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赛加羚羊(Saiga tatarica)在我国原产地的引种驯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从国内数次引种饲养实践及国外动物园饲养情况分析,赛加羚羊人工饲养成活率较低的主要原因为应激综合症。今后如能解决捕捉、运输、饲养等一些重要环节中存在的问题,饲养成活率将会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2.
美洲斑潜蝇室内饲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进添  刘秀琼 《昆虫知识》1998,35(5):269-273
筛选了室内饲养美洲斑潜蝇的适宜寄主植物,进行了饲养密度及成虫补充营养糖的浓度试验。结果表明:初生菜豆PhaseolusvulgarisL.苗是室内饲养的适宜寄主植物,用该种植物饲养,幼虫饲养密度低于1头/cm2,则幼虫成活率大于90%,饲养密度提高,则幼虫成活率降低,每平方厘米初生叶饲养1头幼虫是适宜的饲养密度,成虫补充营养糖或蜜糖的浓度以8%为宜。  相似文献   

3.
一龄内扬子鳄的饲养和管理技术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扬子鳄幼鳄的饲养与管理技术进行了改进,经过1996-1998年计5000多条幼鳄的饲养实践,总结出新的饲养与管理技术,对提高幼鳄的成活具有极为显著的效果,8月龄成活率可达95%左右,14月龄成活率90%左右。  相似文献   

4.
人工饲养恒河猴、食蟹猴的繁殖性能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北京地区人工饲养恒河猴与食蟹猴的繁殖性能,为温带地区猕猴的人工饲养和繁殖方式提供借鉴。方法对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饲养的317只恒河猴繁殖群(30只雄猴,287只雌猴)和78只食蟹猴繁殖群(8只雄猴,70只雌猴)近两年的繁殖性状进行观察和统计分析。结果恒河猴母猴妊娠率、繁殖率和成活率分别为60.73%、54.45%和96.89%。食蟹猴母猴妊娠率、繁殖率和成活率分别为79.86%、56.12%和75.00%。结论食蟹猴和恒河猴可以成功的在温带地区饲养和繁殖,但人工饲养食蟹猴的妊娠率与产仔率较恒河猴高,而仔猴成活率则低于恒河猴。  相似文献   

5.
自然干燥对冬虫夏草寄主蝠蛾卵孵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在室内自然空气湿度下放置的时间长短对冬虫夏草(Cordyceps)寄主昆虫贡嘎蝠蛾Hepialus gonggaensis Fu et Huang卵孵化率的影响。卵早期的研究结果为:第1批、第2批和第3批卵于室内自然空气湿度下保存的时间达26,11和16h后再保湿都可以正常孵化并且孵化率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所孵化幼虫在饲养初期的成活率分别达62.0%,41.4%和43.4%,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卵中期干燥放置36h的孵化率为66.7%,所孵化幼虫在饲养初期的成活率为50.0%,孵化率和成活率都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卵晚期干燥放置24h的孵化率为70.0%,所孵化幼虫在饲养初期的成活率为49.0%,孵化率和成活率都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以上结果表明,经历一定时间的干燥不会对卵的正常孵化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尖吻蝮人工养殖灌喂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文彩 《蛇志》2012,24(3):277-279
目的探讨采用灌喂器人工灌喂尖吻蝮技术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湖南京湘源蛇类养殖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灌喂器人工灌喂尖吻蝮,观察记录随机抽取的30条尖吻蝮幼蛇及30条尖吻蝮成蛇在机器灌喂后每条幼蛇的体重数据,每3个月测量1次,观察12个月统计尖吻蝮的体重增长情况,并与常规灌喂方法饲养的尖吻蝮进行比较。结果灌喂器饲养的尖吻蝮幼蛇成活率为86.67%,平均体重达(482.39±40.19)g;灌喂器饲养的尖吻蝮成蛇成活率为96.67%,平均体重达(1346.13±117.51)g。而同期常规灌喂技术饲养的尖吻蝮幼蛇全部死亡,尖吻蝮成蛇成活率为76.67%,平均体重(878.56±82.39)g。结论人工灌喂器饲养的尖吻蝮幼蛇及成蛇的体重增长快速,成活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鱼苗气泡病无论在运输或饲养过程中部可能发生。现根据试验和观察,对夏花饲养阶段鱼苗气泡病的病因及其防治方法,谈谈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夏花的培育是养鱼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鱼苗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鱼种的供应。尤其在近几年来淡水养殖事业的飞跃发展,鱼苗供应越来越紧张的情况下,更应该从提高鱼苗成活率着手,解决鱼种的供应  相似文献   

8.
世界珍禽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其产地山西省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饲养已获得成功。但羽虱的寄生,对人工饲养褐马鸡幼体的成活率有很大影响。1987—1988年,我们先后对人工饲养的褐马鸡进行了体外寄生羽虱  相似文献   

9.
黄曲条跳甲室内饲养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饲养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Fabricius)的改进新方法,采用分隔式养虫笼饲养成虫和萝卜"凹"型孔饲养幼虫,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进行饲养,卵的成活率可达89.3%,1~3龄幼虫的存活率为65.0%~70.0%,蛹的存活率达80.0%,可以有效实现黄曲条跳甲的室内饲养。  相似文献   

10.
仔猪的成活率关系到生猪养殖户的成本和收入问题,因此,对于养殖户来讲仔猪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至关重要。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实际工作过程中的一些情况,对仔猪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针对斑翅果蝇(Spotted wing Drosophila,SWD,Drosophila suzukii Matsumura)常见寄主果实期较短,评估4种非寄主果实(香蕉、紫心火龙果、芒果、红提)对斑翅果蝇种群的适合度,筛选最佳饲养水果。[方法]测定了人工饲料饲养的斑翅果蝇对4种水果气味的选择反应及其产卵选择性,比较了分别用4种水果饲养的斑翅果蝇的生物学特性(产卵量、卵历期、孵化率、幼虫历期、化蛹率、蛹历期、羽化率、成活率、雌雄比)。[结果]斑翅果蝇对4种非寄主果实气味喜好为:香蕉芒果红提紫心火龙果,产卵选择喜好表现为:香蕉紫心火龙果芒果红提,且香蕉饲养的斑翅果蝇后代成活率最高,各虫态历期最低。[结论]在4种非寄主果实中,香蕉既能引诱斑翅果蝇,也能刺激其产卵,且后代成活率显著最高,宜作为长期饲料进行实验室种群扩增。  相似文献   

12.
张飞燕  古河祥 《四川动物》2005,24(3):412-413
暂养绿海龟稚龟是提高其成活率,保护其种群资源的有效途径。本文阐述了绿海龟稚龟的人工饲养与疾病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3.
赤链蛇,又称火赤链、红花蛇等,为无毒蛇。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江苏等地,生活于田间及村庄旁,捕食鱼、蛙、蟾蜍、蜥蜴等,行动敏捷。个体可达1.5m长,1000g重。人工饲养具有成本低、成活率高等优点。1饲养管理赤链蛇对温度、湿度、环境等的适应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4.
大瓶螺多级轮养放养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多级轮养工艺流程,以60天为一饲养周期,分螺苗、仔螺、中螺和成螺四级饲养,通过反复比较(净产量、出池规格、成活率)得出各级螺池饲养的适宜放养密度,螺苗级(15-25g)为3000-3500只/m^3;仔螺级1000-1250只/m^3;中螺级500-700只/m^3;成螺级150-250只/m^3。  相似文献   

15.
草蛉幼虫集体饲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蛉是多种粮棉害虫的天敌,近年来国内外都在设法繁殖利用。草蛉幼虫有自相残杀的习性,饲养繁殖比较困难。现在一般多采用单管饲养或分穴隔离饲养的方法,但由于手续麻烦或饲养工具比较复杂,饲料种类受到限制,不易在农村普及。为了简化饲养方法,提高成活率,有利于开展群众性的治虫运动,我们探索了用蚜虫和仓库害虫卵集体饲养草蛉幼虫的可能性。改进了一些饲养技术。经用大草蛉(Chrysopaseptempunctata Wesmacl)、丽草蛉(C.formosa Brauer)和中华草蛉(C.sinica Tjeder)三个蛉种,六个月,50次的饲养,结果比较满意。现将初步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有关棘胸蛙(Ranaspinosa)蝌蚪的饲养方法,邓春华(1987)、杨伟国(1990)分别作为扼要介绍,而对于提高蝌蚪成活率的研究尚无报道,本文将综合我们的试验方法、结果以及由此而得出的提高棘胸蛙蝌蚪成活率的方法。一、试验方法 (一)蝌蚪来源 1、野外捕捞各生长发育阶段的蝌蚪。 2、野外捕捞卵进行人工孵化获得的蝌蚪。  相似文献   

17.
草地贪夜蛾室内人工饲料群体饲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和评价草地贪夜蛾的人工饲料配方,为草地贪夜蛾室内批量养殖和生物学研究奠定基础。以自制夜蛾饲料为基础配方(配方Ⅰ),设定3种不同配方(配方Ⅱ,Ⅲ,Ⅳ)的人工饲料喂食草地贪夜蛾,在饲养条件为温度26℃±0.5℃、相对湿度65%±5%、光周期L∶D=16 h∶8 h的养虫室中进行批量饲养,以成活率、历期和各龄期虫体重量作为评价指标,确定草地贪夜蛾饲养的最佳饲料配方。配置的4种饲料中,配方Ⅲ(黄豆粉125 g,玉米粉225 g,酵母粉40 g,琼脂30 g,干酪素20 g,胆固醇0.6 g,肌醇0.1 g,山梨酸6 g,氯化胆碱3 g,复合维生素7 g,对羟基本甲酸甲酯7.5 g和蒸馏水1500 mL)饲养草地贪夜蛾成活率最高83.3%,历期最短27.8 d,单雌产卵量最多452粒。常用的夜蛾饲料经改进后配制的饲料均可作为室内草地贪夜蛾的饲养,其中以配方Ⅲ饲料最适宜。  相似文献   

18.
【目的】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是为害韭菜等蔬菜的重要害虫,规模化饲养提供大量虫源是其他研究工作得以开展的基础。本研究旨在解决目前韭菜迟眼蕈蚊饲养规模小、材料和劳动力成本高等问题。【方法】本实验室利用土豆、花生、大豆为食物进行了规模化饲养韭菜迟眼蕈蚊的研究,测定了取食上述饲料的韭菜迟眼蕈蚊的成活率、繁殖力、羽化节律和性比。【结果】取食土豆、花生、大豆等食物的韭菜迟眼蕈蚊的成活率和繁殖力与取食人工饲料和韭菜的无显著差异,卵到成虫的发育历期为20~23 d,雌雄性比为0.8︰1~1.2︰1。在规模化饲养过程中,土豆、花生、大豆等饲料有发霉长菌现象,经分子鉴定,主要种类为雅致放射毛霉、巴克斯毛霉、黄曲霉和赭曲霉,均为腐生菌,不影响韭菜迟眼蕈蚊的存活和繁殖。【结论】该技术省工省时,成本低,特别适合实验室种群的维持和大量试虫的饲养。  相似文献   

19.
韭菜迟眼蕈蚊简便人工饲养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以鲜净韭菜假茎为饲料,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为50~70%条件下,可正常累代饲养韭菜迟眼簟蚊幼虫及繁殖后代的方法。用该方法经14代累代饲养的韭菜迟眼簟蚊,各代幼虫成活率、幼虫历期、平均蛹重、羽化率、单雌产卵量及孵化率均无明显差异,证明了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大庆市庆华玻璃器皿厂工人兰海双通过提高蛇箱温度的方法,打破了蛇的冬眠习性,使南蛇北养首次获得成功。饲养5个月后,最大蛇的体长达58cm,体重245g,最小蛇的体长48cm,体重218g,且在饲养过程中,无蛇死亡,成活率达到100%。兰海双系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