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物技术世界》2009,(4):74-74
日本研究人员日前开发出一种人造核酸,它能够标识拥有特定碱基序列的核酸。借助这样的人造核酸,研究人员观测到了活细胞中RNA(核糖核酸)的活动情况。  相似文献   

2.
信息     
新型生物人造肾问世功能全体积小易移植日本东海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研制出一种生物人造肾,它不仅具有和人类肾脏相同的分解代谢功能,同时也具有保留有用物质成分的功能。这种人造肾体积小且易于移植,随着研究深入,有望为肾病患者带来福音。新开发的生物人造肾主要由两部分构成,  相似文献   

3.
核酸相关的研究和应用广泛存在于各个学科领域,与之相关的核酸定量检测技术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本文对目前实验室广泛采用的和近几年进展迅速的核酸定量方法(包括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染料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数字PCR法等)进行介绍,着重阐述其检测原理和优缺点,为研究人员今后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日本东海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研制出一种生物人造肾,它不仅具有和人类肾脏相同的分解代谢功能,同时也具有保留有用物质成分的功能。这种人造肾体积小且易于移植,随着研究深入,有望为肾病患者带来福音。  相似文献   

5.
《生命世界》2005,(6):12-12
美国研究人员正致力于开发一种人造视网膜,希望能为由于视网膜细胞病变而引起的失明患者带来部分的光明。  相似文献   

6.
法国医务人员和国家原子能委员会新近共同研制成功一种由聚合物和钛制成的人造椎间盘。目前,研究人员正在测试其寿命,并计划在两年内正式投入临床使用。 该项目负责人菲利普·拉贝表示,研制人造椎间盘的目的是用它取代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受损的纤维软骨,彻底解除这些患者的病痛。他介绍说,这种人造椎间盘的中心部分是由聚  相似文献   

7.
《生物磁学》2013,(17):I0001-I0001
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人员20日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卷》(PLOS ONE)上发表报告称。他们利用牛耳细胞在3D打印机中打印出人造耳朵。可以用于先天畸形儿童的器官移植。 研究人员首先利用快速旋转的3D相机拍摄数名儿童现有耳朵的三维信息,然后将其输入计算机,3D打印机会据此打印出耳朵模子。研究人员随后在模子中注入特殊的胶原蛋白凝胶,这种凝胶合有能生成软骨的牛耳细胞。此后数周内,软骨逐渐增多并取代凝胶。3个月后,模子内出现一个具有柔韧性的人造外耳,其功能和外表均与正常人耳相似。  相似文献   

8.
美国哈佛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刊登报告说利用硅树脂和老鼠心肌细胞制造出了“人造水母”,它在电流的刺激下能够在水中像水母那样游动,这个“人造水母”的外形像一朵八瓣花,8个“花瓣”都是由硅树脂制成,在它的中心是附着在薄膜上的老鼠心肌细胞。  相似文献   

9.
《生物学通报》2009,(7):39-39
英国研究人员正在开发一种人造胃,相信这将是世界上第1个也是最精密的人造胃。 这种人造胃将能解答食品结构、生物活性成分潜力和普通食品安全等问题.并且经过进一步开发,这种装置能够替代或是先于高成本的人体生物实验,从而在药品测试中对药物进行评估。这一内脏模型由英国食品研究所的科学家负责研发,这可能是目前唯一的能够把消化时出现的物理、机械和生物化学环境知识结合在一起的人类胃模型。  相似文献   

10.
《生物学通报》2007,42(3):14-14
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日宣布他们刚刚完成了人类代谢组的首个草图,他们编制并描绘了人体内的2500种代谢物、1200种药物以及3500种食物的成分。该研究结果发表在《核酸研究》上。研究人员认为他们的研究成果代表了疾病诊断新纪元的开始。  相似文献   

11.
《生物学通报》2010,(11):59-59
英国伦敦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小RNA(核糖核酸)会调节与慢性炎性痛相关的基因表达水平,这种与已知的疼痛机理完全不同的机制,可能是慢性炎性痛的最大弱点。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生物学研究中,许多课题,都需要对核酸的结构、功能及其改造作深入探讨。而在核酸研究中,所用试剂(包括一系列工具酶)中,核酸水解酶的含量必须降低到不致影响所要研究的核酸量。因为所要研究的核酸来源困难,所以常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技术来提高检测灵敏度,以降低核酸用量,同位素技术与常量操作相比,可以把核酸用量降低几个数量级。因此核酸研究工具酶中的杂酶(主要是核酸水解酶)含量也  相似文献   

13.
研发动态     
美国首次人工合成能维持生命的蛋白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近日首次成功地构建了维持活细胞生长的人造蛋白质,这一研究成果有可能在未来帮助科学家们构建出新的生物系统。研究人员构建了自然界中前所未见的遗传序列,并利用这些序列生成了可维持细胞生命的物质。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高危人群中HIV/HCV核酸和抗体的关系.从新疆地区采集吸毒人群的血样,并对其进行HIV/HCV核酸和抗体的检测.320例吸毒人员血浆样品中HCV抗体阳性为80.3%,HIV抗体阳性率为41.9%,HIV和HCV共感染者为38.3%.HIV RNA与抗体的总符合率为98.8%,在186例HIV抗体阴性样品中可能有2例为HIV感染的窗口期.HCV抗体和HCV RNA的阳性符合率为92.6%,HCV RNA与HCV抗体的总符合率为90.0%,以上结果说明在HIV/HCV的高流行区进行HIV/HCV核酸检测可以发现病毒感染的窗口期,而约8%的HCV抗体阳性样品为病毒核酸阴性,也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一些纺织型人造血管管壁的临床选择性破损特征,本文报告两种机织型人造血管管壁的均匀特性研究。通过对其整体、纱线、纤维三个层次的纺织结构性能以及相应的生物力学性能的研究,揭示此类人造血管不同的管壁纺织结构对其生物力学性能整体均匀性的影响,并由此从纺织结构的角度预测该类人造血管在临床应用中可能导致提前降解或破损的原因。研究结果提示在新型人造血管的设计中,要避免此类纺织结构的弱节与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高危人群中HIV/HCV核酸和抗体的关系。从新疆地区采集吸毒人群的血样,并对其进行HIV/ HCV核酸和抗体的检测。320例吸毒人员血浆样品中HCV抗体阳性为80.3%,HIV抗体阳性率为41.9%,HIV 和HCV共感染者为38.3%。HIV RNA与抗体的总符合率为98.8%,在186例HIV抗体阴性样品中可能有2例 为HIV感染的窗口期。HCV抗体和HCV RNA的阳性符合率为92.6%,HCV RNA与HCV抗体的总符合率为 90.0%,以上结果说明在HIV/HCV的高流行区进行HIV/HCV核酸检测可以发现病毒感染的窗口期,而约8% 的HCV抗体阳性样品为病毒核酸阴性,也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核酸抗体     
核酸抗体的研究始于五十年代中期。最初一些研究者试图用纯DNA免疫动物制备抗体,均告失败。稍后,人们才用DNA与载体蛋白组成复合物免疫动物,获得了核酸抗体,同时还发现既便用碱基、核苷、单核苷酸或寡核苷酸与牛血清清蛋白的复合物也能产生特异性抗体。至此人们开始认识到核酸物质具有抗原性。由于抗体-抗原反应的高度特异性,核酸抗体的研究在核酸的检测、分离和提纯,核酸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及临床应用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就核酸抗体的某些研究情况作一简要介绍。一、核酸的抗原性核酸由碱基、戊糖和磷酸组成。核酸的抗原性由碱基或戊糖-磷酸所决定,因此核酸的抗  相似文献   

18.
日本的研究人员已将山羊胚胎由母体转入人造子宫达17天.其研究目的是建立胚胎试验医学的动物模型,并最终研制出挽救早产或病弱人类胎儿的技术。妊娠120天后,通过剖腹手术从母体子宫中取出山羊胚胎。这一阶段相当于整个妊娠期的3/4。从发育上看,胚胎相当于20~24周的人类胎儿。胚胎转到42升的橡胶子宫中,其中充满由 NaCl 和 KCl 组成的人造羊水。羊水保存在39.5℃恒温下。用导管对胚胎血液进行再循环和加氧。通过供血补加营养。由于42升  相似文献   

19.
大尺寸人造血管的临床应用已取得很大成功,但用于冠状动脉等旁路搭桥的小口径人造血管的急性血栓堵塞问题,至今仍未解决.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可装于小口径人造血管前的旋流导引器,以期使进入人造血管内的血流产生旋动.对带有旋流导引器的人造血管内的血流流场进行了计算机数值模拟分析,并与常规人造血管内的血流流场进行了比较.数值模拟分析揭示,这种旋流导引器的确能使人造血管内的血流产生旋动,从而改变人造血管内的血流流场和流速分布,使近壁面血液的流速和壁面剪切应力得到极大提高.本研究认为,血液在人造血管壁面的流速和壁面剪切应力的提高,可抑制小口径人造血管内急性血栓的形成,从而达到提高小口径人造血管的通畅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本书详细介绍了核酸结构的新问题,并对核酸结构的研究方法也作了详尽的介绍,是一本研究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核酸很好的参考书,书末还提供参考文献1377条。 内容有:核酸名词定义、核苷酸的物理性质、核苷和苷酸的修饰、与核酸结合的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