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生活垃圾治理失效导致的污染胁迫已成为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面临的突出威胁,精准评估城乡生活垃圾治理的生态环境风险并科学制定应对路径,对改善人居环境品质、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具有重要意义。以青海省4306个居民点为研究对象,在定量测度城乡各类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及其治理水平基础上,从生活垃圾治理体系的收集、转运与处理全过程视角,综合考虑危险度、暴露度、脆弱度因子构建生态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基于主客观综合赋权的TOPSIS方法和风险管控障碍度评价方法,多尺度评价生活垃圾治理生态环境风险并识别管控阻滞因子。结果显示:青海省城乡生活垃圾产生呈整体分散、局部组团式集中分布特征,全省生活垃圾集中治理率仅62.33%;全省生活垃圾治理的生态环境风险总体处于中风险等级,属于中高风险及高风险等级的居民点占36.90%,且河湟谷地区向柴达木盆地区、环青海湖及祁连山地区和青南高原地区呈风险递增;现行生活垃圾治理体系在镇级转运环节的生态环境风险最高,在祁连山脉、昆仑山脉东段以及青南高原峡谷地带转运风险突出;自然地理环境高寒性、分散式垃圾处理技术滞后性是风险管控的主要阻滞因子。建议以生活垃圾全处置和生态环境零胁... 相似文献
6.
骨科专业医院的患者其创伤原因多为车祸或是意外事故,多数患者由于复杂的伤情需要手术,病程长,需要长时间住院,因此护理工作艰巨。缺乏专业知识、骨科医学发展更新速度快、护士自身业务能力参差不一等因素广泛而且深刻影响了骨科护理的安全性,而通过依法执业、安全和风险教育、提高技术水平、完善质量管理制度、提升沟通技巧、规范健康教育、人员和技术准入制等措施,可以有效规避骨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世界经历了不平静的2014年,全球面临严重突发传染病的挑战:西非埃博拉疫情暴发并跨海蔓延至美国及西班牙,被列为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紧急事件。中国、美国、法国、加拿大、德国、南非、古巴等国家在给予经济物资支援的同时,派出了大量感染病学临床医护人员和微生物学家,在西非为控制埃博拉疫情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目前,仍有不少感染病学临床医护人员、微生物学家和流行病学专家在暴发地协助控制疫情。此外,2014年我国南方广东多地暴发登革热,引起了广泛关注。面对新现和再现传染病的空前挑战,急需临床感染病学、基础微生物学及疾病预防与控制等多学科合作攻关,而《微生物与感染》杂志﹝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复旦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国内期刊指导目录中的A类(权威)期刊﹞为多学科的合作提供了高水平的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8.
9.
生物代谢工程以微生物为载体,以生命系统各个阶段形成的代谢产物为天然模板和设计蓝图,采用合成生物技术合成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中部分有害或具有潜在安全威胁,如毒素和蛋白质复合物、可用于临床治疗也可危害健康的药物分子及其衍生物、国际公约限制使用的化学制剂等,可能对生物安全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对采取天然代谢通路与非天然代谢通路生物合成的活性物质、化学合成的活性物质和活性物质递送技术相关的合成生物学安全风险的梳理分析,为促进活性物质的合成生物创新发展和应用提出科学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长期大量实践说明,引进天敌防治外来入侵杂草的传统生物防治方法是治理外来入侵杂草的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但对其潜在的生态风险——对本土生物的直接或间接不良影响不容忽视。利用传统评价方法预测候选天敌的生态风险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1)寄主专一性测定过分依赖室内进行的生理寄主范围测定结果,对生态寄主范围(实际寄主范围)问题重视不够,后者指在新环境中的一系列物理和生物条件下的寄主利用预测;(2)在生理寄主范围测定中,过分依赖完成生长发育的可能性,对行为、遗传性状以及系统发育关系重视不够;(3)在风险评估中,过多强调对经济作物的风险,而对自然生态系统的风险重视不够。对此,建议:(1)鼓励对已释放的天敌进行回顾性跟踪研究,从而为杂草生物防治实践提供生态学理论支撑;(2)在运用生物防治手段对付外来入侵杂草实践中,建议采用“有害推论”的预防性原则,以避免在面临入侵生物重大威胁时草率做出释放天敌的决策;(3)在评估候选天敌风险中重视生态效应的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