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8 毫秒
1.
当我们用黄粒豌豆与绿粒豌豆杂交,得到F_1,全部为黄粒豌豆。F_1自交,F_2中黄粒豌豆与绿粒豌豆比数为3:1。若再进一步白花传粉到F_3、F_4、F_5代。那么F_5代个体中与F_1相同基因型的应占百分之几?纯合体个体应占百分之几? (理论上) 这是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黄色为显性,绿色为隐性。从F_1全部为黄粒豌豆,可以判断两个亲本均为纯合体。现以“Y”表示黄色,“y”表示绿色,F_1的基因型为  相似文献   

2.
正"一粒豌豆能做什么呢?"阿基米德会思考如何用这粒豌豆做支点来翘起地球,英国人希望次日醒来能顺着它的茎爬上天空,而游戏玩家们则会把豌豆种在家门口阻挡一大波僵尸的进攻……150多年前,有一名修道士却将它玩出了风格,玩出了水平,一不小心就奠定了现代生物学的三大基石之一。他就是"现代遗传学之父"——格雷戈尔·约翰·孟德尔。作为遗传定律最早的发现者,他是中学课本里面的常客。可  相似文献   

3.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是生物学的重要章节,豌豆试验是其中的主要内容,上课经常要讲,同学们学了以后都觉得挺有兴趣。 尽管孟德尔的豌豆试验十分有名,不论什么有关的生物学教材中都要介绍,可是这些书上都没有实物照片,都是绘图说明。在铃木大拙(D.T.Suzuki)等人的遗传分析引论中只有圆粒和皱粒豌豆标本的照片。因此想到我教了多年的遗传规律,总得亲眼看看豌豆试验的实况  相似文献   

4.
朱象三 《昆虫学报》1955,(1):105-114
一.问题的重要性 西北许多地区都有种苜蓿和豌豆来倒槎的习惯,在陕西中部人多地少的地方,农民常采用小倒槎的方式以增加地力,如水地的倒槎是豌豆、玉米、棉花、小麦、豌豆;旱地是豌豆、小麦、小麦、粟、豌豆。另外在人少地多的地方,农民多用大倒槎的方式,就是种植3—4年苜蓿後,种2—3年小麦,再以粟、豌豆倒一次,然後又种两  相似文献   

5.
豌豆种子发育过程中DNA和RNA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实验结果表明:豌豆种子发育过程中单粒鲜重、DNA和RNA含量都随开花后日数增加而增加。其中豌豆开花第21天,RNA含量达最高峰,拖尾现象消失而趋于单一带区,DNA的迁移率也降到最低,从而确定出豌豆开花后第21天是基因转录活动降低的转折点,为种子蛋白质基因工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教材的叙述,一些教师对豌豆淀粉的形成与淀粉分支酶的关系、淀粉与蔗糖的关系等有疑惑。针对这些问题,首先从科学知识角度展开论述:淀粉合成过程受多种酶控制;淀粉与蔗糖不能直接转化;皱粒豌豆中淀粉分支酶活性较低;淀粉分支酶异常会导致淀粉含量降低。再从中学教学的角度对教材简化处理皱粒豌豆淀粉合成过程的目的进行解读,最后提出"教学时补充生活中更常见的甜玉米实例进行说明"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7.
重庆地区豌豆(Pisum sativum L.)种质资源收集与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重庆项目组于2015—2017年历时3年,从重庆19个区县收集豌豆地方种质资源56份。豌豆种质资源在重庆地区分布呈现出范围广、海拔跨度大的特点。本研究对上述豌豆资源的14个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批资源多样性丰富,其中多样性指数最高的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分别是荚型和百粒重;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分枝数。聚类分析将该批豌豆资源划分为5大类群,第Ⅰ类群为大籽粒和食荚型材料;第Ⅱ类群为高产、中粒型材料;第Ⅲ类群为直立型、早熟型材料;第Ⅳ类群为叶用型兼食荚型材料;第Ⅴ类群为籽粒食用型材料。这些豌豆资源经重庆不同地区和民族农民长年选择后,在抗逆性、食荚性、食叶性、籽粒特性等方面发展出了独特性状,利用好这些资源将为今后的豌豆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远缘杂交的研究,对于物种形成、系统发育、遗传性及变异性关系的建立以及引种的理论和实践等问题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们于1970年开始进行春小麦与豌豆的远缘杂交工作,目的是想把豌豆的早熟、粒大、粒重的优良特性结合在小麦上,培育出适应高寒地区早熟稳产的春小麦新品种。几年来已获得一些品系,有的品系已接近育种目标,经过试种受到群众的好评,现将这项工作简要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大豆品种对红绿两种色型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种群参数的影响,为大豆品种的抗蚜性评价及豌豆蚜的预测预报与综合防治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在光周期10L∶14D、温度23±1℃,相对湿度60%±10%,光照强度212μmol/m~2·s的人工气候箱中,观察和分析4个大豆品种(汾豆牧绿2号、南夏豆25、南黑豆20和南豆5号)叶片上红绿两种色型豌豆蚜的成虫寿命、繁殖和种群生命表参数。【结果】在大豆品种汾豆牧绿2号上,红绿两种色型豌豆蚜成虫寿命均最短,繁殖力均最弱,且红色型豌豆蚜成虫寿命比绿色型长1.07 d,内禀增长率是绿色型豌豆蚜的29.93倍;在南夏豆25上,红色型豌豆蚜成虫寿命比绿色型长2.46 d,内禀增长率是绿色型豌豆蚜的5.86倍;在南黑豆20上,红色型豌豆蚜成虫寿命比绿色型长2.47 d,内禀增长率是绿色型豌豆蚜的1.54倍;在南豆5号上,红色型豌豆蚜成虫寿命比绿色型短0.02 d,内禀增长率是绿色型豌豆蚜的1.41倍。【结论】不同大豆品种对红色和绿色型豌豆蚜种群参数的影响不同,且两种色型豌豆蚜对不同大豆品种适应性反应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0.
高中生物教材涉及基因型时,只讲了基因型的概念(指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写出了部分生物的基因型,如高豌豆DD或Dd,矮豌豆dd,黄色圆粒种子YYRR、YYRr、YyRR、YyRr等。就如何写出基因型,教材中无专门介绍,再加上个别教师忽略了这方面的具体要求,造成部分学生写不正确基因型,给生物遗传的学习带来一定困难。下面谈谈自己对学生的要求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细菌-过氧化氢酶-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三者之间的关系,探索过氧化氢酶在豌豆蚜免疫防御反应中的作用。【方法】用体外培养结合菌落计数的方法检测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感染豌豆蚜后在蚜虫体内的增殖;分别用微孔板荧光检测和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藤黄微球菌和大肠杆菌感染豌豆蚜之后,蚜虫体内H_2O_2水平和过氧化氢酶基因的转录水平;通过RNA干扰技术对豌豆蚜过氧化氢酶基因(Cat)进行沉默,并检测沉默后感染藤黄微球菌和大肠杆菌的豌豆蚜体内H_2O_2浓度和细菌数目以及豌豆蚜存活率。【结果】藤黄微球菌感染12 h后,豌豆蚜体内H_2O_2水平以及过氧化氢酶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大肠杆菌感染12 h后,豌豆蚜过氧化氢酶基因表达水平上升,但H_2O_2水平无明显变化。沉默过氧化氢酶基因后,感染藤黄微球菌导致豌豆蚜体内H_2O_2含量在12 h显著上升,细菌数目在24 h约为对照组的一半,但对豌豆蚜存活率无影响;而过氧化氢酶基因沉默并未引起感染大肠杆菌的豌豆蚜体内H_2O_2水平、细菌数目以及豌豆蚜存活率发生明显变化。【结论】过氧化氢酶参与豌豆蚜对藤黄微球菌的防御过程,但不是该防御反应过程中的关键酶;而针对大肠杆菌感染,豌豆蚜可能通过其他途径来应对。  相似文献   

12.
所谓回交是指F_1和亲本之一进行交配,而测交是指F_1与双隐性个体交配。二者的关系是: (1)测交可以是回交的一种方式,即与双隐性的亲本交配。如高中《生物》第124页图53“两对相对性状遗传的测交”可以说明这一点。 (2)测交不一定都是属于回交。如纯合的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豌豆杂交,F_1全是黄色圆粒。为了鉴定杂种F_1的基因型,必须让其双隐性个体交配。即  相似文献   

13.
青海豌豆根腐病病原菌种类及致病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豌豆极腐病是青海东部干旱地区豌豆生产上的一种新病害,近年来危害逐年加重,致使豌豆产量遭受严重损失。根据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结果,青海豌豆根腐病病原真菌是由茄镰刀菌、尖孢镰刀菌、豌豆丝囊霉、根串珠霉、立枯丝核菌、腐霉、链孢粘帚霉等复合反染所引起的。经回接试验:镰刀菌和豌豆丝囊霉对豌豆具有较强的致病力;腐霉及其他病原菌则有加强腐烂作用。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一个瞬时表达系统以研究豌豆种传花叶病毒 (PSbMV ,一种马铃薯Y类病毒 )不同基因对豌豆(PisumsativumL .)Hsp70基因启动子激活能力的差异。构建了豌豆Hsp70基因启动子指导下的GUS基因的表达载体 ,同时还制备了 35S启动子指导下的PSbMVP1和P3基因的表达载体。以表达载体DNA包被的金粉做子弹 ,利用基因枪对豌豆离体叶片进行共轰击实验 ,结果表明 ,PSbMVP1和P3基因在激活豌豆Hsp70基因启动子的能力上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以小麦和豌豆为材料,研究了UV-C辐射(波长<280 nm)对叶片光合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UV-C辐射增强,可使豌豆叶片光合速率减弱,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和羧化效率明显降低,而对小麦叶片上述各项指标的影响则是先增加、后降低;在UV-C辐射下,豌豆的CO2补偿点逐渐升高,而小麦的CO2补偿点先降低、后升高.UV-C辐射除了使豌豆的POD活性和小麦的SOD活性逐渐降低外,其他抗氧化酶活性则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小麦对短时间UV-C辐射的抗性比豌豆强,但随着UV-C辐射时间的延长,小麦和豌豆的抗氧化酶活性均降低,光合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6.
豌豆象(Buchus pisorum L.),在山西各地俗称豆牛、蛀虫、豌豆虫、豌豆牛等,是危害豌豆的主要害虫。 近年来,随着麦豆轮作制度的广泛推广和豌豆面积的相应扩大,豆象危害逐渐加剧。据临猗调查:危害率最低0.4%,最高32.4%,平均7.35%。因此,研究豌豆象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就成为提高豌豆产量和进一步推广麦豆轮作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豌豆资源遗传多样性及核心种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豌豆是世界第四大食用豆类作物,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豌豆生产国.本文对豌豆的起源、分布、遗传多样性及核心种质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豌豆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外源NO对缺铁豌豆幼苗生长以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培豌豆(Pisum sativum)品种‘陇碗一号’幼苗为材料,以硝普钠(SNP)为一氧化氮(NO)供体,研究外源NO对缺铁豌豆幼苗的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0.6 mmol.L-1的外源SNP所产生的NO能够促进缺铁豌豆幼苗的生长,并促进叶绿素的合成,增强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而使胞间CO2浓度(Ci)下降;同时,叶绿素荧光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Yield)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均升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缺铁对豌豆幼苗叶片PSII反应中心的影响。外源NO对正常铁(100μmol.L-1Fe)处理下豌豆幼苗的生长和光合作用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缺铁和正常铁处理的豌豆幼苗对NO的敏感性不同,适宜浓度的NO对缺铁下豌豆幼苗的生长和光合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刘国瑞 《生物学通报》1997,32(11):10-11
现代遗传学以孟德尔定律重被发现和证实为纪元。开头的10年间,不仅提出基因的名称,而且建立了基因型和表型等概念。从而有了特定基因和个体基因型的表征性符号。见基因符号标志着相应的个体性状孟德尔的研究是从豌豆的相对性状入手的,他用大写字母A、B等代表显性性状,如圆粒、黄子叶;相应的小写字母a、o代表相对的隐性性状皱粒和绿子叶,如此等等。从其用这些符号代表的杂交结果来看,正是在形式上代表着基因。此后,在遗传分析中,例如用棋盘式作配子随机交配分析,一直沿用大写字母代表显性基因,小写字母代表隐性基因。不过,由于…  相似文献   

20.
作为种传病原物,豌豆种传花叶病毒(PSbMV) 必须能承受种胚的干燥脱水过程方能在胚细胞中存活并种传。为了研究PSbMV承受种胚干燥脱水的机制,比较了该病毒在豌豆( Pisum sativum L.) 新鲜胚与干燥胚子叶细胞中的稳定性与分布方式。在新鲜的、未成熟胚的子叶细胞中,PSbMV的外壳蛋白(CP) 受到部分降解,该病毒粒体及其CP在细胞质内呈环核分布。在干燥、成熟的胚的子叶细胞中,PSbMV的外壳蛋白未受到任何降解,其粒体和CP不再呈环核分布,而是存在于位于细胞质边缘的多聚体中。免疫金标记电镜检查证明这类多聚体中含有PSbMV的粒体。很明显,种胚的干燥脱水过程可改变PSbMV在子叶细胞中的稳定性与分布方式,粒体多聚体的形成可能有助于PSbMV在干燥脱水的胚细胞中的稳定与存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