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应用PCR方法对从山东省不同地区采集的253份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肺脏和125份临床健康猪肺脏进行PCV_2和PRRSV的检测。结果显示,在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肺脏中,171份为PCV_2阳性,阳性率达67.5%;101份样品为PRRSV阳性,阳性率达40%;其中,68份样品同时检出PCV_2和PRRSV,共感染阳性率达26.8%。而临床健康猪肺组织中,21份样品PCV_2检测结果为阳性,阳性率为16.8%;12份样品PRRSV检测结果阳性,阳性率为9.6%,PCV_2和PRRSV共感染未检出。统计结果显示,传染性胸膜肺炎发病猪与临床健康猪PCV_2、PRRSV及PCV_2和PRRSV共感染的阳性率差异极显著,传染性胸膜肺炎发病猪的肺脏中PCV_2和PRRSV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临床健康猪。上述检测结果提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发生可能与PCV_2和PRRSV的感染和共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2.
支原体 支原体广泛寄生于人体、哺乳动物,鸟类及植物中,仅有少数有致病性.自1995年以来,34种支原体基因组测序已经完成或即将完成测序,已完成的包括人类致病性支原体(肺炎支原体、穿透支原体、解脲支原体等),动物致病性支原体(猪肺炎支原体、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支原体、鸡毒支原体、牛丝状支原体、鸡滑膜支原体、鱼肺炎支原体和鼠类肺支原体),植物致病性支原体(洋葱黄化病支原体)等.肺炎支原体是人呼吸道感染的最主要病原体之一,对儿童尤其严重,因为它与人类密切相关,所以最为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3.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病料中PCV_2和PRRSV的PCR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PCR方法对从山东省不同地区采集的2 5 3份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肺脏和12 5份临床健康猪肺脏进行PCV_2和PRRSV的检测。结果显示,在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肺脏中,171份为PCV_2阳性,阳性率达6 7 5 % ;10 1份样品为PRRSV阳性,阳性率达4 0 % ;其中,6 8份样品同时检出PCV_2和PRRSV ,共感染阳性率达2 6 8%。而临床健康猪肺组织中,2 1份样品PCV_2检测结果为阳性,阳性率为16 8% ;12份样品PRRSV检测结果阳性,阳性率为9 6 % ,PCV_2和PRRSV共感染未检出。统计结果显示,传染性胸膜肺炎发病猪与临床健康猪PCV_2、PRRSV及PCV_2和PRRSV共感染的阳性率差异极显著,传染性胸膜肺炎发病猪的肺脏中PCV_2和PRRSV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临床健康猪。上述检测结果提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发生可能与PCV_2和PRRSV的感染和共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4.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体4株国内分离株的重新分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Contagious Caprine Pleuropneumonia,CCPP)是由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M.capricolum subsp.capripneumoniae,Mccp)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对4株CCPP中国分离株进行分子特征研究,确定其分类地位。针对3段基因(A、B、C),对扩增产物进行酶切鉴定和测序,将结果与丝状支原体簇的6个成员进行遗传衍化分析。在A片段,4株中国分离株的扩增产物经PstI酶切后的结果与Mccp代表株F38相同,为548、420、128等3条带,其他5个丝状支原体簇成员只有420、128bp两条带。在B片段,序列分析结果显示4株中国分离株与F38同源性为99.5%,与山羊支原体山羊亚种Mcc代表株kid的同源性为98.9%,与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MmcZZ株同源性仅为95.4%。在C片段研究发现,4株中国分离株的序列与Mmc模式株PG3株同源性为67.4%~67.6%,与2株Mcc8601-50和California Kid同源性为95.1%~98.4%,与3株Mccp97097ET、Gabes和F38的同源性为99.6%~99.8%。通过对中国分离的87001、87002、367、1653等4株CCPP病原体的分子特征研究,首次提出其与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Mccp)亲缘关系最近,应归属为Mccp,并将国内流行的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定名为Mccp。  相似文献   

5.
摘要: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RTX毒素是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主要的毒力因子,在该病原的感染与免疫中发挥“双刃剑”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十多年来国内外在胸膜肺炎放线杆菌RTX毒素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毒素与宿主互作研究的必要性和技术可行性,认为毒素与宿主相互作用研究将诠释此病原的分子致病机理。  相似文献   

6.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疾病,严重阻碍着全球养猪业的发展,疫苗接种是控制该病的有效措施。为提高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弱毒疫苗的免疫效力,以及探索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弱毒疫苗作为呼吸系统病原疫苗载体的可行性,通过穿梭质粒pJFF224-XN将完整的apxIA基因导入apxIIC基因缺失突变株HB04C-中,构建了含有apxIA和apxIIA基因的弱毒疫苗菌株HB04C2(apxIIC-/apxIIA+/apxIA+)。通过对HB04C2的生物学特性分析发现,穿梭质粒可稳定传代,并表达ApxIA,其生长特性未受穿梭质粒的影响。将HB04C2以气管接种方式免疫仔猪,可产生针对ApxIA和ApxIIA的抗体。二免后2周以高致病性的血清1型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攻毒,该弱毒疫苗可提供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7.
陈秀纶  林晓芳 《蛇志》2002,14(2):75-76
肺炎双球病是肺炎双球菌 (现名肺炎链球菌 )引起的以败血性脓毒血症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 ,是蛇类养殖业中常见的一种病症 ,有逐渐上升的趋势。1 临床症状  某养殖场饲养近 3 0 0条眼镜蛇 ,发病时 ,蛇张口呼吸 ,盘游不安 ,不思回洞 ,行动迟缓 ,流涎 ,体温达 3 8.7℃~ 42 .2℃ ,两天共死 2 6条 ,已用土霉素、红霉素、四环素治疗无效 ,用安乃近强行退热 ,停药后又回升。2 病理剖检  肺严重气肿 ,出血或硬结 ,萎陷到发生肝变 ,局部化脓 ,肺与胸膜粘连 ,气管有血液粘液和纤维素渗出物 ,脾肿大 1 .5倍 ,有出血性梗塞 ,肝局部坏死 ,淋巴结肿…  相似文献   

8.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快速诊断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准确快速鉴定临床疑似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CCPP)病原,针对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Mmc)与绵羊肺炎支原体(Mo)16S rRNA基因设计两对特异性引物Ps/Pa、Ms/Ma,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及体系,建立检测CCPP两种主要致病支原体的双重PCR方法,并检测了所建方法特异性、敏感性及临床应用。当引物、Mg2+及dNTP浓度分别为0.8 pmol/μL、1.5 nmol/μL、0.2 nmol/μL,Ps/Pa与Ms/Mo比例为1 1时,于54℃退火40 s,可最小检出Mmc与Mo核酸量分别为0.1 ng、0.01 ng,敏感性良好。通过特异性与临床疑似病例检测,证明所建方法具较好特异性,可初步应用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9.
2648例股癣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癣是由皮肤丝状菌所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为了解股癣病原菌的流行分布情况,我们对1998—2004年来我院门诊就诊的2648例股癣患者进行了病原菌的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通过接合转移和SacB负向筛选方法,成功构建了一株apxⅡC缺失的血清7型胸膜肺炎放线杆菌重组菌株。首先构建重组转移质粒pEHA1。将pEHA1转化供体菌大肠杆菌(E.coliβ2155),并将其与野生型APP血清7型亲本菌混合培养约5h,然后涂到含氯霉素抗性的培养基培养,挑取阳性克隆,接种到无抗性液体培养基,培养后涂于含有蔗糖的的固体培养基,培养一定时间后挑取蔗糖抗性的克隆,即可得到目的突变株。通过PCR、遗传稳定性、外毒素分泌、重组位点序列分析证明重组菌构建成功。通过对重组菌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表明突变株生长能力未受影响,对小鼠毒力显著降低。该突变株构建体系的建立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减毒活疫苗的开发及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新基因的功能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10型apxIC-/p36+弱毒株的构建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构建血清10型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弱毒菌株,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减毒活疫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细菌接合转移和SacB负向筛选标记完成突变株的构建与筛选,用PCR、Western blot、重组位点序列对突变株进行鉴定分析。首先构建含肺炎支原体p36基因的pEICALDH重组转移质粒,并转化供体大肠杆菌( E. coliX7213),将转化的阳性克隆子与野生型APP血清10型亲本菌混合培养6 h;然后涂至含氯霉素抗性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的TSA培养基培养,挑取阳性克隆,接种至无抗性的含NAD的TSB液体培养基,培养6~8 h后涂至含10%的蔗糖及NAD的TSA培养基,培养24 h后挑取蔗糖抗性的克隆,即得到目的突变株。【结果】小鼠毒力试验结果表明突变株比亲本株的毒力显著降低;生长特性分析结果显示突变株与亲本株的增殖能力无显著差异;同时免疫试验结果表明突变株与安全剂量的亲本株均可诱导小鼠产生较好的免疫反应,证明apxIC基因缺失并不影响APP的免疫活性。【结论】成功构建了含猪肺炎支原体p36基因的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10型突变株,所获得的突变株有望成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弱毒疫苗株。  相似文献   

12.
铜绿假单胞引起很多种严重的感染,特别在患有严重的疾病,免疫力低下,以及囊性纤维化病人。它也引起群体传染性细菌性溃疡性结膜炎,尤其是隐性眼镜长期使用。在医源性感染的肺炎,铜绿假单胞分离株具有极强的致死性。鉴于人体铜绿假单胞感染的流行和重要性,以及由于细菌外膜对药物的低通透性和多重药物外排泵存在而产生的细菌自身抗药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接合转移和SacB负向筛选方法,成功构建了一株apxC缺失的血清7型胸膜肺炎放线杆菌重组菌株。首先构建重组转移质粒pEHA1。将pEHA1转化供体菌大肠杆菌(E.coliβ2155),并将其与野生型APP血清7型亲本菌混合培养约5h,然后涂到含氯霉素抗性的培养基培养,挑取阳性克隆,接种到无抗性液体培养基,培养后涂于含有蔗糖的的固体培养基,培养一定时间后挑取蔗糖抗性的克隆,即可得到目的突变株。通过PCR、遗传稳定性、外毒素分泌、重组位点序列分析证明重组菌构建成功。通过对重组菌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表明突变株生长能力未受影响,对小鼠毒力显著降低。该突变株构建体系的建立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减毒活疫苗的开发及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新基因的功能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4.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基因分型方法的建立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根据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各血清型之间外毒素(Apx),外膜脂蛋白(OmlA),转铁蛋白B(TbpB)的基因差异,分别对各血清型进行PCR扩增,得到不同的特异性片段,可区分开生物Ⅰ型13个标准菌株血清型中的8个血清型。临床检测结果与血清学分型一致,将此分型系统用于临床送检的126份肺脏和42份扁桃体的病原学检测,可直接检测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感染。此方法还可以将一些尚未定型的菌株进行归类,弥补了血清学方法的不足,为细菌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5.
牦牛HSP72基因的结构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隆测序了牦牛HSP72基因的全序列,并分析了该基因的结构,以及HSP72蛋白的氨基酸组成、等电点、亚细胞定位、跨膜区、疏水,亲水区、结构域、特征位点、密码子偏好性、二级结构等蛋白质性质。结果表明:牦牛的HSP72基因序列全长为1926bp,无内含子,共编码641个氨基酸;牦牛的HSP72基因和HSP72蛋白与普通牛、猪、人相比存在着一定差异,这可能是导致他们之间对温度适应性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IBR)是一种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 virus,IBRV)引起的以病牛呼吸道病变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疾病,由于其严重的病理损害以及广泛的传播性,给养牛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建立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对该病的防控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对IBR的最新检测方法进行了简述和总结,以期为科学检测、鉴定IBR提供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感染引起的一种新的高传染性疾病,目前已引发全球大流行。虽然由SARS-CoV-2引起的新冠肺炎主要作用于呼吸系统,但对神经系统亦可造成侵犯,表现出嗜神经性。重要的是,神经系统的受累可能与患者预后不良和疾病恶化有关。然而,这些SARS-CoV-2神经侵袭性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探索SARS-CoV-2感染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意义重大,本文对SARS-CoV-2感染引起神经系统并发症和神经系统损伤的可能机制进行综述,以利于新冠肺炎患者的早期识别、干预以及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孕酮(progesterone,P4)作为一种生殖激素,在牛的发情期和妊娠期呈规律性变化,且在妊娠的建立和维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拟应用孕酮浓度测定辅助人工观察筛选克隆胚胎移植受体牛并监测其整个妊娠过程。方法:通过对自然配种牛不同生殖阶段血液中孕酮水平的分析,建立其在发情初期、妊娠期孕酮浓度的变化规律,以此为依据辅助人工观察筛选适合胚胎移植的受体牛。同时将在体外培养7天后的体细胞核移植重构囊胚移植到所筛选出的同期发情的受体牛子宫内,并应用孕酮测定监测其妊娠状态。实验结果:(1)运用孕酮检测筛选克隆胚胎移植受体牛时,当孕酮浓度在发情第0天和第5天分别为≤0.64nmol/L和2~8nmol/L时,适宜作为胚胎移植受体牛,根据此筛选指标能够排除50%左右假发情牛。(2)运用孕酮检测较传统的人工观察方法,胚胎移植的克隆牛出生率提高了7.1倍。结论:运用牛血清孕酮检测方法能有效提高母牛生理周期判断的准确性,有利于选择合适的胚胎移植受体牛,既能实时、有效地监测怀孕受体牛的妊娠状态,又避免了靠人工观察受体牛返情、流产时的人为疏漏和误判,有效地提高受体牛的利用率,提高克隆牛的生产效率,并能推广应用于畜牧行业牛的生产繁育中。  相似文献   

19.
Y染色体上的热休克转录因子(HSFY)是精子发生障碍的候选基因之一。通过克隆牦牛HSFY基因,并与普通牛Y染色体上的84条HSFY序列比对。结果表明:牦牛HSFY基因由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组成,与普通牛基因组中的相应序列的一致性高达99.54%。牦牛、普通牛的该基因具有4处插入/缺失,且序列与其相邻序列极为相似。在1 012-1 020 bp(Ⅰ)处有AAAGAAGA/TG等9个核苷酸缺失,位于内含子内;在1 071-1 073 bp(Ⅱ)、1 249-1 251 bp(Ⅲ)处分别有AAG、CCA/C等3个核苷酸缺失,位于第二外显子内,分别导致赖氨酸和组氨酸的缺失;在1 708-1 710 bp(Ⅳ)处有CAA 3个核苷酸缺失,位于3’末端非编码区。在普通牛的84条HSFY基因序列中Ⅰ、Ⅱ、Ⅲ、Ⅳ插入/缺失分别有29、3、2、1次。未发现Ⅱ、Ⅲ同时缺失的拷贝,但Ⅱ、Ⅲ缺失均伴有Ⅰ缺失,且导致了蛋白三维结构的变化。牦牛HSFY是在睾丸中表达的多拷贝基因,经密码子偏好性分析,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偏好使用以A或T结尾的密码子。  相似文献   

20.
细菌L型的研究在临床,微生态学与流行病学上的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L型是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细胞壁缺陷型。Klieneberger 1935年首先从念珠状链杆菌的培养物中发现,菌落小,有球形,丝状及巨形体。当时认为是一种与此菌共生的类胸膜肺炎微生物(PPLO)后经Dienes(1939)等系统研究后认为是由念珠状链杆菌变异而来,并可回复为原菌,且证明许多其它细菌也都有此特性。因此Klieneberger以她所在工作的Lister研究所的第一个字母L命名为L型。此后逐渐发现L型与感染漏诊、某些疾病的发病机制,传染源的追踪、微生态学及遗传变异的研究均有重要的意义并为菌间融合为人工获得多价疫苗开辟了新的途径。现就L型研究在临床与流行病学上的意义、细菌L型的生物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