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接种观察,22种早春寄主上的蚜虫经鉴定有16个种,其中5个优势种。在棉苗上强迫接种均能生存,但只有14种寄主上的蚜虫能在棉苗上繁殖后代。四川早春气温回升快,蚜虫和蚜茧蜂均出现早。棉田周围5种早春寄主上的蚜茧蜂强迫接种能寄生棉蚜。油菜、大白菜上蚜茧蜂寄生棉蚜的寄生率高达80%以上,说明早春寄主上的蚜茧蜂与大田宿主有相互转移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是作对山东省中南部地区蚜茧蜂种类调查的结果.共鉴定出12属25种.其中新种1种。山东省新记录种17种.72%的种类为农作物.林果上蚜虫的寄生蜂;有些种类发生量大,对蚜虫抑制作用显.如乌兹别克蚜茧蜂、烟蚜茧蜂、菜蚜茧蜂等.调查记录了获得的蚜茧蜂种类,寄主及分布,并对新种作了描记.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蚜茧蜂科初记及—新种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作者对山东省中南部地区蚜茧蜂种类调查的结果.共鉴定出12属25种,其中新种1种,山东省新记录种17种,72%的种类为农作物,林果上蚜虫的寄生蜂;有些种类发生量大,对蚜虫抑制作用显著,如乌兹别克蚜茧蜂、烟蚜茧蜂、菜蚜茧蜂等.调查记录了获得的蚜茧蜂种类、寄主及分布,并对新种作了描记.  相似文献   

4.
蚜茧蜂研究的基本知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蚜茧蜂科(Aphidiidae)是蚜虫重要的寄生性天敌,对蚜虫的生物防治效果显著。国内正研究应用烟蚜茧峰Aphidius gifuensis Ashmead防治烟蚜和菜蚜;应用高梁蚜茧蜂lysiphlebiasp.防治高粱蚜。国外已报道用少脉茧蜂Diae-retiella rapae M’Intosh防治大白菜蚜虫(Blanche,1975),用Aphidius matricariae Haliday防治桃赤蚜(Scopes,1970),用核桃蚜茧蜂Trioxyspallidus Haliday防治核桃蚜(Bosch,1970)等  相似文献   

5.
高温对共存种棉蚜与棉长管蚜死亡及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蚜和棉长管蚜是棉花上的共存种,为探索其年内及年际间优势地位的不同是否与两者对高温的不同响应有关,室内研究了高温胁迫(32、34、36和38℃)对棉蚜和棉长管蚜死亡及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和高温持续天数的延长,棉蚜和棉长管蚜累计死亡率均升高,棉长管蚜累计死亡率高于棉蚜;两种蚜虫的每日死亡率可用互补重对数模型较好地拟合,模型估计的棉蚜和棉长管蚜半数致死温度值随高温持续天数的延长而降低,棉蚜半数致死温度高于棉长管蚜;在32 ~ 38℃范围内,两种蚜虫的繁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棉蚜繁殖率显著高于棉长管蚜,表明在32℃以上高温条件下,棉蚜比棉长管蚜更具有竞争力.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由于棉蚜比棉长管蚜更耐高温,推测未来棉蚜比棉长管蚜竞争优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6.
<正> 我国已发现的蜂种 1.棉蚜茧蜂 Lysiphlebia japonica(Ashmead) 异名 日本柄瘤蚜茧蜂 Lysiphlebus japo-nicus Ashmead。 分布 陕西、山西、山东、湖北、四川、江苏、辽宁、江西、台湾、香港以及日本,朝鲜。 生境 草原型。通常与接近地面蚜虫相伴随,杂草、矮秆作物、紫穗槐上显然多,灌木花椒上很少,大树刺槐上极难找到。 寄主 棉花、洋麻、瓜类、黄鼠草、夏至草、马铃薯、花椒、石榴、木槿上的棉蚜 Aphis gossy-  相似文献   

7.
蚜茧蜂对多世代棉蚜生长发育与繁殖的胁迫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敌不仅直接捕食或寄生害虫,而且还能通过胁迫作用改变害虫的生长发育与繁殖,间接地影响害虫的适合度。本文以棉田重要害虫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及其寄生性天敌蚜茧蜂Lysiphlebia japonica Ashmead为对象,在相同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环境中研究了直接放蚜茧蜂和通过笼罩间接放蚜茧蜂所产生的胁迫作用对连续3代棉蚜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接放蚜茧蜂的胁迫作用使第1代棉蚜繁殖率明显下降;第2代如果继续受到寄生蜂的直接胁迫,棉蚜生长发育与繁殖得到恢复,但受到持续间接胁迫作用却使棉蚜繁殖率明显下降;第3代如果棉蚜继续受到寄生蜂的直接或间接胁迫,与当代或与前一代后一直未受到寄生蜂胁迫作用相比,其整个若虫发育历期明显延长或缩短,但其繁殖率均明显下降。我们的结果显示:评价天敌作用时,不仅仅考虑其直接的捕食或寄生作用,还应该综合考虑其"间接"的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8.
八十年代初,氰戊菊酯对棉花蚜虫有极优异的防效。但由于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氰戊菊醣100和200ppm对一般棉蚜药后2天仅有40%的药效。药后5天蚜量已增加。对伏蚜无效.但药后10天棉田主要天敌仍比药前步30%.对棉叶螨的药效好于棉蚜.并刺激棉蚜的繁殖.所以在棉田单独使用氰戊菊酯后。使棉蚜基本处在既无竞争又无捕食的良好的生态环境中。使其大量增殖,引起再增猖獗.丰收菊酯是复配农药.对棉蚜,棉叶螨和棉田主要天敌有较均匀的药效和毒力.不刺激繁殖。使用后可将生态环境中的棉蚜、棉叶螨和棉田主要天敌控制在原比例的最低密度状态。  相似文献   

9.
两种麦田蚜茧蜂对蚜虫外激素行为反应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是我国冬小麦产区的重要害虫,燕麦蚜茧蜂Aphidius avenae Haliday和烟蚜茧蜂A.gifuensis Ashmead是麦田寄生蜂优势种。试验比较了2种蚜茧蜂对蚜虫报警外激素(Eβf)和性外激素(NEP)的嗅觉行为反应,为蚜虫外激素在害虫控制中的科学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文以四臂嗅觉计测定了燕麦蚜茧蜂和烟蚜茧蜂对蚜虫报警外激素及性外激素的嗅觉行为趋向及反应阈值。【结果】烟蚜茧蜂雌蜂对高浓度的Eβf(1μg·μL~(-1)、0.1μg·μL~(-1))具有显著的正趋向反应(P0.01),而燕麦蚜茧蜂雌蜂对低浓度的Eβf(0.01μg·μL~(-1)和0.001μg·μL~(-1))具有显著的正趋向反应(P0.01)。0.1μg·μL~(-1) Eβf对2种蚜茧蜂雌蜂都有显著吸引作用(烟蚜茧蜂雌蜂:P0.01;燕麦蚜茧蜂雌蜂:P0.05)。烟蚜茧蜂雌蜂对设定浓度的NEP具有显著的趋向反应(1μg·μL~(-1)和0.01μg·μL~(-1):P0.01;0.1μg·μL~(-1)和0.001μg·μL~(-1):P0.05),而燕麦蚜茧蜂对此没有明显的嗅觉行为反应。从嗅觉行为反应的选择系数看,烟蚜茧蜂雌蜂对1μg·μL~(-1)的Eβf或1μg·μL~(-1) NEP的选择系数最高而燕麦蚜茧蜂雌蜂对0.01μg·μL~(-1)的Eβf选择系数最高。【结论】Eβf和NEP可以作为麦田操纵寄生性天敌行为反应的信号化合物。烟蚜茧蜂可利用Eβf或NEP作为寄主搜寻和定位的化学线索,而燕麦蚜茧蜂仅可利用Eβf作为寄主搜寻和定位的化学线索。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记述1985至1987年对河北、山西两省少毛蚜茧蜂种类调查结果,其中有一新种:侧柏少毛蚜茧蜂Pauesia platyclaudi Zhang & Ji,sp.nov.四个中国新纪录种:北海道少毛蚜茧蜂Pauesia jezoensis(Watanabe)、落叶松少毛蚜茧蜂Pauesia laricis(Haliday)、空沼少毛蚜茧蜂Pauesia soranumensis Watanabe & Takada和松少毛蚜茧蜂Pauesia pini(Haliday)。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棉蚜Aphis gossypii和棉长管蚜Acyrthosiphon gossypii是棉花上的共存种,本文拟明确不同恒温条件下两种蚜虫单种和共存时的种群动态、有翅蚜发生及在棉株上的分布情况,探讨温度对两者种间竞争的作用。【方法】棉蚜、棉长管蚜单种、混合初始等蚜量设置,分别置于室内21、24和27℃恒温条件下,系统调查记录各处理种群数量、有翅蚜数量及在棉株上的分布,应用内禀增长率rm、空间分布情况、有翅蚜比例为竞争判别指标。【结果】棉蚜单种种群过程的rm均大于棉长管蚜,共存条件下一种对另一种蚜虫的rm均没有显著影响;棉蚜种群97%以上在叶片活动,棉长管蚜在叶片的比例为55%~75%;同一温度条件,两种共存不影响对方在棉花叶片和茎秆上的分布;棉蚜和棉长管蚜主要分布于棉花中上部。随温度升高,共存种群中棉蚜向棉株下部移动的比例增加,单种和共存种群棉长管蚜趋向于棉株上部移动。同一温度条件下,共存对棉蚜上下分布没有明显影响。21℃和27℃棉蚜的存在对棉长管蚜没有显著影响,但24℃时共存可使棉长管蚜在下部的比例明显增加;随温度的升高,棉蚜有翅蚜比例下降显著,而棉长管蚜无显著变化。【结论】适温范围内,两种蚜虫种间竞争的存在不影响彼此的内在繁殖能力,棉蚜比棉长管蚜具有更强的内在竞争能力;温度对棉蚜在竞争活动空间上的影响不明显,而对棉长管蚜的上下位置的选择有一定作用;种间竞争和种内竞争加速棉蚜有翅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转Cry1Ac+CpTI基因棉对棉田害虫及其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002年在河北省南皮县对转Cry1Ac+CpTI基因棉(SGK321)棉田害虫及其天敌种群动态的研究结果表明,SGK321棉田及其亲本对照棉(石远321)棉田的害虫和捕食性天敌的种类基本相同,但数量差异较大。但在5月23日至9月16日的24次调查中,SGK321棉田的5 种主要害虫棉铃虫、棉蚜、绿盲蝽、棉粉虱、小绿叶蝉的总数量分别较其亲本石远321棉田降低89.5%、64.5%、21.8%、15.6%和33.7%。SGK321棉田龟纹瓢虫和中华草蛉的种群总数量分别比石远321棉田增高34.0%和9.1%,但异色瓢虫、小花蝽、异须盲蝽、蚜茧蜂和蜘蛛类的种群数量分别降低28.6%、6.5%、43.1%、44.7%和14.0%。主要害虫和天敌种群动态的监测表明,棉蚜、小绿叶蝉和棉粉虱的发生高峰期分别为7月中下旬,8月下旬至9月中旬,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在三者的高峰期内,SGK321棉田的种群数量基本上低于对照田。龟纹瓢虫的发生高峰期为7月上旬到8月上、中旬,且SGK321棉田的种群数量高于对照田。研究表明, SGK321在对棉铃虫具有很好抗性的同时,对棉蚜、棉粉虱、绿盲蝽、小绿叶蝉等非靶标害虫的发生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SGK321棉田龟纹瓢虫和中华草蛉的种群数量增加,其他主要天敌的数量则有所降低,表明SGK321对某些天敌种类的种群动态存在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球孢白僵菌对烟蚜茧蜂生命参数及控害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评价了球孢白僵菌对烟蚜茧蜂生命参数及控害效果的影响。分别在烟蚜茧蜂寄生桃蚜后不同时间进行高剂量(1900孢子/mm2)接菌,检测蚜虫感病率和寄生蜂形成的僵蚜率及僵蚜出蜂率。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对僵蚜率和僵蚜出蜂率的影响随接菌时间不同而变化。在烟蚜茧蜂寄生前1d、寄生当天和寄生后3d接菌,蚜虫感病率分别为59.6%、56.2%和34.8%;与对照相比,僵蚜率分别下降94%、59%和47%,僵蚜出蜂率分别减少83%、54%和49%。在寄生后5d或7d接菌,僵蚜率和僵蚜出蜂率不受明显影响,但蚜虫感病率降低到8.2%以下。对蚜尸内白僵菌菌体含量检测表明,随着烟蚜茧蜂寄生后接菌时间的推移,菌体数量迅速下降。寄生蜂寄生后5d或7d接菌,蚜尸内几乎检测不到菌体。直接喷雾接菌烟蚜茧蜂,成蜂寿命缩短4d左右,且81.8%的蜂尸受白僵菌感染。接菌后的寄生蜂对蚜虫寄生率几乎无影响,但寄生蜂在蚜虫体内的存活时间缩短了27.8%。  相似文献   

14.
王伟  姚举  张瑜  刘海洋 《昆虫知识》2012,49(4):951-956
2008—2011年在新疆莎车县调查研究了杏树对棉田主要害虫及自然天敌种群发生的影响。研究表明杏棉间作田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类与棉单作田一致。杏树间作种植模式对棉田牧草盲蝽Lygus pratensis、棉蓟马Thripstabaci和棉长管蚜Acyrthosiphon gossyfii的种群发生有一定影响,不利于其在田间发生;对棉蚜Aphis gossyfii、棉叶螨Tetrangchus urticae影响不大。棉田瓢虫和食虫蝽天敌受间作和棉蚜发生量的双重影响。间作有利于蜘蛛数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以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Rondani)及初级寄生蜂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Ashmead)和重寄生蜂蚜虫宽缘金小蜂Pachyneuron aphidis(Bouché)为研究对象,分析空僵蚜放置时间和条件对蚜虫、寄生蜂DNA检出率的影响。【方法】将空僵蚜放置不同时间(4,8,12,16,20和24 d),纯水浸泡(4 h)或不浸泡并放置在不同温度(16℃,24℃和32℃)和相对湿度(RH 40%和80%)组合条件下,定期取样并提取DNA,利用物种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检测空僵蚜中残留的蚜虫和寄生蜂DNA信息。【结果】随着空僵蚜放置时间的延长,两种寄生蜂的DNA检出率均逐步降低,在寄生蜂出蜂24 d后空僵蚜中,烟蚜茧蜂DNA在麦长管蚜和麦二叉蚜空僵蚜中的检出率分别为66.7%和86.7%,蚜虫宽缘金小蜂DNA在两种蚜虫中的检出率则都为66.7%。在浸泡处理以及不同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下,寄生蜂出蜂后24 d的空僵蚜中两种蚜虫和烟蚜茧蜂DNA检出率在76.7%~100%之间。【结论】本研究结果验证了空僵蚜中残留蚜虫与寄生蜂DNA的稳定性,说明空僵蚜分子检测技术可有效应用于蚜虫-寄生蜂食物关系的解析。  相似文献   

16.
在室内评价了球孢白僵菌对烟蚜茧蜂生命参数及控害效果的影响。分别在烟蚜茧蜂寄生桃蚜后不同时间进行高剂量(1900孢子/mm2)接菌,检测蚜虫感病率和寄生蜂形成的僵蚜率及僵蚜出蜂率。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对僵蚜率和僵蚜出蜂率的影响随接菌时间不同而变化。在烟蚜茧蜂寄生前1d、寄生当天和寄生后3d接菌,蚜虫感病率分别为59.6%、56.2%和34.8%;与对照相比,僵蚜率分别下降94%、59%和47%,僵蚜出蜂率分别减少83%、54%和49%。在寄生后5d或7d接菌,僵蚜率和僵蚜出蜂率不受明显影响,但蚜虫感病率降低到8.2%以下。对蚜尸内白僵菌菌体含量检测表明,随着烟蚜茧蜂寄生后接菌时间的推移,菌体数量迅速下降。寄生蜂寄生后5d或7d接菌,蚜尸内几乎检测不到菌体。直接喷雾接菌烟蚜茧蜂,成蜂寿命缩短4d左右,且81.8%的蜂尸受白僵菌感染。接菌后的寄生蜂对蚜虫寄生率几乎无影响,但寄生蜂在蚜虫体内的存活时间缩短了27.8%。  相似文献   

17.
豆柄瘤蚜茧峰的嗅觉定向反应(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豆柄瘤蚜茧蜂Lysiphlebusfabarum对能寄生于包括大豆蚜Aphisglycines和豆蚜A.craccivora的多种蚜虫中。本实验研究了豆柄瘤蚜茧蜂在风洞中对以下气味源的嗅觉走向反应:未受损伤的寄主食料植株(UD)、机械损伤的寄主食料植株(MD)、蚜害植株(AD ,带蚜虫;AD~,不带蚜虫)、以及致害蚜虫。发现以豆蚜为寄主的豆柄瘤好茧蜂对AD 和AD~的正走向率高于对UD和MD的正走向率,以大豆蚜为寄主的豆柄瘤蚜虽峰对AD 的趋性高于对UD和大豆蚜。同时,豆柄瘤蚜茧蜂对UD、MD和致害蚜虫的定向反应率没有显著差异。这说明植食性昆虫的取食活动能诱导被害植株提高自身对害虫天敌的吸引力。此外还发现大豆是否受蚜害并不直接影响大豆蚜进行寄主定位。  相似文献   

18.
李姣  龙大彬  肖铁光 《昆虫知识》2013,50(4):959-966
本文以蚜茧蜂Lysiphlebia japonica Ashmead与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内禀增长率r m作为适合度指标,通过开顶式动态CO2气室(OTC),重点比较了目前大气CO2浓度与未来加倍的大气CO2浓度下(375μL/L VS 750μL/L)直接放入蚜茧蜂、笼罩间接放入蚜茧蜂的胁迫作用对不同世代和3个连续世代棉蚜适合度的影响。结果表明:CO2浓度变化、世代之间、寄生胁迫方式对棉蚜净繁殖率R0、平均世代时间T和内禀增长率r m均存在着极显著的影响;CO2浓度变化和寄生胁迫方式之间、CO2浓度变化和棉蚜发生世代之间的交互作用对棉蚜净繁殖率R0和内禀增长率r m也存在着极显著的影响。结果提示:大气CO2浓度将通过影响寄生蜂的间接干扰作用,从而影响棉蚜的适合度和种群动态,使棉蚜种群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2008-2011年在新疆莎车县调查研究了杏树对棉田主要害虫及自然天敌种群发生的影响.研究表明杏棉间作田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类与棉单作田一致.杏树间作种植模式对棉田牧草盲蝽Lygus pratensis、棉蓟马Thrips tabaci和棉长管蚜Acyrthosiphon gossyfii的种群发生有一定影响,不利于其在田间发生;对棉蚜Aphis gossyfii、棉叶螨Tetrangchus urtieae影响不大.棉田瓢虫和食虫蝽天敌受间作和棉蚜发生量的双重影响.间作有利于蜘蛛数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20.
植物乙醇提取物对蔬菜蚜虫和蚜茧蜂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用药膜法测定8种常见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对桃蚜(Myzus persicae)、瓜蚜(Aphis gossypii)和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的忌避和控制作用,以及时蚜虫重要天敌--菜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和菜少脉蚜茧蜂(Diaeretiella rapae)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的8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3种蚜虫都有一定的忌避作用,其中效果最好的是白花非洲山毛豆(Tephrosia vogelli)和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对桃蚜、瓜蚜和萝卜蚜的忌避率分另达0、414、0.729、0.547和0、549、0.690、0.729;除黄素馨(Jasminum mesuyi)和草胡椒(Peperomia pellucida)外,其余6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桃蚜、瓜蚜、萝卜蚜都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其中山毛豆、樟树对蚜虫的控制效果最佳,鸡矢藤(Paederia scandena)和芒箕(Dicranopteris dichotoma)仅次于前2种植物,白兰花(Michelia alba)对瓜蚜和萝卜蚜也有较好的控制作用;鱼藤精稀释1000倍对萝卜蚜效果很好,对桃蚜控制作用较差.8种提取物中,山毛豆对蚜茧蜂有较强的毒性,4h死亡率达63.33%,仅次于鱼藤酮精稀释100倍(4h的死亡率达80%),而樟树、羊蹄甲(Bauhinia variegata)、黄素馨、白兰花和草胡椒的乙醇提取物与对照没有差异,对蚜茧蜂安全、无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