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Caspase信号通路在双歧杆菌脂磷壁酸(LTA)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RT-PCR检测经双歧杆菌LTA处理后,结肠癌Lovo细胞中MyD88和FADD mRNA的表达变化;AnnexinV检测经Caspase通用抑制剂(Z-Val-Ala-Asp-FMK)预先处理后,双歧杆菌LTA诱导结肠癌Lovo细胞凋亡率的变化;荧光法检测经双歧杆菌LTA处理后,Lovo细胞中Caspase-8活性的变化。结果经双歧杆菌LTA处理后,Lovo细胞中MyD88的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而FADD信号分子的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双歧杆菌LTA能够增强Lovo细胞中Caspase-8的活性(P〈0.05),且其诱导Lovo细胞凋亡的作用能够被Caspase抑制剂所抑制(P〈0.05)。结论MyD88信号分子在双歧杆菌LTA诱导Lovo细胞凋亡中可能起着承接上游分子TLRs与下游信号分子FADD的作用;而Caspase信号通路可能是双歧杆菌LTA诱导结肠癌Lovo细胞凋亡的主要信号传导途径。  相似文献   

2.
李雪梅  马德花  赵淑萍 《生物磁学》2008,(12):2442-2444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及其Ⅰ型受体(TβRI)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36例子宫内膜癌及31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TGF-β1及TβRI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TGF-β1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而TβRI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内膜组织(P〈0.05)。TGF-β1mRNA及TβRImRN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均与肿瘤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性相关(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GF-β1及其Ⅰ型受体TβRI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检测TGF-β1及TβRI对评价子宫内膜癌的转移及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热体克蛋白90β(HSP90β)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72例结肠癌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HSP90β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HSP90β在结肠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0/72(41.67%)、5/30(16.67%),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90β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病理学分级之间有相关性(P〈0.05),随着结肠癌分化程度的降低,HSP90β的阳性表达率升高,HSP90β与肿瘤Duke’s分期之间无相关(P〉0.05)。结论:HSP90β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HSP90β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结肠癌的恶性转化,有望作为结肠癌基因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4.
刘莉  陆远  王媛  任新玲 《生物磁学》2014,(6):1069-1073
目的:研究EGFR(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HER2( human epidermalgrowth factor receptor-2)及CXCR4(chemokine(C-X-C motif) receptor 4)在NSCLC 中的表达,分析它们与NSCLC 临床病理特征的的关系。方法:选择我科2009 年7 月-2012年12 月收治的75 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支气管镜活检得到NSCLC肿瘤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EGFR、HER2、CXCR4在NSCLC 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EGFR、HER2、CXCR4 的表达与NSCLC 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和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EGFR、HER2 及CXCR4在NSCLC中的表达与患者淋巴转移及远处转移有关(P〈0.05)。EGFR、HER2 及CXCR4在NSCLC 中的表达均呈正相关,EGFR 与HER2,EGFR 与CXCR4,HER2 与CXCR4 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296(P〈0.01),r=0.578(P〈0.01),r=0.426(P〈0.01)。3 种基因表达越多,患者中位生存时间越短(P〈0.05)。结论:EGFR、HER2 及CXCR4 与NSCLC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针对性的多个靶向抑制,可更好发挥抑癌作用。根据三者不同的表达情况初步筛选出针对靶向治疗的单一或联合靶点,有助于为NSCLC 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icro RNA-155(miR-155)对结肠癌细胞SW480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结肠癌组织与邻近正常结肠组织中miR-155的表达。将miR-155 mimic和β-catenin特异性的siRNA(β-catenin si RNA)分别通过脂质体转染法转染入结肠癌SW480细胞,应用RT-PCR检测细胞中miR-155和β-catenin m RNA的表达,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β-catenin蛋白表达,采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miR-155 mimic及β-catenin si RNA对SW480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结肠癌组织中的miR-155的表达较邻近正常结肠组织明显升高(P0.05);miR-155 mimic可使β-catenin的m 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同时可显著增强SW480细胞的侵袭能力(P0.05),而转染miR-155 mimic和β-catenin si RNA的SW480细胞侵袭能力较仅转染miR-155 mimic的SW480细胞显著减弱(P0.05)。结论:结肠癌组织中miR-155的表达上调,可能通过激活B-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细胞的远处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对体外低糖低氧(low glucose and oxygen,LGO)损伤神经元轴突再生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取出生后24 h内乳鼠皮层神经元进行原代培养,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MAP-2鉴定神经元。将细胞分为3组,即LGO组、LGO+Fg组、LGO+Fg+PD168393组。3组均予以低糖低氧处理48 h后, LGO+Fg组加入Fg,LGO+Fg+PD168393组加入Fg、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抑制剂(PD168393),均处理细胞24 h。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β-tubulin III(Tuj-1)表达,评价轴突生长;Western blot检测EGFR、p-EGFR在细胞中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EGFR下游调控蛋白(MAP-1B,CRMP-2)mRNA表达。结果 与LGO组比较,LGO+Fg组轴突生长明显受到抑制,轴突长度较短、数量减少,p-EGFR蛋白表达显著增加,MAP-1B、CRMP-2 mRNA表达下调;与LGO+Fg组比较,LGO+Fg+PD1...  相似文献   

7.
梁聪  胡皓  方诚  梁洁  吴开春  聂勇战 《生物磁学》2014,(9):1683-1685,1661
目的:观察朊蛋白(PrPc)在正常结肠粘膜、结肠炎及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PrPc在正常结肠组织、结肠炎及结肠癌组织(各40例)中的表达,并分析其在结肠癌及结肠炎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炎症程度等临床特征间的关系。结果:PrPc在正常结肠及结肠癌组织中均有表达,在结肠炎中表达较低,在结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0%(24/40),明显高于正常结肠组织的35%(14/40)及结肠炎组织的30%(12/40)(P〈0.05)。轻度结肠炎中PrPc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重度结肠炎,结肠癌中PrPc的表达与患者的肿瘤分级、分期显著相关(P〈0.05)。结论:PrPc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增高,在结肠炎中表达较低,可作为临床判断结肠癌恶性程度及结肠炎炎症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陈波  邹赛英  陈城  唐新萍  韩茹  马莉 《生物磁学》2010,(18):3443-3446
目的:检测蛋白激酶CβⅡ亚型(PKCβⅡ)、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5例癌旁正常胃组织和手术切除胃癌标本中PKCβⅡ、EGFR的表达状况,并将检测结果与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胃组织PKCβⅡ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86%和44.76%,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EGF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67%和7.62%二者之间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KCβⅡ和EGFR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它们的表达与胃癌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临床TNM分期相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P〉0.05)。结论:PKCβⅡ和EGFR在胃癌组织中均存在高表达,与胃癌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以及临床TNM分期有一定关系。联合检测两种指标有望对胃癌发生发展的研究、判断预后及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EGFR和KDR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含激酶插入区受体(kinase-insert domain-containing receptor,KDR)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法,检测60例胃癌组织中EGFR和KDR的表达情况,并且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胃癌组织中EGFR和KD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3%(29/60)、63.3%(38/60),二者的阳性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P〈0.05),并且存在共表达现象,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s=0.664,P〈0.05).EGFR和KDR在胃癌的进展中起协同作用,为靶向EGFR和KDR生物治疗制剂在胃癌生物治疗中的应用及联合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通过检测S100A4基因在结肠癌细胞系及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结肠癌的关系。方法:运用RT-PCR法检测不同结肠癌细胞系中S100A4基因的表达情况;通过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1例结肠癌标本中S100A4基因的表达。结果:结肠癌细胞系Lovo及HT29均有S100A4基因表达。S100A4蛋白和RNA在结肠癌中表达率分别为36.1%和34.4%,而在正常结肠组织中不表达(p〈0.05)。临床分期晚比临床分期早的患者S100A4表达明显增高(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比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S100A4表达明显增高(p〈0.05)。此外,S100A4表达还与肿瘤大小,病理学分级,肉眼分型等相关。结论:结肠癌中S100A4基因表达增高,而且与肿瘤的侵袭及转移密切相关,是判断结肠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GFR蛋白在的表达与PET-CT检测的SUVmax的相关性。方法:临床收集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每一病例首先行PET-CT检查,然后行CT导引下活检穿刺,同一病灶取2个穿刺部位,分别为肿瘤组织内SUVmax值2.5-5区域及SUVmax〉5区域,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检测30例非小细胞肺癌肿瘤内部不同部位EGFR表达。结果:EGFR蛋白表达、SUVmax值在不同年龄、性别、病理类型中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EGFR蛋白表达、SUVmax值在不同的肿瘤直径、临床分期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NSCLC肿块SUVmax值与组织EGFR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NSCLC组织SUV值与组织EGFR表达有显著相关性,可以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放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肺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与细胞发生胶原化的相关性。方法从胸水中提取肺腺癌细胞为研究对象,以32例良性胸水中的增生上皮细胞、炎性细胞为对照,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细胞中EGFR、E钙粘素蛋白、Vimentin、TTF-1和胶原蛋白亚型I的表达。Masson染色方法检测胶原纤维表达。结果78例胸水标本中,EGFR在肺腺癌细胞中的阳性率为79.5%,胶原蛋白亚型I为32.1%,Masson染色的阳性率为70.5%,明显高于对照组且EGFR和Masson染色的阳性表达结果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G—FR在肺腺癌细胞中阳性表达,可能与细胞内基质胶原蛋白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4.
阿霉素肾病大鼠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的表达分布以及表达量与尿蛋白之间关系。方法选择第5天、14天、28天作为动态观察的时点,同期设立正常对照。采用荧光定量RT-PCR、免疫组织化学及计算机图像定量分析EGF mRNA以及EGF、EGFR蛋白在肾组织的表达,同时测定24 h尿蛋白定量。WT1和EGFR双重免疫组化确定EGFR在肾小球内确切细胞定位。结果阿霉素注射后第5天,EGFmRNA即较正常增高,28 d明显增高并高于5 d和14 d。正常对照组EGF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远曲小管和髓袢,阿霉素组EGF还在集合管和近曲小管上表达;EGF阳性表达范围和强度随尿蛋白增加而增加;EGFmRNA表达量以及EGF在肾小管中的表达强度与24 h尿蛋白量呈正相关。肾小管上皮细胞广泛表达EGFR,阿霉素组EGFR在小管表达均高于正常,但组间各时点差异无显著性;随尿蛋白增加EGFR在肾小球内表达逐渐增多。EGFR在肾小球和肾小管中的表达强度均与24 h尿蛋白量呈正相关。WT1和EGFR双重免疫组化显示阿霉素肾病组EGFR可在足突细胞上表达,正常组则无。结论阿霉素肾病大鼠的肾小球脏层上皮有EGFR的表达。EGF/EGFR可能参与了阿霉素肾病的发病过程以及蛋白尿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分离培养成年大鼠的肺泡Ⅱ型细胞,通过斑点杂交、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研究肺泡Ⅱ型细胞内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α和β1(TGFα、TGFβ1)及其受体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肺泡Ⅱ型细胞可表达EGF、TGFα和TGFβ1,也可表达相应的EGF受体(EGFR)、TGFβ受体Ⅰ型和Ⅱ型(TβRⅠ、TβRⅡ)。表明肺泡Ⅱ型细胞是合成和分泌EGF、TGFα和TGFβ1的细胞之一;细胞凭借其EGFR、TβR的存在,其增殖与分化可能受EGF、TGFα和TGFβ1的旁分泌和自分泌两种途径调控。  相似文献   

16.
Fang KY  Lou JL  Xiao Y  Shi MJ  Gui HZ  Guo B  Zhang GZ 《生理学报》2008,60(1):125-134
本文旨在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锌指转录因子Snail1在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并初步探讨它们与肾小管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变的关系。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发大鼠DM,按病程分为2、4、8、12、16、20、24周、16周胰岛素治疗(16wA)、20,周胰岛素治疗(20wA)和24周胰岛素治疗(24wA)组(n=6)。其中胰岛素治疗组动物从第13周起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至正常水平,每一时点均设鼠龄匹配的正常对照组。测定各组血糖、24h尿蛋白、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肾脏指数。PAS染色光镜观察肾脏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脏Snail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E-钙黏素和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肾皮质Snail1、TGF-β1和E-钙黏素蛋白表达。RT-PCR检测肾皮质Snail1和E-钙黏素mRNA表达。结果显示:(1)DM各组大鼠的血糖、24h尿蛋白、Scr、肾脏指数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P〈0.01),胰岛素治疗组大鼠上述指标均较DM组显著降低(P〈0.01)。(2)TGF-β1和Snail1免疫组织化学阳性染色见于DM各组大鼠肾小管,正常对照组未见阳性表达,胰岛素治疗组大鼠弱阳性表达,并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减少。从16周开始在DM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见α-SMA蛋白阳性表达,胰岛素治疗组大鼠未见α-SMA蛋白表达;DM组大鼠E-钙黏素蛋白阳性染色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3)DM组大鼠肾皮质TGF-β1和Snail1蛋白以及Snail1 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胰岛素治疗组大鼠则显著低于DM组(P〈0.01);DM组E-钙黏素mRNA和蛋白表达与TGF-β1和Snail1呈相反变化。结果提示,TGF-β1和Snail1可能参与DM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变,胰岛素治疗可抑制两者表达并阻断肾小管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凋亡相关蛋白Bcl-2、P53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Pgp、MRP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探讨之间的相关性及病理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3例结肠癌和16例正常结肠中的Bcl-2、P53、Pgp和MRP的表达。结果Bcl-2、P53、Pgp和MRP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74%、91%和77%,明显高于在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表达(P〈0.05)。Bcl-2的表达与结肠癌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1),Pgp的表达与结肠癌的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MRP的表达则与结肠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均密切相关(P〈0.05)。结肠癌组织中Bcl—2与P53、Pgp、MRP的表达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r=0.324,P〈0.05;r=0.330,P〈0.05;r=0.508,P〈0.01)。结论结肠癌中存在Bcl-2、P53、Pgp和MRP蛋白表达的显著上调,提示结肠癌组织可存在多种多药耐药发生机制。Pgp和MRP的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可将二者阳性表达率的上调作为结肠癌预后不良的指针。结肠癌组织中Bcl—2表达与种多药耐药相关因子P53、Pgp、MRP密切相关,提示结肠癌的发生与笺药耐药相关因子之间可能存在一定内在的联系,而Bcl-2在结肠癌多药耐药发生过程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免疫组化S-P法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增殖核抗原(PCNA)在口腔粘膜上皮异型增生及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意义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EGFR及PCNA的正常口腔粘膜上皮为阴性或仅在上皮基底层有少量阳性表达。上皮异型增生时,随病变程度加重,阳性表达呈递增趋势(P<0.01),至重度异型增生时,PCNA表达与鳞癌无显性差异(P>0.05),EGFR表达甚至超过高分化鳞癌。口腔鳞癌组织随分化程度降低,阳性表达率相应增加(P<0.01)。EGFR表达与PCNA表达有明显相关性(P<0.01)。EGFR和PCNA可作为评估和监测口腔粘膜上皮恶变潜能,判断口腔鳞癌恶性度的有用标记物。  相似文献   

19.
长链非编码RNAs(long non-coding RNAs, lncRNAs)是一类无蛋白质编码功能,长度大于 200 nt的RNAs。qRT-PCR实验证实,lncRNA RP1-506.5(命名为RP1)在人结肠癌细胞株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P<0.01)。RP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为癌旁组织中表达量的8.5倍。在HCT116中,上调RP1的表达,同时在HCT8中沉默RP1的表达,探讨RP1对结肠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MTS实验、活细胞工作站增殖实验,结合平板克隆实验发现,过表达RP1能明显促进结肠癌细胞HCT116的增殖能力。而在HCT8细胞中沉默RP1表达后,该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减弱。流式细胞周期实验结果表明,RP1能促进细胞周期快速通过G1/S检测点,并能加速S期进程。荧光定量PCR、Western印迹实验发现,在HCT116中细胞中,上调RP1的表达后,P21的表达水平下调,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依赖细胞周期蛋白激酶6(CDK6)表达水平上调;当沉默LncRNA RP1的表达后,能上调P21的表达水平,下调cyclinD1、CDK6的表达水平。这些结果表明,LncRNA RP1可通过调控周期相关蛋白质的表达促进结肠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脂磷壁酸(LTA)对Toll样受体(TLRs)表达的影响及其与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用AnnexinV检测在双歧杆菌LTA处理前后结肠癌Lovo细胞凋亡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Lovo细胞表面TLRs的表达,并用相应的TLRs封闭抗体作用后,AnnexinV检测经双歧杆菌LTA诱导的Lovo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经双歧杆菌LTA处理后,结肠癌Lovo细胞发生了明显的凋亡,并有一定的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结肠癌Lovo细胞有TLR受体的基础表达,经双歧杆菌LTA处理后,TLR2和TLR4在Lovo细胞上的表达增加,其中尤以TLR2增加更为明显;用相应的TLRs抗体封闭作用后,双歧杆菌LTA诱导Lovo细胞凋亡的能力下降。结论双歧杆菌LTA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且TLRs特别是TLR2在LTA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中可能发挥着主要作用,TLR4可能仅起着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