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T.Puck 成功地分离出单个体细胞在体外进行培养,使长成一个无性繁殖系,这已成为体细胞遗传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工具。生物特性的遗传学分析,特别是高等生物一人的特性的遗传学分析,过去通常必须用性细胞通过有性生殖米研究,现在则可用体细胞在实验室中进行。体细胞遗传学研究还引进了诱发和分离微生物营养缺陷型的方法,分离出单个变异细胞的无性繁殖系,建立了一系列营养突变缺陷  相似文献   

2.
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薛京伦、邱信芳两位同志编著的《体细胞和分子遗传学》一书将由陕西科技出版社于1988年初出版。体细胞遗传学与分子遗传学是近年来发展很快的一门新兴遗传学分支,它对选育良种、医学遗传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本书特点以体细胞遗传学为主体,通过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基因工程等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体细胞遗传学研究始于本世纪五十年代初期。作为一种分析基因型和合成新基因型的工具,体细胞遗传学研究的对象,从霉菌开始,进入哺乳动物细胞,特别是人类细胞,使得这一新的学科得到很大发展,以后又发展到高等植物领域。本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由于花药培养与原生质体培养技术的建立,以后又发展了在细胞水平上  相似文献   

4.
引言 自从卡尔逊(Carson)报导了植物从组织培养分离突变体及产生体细胞杂种以后,人们对建立植物体细胞遗传系统方面具有浓厚的兴趣。在过去十年,已经在几个植物种获得了生化突变种,以及种间和属间的体细胞杂种。本章综述了胡萝卜体细胞遗传学的现状,同时强调使之作为对遗传学研究的一个合适的体细胞系统的那些属性。  相似文献   

5.
鱼类细胞的培养及其染色体标本的制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桑福德(Sanford)等从哺乳类动物的长期培养细胞成功地获得细胞克隆(Clone)以来,随着技术的提高与合成培养基的确立,组织培养法在体细胞遗传学、发育生物学、免疫学、肿瘤学及细胞工程学等研究领域中都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当前,在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类动物细胞遗传学的研究中,尤其在染色体组型的分析中,组织培养法正在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促使体细胞核重编程的方法很多,除了传统的体细胞核移植方法外,科学家们努力寻求从法律、道德、伦理等方面更易被人们接受的新方法.近年来多能干细胞与体细胞融合、多能细胞的抽提物与体细胞共孵育以及将编码多潜能因子的基因导入体细胞中等方法都能使体细胞核发生重新编程,将已分化的体细胞转变为一种全能的胚胎状态.主要论述了生殖细胞及早期胚胎、体细胞核移植和其他形式的体细胞核重编程的表观遗传学的改变,对表观遗传学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体细胞核重编程的机制,从而不断完善各种技术促进供体核的重新编程,使其更好地应用于基础研究和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7.
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是植物组织培养中的普遍现象,泛指在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培养过程中,培养细胞和再生植株中产生的遗传变异或表观遗传学变异。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发生有其遗传学基础,可从形态学、细胞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检测和鉴定。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是植物育种的有利资源。但同时也是植物微繁和遗传转化工作中需要克服的一大难题,一直被众多研究者所关注。本文分别从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两个层次综述了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遗传学基础及其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就其在植物品质改良中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李晓玲    丛娟  于晓明  董英山 《植物学报》2008,25(1):121-128
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是植物组织培养中的普遍现象,泛指在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培养过程中, 培养细胞和再生植株中产生的遗传变异或表观遗传学变异。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发生有其遗传学基础, 可从形态学、细胞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检测和鉴定。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是植物育种的有利资源, 但同时也是植物微繁和遗传转化工作中需要克服的一大难题,一直被众多研究者所关注。本文分别从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两个层次综述了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遗传学基础及其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就其在植物品质改良中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徐芸  邱信芳 《遗传》1988,10(3):37-40
体细胞的融合技术,正被广泛应用于人类染色体的基因定位,杂交瘤细胞的形成和细胞恶变研究以及基因表达调控和进化的研究。对于杂种细胞的鉴定,分析其中的染色体组成,可以通过细胞遗传学水平的核型分析和对染色体基因标记酶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染色体分带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当今植物染色体高分辨G-带技术的突破,不仅为染色体鉴别、基因定位等提供了重要手段,对细胞分类学、物种生物学、细胞地理学、体细胞遗传学,以及育种学、人类遗传学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众多学者对染色体显带机制进行了研究。最早,用DNA变性与复性理论作为染色体显带的基础,认为是DNA的彻底变性和高度重复DNA的差别退火,导致分带程序中选择性染色的出现。实际上,染色体显带机制并非如此简单,许多实验结果均与上述解释相矛盾。近来的研究表明,染色体显带的核心问题是,  相似文献   

11.
遗传学实验     
邱信芳 《遗传》1982,4(1):40-43
(十五)两倍体细胞株培养 实验原理 组织培养是把动物或植物细胞自机体取出放在玻 璃器皿里,选择和控制某些外界条件,使细胞继续分裂 生长的一种基础性实验技术;现在已广泛应用于生理 学、免疫学、病毒学、遗传学等方面,对细胞分化、发育、 肿瘤发生以及染色体研究等领域起着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颇永衫 《遗传》1983,5(4):29-32
在发现用灭活的仙台病毒为媒介可获得能 传代的杂交体细胞以后,体细胞杂交就成为细 胞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肿瘤学和病毒 学等领域一个很有用的研究手段,它被广泛地 应用于体细胞种内或种间遗传物质的转移、基 因定位、基因表达过程中的核质关系、细胞重 组、真核细胞基因的调节以及单克隆抗体等研 究。多年来,对于那些可能影响细胞融合率及 杂交细胞形成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例如, 病毒本身的质量[1]、改变两亲本细胞的比例或 融合前两亲本细胞的混合培养[3.8]、融合过程的 温度[4.15]、加人植物凝集素[1.4]等,均已有过报道。  相似文献   

13.
在哺乳类细胞中,细胞克隆培养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而在鱼类细胞中,尚未见到有关克隆化培养的报道。建立适合鱼类细胞的克隆培养技术,对于鱼类的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病毒学、体细胞遗传学和细胞工程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实甩价值。我们成功地进行了鱼类细胞克隆的培养。现将主要试验结果作一简要报道。  相似文献   

14.
在哺乳类细胞中,细胞克隆培养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而在鱼类细胞中,尚未见到有关克隆化培养的报道。建立适合鱼类细胞的克隆培养技术,对于鱼类的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病毒学、体细胞遗传学和细胞工程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我们成功地进行了鱼类细胞克隆的培养。现将主要试验结果作一简要报道。    相似文献   

15.
银染色方法及其在细胞遗传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施立明 《遗传》1980,2(4):29-32
硝酸银染色在细胞化学中的应用已有很久 的历史,但用以研究染色体却是近几年的事。 Goo即asture等[21应用称为Ag-AS的银染色技 术,使9种哺乳动物的核仁组织者(NOR)特 异性染为黑色。这种银染色阳性的NOR称为 Ag-NOR。经与Hsu等[31用原位分子杂交得到 的结果相比较,证明Ag-NOR也就是18S+28S 核糖体基因(rDNA)的分布区。嗣后,在肿瘤 细胞遗传学、进化遗传学、临床遗传学、体细胞 遗传学等方面,银染色的应用日趋广泛。技术本 身也不断有所改进和发展,现被认为是研究 18S十28S r DNA的分布和转录活性的一种简 易有效的方法。最近,银染色还开始用于着丝 点、中心粒、减数分裂联会复合体(Synapsis complex)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新结 果。  相似文献   

16.
体细胞胚     
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来,这在生物学中是大家所熟知的,但实际上胚不一定从受精卵发育来,尤其在植物界,往往可以看到未受精的卵细胞或胚囊细胞、珠心细胞等发育成胚的现象。严格地说,除卵以外的胚囊细胞和珠心细胞等都应属于体细胞的范畴,由体细胞发育成的胚就叫做体细胞胚。可见体细胞胚在自然界中早已存在,不过用人工培养的方法诱导营养器官产生胚,却是在二十多年前首次出现的新事物。  相似文献   

17.
在植物细胞遗传学研究中,体细胞染色体的鉴别,主要是以其全长、臂长、着丝点位置和特殊的结构如随体等为依据的,近年来用有荧光性的喹吖咽(quinacrine-fluorescent)或Giemsa染色的分带技术进行研究,可以在很多植物中鉴别单个的染色体,但遗憾的是,荧光性喹吖咽或Giemsa分带程序比起常规的  相似文献   

18.
《生命科学研究》2017,(6):534-541
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s,OLs)在脊椎动物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中负责形成包裹神经元轴突的髓鞘,保证神经冲动沿轴突的快速传导,并为其提供营养支持。OLs发育异常及损伤会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比如脑白质营养不良(leukodystrophy)、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等。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oligodendrocyte progenitor cells,OPCs)在胚胎期由神经前体细胞(neural progenitor cells,NPCs)产生,该过程受到一系列细胞内外因素的调控,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也是神经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现主要基于遗传学结果,简述关于OPCs产生的调控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植物细胞一般都包被一层坚硬的细胞壁,除某些例外,细胞壁能阻止细胞质膜间的相互接触,因而细胞间不能融合。随着适用于溶解细胞壁的酶类的开发和无壁细胞(原生质体)的产生,现已能克服这一限制植物细胞融合的困难。将不同来源的原生质体融为一体以创造新的体细胞杂种,这不仅为体细胞遗传学研究提供了新机会,还为植物的遗传操纵提供了新方法,这在目前具有更大的实际意义。现在已可以从一系列典型植物种和农作物种分离出原生质体。原生质体可培养在合适的  相似文献   

20.
鱼类细胞融合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细胞融合是体细胞遗传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细胞融合主要以哺乳类动物的细胞为材料,进展十分迅速。在鱼类细胞融合方面,童第周曾定性证明过金鱼囊胚细胞间及金鱼囊胚细胞与Ehrlich腹水肿瘤细胞间的融合。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