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研究了低温反复冻融以及超低温反复冻融法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酵母菌三种常见基因工程受体细胞的破碎情况。研究表明:冻融次数增加,破碎率随之提高;在超低温反复冻融5次条件下,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酵母菌三种受体细胞破碎效率分别达到61.9%、52.1%、50.5%。在冻融次数相同,菌种相同的情况下,超低温反复冻融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本文比较研究了用反复冻融法及用含十二烷基磺酸衲(SDS)和β-巯基乙醇的样品缓冲液直接破碎法处理幽门螺旋菌对全菌蛋白电泳结果的影响,并观察了两种方法处理后的菌体裂解情况。实验表明,反复冻融法破碎细菌不够彻底,经离心后有较多的膜性结构被清除,引起膜性结构与胞浆内成份不均匀损失,对全菌蛋白电泳条带(特别是某些条带的含量)有明显的影响。提示在作细菌全菌蛋白电泳,特别是用于进行定量分析时,不宜采用冻融法处理细菌,可考虑用样品缓冲液直接破碎细菌。超声波破碎及压力破碎法是否存在对电泳结果的类似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超声波法提取云芝胞内胃蛋白酶抑制剂。方法:以单位体积破碎清液对胃蛋白酶的抑制单位为响应值,对超声波破细胞的影响条件如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处理量、超声温度等进行研究。结果:云芝胞内胃蛋白酶抑制剂提取的最佳超声波破碎条件为:超声时间10min、超声功率300W、处理量40mL、超声温度20℃。结论:超声波法结合反复冻融可有效提取云芝胞内胃蛋白酶抑制剂。  相似文献   

4.
选取不同代次的LR1毒株在Vero细胞上传代适应,不同天数连续动态观察细胞病变情况,同时用免疫荧光法和ELISA进行抗原检测,收毒前细胞反复冻融及超声波破碎,细胞破碎前后用ELISA检测抗原含量,半微量空斑法检测病毒滴度。结果证明:LR1株病毒能在Vero细胞上产生细胞病变,病变程度与其毒力明显相关;LR1株病毒在Vero细胞上繁殖的最佳收毒时间为11天左右;病毒释放性较差,冻融和超声波破碎细胞能明显提高其抗原含量和病毒滴度  相似文献   

5.
比较研究了几种破碎大肠杆菌细胞的方法,如渗透压法、超声波法、玻珠震碎法、玻珠研磨法、有机溶剂法、冻融法以及盐酸胍/EDTA法等,以确定出一种简单、快速、高效的破碎重组大肠杆菌细胞的方法获得粪产碱杆菌青霉素G酰化酶(AfPGA)用于后续试验。结果表明玻珠震碎法、超声波法和渗透压法是较优的细胞破碎方法,活力回收率分别为99.7%、78.4%、60.7%,其他方法均低于22%。而比活力以渗透压法为最高,达到4.40 U/mg。  相似文献   

6.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可水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使产ESBLs细菌对目前常用的头孢菌素和青霉素类等抗生素产生多耐药性和高耐药性,由此使得产ESBLs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成为临床抗感染诊疗工作的重点。目前细菌的ESBLs提取主要包括超声波破碎法、溶菌酶法和反复冻融法等。本文对现有文献中此三种方法的提取原理、提取步骤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同时对各种提取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对采用反复冻融法联合超声法和溶菌酶法联合超声法等联合提取法提高酶提取效率的展望予以了简要分析,以期为产酶多重耐药菌的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沙蛤中牛磺酸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沙蛤提取液中牛磺酸含量为指标,考察乙醇回流法、水煮法和预处理方法,并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法优化工艺条件,确定了沙蛤中提取牛磺酸的最佳工艺。结果:提取牛磺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波破碎15 m in,60℃下80%乙醇回流40 m in,该条件下所得牛磺酸质量分数达6.41 mg.g-1原料。结论:超声波破碎与乙醇回流方法相结合,利于牛磺酸溶出,其含量提高26.9%。  相似文献   

8.
三种微藻细胞破碎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获得最佳的微藻藻胆蛋白提取方法.方法:采用溶胀法、反复冻融法、低浓度氯化钙溶液提取法和玻璃珠处理法等四种方法分别对紫球藻、蔷薇藻和念珠藻三种藻细胞进行破碎,通过测定藻红蛋白的纯度和浓度对四种细胞破碎方法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当细胞密度为1.00g/L时,采用反复冻融法处理紫球藻和蔷薇藻时能够获得最高的藻红蛋白纯度(OD545/OD280),分别为1.250和1.669,藻红蛋白的浓度分别为29.788,mg/L和36.026mg/L,细胞密度对藻红蛋白纯度影响较小;低浓度氯化钙溶液提取法能使念珠藻藻红蛋白的纯度(OD545/OD280)达到0.477.结论:紫球藻和蔷薇藻经反复冻融法破碎细胞,藻红蛋白纯度高,提取效果好;而对念珠藻藻红蛋白提纯采用低浓度氯化钙溶液提取法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类球红细菌3757产类胡萝卜素的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先采用超声波法、酸溶法、研磨法、冻融法、酸溶辅助超声波法和冻融辅助超声波法优化了从类球红细菌3757菌株中提取类胡萝卜素的方法,然后开展了酸溶辅助超声波法的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最后进行了重复性实验。结果表明,酸溶辅助超声波法是较优的提取方法,丙酮是较好的提取溶剂。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0、超声波处理总时间20 min、酸浓度3 mol/L、酸溶时间25 min、超声波振幅40%、超声工作/间隔时间2 min/1 min、酸溶温度27℃,实验重现较好。优化后类胡萝卜素的提取率较优化前提高了74.8%,为其产业化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响应面法优化螺旋藻藻蓝蛋白的超声波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声波破壁技术提取螺旋藻中的藻蓝蛋白,采用响应曲面法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模型决定系数(R2=99.95%)表明模型的拟合性好,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为21 mL/g,超声波功率为640W,超声时间为14min。此条件下藻蓝蛋白的得率为10.76%,与模型预测值10.77%相近。对超声波提取法、冻融法、恒温浸提法进行比较研究,藻蓝蛋白的得率分别为10.76%、7.89%、6.57%,得知超声波提取法用时短、藻蓝蛋白得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Acinetobacter sp.Y1的氨氮(NH_4~+-N)去除性能及其关键酶的提取与酶活性。【方法】以柠檬酸钠为碳源,硫酸铵为氮源,研究菌株Y1的NH_4~+-N去除性能;采用正交实验优化超声波破碎法提取粗酶的条件,SDS-PAGE分析比较渗透压休克法和超声波破碎法获得的粗酶;检测关键酶——羟胺氧化还原酶(HAO)、亚硝酸盐还原酶(NIR)、硝酸盐还原酶(NAR)的酶活性。【结果】24 h内菌株Y1的菌密度(OD600)可达1.280,对NH_4~+-N、总氮(TN)和COD的降解率分别达到98%、94%和92%,硝化过程中羟胺、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不积累,反硝化产生N2;超声波破碎法提取粗酶的最佳工作条件为:破碎功率50 W,工作与间歇时间分别为4 s和7 s,OD600为1.250,总工作时间20 min,关键酶HAO、NIR和NAR的比活力分别为0.011、0.002和0.018 U/mg;渗透压休克法得到的HAO比活力是0.067 U/mg。【结论】Acinetobacter sp.Y1能同时高效去除NH_4~+-N、TN和COD。优化超声波破碎法提取粗酶的条件,检测到HAO、NIR和NAR的酶活性,且渗透压休克法比超声波破碎法更适合用来提取HAO。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和优化出较适宜的苎麻脱胶菌群DNA提取方法,本文分别以来自苎麻沤麻环境的6种纯培养菌等丰度混合物和苎麻自然沤麻菌群为材料,研究"溶菌酶-SDS"法、"超声波-溶菌酶-SDS"法、"蛋白酶K-SDS"法以及"冻融-蛋白酶K-SDS"法4种DNA提取方法对菌群16Sr DNA基因PCR-DGGE偏移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方法均能从2类材料中提取出了超过1600ng/μL的DNA,不同方法之间DNA产率略有差异,经过超声波处理或反复冻融处理的DNA有明显的降解,但4种方法提供的DNA模板均扩增出了450bp的16Sr DNA基因片段。4种DNA提取方法对DGGE结果有明显影响,且只有"冻融-蛋白酶K-SDS"法检测到了纯培养菌混合物中的全部6种细菌,4种方法获得的自然沤麻菌群的DGGE指纹图谱也明显不同,最多产生17条带("冻融-蛋白酶K-SDS"法),最少只有9条带("溶菌酶-SDS"法),增加超声波或冻融等物理处理可以使部分弱带变强。因此,组合应用物理、生物和化学等细胞裂解方法可以提供更有代表性的DNA,可减少PCR-DGGE结果的偏移。  相似文献   

13.
利用啤酒酵母菌对无机硒(亚硒酸钠)进行有机转化。通过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无机硒溶液和不同时间加入无机硒溶液,于28℃、220 r/min摇床条件下培养5 d,离心得菌细胞,测定前样品预处理:破碎菌细胞,显微镜下计数,计算破碎率,破碎后的菌体装入透析袋于蒸馏水中透析除去无机硒。准确测定无机硒,用浓硫酸-高氯酸的消化体系消化样品后,紫外分光光度法于335 nm处测量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上查出硒含量,计算无机硒的转化率。啤酒酵母菌的最佳加硒时间为24 h,亚硒酸钠浓度大于12μg/mL对啤酒酵母菌转化无机硒有明显抑制作用,啤酒酵母菌对无机硒的摄入率约为62%,转化率约为53%;超生波细胞粉碎仪破碎细胞的破碎率为55%左右。结果表明,啤酒酵母菌可以转化无机硒。  相似文献   

14.
目的:螺旋藻富含藻胆蛋白,其附加值高,本实验对螺旋藻藻胆蛋白提取工艺做初步探索;方法:比较了组织捣碎法,冻融法,超声波法释放螺旋藻藻胆蛋白的效果,并用硫酸铵盐析,羟基磷灰石层析进一步提纯,对结果作了吸收光谱和SDS电泳鉴定;结果:显示超声波法破碎效果好,两次羟基磷灰石层析所得蛋白纯度较高;结论:表明本实验流程相对以往工艺经济,省力,省时,对螺旋藻藻胆蛋白的规模提取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芽孢杆菌产溶藻活性物质对酸碱度、温度、反复冻融等的耐受性,获得其最佳运输、贮存和使用条件。方法:在链状亚历山大藻的藻液中添加经不同条件处理的活性物质,显微计数获得藻细胞变化曲线。结果:获得的溶藻活性物质的活性在20~60℃范围内稳定,碱性条件下(p H9)活性降低,反复冻融15次后溶藻率仍大于90%,4℃冰箱中保存6个月溶藻率为90%左右。结论:芽孢杆菌产的溶藻活性物质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耐酸性,反复冻融多次对其影响较小,适合较长时间贮存。  相似文献   

16.
超声波萃取烟叶中3-磷酸甘油脱氢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超声波萃取手段引入到烟叶中3-磷酸甘油脱氢酶提取方法中,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超声波萃取烟叶中3-磷酸甘油脱氢酶(GPDH)的最佳条件为:超声波破碎功率为75w,超声波破碎间歇时间为2s,超声波破碎时间为3s,料液比为1:15g/mL;在此最佳条件下测得烟叶中3-磷酸甘油脱氢酶为0.3937U/mg蛋白,均比其他提取手段的酶活要高。  相似文献   

17.
藻胆蛋白质的提取纯化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藻胆蛋白的提取原料主要来自于红藻和蓝藻;细胞破碎的方法主要有反复冻融法、化学试剂处理法等5种方法;提取的方法主要有盐析法等3种;分离纯化的方法主要有层析法等3种;藻胆蛋白其生物活性主要表现在:抗肿瘤活性、抗病毒活性、抗氧化和消炎活性,提高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18.
研究重组人白蛋白干扰素α-2b融合蛋白(rHSA-IFNα-2b)的稳定性.以抗病毒活性和纯度为主要检测指标,考察rHSA-IFNα-2b的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以及冻融耐受性.rHSA-IFNα-2b在37℃、55℃下放置5h后生物学活性无明显降低,60℃水浴lh即可见活性降低了约40%;pH值(分别为2、3、9)改变时,生物学活性未发生明显变化;rHSA-IFNα-2b反复冻融后聚合体逐渐增加,冻融4次后聚合体含量达到17.91%,但生物学活性无明显降低.重组人白蛋白干扰素α-2b融合蛋白对热、酸碱变化稳定,但不宜冻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不同破碎方法下3种芽胞杆菌菌体蛋白的提取效果。方法:以菊酯类农药降解菌巨大芽胞杆菌、球形芽胞杆菌、弯曲芽胞杆菌为研究对象,以裂解液为提取介质,分别采用超声波破碎法、水煮法和机械破碎法提取芽胞杆菌蛋白,并通过革兰染色电镜观察菌株破碎程度,用SDS-PAGE和Bradford法测定蛋白浓度。结果:革兰染色电镜观察发现玻璃珠机械破碎法对3种芽孢杆菌的细胞壁破碎程度最明显,其次为超声波破碎法,水煮法破碎效果不明显。SDS-PAGE和Bradford法测定结果表明,巨大芽胞杆菌、球形芽胞杆菌、弯曲芽胞杆菌经玻璃珠机械破碎后,提取的蛋白图谱条带清晰,丰度高,重复性好,含量分别为20.247、19.902和18.893 mg/mL;经超声波破碎提取的蛋白图谱条带较清晰,丰度一般,重复性不好,含量分别为10.572、9.438和10.424 mg/mL;经沸水浴破碎提取的蛋白图谱条带模糊,丰度低,重复性差,含量分别为1.366、1.119和1.136 mg/mL。结论:玻璃珠机械破碎法是破碎3种芽胞杆菌的最优方法,破碎后提取的蛋白含量高,条带清晰,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20.
放线菌生物学研究中,经常要制备DNA。由于许多放线菌对溶菌酶不敏感,这些菌的破壁就很困难;用超声波破壁,所得DNA片段太短;用其他物理方法破壁(如冻融、减压、加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