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管理好生物圈保护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的保护学家们,在探讨世界保护区有效管理中,提出了“生物圈保护区”这个新的概念和专门术语。3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它是保护区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对全球保护事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是实施生物圈保护区战略最为积极而有效的国家之一,至今不仅已有24个保护区加入了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而且还建设了自己的国家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拥有102个成员。它们都是我国保护区管理较有成效的佼佼者,但是也有许多不足之处,需待完善。一、生物圈保护区的基本概念与任务生物圈保护区最主要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生物圈保护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保护学家们在探讨世界保护区有效管理过程中,于1971年正式提出的一个崭新的概念和专门术语,并于1976年正式建立了第一批生物圈保护区,迄今已发展成为一个分布在94个国家,拥有411个成员的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我国现有21个保护区加入了这个网络,而且还建立了中国生  相似文献   

3.
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为提高自身素质,一直敦促各国积极开展对所属生物圈保护区的监督、评审,包括国家生物圈保护区行动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许多国家已经或正在进行这项工作。美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1993年11月,在科罗拉多的厄斯特斯国家公园(Estes Park)举办了一次研讨班,并制定了美国生物圈保护区战略规划(草案)。其提出的战略任务、奋斗目标、具体目的、行动方案等,为未来10年里美国生物圈保护区的整体计划绘制了一幅宏伟蓝图。美国生物圈保护区计划的任务是建立并支持一个能充分代表美国各种生物地理类型区的生物圈保护区网络,通过各种手段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经济利用及文化价值之间的持续平衡。规划草案提出了6大目标,每个目标又包含几个具体目的和行动方案。这6大目标为: 1.建立起美国生物圈保护区的政策体系及可供操作的框架; 2.形成代表美国生物地理多样性的生物圈保护区国家网络,并使之达到国际公认的生物圈  相似文献   

4.
郭峰 《生物学杂志》1996,13(3):45-45
自然保护区与生物圈保护区郭峰(甘肃省刘家峡水电四局中学,731600)自然保护区和生物圈保护区,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目前,我国和世界上一些国家都建立了许多自然保护区。澳大利亚建立的自然保护区达1000多个,。坦桑尼亚的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全国总...  相似文献   

5.
《人与生物圈》1996,3(3):34-4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自1976年建立以来,1984年在白俄罗斯明斯克召开了第一次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并制定了生物圈保护区行动计划。至1994年,该计划已经实施十年有余,在解决现实的环境与发展问题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然而,实践的发展使生物圈保护区的运作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及《生物多样性公约》颁布以后,一方面生物圈保护区的意义更加突出,另一方面一些新的问题有待认识和解决,其进一步发展需要更为清晰和合乎当今形势的思路和方向,在这一背景下,UNESCO于1995年3月在西班牙塞维利亚召开了第二次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大会讨论通过了两个重要文件,并已经UNESCO第二十八届会议和人与生物圈(MAB)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十三届大会审议和批准。下面是全文刊登的“塞维利亚大会”情况介绍和“UNESCO第二十八届会议实施决议”及其审议批准的两个纲领性文件(译文):Ⅰ.《塞维利亚生物圈保护区战略》;Ⅱ.《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法规框架》,以供广大读者了解和参考,特别是对生物圈保护区的管理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时间到了21世纪,经过了近40年的发展,人与生物圈计划在中国生根发芽了,越来越多的保护区加入到了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为了中国保护区的中坚力量。中国生物圈保护网络已经发展成连结国内外各种类型保护区的沟通桥梁,而中国的生态学事业也借助人与生物圈计划的东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该计划长盛不衰的秘密何在?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蒋高明研究员告诉我们到底是什么让其有如此的魅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锡林郭勒生物圈保护区与澳大利亚Bookmark生物圈保护区自1995年9月建立姊妹保护区以来,开展了一系列交流与合作活动。包括:中澳双方代表团互访交流、培训人员及合作研究等活动,特别是通过保护区之间的交流带动了地区间的合作与交流。1996年至1997年初中澳双方以保护区及地方政府官员组成的代表团的互访,达成了以下几方面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8.
1996年12月15日至21日在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举行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培训班暨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评估研讨会”。此次活动是由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共同主办,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承办的。来自全国自然保护区、科研单位、保护区管理部门、当地政府及旅游部门,以及来自蒙古的3名代表共计46名代表参加了此次培训与评估活动。  相似文献   

9.
由东亚自然保护研究、监测和培训中心,国际山地发展中心,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和四川九寨沟保护区共同发起的东亚和南亚保护区有效管理研讨会,于1996年8月27—31日在九寨沟保护区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来自中国、日本、蒙古、缅甸、尼泊尔、澳大利亚、芬兰、德国、新西兰和美国等10个国家约150人。  相似文献   

10.
引言     
人与生物圈计划自1971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以来,就把成功地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管理相协调,鼓励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促进地区的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作为主要的目的之一。经过20多年的实践证明,由人与生物圈计划提出建立的生物圈保护区是为实现这一目标的研究和实践活动的理想基地。  相似文献   

11.
人与生物圈计划青年科学家奖,由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设立于1989年。其目的是鼓励青年科学家利用MAB计划研究基地及生物圈保护区从事研究工作,并促进相互间的信息交流。该奖项设立9年来,一大批青年科学家得到资助,在人与生物圈计划的框架内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包括已确定的1997年获奖人员在内,共有  相似文献   

12.
1997年7月,我们参加了福建省首届武夷山GEF项目自然保护夏令营。武夷山是国家重点保护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她列入MAB计划,定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在赴保护区的火车上我知道了保护区设有旅游公司,觉得这似乎与自然保护有矛盾。在以后的活动中就留神,看到与自然保护不  相似文献   

13.
生物圈保护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研究计划国际保护学家们在探讨世界保护区有效管理的过程中正式提出来的。还在1986年,笔者就根据1983年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召开的第一届国际生物圈保护区会议讨论的结果,对生物圈保护区的基本概念作过介绍和评论(王献溥,1986)。事隔10年之后,第二届国际生物圈保护区会议在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市召开,会议总结了第一届会议以来实施生物圈保护区行动计划的经验(di Castri et al,1977;UNESCO,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锡林勒草原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第一个以资源管理为主的具有综合功能的温带草原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5年8月5日,1987年9月7日被批准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人与生物圈计划的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保护区总面积10786km~2,其目的是保护草原生态系统和温带草原自然景观,是为保护温带半干旱气候条件下草原区的物种资源,维持遗传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人与生物圈》1998,(1):3-5
1997年9月16日至22日,“第三次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大会暨武夷山生物圈保护区评估会”在武夷山市石开。来自全国26个自然保护区及有关主管部门、科研院所、新闻单位、当地政府及社区共6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以“社区参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为主题,对武夷山生物圈保护区进行了考察和研讨评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是自然保护区普遍面临的一大问题。当地社区参与保护区管理将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对于各级管理者和决策者来说这是一项新的课题。代表们从实施参与管理的目标(为什么要实行社区参与管理?)、参与管理的主体(谁来参与?)、参与管理的内容(管理什么?)、管理机制(如何动作?)、管理方式(采取什么组织形式与制度?)等不同角度对武夷山生物圈保护区进行了考察,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并做出如下评估意见。  相似文献   

16.
锡林郭勒——寻访两栖爬行动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典型草原自然保护区,锡林郭勒生物圈保护区始建于1985年,1987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的生物圈保护网络。保护区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境内,占地1万多平方公里。锡林河南北向蜿蜒于  相似文献   

17.
引言自然保护区是对生物多样性加以保护、研究和持续利用的关键区域。中国生物物种资源丰富,已建立自然保护区700多处,在实施“联合国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国内和国际的联合行动。为积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联合行动,1993年4月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决定在中国建立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做出这一决定的考虑是: ——人与生物圈计划在中国是十分有影响的国际渠道,这一计划所提出的生物圈保护区的  相似文献   

18.
编辑按     
本期《中国生物圈保护区》出版之际,正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届生物圈保护区大会闭幕之时,我们希望通过对这次大会的报道和对有关文件的介绍,能够使工作在自然保护第一线的同志们及时了解目前国际生物圈保护区事业发展的现状,以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从而在制定本保护区近期和长远规划中,加快与国际计划的接轨过程,以推动中国生物圈保护区事业的发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组织的“实施‘生物圈保护区塞维利亚纲要’研讨会”于1997年7月21日至25日在长白山生物圈保护区召开。46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其中包括已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12个生物圈保护区及正在申请纳入  相似文献   

20.
广西猫儿山     
《人与生物圈》2011,(3):110-111
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9年开始启动申报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工作,申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提名表在2011年2月16—18日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顾问委员会上获得初步通过,正式通知将于2011年6月28—7月1日在德国举办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第23届国际协调理事会(MAB-ICC)上公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