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蒸腾抑制剂0.1%CaCl2和0.1%FA旱地龙可提高培苗出瓶移栽的成活率,对成活率低的Ⅱ、Ⅲ级组培苗效果相对较显著。前者宜在移栽后即刻喷施,后者宜在移栽前4d于瓶中喷施。  相似文献   

2.
韩怡  任强  郭道森  刘毓  李荣贵 《生物磁学》2011,(18):3453-3457
以崂山百合的鳞茎为外植体,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成功获得了再生植株,建立了该植物的快速无性繁殖体系。整个组织培养过程分为芽的诱导、根的诱导和移栽三个阶段。适合芽诱导的最佳外植体是:鳞茎基部,最适培养基是:1/2MS+0.5mg/LNAA+0.8mg,LKT+3%蔗糖。用于生根的最佳培养基是:1/2MS+0.4mg/LIBA+3%蔗糖。最适培养温度为25℃.不同基质对组培苗移栽的成活率有一定影响,其中在珍珠岩上的移栽成活率为98%。  相似文献   

3.
‘欧美杨107’组培苗瓶外生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美杨107’是近年来重点推广的杨树品种之一,但其组培苗存在移栽成活率不高的问题。本试验研究了‘欧美杨107’组培苗的直接瓶外生根和瓶内复壮后瓶外生根两种生根方式,结果表明,两种方式蘸取IBA的最佳浓度分别为10mg·L-1和100mg·L-1,生根率分别达73.33%和81.67%,移栽成活率分别为62.5%和93.33%。进一步研究发现生根的过程中外源补加0.5mg·L-1IBA溶液能加速生根,使生根周期缩短2周左右。添加1/2MS营养液可促进生根苗茎的生长和根的伸长,有利于移栽成活。瓶内生根苗的生根率高达到95%,但是移栽难以成活,显微镜观察发现瓶外生根苗比瓶内生根苗的根毛发达,验证了瓶外生根苗的根吸收功能更好。该研究对促进‘欧美杨107’组培苗及其转基因苗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探讨了基质种类、光照强度、空气湿度和炼苗时间对移栽成活率的影响,旨在建立大花、重瓣型非洲紫罗兰组培苗稳定的移栽技术体系。结果表明:移栽基质最佳配比为泥炭土︰糠壳灰︰珍珠岩=1︰2︰1;适宜的光照强度为移栽后选用2层遮阴网,移栽成活率最高;空气湿度控制在70%~90%,组培苗生长旺盛;将组培苗在室外炼苗处理7d再进行移栽,成活率最高,达95%。  相似文献   

5.
多效唑和三唑酮对非洲菊微繁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养基中加入多效唑0.2,0.4,0.6mg/L,可使非洲菊组培苗健壮、矮化,提高增殖系数,促进继代后生根;在生根培养基中加入0.2~1.0mg/L多效唑,可增加生根量,促进根的增粗,提高移栽成活率。0.1mg/L三唑酮可降低植株高度,提高增殖率。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酿酒葡(Vitis vinifera)苗木繁殖速度及苗木品质,以‘赤霞珠’、‘西拉’、‘霞多丽’和‘美乐’4/p品种为试材,研究无菌外植体建立、启动培养、增殖培养和驯化移栽环节的关键技术,初步建立酿酒葡萄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以半木质化茎段为外植体接种成活率高,在培养基MS+IBA0.2mg·L-1+6.BA1.0mg·L-1+KT0.5mg·L-1上启动培养外植体单芽萌发率最高,以培养基1/2MS+IBA0.2mg·L-1+KT1.0mg·L-1增殖培养兼生根诱导,组培苗生长健壮,繁殖率高。增殖培养6代后,‘赤霞珠’、‘西拉’、‘霞多丽’和‘美乐’分别由12株葡萄苗扩繁为l383株、1095株、744株和100株。组培苗驯化培养3周后移栽至营养钵,4个品种成活率均在72%以上。此组培快繁体系基本适用于4个酿酒葡萄品种,可应用于科学研究及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7.
以单头亚菊茎段为外植体对其进行组织培养,MS为基本培养基,设置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对实验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筛选出合适的配方。启动培养基为Ms+0.5mg·L-16-BA+0.01mg·L-1NAA。继代培养基MS+O.75mg·L-1。6-BA+0.01mg·L。NAA,可获得较高的增殖率。不定根最适诱导培养基为1/2MS+O.15mg·L—IBA,生根率达87%以上,组培苗移栽成活率达98%。  相似文献   

8.
三倍体毛白杨组培快繁和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采用1年生三倍体毛白杨优质苗木单芽茎段,研究其组织培养技术和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组培苗增殖与生根同步进行,通用最佳培养基为:H NAA0.15mg/L,生根率80%~98%,年增殖次数8次,繁殖系数为5。蛭石粉 泥炭土(1:1)是三倍体毛白杨组培苗炼苗的最佳基质。通过组培苗生产、温棚炼苗和大田炼苗试验,研究出了包括接种培养阶段、移栽和苗圃管理阶段3个连续过程的三倍体毛白杨工厂化育苗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9.
影响喜树组织培养苗离体生根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有效的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组培苗生根系统,提高其移栽成活率及适应性,用不同生长素种类及浓度、不同蔗糖浓度及不同培养基对喜树组培苗不定根形成影响以及移栽初期根系发育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 1)生长素种类和浓度明显影响喜树组培苗不定根形成,在含有IBA0.5 mg.L-1培养基中取得了最佳生根效果,生根率达到了98%,外植体平均生根数为5.9条/株; 2)不同浓度蔗糖对喜树组培苗生根也有一定影响,在10~30 g.L-1范围内,随着蔗糖浓度增加,生根百分率和生根数量都有增加,蔗糖浓度达到30 g.L-1时,生根百分率为95%,外植体平均生根数为5.4条/株; 蔗糖浓度在40 g.L-1时,表现出对生根抑制作用; 3)在基本培养基对喜树组培苗生根影响研究中发现,MS培养基对根形成表现出一定抑制作用;1/2MS和WPM培养基均适合喜树组培苗生根; 4)根系发育正常的喜树组培苗移栽后成活率可达96%,但组培苗根系根毛系统发育较差。组培苗单位叶面积根尖数量显著低于对照实生苗,而且此参数与叶片气孔导度呈显著正相关。这种较差根系发育导致叶片气孔导度过低可能是组培苗叶片光合能力较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影响喜树组织培养苗离体生根的因素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建立有效的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组培苗生根系统,提高其移栽成活率及适应性,用不同生长素种类及浓度、不同蔗糖浓度及不同培养基对喜树组培苗不定根形成影响以及移栽初期根系发育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生长素种类和浓度明显影响喜树组培苗不定根形成,在含有IBA0.5 mg·L-1培养基中取得了最佳生根效果,生根率达到了98%,外植体平均生根数为5.9条/株;2)不同浓度蔗糖对喜树组培苗生根也有一定影响,在10~30 g·L-1范围内,随着蔗糖浓度增加,生根百分率和生根数量都有增加,蔗糖浓度达到30 g·L-1时,生根百分率为95%,外植体平均生根数为5.4条/株;蔗糖浓度在40 g·L-1时,表现出对生根抑制作用;3)在基本培养基对喜树组培苗生根影响研究中发现,MS培养基对根形成表现出一定抑制作用;1/2MS和WPM培养基均适合喜树组培苗生根;4)根系发育正常的喜树组培苗移栽后成活率可达96%,但组培苗根系根毛系统发育较差.组培苗单位叶面积根尖数量显著低于对照实生苗,而且此参数与叶片气孔导度呈显著正相关.这种较差根系发育导致叶片气孔导度过低可能是组培苗叶片光合能力较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山新杨组培苗生根移栽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炼苗,保湿,防污染等方面,研究出一种新型高效的山新杨组培苗生根移栽方法。首先,获取山新杨组培苗,将其用液体生根培养基在大试管中生根12~15 d;再放入无菌自来水中水培炼苗2 d;之后将幼苗移栽入土,上扣透明塑料水杯保湿,15 d后移去水杯;带土移栽到大田中。此法可使组培苗移栽成活率提高至98%以上,且本法经济简便,规模小,效率高,也适用于其它木本植株,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12.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蓝靛果组培苗在不同基质中的移栽成活率不同,L1-8和L3-2在细沙混合土中的成活率最高,分别达到100%,90%,L2-5和L4-2在苔藓混合土中的成活率最高,达到100%,98%;不同蓝靛果品种在不同基质上的生长状况也不同,其中,L1-8的最适基质是细沙混合土,L2-5和L4-2的最适基质是苔藓混合土,在最适基质上,组培苗的株高、叶面积、根数、鲜重等指标均优于或与其他处理,而L3-2在珍珠岩混合土、苔藓混合土和细沙混合土中的各项生长相差不大。综合表明,细沙混合土和苔藓混合土较适宜蓝靛果组培苗移栽。  相似文献   

13.
对印度改良辣木Moringa oleifera PKM2组培生根苗的培养时间及炼苗时间、移栽驯化时间、移栽基质等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组培苗移栽前生根培养15 d、炼苗4 d成活率最高,达90.67%;移栽驯化最佳时间为10月份;移栽驯化基质以水藓泥炭+珍珠岩(4∶1)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4.
黑山晋枣芽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以珍稀、优质黑山晋枣腋芽为外值体建立了原种无性繁殖系。继代繁殖培养基(mg/L):MS+BA0.1+IAA0.1和MS+BA0.1+IBA0.5,培养30d平均菌病3.0-3.3cm;芽繁殖系数3.3-3.5;生根培养基为MS+IAA1.0+IBA0.2及MS+IAA0.2+IBA0.2两种,生根率83.3%,培养40d平均具报菌病达4.99cm,一次成苗,简化程序,缩短成苗期。移栽成活率83.0%,获试管苗3000株以上,移栽成活营养钵苗200株左右。两年内一个简易、快速、实用组培育苗生产程序已经建成。  相似文献   

15.
尾巨桉种胚在改良H+2,4-D0.5mg/L+6-BA0.1mg/L+蔗糖3%培养基上诱导形成愈伤组织,每个愈伤组织块在改良H+6-BA1.0mg/L+NAA0.5mg/L+蔗糖5%培养基上分化形成芽点,经30d继代培养,产生有效苗30~50株。利用改良MS+6-BA0.4mg/L+NAA0.2mg/L+蔗糖3%培养基进行壮苗,改良MS+ABT0.6mg/L+IBA0.2mg,L+蔗糖1.5%培养基进行生根诱导.有效成苗率达95%以上。移栽成活率达98%.  相似文献   

16.
罗布麻种子很小,直播虽能成活,但在较干旱地区,大田保苗管理等方面有一定困难。根据实践经验,以育苗移栽比较方便,为移苗工作顺利进行,特设计一系列试验。1,实生苗移栽方法试验:用山东红麻鲁12做试验材料,处理分移栽时间(上,下午),带土不带土,带土处理又有(1)先栽苗,后灌水复土。(2)先灌水后栽苗。(3)先放苗再灌水覆,截8个处理组合。试验结果,上,下午移栽效果差别不大,上午比下午表现略好。幼苗移栽带土处理比不带土处理好,前者成活率为73%-90%,后者成活率为18%-25%。至于栽苗前先灌水还是栽后再灌水,二者差别不大。2,移栽时留根长度对成苗率的影响;用山东红麻鲁3为试验材料。移时带土,土方长宽各为10cm,厚度分别为2,3,4,5,6,8,10,15(对照)cm,土言厚度即为根长度。试验结果,根长3cm以上,栽后的成苗率都在75%以上;根长2cm,成苗率为47.1%。根据移后73d生长指标(株高,茎粗,叶片数,分枝数,主根长粗,生长势等项目)其中根长5cm以上处理间差异不十分悬殊。因此,移苗时带土厚度5-6cm即可。3,不同苗龄幼苗移栽试验:试验结果7-8对真叶时移栽,成活率,保苗率都在95%以上;5-6对真叶时移,成活率,保苗率在90%以上;3-4对真叶时移,后期(9月23日)成活率,保苗率为50%;1-2对真叶及子叶期移栽,后期(9月23日记载)成活率和保苗率都在30%以下。由此看出,红麻称多栽应在5对真叶,株高5cm以上是进行为宜。  相似文献   

17.
转抗盐基因八里庄杨组培苗快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转1-磷酸甘露醇糖醇脱氢酶基因的八里庄杨为试材,筛选出了快繁的一系列培养基。分化培养基MS+BA0.3mg.l^-1 IBA0.1mg.l^-1分化苗多,苗头密度高,叶色绿,并且可以节约对KT的使用。伸长培养基KT2.0mg.l^-1+NAA0.1mg.l^-1使苗子伸长现象明显,苗子长势壮,叶子肥大。生根培养基以MS+IBA0.2mg.l^-1为最佳,8天后开始生根,数量较多,生根后的试管苗生长粗壮,有利于移栽成活。以简化生根技术对杨树转化体进行生根试验,瓶外生根苗的移栽成活率明显比瓶内高,组培苗已成功移栽于大田中。  相似文献   

18.
芋茎尖离体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芋优良品种莱阳毛羊头进行茎尖培养和快速繁殖。试验表明,外植体表面灭菌的最佳方案是乙醇→新洁尔灭→剥幼叶→升汞。在较软的培养基中,茎尖大于0.6mm,成活率为90%以上。不定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MS+BA1(mg/L以下单位相同)+NAA0.2+Spm20,其分化率为100%。不定芽在MS+BA2+NAA0.1+Spm50的培养基中,可实现继代繁殖和诱导生根一步完成,月增殖系数达7.3,生根率88.3%。芋试管苗移栽于沙壤土基中,成活率为90%以上,且生长健壮,根系发达。  相似文献   

19.
李文兰  秦新民 《广西植物》2004,24(5):456-459
西瓜组培苗往往不易移栽成活,且生长差。通过砧木嫁接的方法,可提高苗的成活率并改善苗的生长状况。实验研究了接穗炼苗的天数、接穗叶片数、接口用不同外源激素处理与嫁接成活率的关系。条件优化后,嫁接后成活率可达85%,为西瓜优良品种的快速繁殖以及西瓜抗虫、抗病、品质改良等基因工程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扁桃优良砧木离体快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扁桃优良砧木“Hansen”侧芽进行离体快繁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取材时间不同,成活率差异明显,以春季芽即将萌动的3月下旬为最佳时间,在MS 6-BA1.0mg/L GA30.2mg/L培养基上诱导芽萌发,萌发率在75%以上;以MS 6-BAl.5mg/L IAA0.1mg/L进行芽的增殖培养效果最好;1/2MS IBA0.5mg/L诱导生根,并给以黑暗预处理可使生根率达85%以上,每株生根数量多,根系质量好;采用分步炼苗移栽,提高了小苗成活率,有利于小苗后期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