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提高是水稻研究的中心问题。水稻产量主要取决于单株穗数、每穗粒数和粒重;粒重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产量性状,由粒长、粒宽和粒厚所决定。影响粒重和粒形的基因多为数量性状基因,精细定位并克隆到的较少。本研究中,我们克隆到一个影响粒形的基因SL,超表达(SL-OE)转基因植株表现出粒长增加、粒宽减小、叶宽减小的表型;同时,SL-RNAi的转基因植株呈现出粒长缩短、叶宽增加的表型。颖壳表面细胞在超表达转基因植株中伸长,而在RNAi转基因植株中缩短。叶片横向细胞数目在转基因植株中发生变化,推测乩基因可能与细胞分裂相关。SL-OE转基因植株中G嗽因被明显上调,说明盟基因可能通过调节GW2的表达对水稻粒宽造成影响。另外,观基因影响稻米的品质。  相似文献   

2.
《日经生物技术》1999年4月12日第12页报道:岩手县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和岩手县农业研究中心、叶大学小组在高表达水稻抗菌蛋白的基础上,成功地获得抗水稻重要病害之一稻瘟病的抗性水稻。导入的是从水稻悬浮培养细胞中克隆的タウマチン样抗菌蛋白—米胶蛋白(ォリゼマチン)基因。是该小组独自克隆的基因。用导入基因的水稻当代的叶片,进行稻瘟病菌孢子的接种试验,获得抗性病斑,几乎没有患病性的个体。详细情况于4月4日在宇都宫市召开的日本育种学会上发表。目前该小组把米胶蛋白基因导入烟草获得了灰色霉病抗性。即使用水稻过…  相似文献   

3.
小李:老王,好久不见了,我正要找你哩! 老王:呵!是小李呀。你找我有事吗?我们边走边谈吧! 小李:老王,我们在全县农业科技经验交流会上的谈话还没结束,我是来找你取经的。去年我们队种的双季晚稻,初期长势很好,都说粮食上《纲要》不成问题。但就到了抽穗的时候,我到田里一看,许多稻穗变白了,用手一搓,都是空壳子,大家看到真心痛呀!我们把白穗的稻秆拔起来剥开,看到里面有一条黄绿色的小虫,这是一种什么虫呀?  相似文献   

4.
谈水稻育秧     
秧田期是水稻营养器官建成的基本阶段,移植本田后分蘗的快慢、出叶速度、新叶面积等都与秧苗的健壮程度有很大关系。后期的穗粒形成是在前期营养生长的基础上开始的,当然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下面两个检定性试验的资料,可以作为部分说明:  相似文献   

5.
水稻根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稻(Oryza sativa)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在保障国家持续的粮食供给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根系作为水稻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器官, 间接地决定着水稻地上部产量、品质、抗逆及广适性等诸多农艺性状的表现。近年来, 随着水稻根系法的不断改进和图位克隆技术的完善及广泛应用, 水稻根系研究也取得了较大进展, 并已成功定位、分离、克隆了一些控制水稻根系的相关基因。该文从水稻根系法、相关性、基因定位、克隆及功能解析等层面综述了国内外水稻根系的研究进展, 并阐述了水稻根系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农业的产生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其影响早已超越了农业领域本身。它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促进了古代文明的兴起,使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大大加快。  相似文献   

7.
水稻基因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由于它是基因组最小的单子叶植物,其再生转化系统已建立,且具有高密度的连锁图而成为谷类作物等单子叶植物发育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及基因组研究的模式植物。日本、中国(包括台湾省)、韩国均已制定了水稻基因组研究计划(RiceGenomeResea  相似文献   

8.
江苏太兴县,原来大部为旱作地区,近年来由于水稻面积逐渐扩大,在去年发现有玉米螟为害水稻,而造成枯心苗或白穗的。据调查,太兴镇附近水稻的被害率达2%左右。黄桥周围严重的竟达30—40%。 今年我在太兴公社检查三化螟越冬情况时,也发现有玉米螟在稻根中越冬的,其比例低的2.24%,高的则达11.62%。 从以上情况看,玉米螟为害水稻是新问题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笔者从事水稻纹枯病研究工作,每3~5天即在稻田调查。1996年8月中下旬发现有虫暴露在水稻植株上为害,经鉴定确认为棉铃虫He伽ovefpaa七Wigero--xxx-xxuo。此类报道未见,故简报如下。(l)水稻品种为粳稻(武有粳3号);(2)调查稻田距棉田200~500m;(3)稻田中棉铃虫幼虫l~6龄均有;M幼虫均在稻株顶叶或穗部,水稻未抽穗时,幼虫啮食嫩叶叶肉,少数食成缺刻,抽穗后,幼虫多数爬至穗部咬食灌浆、乳熟稳粒;(5)千株有虫0~5头不等。1996年本市四代棉铃虫在棉田落卵量为1556粒/百株,属特大发生。笔者分析认为稻田中棉铃…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水稻     
水稻在我国国民经济上的地位水稻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全国稻米产额占粮食总产额的比重最大。据战前估计,我国产稻数量为103,884,647,000市斤,其中粳稻和籼稻约占90%,糯稻约占10%,这由於籼米和粳米充作粮食,需要量多:而糯米供酿酒制糕饼,需要量少。每亩产量,粳籼稻平均为307市斤,糯稻为274市斤。单位面积产量,是相当低的。由於反动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我国每年所产稻米,一年此一年减少,不但不能自给自足,还需要大量外米的输入。  相似文献   

11.
水稻蛋白质组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目前水稻基因组精细图谱已得到全面解析,运用以双向电泳和质谱分析为主的蛋白质组技术平台对水稻各种组织器官进行蛋白质组学研究也取得了诸多进展,对水稻蛋白质组研究背景,技术路线及取得的进展进行了介绍,并对水稻蛋白质组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转基因抗虫水稻对水稻害虫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本文应用吸虫器法与剥查法,研究了转Cry1Ac +SCK基因水稻及其杂交后代对水稻害虫群落的影响。结果显示:转Cry1Ac+SCK基因水稻MSA与MSB对稻纵卷叶螟具有极强的抗性,转Cry1Ac+SCK基因稻的杂交后代21S/MSB与Ⅱ32A/MSB都获得了对稻纵卷叶螟的高抗性。虽然MSA、MSB、21S/MSB与Ⅱ32A/MSB对水稻害虫的物种丰富度、个体数量、多样性与均匀度时间动态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生长全期的调查结果显示,与对应的对照比较,它们对水稻害虫群落的这些参数均无显著影响,且转基因水稻田与各自对照田在害虫与主要害虫物种组成上具有较高的相似性。靶标害虫种群数量的降低,并未对水稻害虫群落的组成与结构产生明显的影响,也没有引起优势种成分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水稻基因图     
水稻基因组计划要完成4张图:遗传图、物理图、序列图以及转录图,它们是进行基因定位与基因克隆的重要工具。水稻是模式植物,其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丰富的遗传资源和多个基因组研究数据库,极大地推动和加速了水稻基因图的绘制。对基因图绘制的原理及在水稻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水稻的开花     
白露节后,我校水稻栽培课外活动小组,在10天时间内,着重观察了水稻的开花习性,在这10天当中,是江西宜春晚稻开花的盛期。我们观察到稻花的构造,在每一小枝梗上,生有小穗,其上有一花,花有外稃(较大)和内稃,内外稃下面有2个护頴,内外稃的内面有雄蕊6个(靠外稃3个,靠内稃3个),雌蕊一个立于中央,其下部有2片浆片。内外稃在未成熟时为绿色,雄蕊淡黄色,雌蕊淡绿色,浆片白色,柱头是羽状二裂,外稃顶端有生芒的,也有不生芒的,内外稃外面都有短刺(图1)。  相似文献   

15.
《生物学通报》2006,41(4):48-48
在2005年国家主推的19个籼型超级杂交稻中有9个印水型杂交水稻,这种水稻连续创造了世界水稻最高产量纪录, 1/15hm2产达到了1 231.17 kg。印水型杂交水稻由中国水稻研究所主持完成,其育成和推广,从制种产量、杂种产量和米质等方面把我国杂交水稻的生产水平总体提高到一个新台阶,开创了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新时代,米质主要指标达到国际3-2级;制种产量创造并保持了我国和世界制种最高产量纪录,达到每1/15hm2440 kg;制种成本降低50%以上。从1998年至2004年,全国累计推广印水型杂交水稻24万hm2以上,增产稻谷64亿kg,创造经济效益 95亿元。该所“印水型水稻不育胞质的发掘及应用”项目荣获了200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16.
北海道绿色生物技术研究所与北海道大学共同宣布,使导入水稻萎缩病病毒外壳蛋白的水稻再生成个体获得成功,现在正在鉴定病毒抗性。因此该研究所确立了水稻的基因操作技术,将来准备应用于该研究所瞄准的耐冷性水稻开发等。该研究所在这周(5月26日~28日)在盛冈市召开的日本植物病理学会上发表了这项研究的详细报告。京都大学农学部教授古泽严男等小组也与住友化学公司一起育成了重组了水稻  相似文献   

17.
水稻涝害生理及其与水稻生产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概述了水稻涝害生理、影响水稻涝害的因素以及涝害与水稻生产的关系,提出了减轻涝害的途径与灾后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8.
水稻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蛋白质组是一个基因组所表达蛋白质的总称,研究内容包括蛋白质基本氨基酸序列的鉴定到相关性状、修饰、功能及不同类型蛋白分子相互作用等等。本文简要介绍了蛋白质组学的产生背景,以及主要研究技术包括双向电泳(2D-PAGE)质谱、蛋白质芯片、酵母双杂交,并重点介绍了近期水稻蛋白质组学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水稻转座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转座子是植物基因组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研究植物基因组进化等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水稻全基因组测序计划的开展和完成, 水稻转座子研究取得了极大进展, 目前已经在水稻基因组中发现了几乎所有类型的转座子, 约占水稻基因组的35%。在正常情况下, 大多数水稻转座子不具有转座活性, 但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如组织培养或辐射等), 水稻基因组中沉默的转座子可以被激活, 从而可能导致插入突变并影响基因的表达。在水稻中已鉴定出6个有活性的转座子, 其中Tos17已被应用到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中。转座子序列的新的分子标记转座子展示(transposon display, TD)现已被开发, 并在水稻遗传作图和遗传分化研究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20.
水稻转座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转座子是植物基因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究植物基因组进化等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水稻全基因组测序计划的开展和完成,水稻转座子研究取得了极大进展,目前已经在水稻基因组中发现了几乎所有类型的转座子,约占水稻基因组的35%。在正常情况下,大多数水稻转座子不具有转座活性,但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如组织培养或辐射等),水稻基因组中沉默的转座子可以被激活,从而可能导致插入突变并影响基因的表达。在水稻中已鉴定出6个有活性的转座子,其中Tos17已被应用到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中。转座子序列的新的分子标记转座子展示(transposon display,TD)现已被开发,并在水稻遗传作图和遗传分化研究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