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银松 《四川动物》2007,26(2):301-301
在由其主编的《中国动物志》爬行纲第三卷蛇亚目一书于1998年出版8年之后,赵尔宓院士的又一新作《中国蛇类》于近期面世了。  相似文献   

2.
《搜神记》是中国古代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在中国文艺史上占有重要一席。书中保存了大批神话传说故事,成了中国民间文学和古代人民思想、心态的重要文献。书中载关于蛇的故事有《李寄斩蛇》、《邛都大蛇》、《灵蛇珠》等三则。《李寄斩蛇》情节扣人心弦,单纯中见突出,简约中益显隽永,读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艺术上也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3.
李环羽 《蛇志》2021,(1):F0003-F0003
2020年11月7日,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致伤专业委员会主委、北大人民医院王传林教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病毒预防控制所吕新军主任等国内著名专家一行5人,在广西蛇类研究会会长《蛇志》杂志主编、广西医科大学李其斌教授的陪同下,前往广西考察养蛇产业以及蛇伤防治情况。先后参观了南宁那马高密度无冬眠室内养蛇场、扶绥县宁香半生态养蛇场以及桂西蛇伤救治中心靖西县医院蛇伤救治点等单位,教授专家们对广西的养蛇产业成功转型以及蛇伤防治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井指导了下一步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莽山烙铁头蛇的养殖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远辉 《蛇志》2010,22(1):50-51
莽山烙铁头蛇分布范围狭窄,种群数量稀少,只在中国湘粤边界一带有分布,是中国特有的濒危蛇种。1994年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一级优先保护动物;1998年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极危等级的生物种;多次列入IUCN红色保护名录。开展对莽山烙铁头蛇的人工繁殖研究,扩大其种群数量,是保护好这一珍稀物种的唯一和关键的措施。我们从1994年起就开展了对莽山烙铁头蛇的人工繁殖和养殖研究,并成功繁殖100条莽山烙铁头幼蛇。在养殖莽山烙铁头蛇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食物链狭窄、繁殖率低下、种群内亲杀、疾病与寄生虫等几种因素,严重影响莽山烙铁头蛇的成活率,这些因素的存在严重威胁着这个种群的生存。  相似文献   

5.
《蛇志》2003,(1)
劳伯勋是暨南大学生物学系教授 ,曾兼任浙江省科普作协副秘书长 ,《科学 2 4小时》杂志主编 ,广东省蛇伤综合利用急救学会副会长 ,广东省科普作协副理事长 ,秦牧创作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蛇志》杂志编委 ,中国蛇协顾问及蛇类养殖与保护研究会副主任 ,中国蛇类养殖研究中心专家组主任等职务。  劳伯勋教授在蛇类养殖技术研究上有较多重大创新与发明 ,比如他创造出将仔蛇快速育为成蛇的新技术 ,完善工厂集约化蛇场的设计等。并著有《蛇类的养殖及利用》、《蛇养殖技术》、《有毒动物》(台湾版 )、《养蛇问答》、《花草杂谈》、《五步蛇》(…  相似文献   

6.
《蛇伤治疗》一书是由中国蛇协会长、江西鹰谭蛇伤防治研究所所长舒普荣副主任医师编著的,该书自1983年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先后印刷三次,共发行四万余册,很快被各地书店销售而无存书,由此可见,此书是深受广大读者尤其是县乡医务人员欢迎的。江西科技出版社为满足读者的需要,又于1990年三月再次出版第二版(修正本),国家卫生部副部长顾英奇为新版《蛇伤治疗》写了序言,他指出书中:“《中医对蛇伤分型  相似文献   

7.
《蛇志》2002,(4)
劳伯勋是暨南大学生物学系教授 ,曾兼任浙江省科普作协副秘书长 ,《科学 2 4小时》杂志主编 ,广东省蛇伤综合利用急救学会副会长 ,广东省科普作协副理事长 ,秦牧创作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蛇志》杂志编委 ,中国蛇协顾问及蛇类养殖与保护研究会副主任 ,中国蛇类养殖研究中心专家组主任等职务。  劳伯勋教授在蛇类养殖技术研究上有较多重大创新与发明 ,比如他创造出将仔蛇快速育为成蛇的新技术 ,完善工厂集约化蛇场的设计等。并著有《蛇类的养殖及利用》、《蛇养殖技术》、《有毒动物》 (台湾版 )、《养蛇问答》、《花草杂谈》、《五步蛇》…  相似文献   

8.
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十分密切。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蛇"字:"蛇,它或从虫。"本义指会摆尾游行之虫。更早的《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则道出了蛇的两面性:"蛇,元武之宿,虚危之星。"确实,每每提起蛇总让人又爱又怕。爱它,因为它有着优美的身形、玲珑的曲  相似文献   

9.
谈谈蛇的药用价值及临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冲雨 《蛇志》1995,7(3):26-27
谈谈蛇的药用价值及临床利用江西杭州市中医院邓冲雨用蛇入药来防治疾病早在西汉《神农本草经》一书中就有记载,书中云“蛇蜕,味咸平,主小儿百二十种惊,癫疾,寒热,肠痔,毒……唐代的张在所著的《朝野佥事》中记有用蛇来治麻风病的事实。明代《本草纲目》更加详细地...  相似文献   

10.
《蛇志》1989,(4)
由中国蛇协和辽宁电视台合拍的科教电视专题片《蛇》一、二、三集已经录制完毕,于1989年8月与广大电视观众见面。这部电视片围绕蛇这一主题,通过艺术的手段把这一东方美丽的小龙进行科学的评价和赞美,看了这部电视片,使人在得到美的享受之余又增长了关于蛇的科学知识,电视片含有蛇的院用价值、蛇的生活习性、液态黄金、蛇毒毒理、南国蛇园、吃蛇谈蛇、蛇毒治病、蛇伤防治等丰富多彩的内容。是医学、生物学等学科教学科研的一部很好的参考教材。  相似文献   

11.
中国蛇伤防治学术标准化的里程碑《中国毒蛇学》暨毒蛇咬伤诊断及标准述评中国蛇协蛇伤防治学组钟吉富,喻文球,罗学宏,李日初,周群中华民族是人类研究蛇、防治蛇害和开发利用蛇资源的先驱。蛇与人类自古以来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今世界,人们对蛇的寄望,已从神话转向科...  相似文献   

12.
李操  古小东  王鸿加 《四川动物》2003,22(3):149-150
蟒Pythonmolurus属蟒科蟒属 ,别名南蛇、蚺蛇、琴蛇、蟒蛇 ,是中国最大的蛇类 ,国家I级保护动物。资料记载四川省有蟒蛇分布的是明代曹学诠所著《蜀中广记》方物记·龟类 ,记载 :“瞿塘峡有大蛇 (蚺蛇 ) ,吞鹿”。该记载所说的“大蛇 (蚺蛇 )”是不是现在的“蚺蛇 (蟒蛇 )” ,我们今天无法考证 ;即使是现在的“蚺蛇 (蟒蛇 )” ,瞿塘峡现在也不属四川的行政范围。现代的记录四川省有蟒蛇分布最早的是青川县人民医院的刘德扬在《两栖爬行动物学报》1 986,5 (3 ) :1 98页“四川省青川县发现蟒蛇”上的报道 :“1 986年 5月 1 1日雷雨后的午后 ,…  相似文献   

13.
金蛇狂舞     
《金蛇狂舞》是中国音乐家聂耳创作的一首民族乐曲,它旋律昂扬、锣鼓铿锵,宛如一群金蛇热烈起舞,气氛欢腾。在毗邻中国的南亚地区,不少国家也有着上千年的舞蛇传统,身姿曼妙的蛇随着笛子发出的乐声翩翩起舞,给人以极大的美感。然而,蛇的美,却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蛇是一种神秘难测、令人  相似文献   

14.
本人以前是不会使用蛇油治疗水火烫伤的,通过学习1989年第三期《蛇志》刊登中国蛇协会长舒普荣《蛇类资源开发前景观》一文后,我提炼了蛇油五百克,并加入冰片少许,治愈了8名水火烫伤患者(其中烧伤脸部5名、烧伤手部1名、烫伤脚部2名).经临床应用,日外搽烫伤创面4~5次、则二至三天见效,一般一至二周治愈,治愈率达百分之百.群众问我是怎么知道此方的?我答:“《蛇志》就是我的  相似文献   

15.
《蛇志》1989,(4)
一、办班宗旨与目的“普及蛇伤防治知识,交流蛇伤防治经验、提高蛇医学术水平,为保障人民健康做出贡献。”这是卫生部顾英奇副部长为《蛇志》创刊的祝词,也是本函授班办班的目的与根本宗旨,遵照这一宗旨,本会自1984年以亲先后举办了六期蛇伤防治函授班,培训了一支蛇伤防治队伍,为部分农村山区建立蛇伤防治网点解除农民蛇伤疾苦作了一定的贡献。但我国南方多蛇,毒蛇伤人死亡致残率仍然较高。本会理事会根据会员的要求,经研究决定继续举办蛇伤防治函授班。二、教学内容及教材以舒普荣编著的《蛇伤治疗》一书为主要教材,并聘清有关专家教授撰写辅导教材:(1)《蛇类生态学》由江西医学院钟昌富教授撰写;(2)《蛇伤诊断与鉴别诊断》由安徽中医学院李云龙教授、江西鹰潭市人民医院朱珍菊主治医师撰  相似文献   

16.
《蛇志》1990,(4)
1989年蛇年到来之际,中国农村卫生协会蛇伤防治与蛇类资源医用研究会(简称中国蛇协)在南宁市创办了我国公开发行唯一的蛇协出版物——《蛇志》,围绕蛇伤的防治及蛇毒临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发表了大量的实用性文章,深受群众喜爱。  相似文献   

17.
本文第一作者与美国康乃尔大学Kraig Adler教授曾报道中国产红尾筒蛇是中国蛇类科的新纪录(参看《四川动物》杂志1989年2期26页)。该文所依据的是福建厦门与香港采到的标本。1989年10月4~14日,本文第一作者应邀到苏联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列宁格勒)访问期间,在该所查到一号红尾筒蛇Cylindrophis ruffus标本,其记录是1888年Herz采自中国海南岛,编号为7509。这是在中国记载的第四号红尾筒蛇标本,亦是中国海南省的新记录种(科与属亦为新纪录)。现依此标本描述如下。7509号,成年雌性。全长430mm,尾长10mm,尾长占全长的0.02。头小,吻较扁,眼小,瞳…  相似文献   

18.
《蛇志》2017,(2)
正2017年3月27日,由广西科学技术协会支持,广西蛇类研究会主办,中国蛇协养蛇专业委员会、《蛇志》杂志社、横县龙圣等有关养蛇场协办的全国蛇产业发展论坛暨蛇友经验交流会在广西横县国际大酒店成功召开,来自全国各地蛇类养殖及应用的专家、教授和专业技术人员186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大家欢聚一堂,充分交流各地经验,对我国蛇类养殖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充满信心和希望。  相似文献   

19.
蟒蛇亦称琴蛇、谷蛇、金钱豹、梅龙蛇、金花大蟒,为我国最大的一种蛇,国内所产的蟒科动物计有2属2种,即沙蟒(Eryx miliaris)和蟒蛇(Python molurus bivittatus)。据记载世界上的蟒科动物有20属72种。 我国古籍上有许多关于蟒蛇的记载。比较早的有《山海经·海内南经》(公元前403—221年)、《名医别录》(公元502—536)、《新修本草》(公元659年)、《西阳杂俎》(公元904年)、《王济手济》和《本草纲目》等。说明古人对蟒蛇的产地、形态、生活习性、药用等各方面都作过一些观察。  相似文献   

20.
蛇事琐谈     
提起蛇,我还真有些话可说。各种各样的蛇,大的,小的,有毒的,无毒的,性情凶猛的,胆小如鼠的,见过不少;这样那样的蛇事,包括蛇的传说,蛇的新闻,蛇的趣谈等等,听过许多。在我还未开蒙读书的时候,从奶奶嘴巴里听到的第一个故事,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少年时代,我读的第一本科普知识读物,就是孩子们都爱看的《蛇岛的秘密》。后来进了地质学校,为使自己适应就要从事的野外工作,我认真地阅读过专著《中国毒蛇》一书。从地质学校毕业后,在地质队一干就是九年,足迹遍布云贵高原和桂东南的山山岭岭,在长期的野外作业和生活中,我接触最多的野生动物也就是蛇。后来我到了文艺界,根据民间传说,与我的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