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桑天牛长尾啮小蜂(Aprostocetus.fkutai Miwa etSonan)对桑枝条的气味反应敏感,受桑天牛危害的桑枝条比未受害的桑枝条对长尾啮小蜂有更强烈的引诱作用;刻槽的形状对长尾啮小蜂对寄主卵的搜索行为也有一定的引诱作用,而卵对长尾啮小蜂的引诱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茉莉酸诱导的桑树Morus alba枝挥发物对桑天牛卵啮小蜂Aprostocetus prolixus趋性行为的影响,研究桑枝挥发物的动态变化规律,为揭示茉莉酸诱导桑枝产生的间接抗虫作用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试验利用嗅觉测定仪,研究了不同浓度茉莉酸处理24,48和72 h后的桑枝对桑天牛卵啮小蜂的引诱作用,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茉莉酸(1 000μmol/L)处理不同时间后的桑枝挥发物组分进行了分析。【结果】在10μmol/L茉莉酸处理后的不同时间内,桑枝对桑天牛卵啮小蜂均未表现出明显的引诱作用;当茉莉酸浓度为100μmol/L时,桑枝仅在处理48 h后对桑天牛卵啮小蜂具有显著的引诱活性;然而,经1 000μmol/L茉莉酸处理24 h和48h后,桑枝对桑天牛卵啮小蜂的引诱活性明显高于对照(24 h,P0.05;48 h,P0.01),72 h后桑枝的引诱作用消失。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表明,茉莉酸浓度与桑枝对桑天牛卵啮小蜂的引诱百分率显著正相关(ρ=0.791,P=0.006)。茉莉酸(1 000μmol/L)处理桑枝挥发物组分包括醇类、酯类、萜类物质、芳香族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其中萜类物质种类最多(13种)。随着处理时间的变化,桑枝挥发物组分及总释放速率也随之发生改变。处理24 h后,桑枝释放出18种组分,比对照多11种组分,其总释放速率也明显提高,为对照的8.2倍;48 h后桑枝释放出22种组分,比对照多15种组分,其总释放速率进一步提高,为对照的44.6倍;72 h后桑枝释放出13种组分,比对照多6种组分,其总释放速率大幅降低,为对照的3.9倍,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结论】随着茉莉酸浓度的提高,桑枝对桑天牛卵啮小蜂的引诱活性逐渐增强。茉莉酸能诱导桑枝挥发物的大量释放及新组分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桑天牛卵长尾啮小蜂的寄主选择定位行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桑天牛卵长尾啮小蜂Aprostocetus prolixus LaSalle et Huang的寄主选择定位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寄主植物-寄主昆虫复合体释放的挥发物对寄生蜂有显著的引诱作用。为了查明寄主植物 寄主昆虫复合体中挥发性引诱物质的来源,对不同处理桑枝(正常桑枝、机械损伤桑枝、系统枝、桑天牛Apriona germari(Hope)咬食和产卵桑枝)、桑天牛虫粪及雌雄两性桑天牛所释放的挥发物分别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不同处理桑枝对寄生蜂都具有显著的引诱作用,而且产卵桑枝的引诱活性最大;桑天牛虫粪的气味对寄生蜂有引诱活性,而雌、雄桑天牛体表挥发物对寄生蜂的引诱效果不明显。桑天牛爬行痕迹对寄生蜂的微栖境接受行为没有影响,而桑天牛虫粪中的信息物质在寄生蜂的微栖境接受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寄生蜂对产卵桑枝段的选择几率明显高于正常桑枝段和咬食桑枝段,而对不同植物上产卵刻槽的选择没有差异; 刻槽表面存在着与此卵寄生蜂寄主识别相关的信息物质。  相似文献   

4.
为了深入理解桑天牛Apriona germari虫粪挥发物在桑天牛卵啮小蜂Aprostocetus prolixus寄主定位中的作用, 本研究通过嗅觉生测比较分析了取食不同寄主植物(桑树Morus alba、 柘树Cudrania tricuspidata和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的雌雄两性桑天牛成虫的虫粪挥发物对桑天牛卵啮小蜂的引诱活性, 并利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TCT-GC-MS)对不同桑天牛虫粪挥发物的组分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表明: 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雌性或雄性桑天牛虫粪挥发物对该寄生蜂均具有显著的引诱作用, 而不同处理间的桑天牛虫粪挥发物对该寄生蜂的引诱活性无显著差异, 这说明寄主植物的种类和桑天牛性别对于桑天牛虫粪引诱该寄生蜂的活性并无显著影响。桑天牛虫粪挥发物主要包括炔类、 酮类、醛类、酯类和萜类等化合物; 取食柘树和构树的桑天牛虫粪挥发物组分相同, 但取食桑树桑天牛的虫粪挥发物组分明显多于取食柘树和构树桑天牛的虫粪。取食同一寄主植物的两性桑天牛的虫粪挥发物的组分及其含量大致相同, 表明寄主植物对桑天牛虫粪挥发物的组分有重要影响, 而桑天牛性别对其虫粪挥发物组分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桑天牛卵啮小蜂Aprostocetus prolixus雌蜂对茉莉酸诱导的桑Morus alba枝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和嗅觉反应,有利于揭示茉莉酸诱导桑枝产生间接抗性的化学机制。【方法】采用动态顶空气体法收集茉莉酸处理后的桑枝挥发物,分别通过气相色谱-触角电位联用仪(GC-EAD)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筛选和鉴定对桑天牛卵啮小蜂雌蜂有EAD活性的化合物,并比较这些活性组分的释放速率在茉莉酸处理桑枝与蒸馏水处理的对照桑枝间的差异,最后利用Y-型嗅觉测定仪明确对该寄生蜂有引诱活性的组分。【结果】桑枝经茉莉酸处理后,其挥发物中的Z-3-己烯醇、γ-萜品烯、β-水芹烯、紫苏烯、水杨酸甲酯及3种未知化合物使桑天牛卵啮小蜂雌蜂产生明显的EAD反应,并且β-水芹烯、紫苏烯和水杨酸甲酯的释放量明显高于对照,其中β-水芹烯和紫苏烯仅存在于茉莉酸处理后桑枝的挥发物中,而Z-3-己烯醇的释放速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0.1%β-水芹烯、0.1%紫苏烯以及0.01%和0.001%水杨酸甲酯对该蜂雌蜂具有显著的引诱作用。【结论】结果提示,茉莉酸促进桑枝大量释放β-水芹烯、紫苏烯和水杨酸甲酯,是茉莉酸诱导桑树对桑天牛产生间接抗性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图文简要记述了从美洲大蠊卵鞘中育出的浅沟长尾啮小蜂Aprostocetus asthenogmus (Waterston)的形态特征.这是该蜂在我国的首次报道,有望今后用于蜚蠊的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7.
哈氏啮小蜂Tetrastichus hagenowii(Ratzeburg)是卫生害虫蜚蠊的重要天敌昆虫, 能寄生多种蜚蠊种类的卵荚, 被认为是控制蜚蠊危害最具潜力的天敌昆虫。本文对哈氏啮小蜂雌蜂的繁殖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哈氏啮小蜂行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的繁殖方式, 两性生殖其子代雌蜂所占比例为46.02%, 而孤雌生殖其子代均为雄性。经解剖镜检证实: 雌蜂发育至性成熟时的两侧卵巢结构呈现为, 每侧卵巢有8~12根卵巢管, 每根卵巢管怀卵量约1~6粒。结果发现雌蜂发育日期影响其怀卵数量, 1日龄哈氏啮小蜂怀卵量低, 平均为45.2粒/♀; 2日龄哈氏啮小蜂怀卵量较高, 平均为80.1粒/♀。哈氏啮小蜂羽化后即性成熟产卵, 产卵期为4~11 d, 日产卵量为0.86~7.57粒/♀, 单雌一生平均寄生1枚美洲大蠊卵荚。供试寄主卵荚密度是影响哈氏啮小蜂寄生率的重要因素, 在蜂卵荚比例为1∶5, 1∶3, 1∶2, 1∶1, 2∶1和3∶1范围内, 哈氏啮小蜂对卵荚的寄生率随着雌蜂数量与寄主卵荚比例的提高而增加, 然单雌寄生卵荚数量却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
霍氏啮小蜂是一些鳞翅目和双翅目昆虫蛹的寄生蜂。本文描述该寄生蜂从亚洲玉米螟羽化后0,6 12,18,24,30,36,42,48,54,60,66和72 h的卵巢发育和卵子发生过程。霍氏啮小蜂雌性生殖系统为典型的膜翅目姬小蜂类型,包括2个卵巢,每个卵巢通常有8-9根卵巢管,另有1对输卵管附腺,1个受精囊和1个受精囊腺等。卵黄和卵子形成于羽化后12 h,刚羽化的雌蜂不含成熟卵(成熟卵指数OI=0),成熟卵出现在羽化后24 h,成熟卵数量随后不断增加至数量较为稳定。卵巢管内卵数与雌蜂的体长和头宽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59和0.907。研究结果表明霍氏啮小蜂属卵育型(synovigeny)寄生蜂,本文还讨论了卵育型霍氏啮小蜂的卵成熟策略。  相似文献   

9.
短梗长尾啮小蜂Aprostocetus brevipedicellus是林业害虫的一种重要卵寄生蜂,目前国内外对其生物学特性尚没有报道.本研究在温度25±1℃、相对湿度70% ±5%、光周期14 L:10 D条件下对该蜂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以柞蚕卵为寄主,该蜂的发育历期为23.58 d,其中卵期、幼虫期、...  相似文献   

10.
低温冷藏对不同虫期啊氏啮小蜂存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李香  吴珍泉 《昆虫知识》2008,45(1):104-106
研究啊氏啮小蜂Tetrastichus hagenowii(Ratzeburg)不同发育阶段在10℃贮存不同天数对其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啊氏啮小蜂卵期冷藏10d、20d,其发育历期分别较对照延长6.6d、9.4d,平均每粒卵荚出蜂量比对照分别少10头、9.8头,冷藏卵荚的出蜂率较对照无差异,卵期冷藏30~90d,卵荚出蜂率为0。啊氏啮小蜂幼虫期冷藏10~90d,其发育历期较对照延长1.8~26.3d,平均每粒卵荚出蜂量、卵荚孵化率较对照分别下降5.6~50.3头、8.4%~70.4%。啊氏啮小蜂蛹期冷藏10~90d,其发育历期较对照缩短3.4~17.5d,平均每粒卵荚出蜂量和卵荚孵化率均随冷藏天数增加而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1.
银杏大蚕蛾Caligula japonica(Moore)作为危害核桃、板栗、银杏等坚果类果树的重要害虫之一,已经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明确银杏大蚕蛾卵期寄生蜂的种类、分布和自然寄生状况,可为银杏大蚕蛾天敌的保护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于2018-2019年在甘肃省陇南市银杏大蚕蛾核桃危害区采集该害虫的越冬卵并带回实验室培养,收集羽化的寄生蜂并记录其种类和数量,最后通过计算寄生率确定优势天敌物种。本研究共采集银杏大蚕蛾卵块1 114个约8万粒卵,平均单株核桃树木卵块数与卵粒数分别最高可达7.5块和533.5粒;共收集到膜翅目3科5属9种银杏大蚕蛾卵期寄生蜂,其中6种为首次报道;具体为旋小蜂科7种,包括平腹小蜂属4种:麻纹蝽平腹小蜂Anastatus fulloi、甘肃平腹小蜂A. gansuensis、日本平腹小蜂A. japonicus和梅岭平腹小蜂A. meilingensis;短角平腹小蜂属2种:白跗短角平腹小蜂Mesocomys albitarsis和枯叶蛾短角平腹小蜂M. trabalae;旋小蜂属1种:Eupelmus sp.;赤眼蜂科赤眼蜂属1种:螟黄赤眼蜂Trichogramma chilonis;姬小蜂科长尾啮小蜂属1种:短梗长尾啮小蜂Aprostocetus brevipedicellus。结果表明,旋小蜂科两种短角平腹小蜂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物种优势度指数达86以上,为陇南地区野外寄生银杏大蚕蛾卵的优势性天敌,且卵块寄生率和卵粒寄生率分别最高可达55.91%和6.77%。本研究拓宽了银杏大蚕蛾自然天敌种类并为今后开发利用寄生蜂防治该害虫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天仙果与两种隐头花序小蜂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仙果(Ficus erecta var.beecheyana)花为单性花、雌、雄异株、分别形成雌、雄花序,雌花序着生雌花,雄花序着生雄花和瘿花。花序中生活着银纹榕小蜂(Blastophaga silverstriana)和榕长尾小蜂(Sycoscapter sp.)。前者是唯一能进入雄花序腔产卵或雌花序腔传粉的昆虫,是天仙果专一性共生的传粉者;后者不能进入花序,在花序外通过产卵器将卵产在瘿花子房中,是植食性的寄生者。自然状态下天仙果每个雄花序均被2种小蜂产卵,平均每个花序出飞银纹榕小蜂208.2只、榕长尾小蜂64.2只。人为封堵花序口,银纹榕小蜂无法进入花序产卵,平均每个花序出飞榕长尾小蜂165.6只,是自然状态下的2.5倍,显然,2种小蜂互为竞争对手,榕长尾小蜂是榕-榕小蜂共生体系的破坏者。  相似文献   

13.
螟卵啮小蜂繁育利用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螟卵啮小蜂是防治水稻三化螟较为理想的一种卵寄生蜂。但由于寄主单纯,人工大量繁殖尚有一定困难,影响生产上大量应用。 1974年零陵地区科技办、江永县科技办曾组织有关单位联合对啮小蜂繁育利用技术进行了探索。1975年我所在1974年工作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试验。主要  相似文献   

14.
记述长尾小蜂科Torymidae中国1新纪录属毛盾长尾小蜂属Amoturoides,及中国1新纪录种短柄毛盾长尾小蜂Amoturoides breviscapus Girault,1932。提供了形态描述、寄主、分布及形态特征图。研究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15.
啮小蜂毒液对寄主亚洲玉米螟蛹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假寄生和毒液注射实验表明啮小蜂Tetrastichussp .毒液能永久麻痹亚洲玉米螟蛹Ostriniafurnacalis,较高剂量的毒液对亚洲玉米螟蛹有不同程度的麻痹作用。麻痹的蛹在室温下较长时间内不腐烂和干化。低剂量毒液能延长亚洲玉米螟蛹期 1~ 3d ,导致畸形成虫。啮小蜂初产卵转移寄主实验证实毒液可以帮助啮小蜂卵在亚洲玉米螟蛹体内的发育 ,啮小蜂初产卵在转移寄主体内发育到羽化时间为 2 5d ,比它们在原寄主内的羽化时间增加 8d左右 ,初产蜂卵与 1个毒液储液囊当量的毒液同时注入转移寄主体内 ,初产卵的羽化时间明显缩短 ,死亡率降低  相似文献   

16.
记述长尾小蜂科Torymidae中国1新纪录属毛盾长尾小蜂属砌Amoturoides,及中国l新纪录种短柄毛盾长尾小蜂Amoturoidesbreviscapus Girault,1932.提供了形态描述、寄主、分布及形态特征图.研究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17.
螟卵啮小蜂产卵行为利它素的研究:存在部位和抽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是有关螟卵啮小蜂产卵行为利它素研究的第一部份,报道了该利它素在寄主三化螟、白螟中的存在部位和抽提方法。 试验表明:刺激螟卵啮小蜂搜索寄主和产卵行为的利它素存在于寄主卵块的卵毛和雌蛾的尾毛之中,它能被丙酮—水(1:1)溶剂所抽提,但不能被正己烷所抽提。当把白螟卵毛的丙酮—水抽提浓缩物滴加到纸质模拟卵上后,能引起雌蜂对模拟卵的触角敲打和产卵管插入。  相似文献   

18.
木虱啮小蜂对枸杞、枸杞木虱的行为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木虱啮小蜂Tetrastichus sp.是枸杞木虱Paratrioza sinica Yang & Li若虫外寄生蜂,是控制枸杞木虱种群数量动态的重要因子之一。为查明其寻找寄主的信息素,应用四臂嗅觉仪、培养皿两种方法测定了枸杞Lycium barbarum L.的健康叶、虫伤叶、枸杞木虱若虫、若虫与叶复合体、卵与叶复合体和若虫分泌物等不同物质对木虱啮小蜂行为反应的影响。结果证明枸杞木虱若虫分泌物对木虱啮小蜂有明显的吸引作用,四臂嗅觉仪测定时有73%的雌蜂趋向分泌物材料区(P=0.0000)。枸杞健康叶, 虫伤叶及其水、正丁烷提取物, 卵与枸杞叶复合体对木虱啮小蜂无明显吸引作用。木虱若虫水提物及正丁烷提取物在培养皿中可吸引木虱啮小蜂并可引起刺探行为,但嗅觉仪测定时单独若虫并不吸引木虱啮小蜂,只有活体若虫与枸杞叶片复合体才对木虱啮小蜂有吸引作用(P=0.0004)。木虱啮小蜂通过与寄主若虫的接触,可提高其搜索效率。接触过寄主若虫的雌蜂第一次找到寄主的时间显著少于未曾接触寄主若虫的雌蜂,前者只用后者1/4的时间,说明该寄生蜂能对其寄主若虫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19.
螟卵啮小蜂成虫习性和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螟卵啮小蜂(Tetrastichus schoenobii Ferriere)在我地区,上半年自然种群弱小,下半年逐渐增加,至后期则显著提高。为了进一步探讨本地啮小蜂的保护和利用,我们进行了几年的研究试验。现将初步结果整理出来,供有关同志参考。 一、啮小蜂成虫的习性 1.羽化和交尾 成虫羽化与温度有一定关系。冬前在10℃以上时,成虫即可羽化,以15℃以上为好;冬后日平均温度  相似文献   

20.
中国长尾小蜂属(膜翅目,长尾小蜂科)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中国长尾小蜂属Torymus Dalman,记述3个中国新纪录种,提供了形态特征图,编制了中国长尾小蜂属分种检索表.研究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