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4年的3月、5月、7月和12月在淮河上游南湾湖采集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样本532尾, 对麦穗鱼的年龄组成与生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样本的体长分布范围为35.82—88.28 mm, 平均体长为(61.61±11.8) mm, 体重的分布范围为3.07—59.17 g, 平均体重为(19.23±10.73) g。雄性个体比雌性个体大, 雌雄性比为0.64鲶1。群体的年龄组成为1—3龄, 其中3龄样本数量占优势为57.38%。体长与体重的关系是雌性W=9.602E–5L2.928 (R2=0.883); 雄性W=4.487E–5L3.116 (R2=0.889), 雌雄样本间存在显著性差异(F=5.241, P<0.05)。麦穗鱼的鳞径与体长之间呈线性关系, 并且雌雄样本的鳞径与体长之间的关系差异性显著(F=78.405, P<0.05)。生长参数分别是雌性: L=107.005, K=0.246, t0= –0.76; 雄性: L=145.254, K=0.181, t0= –0.66。生长拐点是雌性3.607龄对应的体长和体重分别为70.46 mm和24.72 g, 雄性5.619龄对应的体长和体重分别为98.64 mm和73.53 g。研究结果表明雌性为匀速生长, 雄性为异速生长; 雄性麦穗鱼比雌性麦穗鱼的生长速度快。  相似文献   

2.
受引种、贸易等人类活动的影响, 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和鲫(Carassius auratus)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广泛分布并造成巨大的生态危害。根据野外采样和文献记录, 本文系统整理了麦穗鱼和鲫在世界各地的分布情况, 以高达2.5弧分分辨率的环境数据底图, 利用Maxent模型预测了麦穗鱼和鲫在全球的适生区, 以期为防控麦穗鱼和鲫的入侵提供早期预警。结果表明麦穗鱼和鲫在全球范围的分布区非常广泛, 除南极洲外的各个大洲均有其适生区, 因此这两种鱼还有继续扩散的潜力, 并可能在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等国家出现由生物入侵导致的生态学问题。麦穗鱼的适生区主要集中在15º–55º N之间, 欧洲是麦穗鱼入侵的重灾区, 尤其是法国、荷兰周边的西欧国家和匈牙利、塞尔维亚周边的东欧国家; 而美国中部的密西西比河流域、东部及南部沿海, 以及西雅图至加拿大的温哥华之间是麦穗鱼潜在入侵风险性极高的区域。鲫自然分布于欧洲至东亚的广大地区, 目前已经在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马达加斯加、印度和越南等国家有分布, 未来还可能进一步扩散至大洋洲的新西兰和新喀里多尼亚, 北美洲的墨西哥至南美洲的阿根廷, 以及非洲的塞内加尔、几内亚和南非等国家; 尤其是南美洲的阿根廷和巴西, 非洲西部的几内亚、喀麦隆等国家将是鲫入侵风险极高的区域。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四川省若尔盖湿地骨顶鸡Fulica atra的繁殖生态,讨论了骨顶鸡繁殖特征对高原的适应性。结果表明:若尔盖骨顶鸡平均筑巢期为6.73 d±0.36 d,平均巢底距水面距离平均为7.83 cm±0.64 cm,未发现对旧巢重复利用的现象;平均窝卵数5.83枚±2.15枚,平均卵质量31.90 g±0.37 g,平均孵卵时间26.64 d±2.83 d。与低海拔平原湿地相比,高寒湿地繁殖的骨顶鸡窝卵数更少、孵化期更长,并偏好在植被盖度适中、紧邻植被且草高较高的生境中营巢。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研究区域骨顶鸡巢址选择的主要因子是安全因子,其次是交通因子与种内竞争因子。与平原地区繁殖的骨顶鸡相比,若尔盖地区骨顶鸡在繁殖生态特征上呈现出对安全因子高度偏好的特点,可能是其对高原多变气候环境和较高捕食压力的一种适应和选择策略。  相似文献   

4.
外来植物黄顶菊营养器官解剖特征及其生态适应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任艳萍  古松  江莎  郑书馨  赵娜 《生态学杂志》2009,28(7):1239-1244
采用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对外来植物黄顶菊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研究。结果表明:黄顶菊叶片表皮具较厚的角质层、下陷气孔,叶片为等面叶、全栅型,叶肉细胞环绕维管束鞘细胞紧密排列,是典型C4植物的Kranz花环结构;茎中厚角组织和维管组织发达,根中还存在通气组织;根、茎、叶中均存在分泌结构。综合光照、温度、土壤pH、有机质、含盐量及伴生种等生态因子分析表明,黄顶菊喜光、喜高温,耐受干旱、盐碱及贫瘠土壤,可与一些耐干旱耐盐碱较强的植物共生。黄顶菊营养器官特别是叶片的解剖特征体现的生态适应性可能与其耐受恶劣生境的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能是导致黄顶菊具有较强入侵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鲤微卫星引物对麦穗鱼的适用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 Temminck et Schlegel)是淡水中广泛分布的小型鱼类,属鲤科(Cyprinidae)、鲍亚科(Gobioninae)、麦穗鱼属(Pseudorasbora Bleeker)。常见于中国东部地区各大水系,朝鲜、日本也有分布。开展小型鱼类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能为合理开发利用小型鱼类资源,发展鱼食性鱼类增养殖,优化湖泊渔业结构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湿地克隆植物的繁殖对策与生态适应性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湿地是地球上独特的生态系统,它是水陆交替的过渡带,而湿地植物为了适应这种特殊的环境,必须有其相应的生长格局(growthpattern)和繁殖对策(reproductivestrategy)。有些湿地植物具有密丛型的生态特点,这是对过湿的土壤和氧气供给不足环境的一种适应方式。随着有机质的不断积累,每年从分蘖节向上长出新枝,向下生长不定根,其分蘖节不断上移,以便从地表面上获得氧气,并使植物体免遭埋没,这样年复一年的生长,在地表面上形成了草丘。生殖是生物繁衍后代延续种族最基本的行为和过程,它不仅是…  相似文献   

7.
滇西北高原纳帕海湿地土壤氮矿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解成杰  郭雪莲  余磊朝  许静 《生态学报》2013,33(24):7782-7787
采用树脂芯原位培育法,研究了纳帕海沼泽、沼泽化草甸和草甸土壤氮的矿化特征。结果表明,铵态氮(NH4+-N)为沼泽、沼泽化草甸土壤中无机氮的主要存在形式,分别占无机氮含量的96.76%和75.24%,而硝态氮(NO3--N)为草甸土壤中无机氮的主要存在形式,占无机氮含量的58.77%。植物生长期内,纳帕海湿地土壤的净氮矿化速率表现为沼泽化草甸 > 草甸 > 沼泽,表明干湿交替的土壤环境更利于土壤氮矿化作用的进行,土壤中氮素有效性和维持植物可利用氮素的能力更强。整个生长季,沼泽和草甸土壤氮矿化为硝化作用,而沼泽化草甸土壤氮矿化为氨化作用。土壤硝态氮含量、有机质含量、碳氮比和含水量均对纳帕海沼泽、沼泽化草甸和草甸土壤的氮矿化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沙地与黄土丘陵区生物结皮层的小石藓(Weissia controversa Hedw)为材料,通过繁殖试验和形态解剖试验研究其在8 种不同土壤类型的种群增长和个体形态特征,以揭示对不同土壤的繁殖及形态适应性。结果表明:(1)小石藓的环境耐受范围较宽,在不同土壤上的生长状况存在差异。其中栗钙土以K 值9177(株)表现为最适,小石藓萌发期表现为深层黄绵土(a=5.811)最短;瞬时增长率为半固定土和杨树林土最高(r=0.098)。(2)除深层黄绵土和黑钙土外,小石藓在其余6 种土壤条件下的生长繁殖曲线决定系数R2>0.95,对Logistic曲线的拟合度较高;(3)在形态学特征比较中,栗钙土、固定风沙土在植株高度、中茎叶片间距、中茎宽度及叶宽、叶尖长、叶轴长上与其他6 种土壤间差异显著(P<0.05),说明小石藓个体形态特征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环境的适应,结合其繁殖学特征,也说明小石藓对环境的双重选择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藏羊对严酷的自然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在高寒低氧时其脑血管仍能向脑组织充分供血.研究高原藏羊脑血管特别是微动脉解剖学特性有助于揭示其高原适应性机理.以欧拉型藏羊和生活在低海拔地区的滩羊的头部标本为试验材料,采用血管铸型结合扫描电镜技术,运用比较解剖学方法对二者大脑微动脉铸型表面特征开展研究.结果显示:藏羊60160μm直径的大脑微动脉铸型表面,有清晰的"椭圆形"或"足印状"内皮细胞核压痕,滩羊内皮细胞核压痕以"长条形"居多,压痕不如藏羊明显.藏羊200160μm直径的大脑微动脉铸型表面,有清晰的"椭圆形"或"足印状"内皮细胞核压痕,滩羊内皮细胞核压痕以"长条形"居多,压痕不如藏羊明显.藏羊200300μm直径的大脑微动脉铸型表面,有相对粗大的平滑肌纤维压痕,而滩羊平滑肌纤维的压痕相对细小.研究推测,藏羊大脑微动脉的血管舒缩能力较强,能够及时有效地向各微动脉分支输送血液,因此在对大脑微动脉的血流调节方面,高原藏羊的功能会比低海拔绵羊更强,可能是其适应高原环境的解剖学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于2019—2021年在西藏拉鲁湿地和茶巴朗湿地使用刺网和地笼等组合渔具开展了鱼类实地调查, 分析了外来鱼类物种组成、优势种和群落功能多样性, 并结合已发表的文献资料, 探讨了西藏湿地外来鱼类群落结构的变动趋势及影响。结果表明, 共采集到外来鱼类10种, 隶属于4目5科, 包括鲫(Carassius auratus)、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鲤(Cyprinus carpio)、丁鱥(Tinca tinca)、棒花鱼(Abbottina rivularis)、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鲇(Silurus asotus)、小黄?(Micropercops swinhonis)和中华青鳉(Oryzias sinensis)。外来鱼类的个体数和重量分别占本地种和外来种总渔获物的94.86%和70.71%, 其中主要组成为鲫和麦穗鱼等小型鱼类。相对重要性指数(IRI)表明鲫、麦穗鱼、大鳞副泥鳅和鲤4种为拉鲁湿地外来鱼类优势物种, 鲫、麦穗鱼和小黄?3种为茶巴朗湿地的优势物种。在拉鲁湿地和茶巴朗湿地鱼类种类组成、个体数量和生物量中外来鱼类均已占据优势地位, 且外来鱼类的群落功能多样性(FD)亦高于土著鱼类。结合历史数据, 西藏拉鲁湿地和茶巴朗湿地已记录外来鱼类12种, 其中具高度入侵风险物种达6种, 外来鱼类物种数从2000年左右的2种增加到现在的10种, 且丁鱥和中华青鳉分别在西藏自然水体中和茶巴朗湿地中首次被发现。此外, 两个湿地12种外来鱼类均为拉萨市场中的常见经济鱼类及携带鱼类, 是由于放生而进入湿地自然水体中, 且鲫、大鳞副泥鳅和麦穗鱼等均已建立自然种群。因此, 加强对放生的科学管理及开展外来鱼类的长期监测, 是防范外来鱼类入侵及高原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1.
保安湖麦穗鱼种生物学V.生产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1995年10月至1996年11月,依据有关种群参数估算了保安湖1#试验围拦中麦穗鱼的生产力。月平均瞬时生长率的变化与年龄和季节有关,随着年龄增加生长率降低,在生活史的早期阶段生长最快,生长率一般在春、夏季较高。在研究期间,种群平均生物量为18.27kg*hm-2,周年生产力为36.53kg*hm-2*a-1,P/B系数为2.0。1996世代对总生产力的贡献为67.9%。种群月平均生物量及生产力均表现出了较明显的季节变化,生物量在秋季(9月)出现峰值,生产力在冬季非常低,在夏季(7月)出现峰值,夏季生产力占总生产力的77.6%。  相似文献   

12.
巨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macropogon和双须叶须鱼Ptychobarbus dipogon是雅鲁藏布江特有的重要经济鱼类, 具有多种人体必需脂肪酸, 营养价值高, 但其组织结构和内部性状可直接影响口感。为明确西藏2种裂腹鱼鱼肉的质构特征差异, 保护西藏裂腹鱼资源及其合理开发利用, 采用质地多面剖析法(TPA)分析了西藏雅鲁藏布江日喀则江段和林芝江段的2种裂腹鱼(巨须裂腹鱼、双须叶须鱼)的12项鱼肉质构特征指标, 主成分分析(PCA)表明雅鲁藏布江林芝江段双须叶须鱼鱼肉质构特征较日喀则江段2种裂腹鱼及林芝江段巨须裂腹鱼存在较大差异。析因分析表明可将雅鲁藏布江2种裂腹鱼鱼肉质构特征归纳为硬度、克服鱼肉表面与接触物吸引力及收缩性等3大类4个主成分指标, 前4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1.472%, 可将这3大类4个主成分指标作为雅鲁藏布江裂腹鱼鱼肉质构特征的主要判定参数。研究为后续合理开发利用雅鲁藏布江不同江段的裂腹鱼类提供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13.
潘瑛子 《水生生物学报》2021,45(5):1034-1044
为了解西藏特有鱼类黑斑原鮡(Glyptosternum maculatum)消化道寄生蠕虫的群落结构和感染情况, 于2019年5—8月对383尾黑斑原鮡进行了调查。在黑斑原鮡消化道中共发现7种寄生蠕虫, 分别为深槽绦虫未定种(Bothriocephalus sp.)、原头绦虫未定种(Proteocephalus sp.)、异肉吸虫未定种(Allocreadium sp.)、新棘吻虫未定种(Neoechinorhynchus sp.)、裸鲤棘头虫(Echinorhynchus gymnocyprii)、Contracaecum eudyptulae和杆咽线虫未定种(Rhabdochona sp.), 并对各个物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将黑斑原鮡按整个群体、不同性别和不同全长群体进行划分, 分别对其消化道寄生蠕虫的群落多样性和优势虫种进行分析, 并对各寄生蠕虫物种的感染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表明: 在黑斑原鮡群体中, 消化道寄生蠕虫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为1.53, Berger-Parker指数为0.37, 优势物种为C. eudyptulae, 其感染数量、感染率、感染强度和平均丰度均为最高; 在黑斑原鮡不同性别群体中, Shannon-Wiener指数为0.26—1.57, Berger-Parker指数为0.34—0.93, 优势物种为C. eudyptulae, 雄性群体中新棘吻虫未定种也为优势虫种, 两者的感染率和平均丰度均较高; 在黑斑原鮡不同全长群体中, Shannon-Wiener指数为0.22—1.59, Berger-Parker指数为0.34—0.94, 优势物种为C. eudyptulae或新棘吻虫未定种, 感染率和平均丰度基本以二者为最高。研究进一步明确了西藏鱼类寄生虫的种类组成和寄生特点, 为研究体内寄生蠕虫的环境适应性及与宿主的协同进化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4.
Many animal species face periods of chronic nutritional stress during which the individuals must continue to develop, grow, and/or reproduce despite low quantity or quality of food. Here, we use experimental evolution to study adaptation to such chronic nutritional stress in six replicate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populations selected for the ability to survive and develop within a limited time on a very poor larval food. In unselected control populations, this poor food resulted in 20% lower egg‐to‐adult viability, 70% longer egg‐to‐adult development, and 50% lower adult body weight (compared to the standard food on which the flies were normally maintained). The evolutionary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adaptation to the poor food were assayed by comparing the selected and control lines in a common environment for different traits after 29–64 generations of selection. The selected populations evolved improved egg‐to‐adult viability and faster development on poor food. Even though the adult dry weight of selected flies when raised on the poor food was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s, their average larval growth rate was higher. No differences in proportional pupal lipid content were observed. When raised on the standard food, the selected flies showed the same egg‐to‐adult viability and the same resistance to larval heat and cold shock as the controls and a slightly shorter developmental time. However, despite only 4% shorter development time, the adults of selected populations raised on the standard food were 13% smaller and showed 20% lower early‐life fecundity than the controls, with no differences in life span. The selected flies also turned out less tolerant to adult malnutrition. Thus, fruit flies have the genetic potential to adapt to poor larval food, with no detectable loss of larval performance on the standard food. However, adaptation to larval nutritional stress is associated with trade‐offs with adult fitness components, including adult tolerance to nutritional stress.  相似文献   

15.
为对水产养殖育苗实践中活体饵料西藏卤虫(Antemia tibetiana)的应用提供参考,研究不同钠盐对孵化率、无节幼体在淡水中存活时间的影响,分析NaCl浓度、孵化液pH和淡水水温等因素对西藏卤虫无节幼体在淡水中存活时间,记录各组无节幼体在淡水中50%和100%死亡所需时间。结果表明,不同钠盐显著影响西藏卤虫的孵化率, Na2SO4组显著高于NaCl组(P<0.05), Na2CO3组显著低于NaCl组(P<0.01),其他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以NaCl组孵化出的无节幼体在淡水中存活时间最长, 50%存活时间达13h, Na2SO4组孵化的无节幼体存活时间显著低于NaCl组(P<0.05),而Na2CO3和NaNO3组存活时间极显著低于NaCl组(P<0.01),在Na2CO3中孵化的无节幼体死亡速度最快。孵化率高的实验组存活时间不是最长,显示孵化率与存活率之间并无关联性。随着孵化液NaCl浓度升高,无节幼体在淡水中存活时间逐渐延长,至35‰时达到最高,但当孵化液NaCl浓度达40‰时,存活时间开始下降。随着孵化液pH从6.5—8.0逐...  相似文献   

16.
两性异形是指在同一种群内, 雌雄间的形态特征产生分化, 如在个体大小、局部形态构造、体色等方面呈现出差异的现象。为了解西藏黑斑原 (Glyptosternum maculatum) 雌雄间是否也存在两性异形, 在其繁殖期对性成熟个体进行了形态学测量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西藏黑斑原繁殖群体间存在显著的雌雄异形, 一是雄性个体的体长、体重及特定体长下的尾长显著大于雌性个体; 二是在特定体长下, 雌性个体眼径、体高、躯干长以及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尾鳍长度均显著大于雄性。16个形态参数的主成分分析表明, 雌雄间的差异主要是由体型特征(包括身体各部分长度、各鳍长度等)及头部形态特征引起的, 贡献率达76.7%。对全长-体重方程中异速生长指数b的t检验表明, 繁殖期黑斑原雌性个体呈等速生长而雄性个体呈异速生长。  相似文献   

17.
1995~1996年,作者撰写《中国动物志·蜥蜴亚目》卷鬣蜥科岩蜥属Laudakia时,详细研究了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室收藏的岩蜥属全部标本,发现其中采自西藏自治区波密县易贡及通麦的9号标本在《西藏两栖爬行动物》书中被鉴定为喜山鬣蜥拉萨亚种Agamahimalayanasacra,已上升为种,改隶岩蜥属,称拉萨岩蜥Laudakiasacra,实际与拉萨岩蜥不是同种动物,而是未经描述的新种,将其订名为吴氏岩蜥Laudakiawui,以纪念1973年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西藏两栖爬行动物考察队已故的吴学恩队长。吴氏岩蜥与拉萨岩蜥的主要区别在于:1)前者体侧小鳞间杂以大鳞,后者则无大鳞夹杂其间;2)前者体侧各有1条明显而细的皮肤褶(本文暂名背侧肤褶),前端始自肩前,弯曲向后,直达胯部;后者如有背侧肤褶,既不明显,亦不完整;3)前者背面斑纹呈前后缘镶暗黑边的暗褐色宽横斑,两横斑之间相距极窄,是灰褐色窄横纹;后者背面棕褐色,许多鳞片色黑,形成黑色网纹,虽偶有网纹断离者,但亦不呈明显的横斑。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西藏羊卓雍错Yamdrok Lake高原裸鲤肠道寄生蠕虫的群落生态,探索寄生虫与西藏高原环境和独特的鱼类宿主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肠道寄生蠕虫为对象,于2020年7月对180尾高原裸鲤Gymnocypris waddellii [雌性120尾,雄性60尾,全长22.20—49.20 cm,平均全长(36.76±4.18) cm,体重77.3—896.7 g,平均体重(425.92±148.27) g]进行了剖检,对群落结构和种间关系等群落生态进行了分析。羊卓雍错高原裸鲤肠道寄生蠕虫群落由5个物种构成,分别为聂氏似短节绦虫Parabreviscolex niepini、对盲囊线虫Contracaecum eudyptulae、束首线虫未定种Streptocara sp.、新棘吻虫未定种Neoechinorhynchus sp.和异肉吸虫未定种Allocreadium sp.。感染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新棘吻虫未定种、聂氏似短节绦虫、异肉吸虫未定种、对盲囊线虫和束首线虫未定种。平均丰度从高到低依次为聂氏似短节绦虫、新棘吻虫未定种、束首线虫未定种、异肉吸虫未定种和对盲囊线虫。群落的Marga...  相似文献   

19.
西藏东南部地区马麝家域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运用三维空间中的家域模型及其计算分析方法,结合全球定位系统和电子计算机计算技术,讨论了西藏东南部地区马麝的家域形态、面积及其不同性别与季节的差异。马麝的家域近圆形,不同时间它们虽有沿海拔高度的垂直迁移现象,但整个活动中心变化不大。夏季时,马麝的家域面积较小,进入秋冬季节则显著增加;其中,无性别特异性的普遍增加与秋冬季节的食物减少有关,而不同性别的变化比例差异与繁殖活动相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