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前言那叫组系广西一个地方性的地层名称,指的是横县六景、邕宁长塘一带东岗岭组与郁江组之间,一套厚400米左右的白云岩。由于长期未获可靠的化石依据,许多研究者各据上、下地层所含的不同门类化石,或推测其为中泥盆世(王钰等,1974);或推测为早、中泥盆世(侯鸿  相似文献   

2.
桂中南下泥盆统的胴甲鱼类化石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在广西横县六景采集的下泥盆统胴甲鱼类化石的描述,同时对以往记述或报道过的该地的胴甲鱼类化石作了简要的评说,在此基础上,列出了广西下泥盆统莲花山组的胴甲鱼类化石.根据这些胴甲鱼类化石内容,讨论了桂中南的莲花山组与滇东曲靖有关地层的对比,重申了桂中南莲花山组的地质时代应和曲靖西屯组的相当.由于直伏于西屯组之下,尚有一含多鳃鱼类化石为其特色的西山村组,该组又公认是早泥盆世早期的沉积,因此,桂中南的莲花山组之下,缺失了相当于西山村组的沉积.很显然,以莲花山组的地层内容所建立的莲花山阶,用来代表我国早泥盆世早期的沉积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3.
描述了早泥盆世的3个属种,其中节甲鱼类Yujiangolepisliujingensisgen.etsp.nov.采自广西六景,Buchanosteussp.及胴甲鱼类?Chuchinolepissp.采自广西玉林。该3件标本均产自海相地层中,与海相无脊椎动物化石共生。还讨论了华南区几个主要产脊椎动物化石(包括脊椎动物微体化石)剖面的生物地层对比。  相似文献   

4.
广西中部泥盆系二塘组的牙形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76年初,在广西柳州华南泥盆纪会议时,确认四排组直接覆于郁江组之上。事实上,在两组地层之间,还存在近600米厚度的地层,界线明确,含有独特的生物群,是俞昌民和殷保安在1976年初发现的,并将这段地层命名为二塘组。在研究广西早泥盆世牙形刺工作中,笔者曾怀疑在郁江组和四排组之间,可能还有一段  相似文献   

5.
记述了广西横县六景那高岭组、郁江组,武宣二塘二塘组和象州大乐四排组(大乐组)的无颌类和鱼类微体化石。经过形态学和古组织学的研究,这些化石被归于13属(其中包括1新属、2未定属)11种(其中包括3新种4未定种和1比较种)。结合以往在莲花山组和那高岭组下部已报道的脊椎动物大化石资料讨论了广西中部下泥盆统的脊椎动物组合序列:莲花山组以Yunnanolepis-Qujinolepis组合,那高岭组以Asiaspis expansa-Machaeracanthus? bohemicus组合,郁江组以Turinia sp.-Cheiracanthoides comptus-Ohiolepis newberryi组合,二塘组以Nostolepis guangxinensis-Wuxuanichthys wangi-Ligulalepis cf. toombsi组合为代表。另外,据已报道的脊椎动物微体化石和大化石资料,对广西中部和云南东部下泥盆统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6.
王尚启 《古生物学报》1996,35(3):331-348
报道广西六景和隆安刘家早泥盆世中华豆石介族1属、1亚属和20种,其中包括9新种和7未定种。根据统计,莲花山组的中华豆石介族下垂“V”字型肌痕与闭壳肌痕的垂直高度之比值约为0.70,而那高岭组的中华豆石介族下垂“V”字型肌痕与闭壳肌痕的垂直高度之比值约为0.74。通过对中华豆石介族,特别是肌痕的研究认为,莲花山组可与云南曲靖西屯组对比。  相似文献   

7.
广西六景和刘家早泥盆世介形类中华豆石介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广西六景和隆安刘家早泥盆世中华豆石介族1属、1亚属和20种,其中包括9新种和7未定种。根据统计,莲花山组的中华豆石介族下垂“V”字型肌痕与闭壳肌痕的垂直高度之比值约为0.70,而那高岭组的中华豆石介族下垂“V”字型肌痕与闭壳肌痕的垂直高度之比值约为0.74。通过对中华豆石介族,特别是肌痕的研究认为,莲花山组可与云南曲靖西屯组对比,归晚洛霍柯夫期  相似文献   

8.
1958年9月,笔者随同乐森(王寻)教授在广西进行地层研究工作时,与刘时彬同志在横县六景火车站南约50米处一低山坡上,从中泥盆统郁江组上部的黄绿色页岩夹泥灰岩露头中和露头附近,采到许多保存特别完好的腕足动物化石标本。在所集的标本中有两件是相当完美的古生态标本,都是喇叭珊瑚(Aulopora)生长在尖石燕(Mucrospirifer)的壳瓣上,二  相似文献   

9.
王念忠 《古生物学报》1992,31(3):280-303
记述了广西横县六景那高岭组、郁江组,武宣二塘二塘组和象州大乐四排组(大乐组)的无颌类和鱼类微体化石。经过形态学和古组织学的研究,这些化石被归于13属(其中包括1新属、2未定属)11种(其中包括3新种4未定种和1比较种)。结合以往在莲花山组和那高岭组下部已报道的脊椎动物大化石资料讨论了广西中部下泥盆统的脊椎动物组合序列:莲花山组以Yunnanolepis-Qujinolepis组合,那高岭组以Asiaspis expansa-Machaeracanthus? bohemicus组合,郁江组以Turinia sp.-Cheiracanthoides comptus-Ohiolepis newberryi组合,二塘组以Nostolepis guangxinensis-Wuxuanichthys wangi-Ligulalepis cf. toombsi组合为代表。另外,据已报道的脊椎动物微体化石和大化石资料,对广西中部和云南东部下泥盆统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云南西部丽江、大理、保山、施甸以及绿春一带,均有海相早泥盆世早期(Lochkoviajl)地层出露,并含有竹节石:Paranowakia;笔石:Meomonograptus,Monograptus 等。这些化石是目前国际上用以划分、对比海相志留—泥盆纪地层界线的主要依据。二滇西早泥盆世早期地层  相似文献   

11.
季强 《古生物学报》1988,(5):607-614
广西鹿寨龙江一带的晚泥盆世地层,根据岩性自上而下可分为五指山组、蜡烛台组和富和组。五指山组为一套灰色、灰白色中至厚层扁豆状灰岩,总厚约100余米。蜡烛台组为一套深褐色至灰黑色薄层硅质岩,层面可见竹节石,总厚约40m,与上覆五指山组和下伏富和组均为整合接触。富和组原称富和段,系翁金桃等(1986)所建,为一套深灰色薄层灰岩与灰黑色薄层硅质岩互层的地层,标准剖面位于桂林杨堤。本文首次将富和组引用于该区,以代表蜡烛台组与东岗岭组之间的这套薄层灰岩与  相似文献   

12.
中国泥盆纪古地理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王钰、俞昌民于1959年全国第一届地层会议期间,分析了中国泥盆纪古地理概况。指出东北北部接受北极太平洋的海侵,由鄂霍茨克海侵入;南天山则“受到来自西欧的海侵影响”;中国南部于中泥盆世末期发生了大明山运动;晚泥盆世初期海侵规模最大。1974年,他们  相似文献   

13.
一、藻类化石的分布和保存 本文所记述的蓝藻类化石由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广西地质科学研究所煤田专题研究组在广西河池白土、宜山六桥、凭祥、柳州三门江和贵县右榄上二叠统合山组采集的。现以宜山六桥剖面为代表,简介如下: 上覆地层 上二叠统长兴组,灰黑色含燧石条带泥晶生物屑灰岩,富含(竹蜓)类Palaeofusulina fusiformis Sheng  相似文献   

14.
关于广西产展翼状阔石燕的四排组的时代,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属早泥盆世;另一种则认为应属中泥盆世早期。强调“Paradoxus”型阔石燕的标准性,有值得考虑的一面,但由于四排组所产Euryspirifer qijia-nensis 等却与典型的Euryspirifer paradoxus 有明显的差别,泥盆纪的石燕类具有强大喙锥的,亦并非为早  相似文献   

15.
云南昭通市东北郊箐门出露了一条比较完整的泥盆纪浅海相地层剖面,下、中、上三个统均有出露,浅海底栖生物化石丰富,研究基础也相对较好,是研究滇东北地区泥盆纪地层的一条理想剖面。由于地层剖面比较长,沉积厚度比较大,此前笔者已经描述了早泥盆世和中泥盆世的四射珊瑚,本文继续描述该剖面的晚泥盆世的地层及其四射珊瑚,讨论它们的地层划分、珊瑚群对比与古生物地理。昭通箐门剖面的上泥盆统主要由白云质灰岩组成,与滇东其它地方的宰格组的岩性基本一致。过去由于宰格组的化石稀少,其地层时代难于确定,因此,昭通箐门宰格组底部珊瑚化石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首次描述了箐门放羊冲剖面宰格组底部的四射珊瑚5属7种,包括Disphyllum catenatum,Hexagonaria davidsoni,H.magna,Sinodisphyllum simplex,S.variabile,Temnophyllum poshiense和Truncicarinulum temeniophylloides等,总体显示了晚泥盆世弗拉早期(early Frasnian)的特点。它除了与华南各省的珊瑚群有密切关系外,也与加拿大西部的分子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昭通市东北郊箐门出露了一条比较完整的泥盆系浅海相地层剖面,下、中、上三个统均有出露,浅海底栖生物化石丰富,研究基础也相对较好,是研究滇东北地区泥盆纪地层的一条理想剖面。由于地层剖面比较长,沉积厚度比较大,此前我们已经描述了早泥盆世和中泥盆世早期的四射珊瑚,本文继续描述该剖面的中泥盆世晚期的地层及其四射珊瑚,讨论它们的地层划分、珊瑚群对比与古生物地理。至于晚泥盆世的珊瑚,由于篇幅的关系,我们拟另文继续描述。  相似文献   

17.
从鱼化石的角度对滇东泥盆系下述含鱼地层进行了分析,并认为:1)曲靖地区下泥盆统徐家冲组与坡松冲组或四川的平驿铺组、广西的那高岭组层位相当,时代为布拉格期;其层位低于含 duyunolepids-Kueichowlepis鱼类组合的贵州乌当组或舒家坪组,后者时代为埃姆斯期。2)滇东中泥盆统含两个不同时期的含鱼层,其中含Yinosteus-Wudinolepis鱼类组合的武定地区旧城组属中泥盆统早期,该鱼类组合现仅知分布于武定地区。而中泥盆统晚期含鱼地层,在曲靖地区由下而上包括穿洞组、上双河组和海口组三个岩石组;其中穿洞组+上双河组与武定的鱼子甸组对比,而海口组与曲靖组为同时异相;武定茶花箐组与曲靖组对比。3)文中时上述地层中的某些鱼化石的层位或鉴定作了评述或厘定。  相似文献   

18.
藏北申扎早泥盆世四射珊瑚群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历年来的青藏高原的科学考察报告中,关于早泥盆世生物群的报道,只限于藏南珠穆朗玛峰地区发现的凉泉组生物群,包括笔石、竹节石等浮游型生物群,时代相当于早泥盆世布拉格期.(穆恩之等,1975;穆西南,1975).1980年夏,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组织的考察队再次入藏进行地层古生物工作.在西藏地质局综合普查大队工作的基础上,于西藏北部申扎附近出露的海相泥盆纪地层中采获珊瑚化石和其它底栖门类化石.这个  相似文献   

19.
闽西南早、中侏罗世叶肢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中生代含煤地层分布广泛。1930年,王恒升、李春昱在闽北建瓯上樟垅创立“梨山煤系”用以代表福建中生代含煤地层,定其时代为早侏罗世。1933年,斯行健研究了长汀珠山该地层内所产植物化石,定其时代为里阿斯世。这样,梨山煤系的地质时代就从古植物方面得到了肯定,并长期为省内外地质工作者所引用。303地质队于1963年在漳平大坑井田对这套含煤地层进行了详细划分,下部划分出大坑组和文宾山组,所含植物化石经徐仁研究定其时代为晚三叠世考依波—瑞替克期;上部改称为梨山组,属早侏罗世。稍后,省区测队在梨山组上部杂色碎屑岩中采获一些淡水瓣鳃类化石,定其时代为中侏罗世,故将其分出,称漳平群,后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巴楚地区晚泥盆世晚期至早石炭世早期地层进行层序地层分析,识别出2个层序(相当Vail等,1977提出的三级层序),分析了这一时期巴楚地区古海平面变化特征。通过对小海子剖面的腕足类生物地层分析及与邻区层序地层和生物群对比认为:巴楚地区泥盆-石炭系界线置于巴楚组底部灰岩(原“巴楚组”第一层灰岩)之顶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