中发现了长链脂肪酸,才引起人们的重视。在美国通过对该属的几个种和品种的栽培后,进一步认为鲸油草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油料植物。1987年和1993年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受赠和从美国引进了少量种子, 经过在露地和荫棚内不同生态条件下试种,初步了解了其生物学特性和生长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描述了自中国安徽省发现的毛茛科唐松草属一新种,岳西唐松草Thalictrumyuexiense,并给出了其与近缘种尖叶唐松草的区别特征。  相似文献   

20.
该研究报道了一个在重庆发现的唇形科(Lamiaceae)植物新记录种——洪林龙头草(Meehania hongliniana B.Y.Ding&X.F.Jin),并提供了其形态描述及彩色图片,凭证标本藏于重庆自然博物馆植物标本室(CQNM)。洪林龙头草2018年首次发现于浙江开化县南华山,其具有明显的不育茎和可育茎而与该属其他物种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