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卢庆松  陶秀花  韦祖斌 《蛇志》2015,(2):226-227,240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急诊手术的配合与护理,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41例急性颅脑损伤行紧急开颅抢救的手术配合进行回顾分析,总结手术配合与护理经验。结果抢救存活37例,2例死于重型颅脑损伤,1例死于呼吸功能衰竭,1例死于继发性多器官功能衰竭,抢救成功率90.2%。结论在抢救急性颅脑损伤颅内血肿开颅手术护理过程中,护士应具备良好的应急和反应能力,熟练掌握手术程序和抢救步骤及各项护理技术,术中积极主动密切配合,可缩短开颅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医院急诊创伤评分(ETS)的临床应用价值,为急诊抢救提供更加合适的临床方案。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急诊抢救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由抢救医师依照患者病史、症状及体征进行急救诊断;观察组则由抢救医师根据ETS评分进行记录判定,辅助其作出急救诊断。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急救情况、院内转运时间及抢救时间,分析影响患者抢救成功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明确诊断及抢救成功方面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院内转运时间及抢救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未使用ETS评分及合并多处创伤均为影响患者抢救成功的危险因素。结论:ETS评分可较好的判定出急诊创伤患者的伤情,利于抢救治疗,有效增加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3.
岳淑春 《蛇志》2010,22(3):249-250
目的回顾剖宫产术中发生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抢救体会。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例产科DIC患者的资料及抢救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均为胎盘早剥,胎死宫中的患者,经及时抢救及使用肝素等综合治疗后,4例患者均抢救成功。结论及时去除病因及早期合理应用肝素是抢救产科DIC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钟健荣  何志球  陈杰珍  梁丽琼  徐小丽 《蛇志》2010,22(1):26-27,31
目的探讨眼镜王蛇咬伤患者的最佳抢救方法。方法对6例眼镜王蛇咬伤患者的抢救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通过及时使用抗蛇毒血清、中草药等治疗,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早期正确局部处理伤口是抢救成功的前提;早期足量应用抗眼镜蛇毒血清和抗银环蛇毒血清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抢救成功和治愈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李小英 《蛇志》1997,9(3):84-84
急诊中毒洗胃抢救的护理配合李小英广西合山市人民医院急诊科546500洗胃是抢救各种经口中毒的常规措施之一,抢救服毒病人的首要问题是尽快彻底清除胃内毒物,减少毒物吸收。现结合本科多年来抢救中毒洗胃的工作经验,有如下几点体会。1洗胃所用器材如胃管、压舌板...  相似文献   

6.
宁文媛 《蛇志》2012,24(3):311-312
随着呼吸机技术在我院NICU抢救过程中的日益推广应用,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其中危重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从2005年12月成立NICU前的90.5%提高到95.8%。  相似文献   

7.
方靖霞 《蛇志》2013,(4):434-435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穿刺术在急诊急救工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30例急诊急危重患者在抢救中选择应用留置针颈外静脉穿刺术,并观察穿刺成功率和抢救效果。结果 30例患者均能及时建立静脉通路,及时采血及输液,保证了抢救用药及静脉通道畅通,抢救效果显著。结论颈外静脉穿刺术既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又减轻了病人的痛苦,而且操作安全便捷,可以广泛应用于急诊急救中。  相似文献   

8.
潘太平 《蛇志》2015,(2):223-224
目的总结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的方法和经验。方法收集近年救治的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均抢救成功,无后遗症。结论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病情凶险,发展迅速,其严重程度与中毒的途径、中毒时间,吸入剂量、农药的毒性,患者健康状况密切相关,抢救时机、药物的合理应用、抢救方法是否得当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抢救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入住我院EICU的多发伤伴失血休克患者78例,根据抢救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9例患者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进行抢救,对照组39例患者实施积极液体复苏进行抢救,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观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前凝血酶原时间(PT)、液体输入量、术前复苏时间等临床观察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8.2%和12.8%,均低于对照组的61.5%和28.2%,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积极性液体复苏抢救,限制性液体复苏抢救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能更好改善各项临床观察指标,缩短术前抢救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肺结核大咯血先兆症状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肺结核大咯血是肺科常见的突发急症之一,来势凶猛,抢救难度高,随时可以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早期发现咯血先兆症状,采取各种护理措施。并及时做好抢救准备,是提高抢救成功率及影响转归的关键,我院自2000年-2003年共收治肺结核咯血患者79例,现就在护理工作中如何观察病情及抢救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张跃  黄文强  李景新  曾燕玲 《蛇志》2012,24(2):149-150
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抢救治疗蝰蛇咬伤的方法。方法采用抗蝮蛇毒血清和抗五步蛇毒血清配伍代替抗蝰蛇毒血清以及中西医结合综合抢救治疗蝰蛇咬伤患者75例。结果 75例患者中,治愈58例,好转13例,无效3例,死亡1例。有效率94.67%。结论在缺乏抗蝰蛇毒血清的情况下,抗蝮蛇毒血清和抗五步蛇毒血清配伍使用以及中西医结合综合抢救治疗蝰蛇咬伤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梁敏荣 《蛇志》1996,8(2):42-43
一起幼儿集体食物中毒的抢救体会梁敏荣南宁市急救中心5300011995年12月7日,广西农业大学幼儿院因进食四季豆,发生42例幼儿中毒。经及时有效地抢救,未发生一例死亡或致残。现将抢救情况整理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年龄、性别本起中毒者全部是3...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文通过对1例口服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抢救护理,作出了护理总结。方法:洗胃,抢救,护理。同时要观察有无肺水肿,脑水肿,呼吸衰竭这三大并发症。结果:最终痊愈。结论:我们体会到抢救护理的速度和质量是决定患者生死的关键,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是护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吴晓华  严明忠  刘宁  孙蕊容 《蛇志》2006,18(3):238-239
严重创伤性骨折往往合并大出血,容易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如果抢救不当,护理不及时,低血容量得不到及时纠正,极易出现脏器功能损害,不仅会加重病情,更会危及患者生命。我们曾抢救创伤性骨折合并休克患者126例,经积极抢救和周密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洗胃在我国仍是抢救急性口服毒物中毒的重要措施,口服毒物中毒是生活中误服或有意自服而发生的中毒,是医院急诊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它的发病时间与药物浸入的途经、毒性、剂量等有关。口服毒物中毒,情况紧急严重,若抢救不及时、治疗不当和观察护理不到位,可危及生命,而彻底清除胃肠毒物是抢救口服毒物中毒成功的关键。洗胃用物的合理选择,洗胃液的正确使用以及洗胃方法的不断改进是抢救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洗胃在我国仍是抢救急性口服毒物中毒的重要措施,口服毒物中毒是生活中误服或有意自服而发生的中毒,是医院急诊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它的发病时间与药物浸入的途经、毒性、剂量等有关。口服毒物中毒,情况紧急严重,若抢救不及时、治疗不当和观察护理不到位,可危及生命,而彻底清除胃肠毒物是抢救口服毒物中毒成功的关键。洗胃用物的合理选择,洗胃液的正确使用以及洗胃方法的不断改进是抢救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采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黑杨胚抢救和比较不同黑杨派树种杂交组合以及不同胚抢救时间的结果表明黑杨胚抢救的最佳时间范围为授粉后30-35d。已长有3支以上须根的胚培苗进行移栽时保持的温度为20-25℃,湿度为70%左右,3d可成活,1周即可完全适应外界环境。  相似文献   

18.
方善双 《蛇志》1997,9(3):79-79
一例重症心肌梗塞抢救及护理方善双广西忻城县中医院546200重症心肌梗塞,如不及时抢救,死亡率极高,我院抢救一例取得成功。现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70岁,离休干部,于1995年4月15日下午5时,因与家人发生口角而出现头晕,口唇及肢体麻木,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抢救方法.方法 对大连市金州区第三人民医院1995年9月至2011年9月共收治2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治愈,2例转到上级医院治疗.平均住院8.5d.结论 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洗胃是关键措施之一.快速达到阿托品化是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成功与否的另一关键性措施.  相似文献   

20.
曾翠雄 《蛇志》2004,16(3):47-48
异位妊娠破裂失血性休克病情发展凶、险、急,如不及时有效抢救,休克继续发展,将造成生命危险.我科自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共收治异位妊娠破裂失血性休克患者156例,由于抢救及时,护理周到,无1例发生意外,平均住院天数为8.75天,均为治愈出院.现将抢救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