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制备阿司匹林固体分散体肠溶微丸。方法:以Eudragit L(EL)作为载体,采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阿司匹林肠溶微丸。运用X射线衍射法,扫描电镜法等分析方法研究其晶体性质,并考察其体外释放性能。结果:阿司匹林以无定形分散于固体分散体肠溶微丸中,药物体外释放曲线在胃液中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在肠液中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结论:阿司匹林固体分散体肠溶微丸可以较好地在肠道吸收,从而减少对胃部的刺激。  相似文献   

2.
虫草素晶体在锦州制成蛹虫草是一种虫生真菌,虫草素是活性成分之一。虫草素对45种枯草杆菌中的43种有抑制作用,也有抗病毒和抗肿瘤作用。锦州医学院陈顺志副教授从培养蛹虫草的固体残渣中获得虫草素晶体,采用连续工艺流程分离纯化的虫草素,含量大于98%,单一峰...  相似文献   

3.
自1930 年人类才开始对木质素进行研究,1980 年美国人提出建议将木质素直接与柴油混合替代柴油,但都没有在技术上解决木质素颗粒作为柴油替代燃料时木质素在柴油中的稳定分散和输送问题.也即由于一直没有寻找到合适的分散剂或乳化剂,微细粒状木质素作为含氧易燃高能燃料过去一直不能用作为现代发动机的动力燃料.本项目利用木质素高分散性和流动性的特点,通过新的分散介质和乳化技术,使木质素微细颗粒可以与柴油均匀混合作为一种介于液体和固体之间的准液体燃料,部分地替代柴油.仅按照10% 替代比例,每年可以为我国节约柴油近千万吨;且与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相比较,木质素作为准液体燃料,不消耗粮食、不占用耕地、不需要国家财政补贴.与过去传统的试图将木质素液化后利用木质素作为交通运输燃料的技术方法完全不同,在世界科技界几十年来木质素液化生成交通运输燃料技术一直没有获得成功的背景下,本技术是直接利用固体颗粒状木质素经过新的分散乳化技术均匀分散于柴油中获得一种准液体燃料作为交通运输燃料.委托江苏大学江苏省生物柴油动力机械应用工程中心所进行的测试表明,含9.2%( 质量分数) 木质素准液体柴油燃料降低了柴油机排气温度约40℃,排烟状态无明显区别,混合油中的木质素25.2g 可替代14.3g 柴油,按等效热值计算,25.2g 木质素热值相当于16g 柴油的热值,说明木质素在测试使用条件下在柴油机汽缸内充分燃烧并替代柴油燃烧做功.另外,木质素具有玻璃转化温度,不同于其他生物质粉体或煤粉等没有玻璃转化温度的固体材料,在120 ~ 190℃以上温度时其是柔软的,所以对发动机的磨损作用与液体燃料应无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长江流域潜在蒸散量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1961-2011年长江流域116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象资料,应用Penman-Monteith法计算该流域的潜在蒸散量,在此基础上使用反距离加权(IDW)插值、M-K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分析和R/S趋势分析等方法对该流域潜在蒸散量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近51年来长江流域潜在蒸散量年际变化倾向率为-0.34 mm· a-1,空间分布上表现为由西向东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从潜在蒸散量的季节变化来看,除秋季增加趋势比较明显外,其他各季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减小趋势,总体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通过M-K突变检验和小波分析发现,全年潜在蒸散量的突变发生在1980年前后,年潜在蒸散量出现了准12年左右的第一主周期和准4年左右的第二主周期;R/S分析表明,除了降水量之外,其他气候因子与潜在蒸散量的变化都与过去保持持续的趋势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戴冠群 《昆虫学报》1974,(2):231-232
苏芸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的晶体是具有特异性的细胞内含物,也是该菌的一种特征。因此,晶体的存在与否,可考虑作为苏芸金杆菌类生物制剂的常规检验项目之一。早在1911年,Berliner首次从地中海粉螟中分离出这种细菌时,已报道有晶体的存在;随后,Mattes(1927)对此亦有记载。但是,关于晶体的染色特性以及其与昆虫致病的关系,只是在1953年Hanney的工作中,才为人们所注意。他发现苏芸金杆菌的晶体经过水解处理后,易为苯胺染料——结晶紫、碱性复红、维多利亚蓝以及姬姆萨染液所染色。另外,以苯胺黑作菌体负染色法,于暗视野中亦可观察晶体的存在。此后,1961年Smirnoff鉴于负染色法在苏芸金杆菌早期细胞内不易察出晶体的形成;用孔雀绿芽胞染色法也不能显著地区别晶体。因而,他改进了后一方法,用相差接物镜和暗视野  相似文献   

6.
苏芸金杆菌“7216”菌株在人工培养基上连续转接,会产生衰退现象。产晶体的苏芸金杆菌,衰退主要表现在晶体的变化上,严重者会使晶体消失。幸兴球等发现将6个菌株连续通过粘虫虫体转接后,晶体大小发生变化,并可使其最后失去产生晶体的能力。但从中却分离到  相似文献   

7.
朱广龙  马茵  韩蕾  霍张丽  魏学智 《生态学报》2014,34(22):6429-6439
晶体是植物体内产生的一种具有特殊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的代谢物,其分布广泛,已在500多种植物中发现有晶体的存在。晶体形态多样,有针晶、柱晶、棱晶、砂晶、簇晶等;类型丰富,有草酸钙晶体、钟乳体、硅质体、硫酸钙晶体及其它类型的晶体;功能特殊,具有钙调节、植物保护和防御、重金属解毒、离子平衡、缓解逆境胁迫及其它多种生物功能。晶体的形成涉及钙离子的体外吸收和体内转运,草酸的生物合成,以及钙离子和草酸的耦合过程;晶体的生长发育涉及液泡、晶异细胞的调控及与其它细胞结构的相互协作。对晶体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晶体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等温自由生长和强制性溶液生长的等电溶菌酶的晶体形态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些形态变化与溶液相的流动密切相关,指出生物晶体生长停止是由于生长晶体周围的溶质贫乏造成的;通过某些手段减薄或消除这一溶质贫乏区,就可以保证晶体的持续生长。本文的研究对改善大尺寸晶体的生长提供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9.
中子对机体的生物作用较强。由回旋加速器产生的中子引起的白内障比200千伏X线的相对生物效应高3-9倍。晶体对中子特别敏感,小剂量中子即可使晶体遭受损伤,形成白内障的潜伏期亦较短。随着中子在工、农、医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增多,近年来对中子性白内障的研究也越来越受重视。日本增田义哉在1953-1955年检查了520名原子弹受害生存者,发现有白内障者138名(26.6%)。上海张氏报告在16例中子源接触者的裂隙灯检查中,发现有晶体混浊者7人,占43.75%,白内障发生率为就业前的17倍。山东省医科所对129例中子测井人员(年龄17-48岁)及132例非放射性人员(年龄18-45岁)进行调查,发现从事中子工作人员晶体混浊发生  相似文献   

10.
邱耀英 《蛇志》1998,10(2):53-54
我院1996年4月开始,对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1],但术中发现超声乳化头进出前房会导致晶体虹膜隔较大的上下起伏,并易损伤角膜内皮细胞、虹膜,甚至引起后囊膜破裂。为解决这些问题,于同年10月起,在角膜缘外下方加前房灌...  相似文献   

11.
《生命的化学》2012,(2):203-I0004
新华网北京2011年10月3日电 2011年,美国科学家布鲁斯·巴特勒、卢森堡科学家朱尔斯·霍夫曼和加拿大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他们发现了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这使人们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认识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2.
采取大鼠晶体体外培养的方法,动态观察了在三硝基甲苯作用下,晶体中脂类过氧化、维生素C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改变,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发现随着三硝基甲苯作用时间的增加,晶体中脂类过氧化增高;维生素C含量呈下降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第1天升高,第5天下降。  相似文献   

13.
彭菲 《人类学学报》2012,31(2):207-208
国际著名综合性期刊杂志《Nature》2011年11月24日刊登了两篇关于欧洲最早现代人问题的研究文章。两篇文章均是对上世纪发现的人类化石及伴生的考古材料应用新技术手段和研究方法得出的新结论。本纳兹(S Benazzi,2011)等基于对1964年发现于意大利南部卡瓦罗(Grotta del  相似文献   

14.
布科等(Boucot et al.)1965年编写《Treatise on Invertebrate Paleontology》腕足动物石燕贝目这一章时,在准无窗贝超科只列有准无窗贝科。近年来,在中国陆续发现几个与Molongia相近,具有中隔板和隔板槽的无疹莱采贝类,都产于志留系,与另一部分从早泥盆世才开始出现,但缺失隔板槽的准无窗贝科,在演化和结构上确实存在明显差异。因而王钰等(1979)在讨  相似文献   

15.
用黄连幼叶切块,接种在含1.0~2.0mg/L 2,4-D和0.1mg/LKT的6.7-v固体培养基上,诱导形成愈伤组织。选择较松散的愈伤组织转入液体悬浮培养,获得游离细胞和细胞聚集体。通过平板培养和细胞株的筛选.选择小檗碱含量较高的细胞株。经35次转代培养后,进行固体、液体培养。收集悬浮培养细胞进行化学提取和分离,获得黄色晶体,经TLc、UV、IR、MS鉴定分析为小檗碱,与天然植物提取分离的小檗碱具有相同的生理活性。  相似文献   

16.
在新疆准葛尔盆地将军戈壁已发掘出一条完整的食肉龙化石,另一条大型蜥脚类恐龙已挖掘出一部分。科学家们十分肯定地认为,这条蜥脚类恐龙是亚洲乃至世界上发现的最大蜥脚类恐龙之一。同时,在准葛尔盆地五彩湾地区还发现了鸟脚类、兽  相似文献   

17.
<正>2010年12月~2011年3月,作者首次发现约有60只家八哥Acridotheres tristis在哈尔滨市松花江公路大桥江南引桥附近的绿地和树上集群活动,并取食市民投喂的谷物。推测其极有可能是市民随意放生的结果。2011年6月下旬作者在哈尔滨市松北区附近发现有家八哥飞行,在随后的观察中发现其在松北区松北大道附近的金属高压线电杆顶端频繁降落,并发现其在电杆顶端筑巢(图1)。经观察,有4只家八哥在电杆顶端附近停落,并多次发现有衔食回巢行为,由此判断其正在育雏(图2)。观察发现家八哥每次离巢时间为7~20min,在巢内逗留8min左右再次离巢。归巢时  相似文献   

18.
矿泉水水井取水管道内壁附着物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泉水水井因污染而在取水管道内壁形成大量的褐色粘液状粘泥 ,显微形态观察表明 ,典型样品中的粘泥主要为细菌污染大量繁殖形成的生物膜。样品经HCl处理后 ,其中黄褐色晶体、霉菌样丝状体消失 ,显示晶体和丝状体为金属沉积物 ;样品滴加亚铁氰化钾和HCl,出现普鲁士蓝沉淀 ,证明了样品中的金属沉积物是含铁物质 ,从而推断取水管内壁附着物主要为铁细菌大量繁殖 ,氧化铁、沉积铁而形成的生物膜。从生物膜中取样进行微生物分离培养 ,铁细菌检出阳性 ,固体培养物同样与亚铁氰化钾反应出现普鲁士蓝沉淀 ,且显微形态与样品中微  相似文献   

19.
用药物诱发大鼠先天性白内障动物模型,检测了晶体中18种游离氨基酸(FAA)含量,并与大鼠硒性和半乳糖性白内障晶体中FFA含量进行了比较,发现:仔一代和仔二代先天性白内障晶体中各FAA含量接近;先天性白内障晶体内,酪氨酸和羟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谷氨酸,甘氨酸等9种FAA明显低于硒性白内障(P<0.05);而酪氨酸高于半乳糖性白内障组,半胱氨酸等5种FAA含量均低于半乳糖性白内障组。同时还发现:硒性和半乳糖性白内障晶体内一些FAA变化与以往报道不同,这些现象提示先天性与后天性白内障病变过程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20.
耿越  王开发 《植物学报》1998,15(Z1):29-31
 论述了近十年来有关准晶体结构在生物组织中的研究和发现,对Kedves提出的生物聚合体准晶体结构和其三维构象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其研究方法,指出其结构存在之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