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辛星  马子龙  覃伟权 《昆虫学报》2010,53(6):626-633
对寄生蜂交配行为的了解将有助于发展对其行为调控的技术,提高寄生蜂对害虫控制的效能。为探讨椰心叶甲啮小蜂Tetrastichus brontispae Ferrière的复眼和触角在交配中的作用,用水溶性黑色素和液体石蜡分别涂抹该蜂复眼和触角后观察其交配行为,并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其复眼和触角的超微结构,分析雌、雄蜂触角感器的分布与数量差异。结果表明:椰心叶甲啮小蜂雄蜂的复眼在交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雌蜂复眼作用不显著。在椰心叶甲啮小蜂求偶识别和接受过程中,雄蜂触角柄节部位起主要作用,其次是棒节部位,再次是鞭节的索亚节部位,而雌蜂触角鞭节索亚节部位起主要作用,然后是棒节部位,最后是柄节部位。扫描电镜观察表明椰心叶甲啮小蜂触角上共有8种感器,其中毛形感器和板形感器是主要感器,雌、雄蜂触角有明显的性二型现象,表现为触角大小不同及触角感器类型、大小、数量、分布不同。  相似文献   

2.
椰心叶甲啮小蜂的繁殖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椰心叶甲啮小蜂羽化、求偶、交配、产卵、繁殖现象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补充营养对雌蜂的寿命和繁殖力均有影响。没有补充营养的情况下,雌蜂的平均寿命为2.48 d,一生可产21.43粒卵;每天补充10%蜜糖水,且雌蜂与寄主(椰心叶甲初蛹)比例为1:3时,雌蜂平均寿命为13.43 d,一生可产53.6粒卵;每天补充10%蜜糖水,且雌蜂与寄主(椰心叶甲初蛹)比例为1:1时,雌蜂平均寿命为14.78 d,一生可产42.5粒卵。椰心叶甲啮小蜂对水椰八角铁甲蛹的寄生率为82.25%,平均每寄主出蜂量为12.24头。  相似文献   

3.
应用扫描电镜对啮小蜂(膜翅目Hymenoptera啮小蜂科Tetrastichinae)Tetrastichus sp.雄蜂触角及其表面的化学感器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雌蜂触角表面存在板形感器和坛形感器两大类,两者数量和分布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探讨了这两类触角化学感器的形态差异以及在寄主接受和交配行为中的不同功能.  相似文献   

4.
低温贮存对椰心叶甲啮小蜂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低温贮存椰心叶甲蛹Brontispa longissima(Gestro)和椰心叶甲僵蛹对椰心叶甲啮小蜂Tetrastichus brontispae Ferriere种群品质的影响。寄生10℃低温贮存1~4日龄椰心叶甲蛹结果表明,1日龄椰心叶甲蛹的寄生率、羽化率、出蜂率、单蛹出蜂数、后代寄生能力均优于其他日龄,其次为2、3日龄的椰心叶甲蛹,最差为4日龄的椰心叶甲蛹。1日龄椰心叶甲蛹在10℃下贮存5,10,15,20d后,上述生物学指标和种群参数均随贮存天数增加而降低,其中以5d和10d的净生殖率、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较未经低温贮存的差异小。1~11日龄椰心叶甲僵蛹于10℃贮存10d的结果表明,8日龄椰心叶甲僵蛹的雌蜂寿命、羽化率、单蛹出蜂数、寄生能力均优于其他日龄僵蛹。8日龄椰心叶甲僵蛹在10℃下贮存5,10,15,20d后,上述生物学指标和种群参数均随贮存天数增加而显著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5.
椰心叶甲蛹寄生蜂——椰心叶甲啮小蜂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椰心叶甲啮小蜂Tetrastichus brontispae Ferrière是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Gestro)蛹的重要内寄生蜂,2004年从台湾引入到海南。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椰心叶甲啮小蜂的形态、行为、发育、存活、繁殖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雌蜂个体比雄蜂大,腹部明显可见产卵器。每头寄主蛹出蜂量平均为21.5头,其中雌蜂约占77.4%。椰心叶甲啮小蜂羽化不久即能交配,交配时间约为1~2 min。椰心叶甲啮小蜂的产卵高峰期在交配后的24 h内,且产卵量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蜂蜜、蔗糖、葡萄糖均能有效地延长其成虫的寿命,并能提高其怀卵量和寄生率,其中以取食蜂蜜的效果最好。该蜂发育、存活和繁殖的适宜温度为20℃~28℃,低于16℃或高于30℃对其存活不利。利用16℃、20℃、24℃、28℃、30℃下的发育历期和有效积温公式计算出椰心叶甲啮小蜂的发育起点温度(C)为9.6℃,有效积温(K)为324.9日·度。  相似文献   

6.
通过解剖椰心叶甲被寄生僵虫统计椰心叶甲啮小蜂未成熟期的发育历期、存活率与生殖力数据,编制了椰心叶甲啮小蜂的实验种群生命表.常温下椰心叶甲啮小蜂卵、幼虫和蛹的历期分别为3.1、5.0 d和9.3 d,啮出前期为2.1 d.卵、幼虫和蛹的存活率分别为0.9184、0.9521和0.9818,椰心叶甲啮小蜂的成虫羽化率为0.9,单雌产卵量为23.78粒,种群趋势指数为12 45.通过此生命表的组建,讨论了生命表中种群趋势指数(I)与生殖力表中净增殖力(R0)的关系,认为这两个概念本为同一含义,应该合并.此外,在成虫寿命大于等于2d的情况下,成虫逐日存活率与逐日产卵概率乘积的和小于1,且成虫寿命越长其值越小,结果导致在不考察成虫逐日存活率与逐日产卵概率的情况下种群趋势指数被严重高估,因此组建任何形式的生命表都应考察并计入成虫逐日存活率与逐日产卵概率.  相似文献   

7.
椰心叶甲啮小蜂Tetrastichus brontispae Ferriere在实验室内,相对湿度75±5%,光周期L:D=12:12,温度16℃,20℃,24℃,28℃条件下,世代平均历期分别为53.7天,28.0天,21.2天,16.2天.其卯、幼虫、蛹及整个世代的发育起始点温度分别为13.15±0.49℃,10.25±0.44℃,12.41±0.57℃,10.50±0.89℃;有效积温分别为15.35±0.76日度,107.21±3.76日度,113.60±6.22日度,281.50±7.05日度.椰心叶甲啮小蜂生长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与温度的关系符合指数函数:y=226.19667e-0.096991x.  相似文献   

8.
刘奎  林健荣  符悦冠  彭正强  金启安 《昆虫学报》2008,51(10):1011-1016
为了测明椰扁甲啮小蜂Tetrastichus brontispae寄生对寄主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蛹的血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的影响,开展了椰扁甲啮小蜂寄生对椰心叶甲蛹血细胞数量和延展性、血淋巴酚氧化酶活性、血淋巴黑化百分率和血细胞凝集素活性等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同期未被寄生蛹相比,寄生蛹血细胞总量在寄生后2 d显著降低,但寄生后4 d显著升高; 寄生蛹的浆血细胞延展率在寄生后2 d显著降低,寄生后4 d显著升高;寄生蛹的血淋巴黑化百分率在寄生后0.5~2 d较高,寄生后3~4 d降低直至为0;寄生蛹的血淋巴酚氧化酶活性在寄生后0.5 d,1 d和4 d时显著升高;寄生蛹的血凝素活性在寄生后2 d较高,寄生后1 d和4 d较低。结果说明椰扁甲啮小蜂寄生使寄主椰心叶甲蛹血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呈现不规律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背景】椰心叶甲啮小蜂在防治椰心叶甲危害上取得了重要成果,其耐低温胁迫能力将决定该寄生蜂是否能在低温环境下建立种群并发挥控害效能。筛选椰心叶甲啮小蜂低温胁迫下相关响应基因,可为揭示其耐寒性机理提供重要线索。【方法】采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分别以经0℃处理24 h后的试虫与未经低温处理的试虫c DNA互为tester与driver,正反向构建椰心叶甲啮小蜂c DNA消减文库,经蓝、白斑筛选,鉴定阳性差异片段,并分别随机挑选正反向文库224和119个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本试验所构建的c DNA消减文库为椰心叶甲啮小蜂低温胁迫下特异表达的c DNA消减文库;经蓝、白斑筛选,分别得到了40和4个高质量ESTs,经PCR鉴定插入片段长度主要分布于200~700 bp之间;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主要涉及新陈代谢、细胞结构、信号传导、氨基酸和蛋白质合成的生理过程,并筛选出5类与啮小蜂耐寒性相关的基因,包括Hsp家族蛋白、海藻糖磷酸合酶、谷氨酰胺合成酶、ATP合成酶β亚基和NADH脱氢酶。【结论与意义】该研究对进一步研究椰心叶甲啮小蜂抗寒性状的表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揭示啮小蜂抗低温耐寒机制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分析昆虫被寄生蜂寄生后血淋巴蛋白质组分及组分含量变化,从蛋白质水平分析寄生蜂寄生引起寄主昆虫的生理变化,有利于探索寄生蜂调控寄主的机理。以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和椰扁甲啮小蜂Tetrastichus brontispae为研究材料,采用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及图像分析技术分析了椰心叶甲蛹被椰扁甲啮小蜂寄生后不同时期血淋巴蛋白质图谱及其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寄生后0.5, 1, 2, 3和4 d,被寄生蛹血淋巴共检测到的蛋白斑点数分别为982, 926, 712, 636和680个,其中特异性蛋白斑点的数量分别为650, 400, 336, 229和150个;同期未被寄生蛹血淋巴共检测到的到的蛋白斑点数分别为645, 817, 640, 873和940个,其中特异性蛋白斑点的数量分别为313, 291, 264, 466和410个;被寄生蛹和同期未被寄生蛹能匹配的蛋白斑点分别为332, 526, 376, 407和530对。被寄生蛹血淋巴蛋白斑点数量的异常变化表明寄主的生理功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松褐天牛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颖  张青文  路大光 《昆虫知识》2005,42(6):681-685
利用扫描电镜对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Hope触角上的感器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松褐天牛触角上共存在着6种感器,即毛形感器(Ⅰ型和Ⅱ型)、B hm氏鬃毛、锥形感器、耳形感器、钟形感器、角形感器。并对松褐天牛触角不同种类感器的形态、分布以及雌雄感器在分布和数量上的差别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2.
麦蛾茧蜂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应用扫描电镜对麦蛾茧蜂BraconhebetorSay的触角感器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麦蛾茧蜂的触角上存在6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板形感器,刺形感器,鳞状感器,锥形乳头状感器和嗅孔。其中毛形感器和板形感器是主要感器,数量较大,分布较广。雌雄蜂的触角感器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环境昆虫学报》2013,35(5):635-642
应用扫描电镜(SEM)对桔小实蝇本地寄生蜂长尾全裂茧蜂 Diachasmimorpha longicaudata (Ashmead) 成虫的触角感器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长尾全裂茧蜂成虫触角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鞭节共 49-52小节。在触角上共有 8种感器,分别为 Bhm鬃毛、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板形感器、腔锥形感器、钟形感器、嗅孔。毛型感器是主要感器,数量多且分布广,其次为板形感器。除了腔锥形感器 Ⅱ外,雌雄蜂没有明显的二型现象。  相似文献   

14.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双斑长跗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Motschulsky)成虫触角及其感器的形态与分布。结果表明: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触角为线状,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鞭节有9节,其中,雄虫的触角比雌虫长;感器类型有毛形感器(1型、2型和3型)、刺形感器、锥形感器(1型和2型)、腔锥形感器、Bhm氏鬃毛、钟形感器共9种。雌雄成虫触角感器类型无差异,但雄虫触角上的感器分布要比雌虫的稠密。  相似文献   

15.
赵晓英  杨伟  杨桦  杨春平  张犀  黄琼 《昆虫知识》2011,48(6):1792-1797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刺粉虱黑蜂Amitus hesperidum Silvestri触角。结果表明,在雌雄蜂的触角上共存在着7种感觉器,分别为Bhm氏鬃毛、毛形感觉器、板形感觉器、腔锥形感器、柱形感觉器、栓锥形感觉器。对触角感觉器的形态、分布进行了描述。雌雄触角有性二型现象,主要表现在毛形感器数量差异明显,板形感器分布不同,栓锥形感器只在雌虫上发现。  相似文献   

16.
兴安落叶松鞘蛾触角及其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慧  严善春  彭璐 《昆虫知识》2008,45(3):405-417
应用扫描电镜对兴安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obducta(Meyrick)触角及其感器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鞘蛾触角为丝状,其上共有8种感器:板形感器、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栓锥形感器、毛形感器、鳞形感器、叉形感器和Bhm氏鬃毛,对各种感器的形态、分布特点进行描述,推测其可能具有的功能。雌雄蛾触角有明显的性二型现象,表现为雌雄触角大小不同,触角感器类型、大小、数量、分布不同。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明确我国北方苜蓿重要害虫——牛角花齿蓟马Odontothrips loti触角感器类型、形态特征及分布特点。利用扫描电镜观察牛角花齿蓟马雌、雄成虫触角的超微结构,比较雌、雄虫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牛角花齿蓟马雌虫触角长度(314.42±7.21 μm)明显较雄虫(260.58±5.69 μm)长,除柄节和第I鞭节外,其他各节雌虫均较雄虫粗大。牛角花齿蓟马成虫触角感器类型共有7种,即Bhm氏鬃毛(BB)、刺形感器(SChI, SChII)、锥形感器(SBI, SBII, SBIII)、钟形感器(SCa)、腔锥形感器(SCo)、腔形感器(SCav)和毛形感器(ST),雌虫触角上述7种类型感器均有分布,而雄虫触角上未发现腔形感器。牛角花齿蓟马成虫触角感器在类型、形态特征及分布方面表现雌、雄个体差异。本研究为深入探究牛角花齿蓟马触角感器的嗅觉通讯机制提供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18.
沙蒿大粒象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扫描电镜技术,对沙蒿大粒象Adosomus sp.触角感器的类型、分布、数量以及雌雄之间的差异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沙蒿大粒象触角上共有5种感器类型,包括板形感器(Ⅰ、Ⅱ和Ⅲ型)、毛形感器和刺形感器。触角各节的感器类型和分布差异较大,以板形感器的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在触角各节均有分布;刺形感器分布在索节第1亚节和棒节,而毛形感器仅分布在棒节且数量较少。雌雄触角的感器类型及分布基本一致,但分布数量上雄虫明显多于雌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