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道几种寄生于蛙及蟾蜍的复殖吸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言 两栖类动物,特别是无尾两栖类,由于能适应陆地和水域的不同生存条件,加以生活环境的多变,使其感染寄生虫可能性的幅度亦相应扩大。国外从事研究两栖类寄生虫,尤其是吸虫类的学者甚多。过去国内对两栖类的复殖吸虫研究不多,仅有熊大仕(1934)、吴光(1937)、李来荣(1937、1938)、金大雄(1940、1941)、陈心陶(1944、1948)、江静波(1951)、唐崇惕等(1959)、森川义金(1938)、小黑善雄(1940)、Yamaguti et Mitunaga(1943)及Wallace(1936)等曾有过报道,共记载有吸虫29种,包括5个未定名种,分隶于8科、14属。 1963年3—4月间,解剖金线蛙Rana plancyi Lataste 49只(产自济南)、黑龙江林蛙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内对两栖类染色体核型的研究发 展较快,特别是对蛙属(Rana)动物的研究较 多[1-5]相似文献   

3.
中国林蛙与中华蟾蜍蝌蚪颅骨形态的系统进化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无尾两栖动物系统进化的研究,主要是基于经典的形态学、现代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无尾两栖动物蝌蚪的进化与成体的进化可能是两个独立的过程,所以无尾两栖类蝌蚪形态及发育特征也可以作为研究系统进化的重要指征。本文对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及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变态前蝌蚪的软骨性颅骨及鳃部骨骼进行形态学描述,基于幼体形态特征,进行系统建树。建树结果支持Orton将无尾两栖类蝌蚪划分为4种类型,认为最原始的类群为Ⅲ型蝌蚪,与Tihen的观点一致。新蛙亚目的中国林蛙和中华蟾蜍蝌蚪属Ⅳ型,是最进化的类群。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利用pET22b(+)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一种在两栖类蛙(Rana pipiens)卵细胞内存在的核糖核酸酶—Onconase。通过包涵体复性、蛋白纯化等程序最终获得与天然蛋白活性相似的重组蛋白,并检测Onconase 对源于皮肤T 细胞淋巴瘤的Hut-78肿瘤细胞的毒性(IC_(50)=0.5μmol/L),证明Onconase 用于抗淋巴瘤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诸暨板栗林两栖类的食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两牺类食性的分析研究,柳支英(1932),郭汉身、张继秀(1966)曾有报告。但在果园,尤其坚果林的两栖类食性尚未见系统研究。作者于1978年在诸暨板栗林调查黑翅土白蚁巢外天敌时,进行了两栖类及其食性调查。旨在了解两栖类与害虫的关系,探讨特种林中两栖类的食性和保护措施。研究方法浙江省诸暨县位于北纬30°00′,东经120°28′。以省板栗林基地(县林种站小溪寺林区)为调查点。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许多净水池塘,为两栖类提供适宜的生境。5~6月,每天将采集的标本称重、测量、检查胃内容物,统计空胃与实胃数,食物的种类与数量,计算有…  相似文献   

6.
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类动物道路致死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旅游道路交通导致的两栖类致死效应,于2007~2014年在环绕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环长白山旅游公路(环区公路)、头道环区公路以及白山公路分别选取1条样线,采用直接计数法统计了交通致死的两栖类种类、数量,以及致死个体处于交通路段的位置,共统计257次,累计调查样带总长2 441 km。道路致死两栖类种类有5种,累计致死个体数为7 910只,平均致死率为3.34只/km。最容易致死的两栖类动物是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东方铃蟾(Bombina orientalis)、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这3种动物占到致死总数的96.36%;经Moses Test检验,白山公路的致死率、头道公路的致死率及环区公路致死率均与对照土路致死率差异显著(白山公路:n=67,P=0.000;头道公路:n=76,P=0.000;环区公路:n=164,P=0.000)。白山公路与头道公路两栖类致死率差异显著(n=93,P=0.010),白山公路与环区公路的两栖类道路致死率差异显著(n=181,P=0.000);头道公路与环区公路的两栖类道路致死率差异显著(n=190,P=0.000)。两栖类道路致死高峰期在8月份,其次较集中出现在4~6月的繁殖期。从公路年度致死变化来看,2007~2014年期间除了中国林蛙和中华蟾蜍致死率呈小幅波动外,其他种类致死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只有日本树蟾(Hyla japonica)年度致死率差异显著(Kruskal Wallis Test:χ2=18.031,df=7,P=0.012);不同月份中华蟾蜍(Pearson:R=0.939,n=7,P=0.002)、中国林蛙(Pearson:R=0.912,n=7,P=0.004)、日本树蟾(Pearson:R=0.904,n=7,P=0.005)致死率与交通量显著相关。本研究认为,两栖类的道路致死率与两栖类种群大小、种群密度、生活史及交通量等都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山西榆社一蛙化石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本文内所记述的材料系1955—1956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野外队在山西武乡榆社一带进行古脊椎动物化石调查发掘时采集的,在同层位中还有大量的鱼化石,已由刘宪亭、苏德造研究。这部分两栖类化石保存得相当完整,经笔者观察系属于蛙属(Rana)一新种,这不但代表蛙化石在山西省的初次发现,而在地史分布上也很有意义,故记述于此。本文在完成过程中,承刘宪亭先生给予多方面的指导;成都医学院刘承钊教授惠赠有  相似文献   

8.
泽蛙雌核生殖单倍体产生过程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汉波等(1965)在福建无尾两栖类的杂交实验中发现,泽蛙(Rana limnochris Boie)♀×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ctus Schneider)♂可以产生泽蛙雌核单倍体,但是这种组合的“杂交”如何产生单倍体,在细胞学方面未深入研究。为了进一步了解其发育机理,本文主要从细胞学的角度探讨黑眶蟾蜍精子诱发泽蛙卵进行雌核生殖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黑斑蛙胃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的冰冻蚀刻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冻蚀刻技术能使细胞连接立体地显示出来,比用超薄切片技术或镧渗透法获得的结果更容易分析,而且更接近于生活状态,所以被广泛地用于研究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细胞膜和细胞间的连接装置。动物多细胞间保持一定的连接关系,细胞连接在维持机体的正常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胃上皮细胞排列紧密,连接装置特别丰富,因此是研究紧密连接几何形状较好的材料。本文初步报道黑斑蛙胃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的形态结构。材料和方法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采自成都平原。取样按常法进行。实验前,用两栖类生理盐水将组织条洗1至2次后,置于30%的甘油两栖类生…  相似文献   

10.
前言文献中累积的关于移植两栖类胚胎组织到幼体或成体的实验研究,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一方面,关于瘤肿形成的问题,自从 Cohnheim 1877年提出了瘤肿形成的胚胎学说以后,很早就有人将弄碎的胚胎组织注射到成体。Belogolowy(1918)将两栖类  相似文献   

11.
山溪鲵卵巢滤泡细胞的显微与超微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两栖类卵巢滤泡细胞的研究已有一些报道。Thornton等 ( 1973)用电镜观察比较了蟾蜍 (Bufobufo)的成熟滤泡细胞和排卵后滤泡细胞 ,认为两栖类没有膜细胞和颗粒细胞的分化。Dumont等 ( 1978)较为系统地观察并描述了光滑爪蟾 (Xenopuslaevis)卵泡壁的超微结构。Kwon等( 1994)对黑斑蛙 (Rananigromaculata)卵巢组织细胞的离体培养研究表明 ,其类固醇激素的生成是在卵泡壁上完成的 ,并提出了两栖类卵泡类固醇生成的两类细胞模型。但目前有关有尾两栖类滤泡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仍少见…  相似文献   

12.
全球范围内两栖类的种类和数量急剧下降,栖息地面积减少和质量下降为重要原因之一.修复和重建两栖类栖息地是恢复两栖类种类和数量的重要手段.在城市化进程中,构建适宜的两栖类栖息地对两栖类的保护尤为关键.本研究选取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的鲁汇苗木基地,于2014年5月-2016年9月开展两栖类栖息地的构建技术及效果评估研究.针对上海市常见的5种两栖类的生境需求,经过地形地貌改造、水系沟通调整和植被恢复等生态工程措施,构建了19 hm2两栖类栖息地.为评估两栖类栖息地的保护效果,采取样线法,选取5条100 m×5 m的调查样线,于多数两栖类的繁殖期(5-6月)和非繁殖期(8-9月)各调查1次,对比分析改造前(2014年)和改造后(2016年)两栖类的种类和数量.调查发现,改造前的繁殖期记录到两栖类4种,密度为(164.0±63.7) ind·hm-2;非繁殖期4种,密度为(160.0±29.7) ind·hm-2;改造后的繁殖期5种,密度为(560.0±159.3) ind·hm-2;非繁殖期5种,密度为(628.0±186.2) ind·hm-2.结果表明,通过构建适宜的两栖类栖息地,能够显著增加两栖类的种类和数量,具有较好的两栖类保护效果.本研究提出的两栖类栖息地的构建技术,为受损的两栖类栖息地的生态修复和重建以及城市林绿地的优化改造提供了参考案例.  相似文献   

13.
动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性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关于有尾两栖类的雌雄性的周期变化的研究在国外曾有Champy(1913),Aron(1924)和Joly(1960)作过报导,而我国还付阙如。因此我们从1963年3月开始到1964年2月为止,连续一年做了关于东方蝾螈(Cynopsorientalis David)生殖腺的周期性变化的观察。观察包括外形与内部结构两部分。  相似文献   

14.
南昌近郊蟾蜍产卵习性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栖类卵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前有很多学者进行过研究,如 Lillie & Knowlton(1897)、Morgan(1905)、Krogh Angust(1914)、Croziet(1925)、Mitchell W.H.Jr.(1929)、Needham(1931)、Meyer Atlas(1935)、Ruth Merwin(1945),以及朱洗和王幽兰(1958)等。但是,所有这些工作都是只研究温度单因子对两栖类卵球发育的影啊;并在实验室人工条件下进行的。对于在自然界多种因子影响下,两栖类产卵习性的调查,只有  相似文献   

15.
蓝尾蝾螈早期发育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关于有尾两栖类胚胎发育的研究,国外曾有过斑点钝口螈(Ambystoma maculatum)、红腹蝾螈(Triturus pyrrhogastre)和其他一些种类的胚胎发育资料。1960年以来,蔡堡、耿家举、曲韻芳等先后对国产种东方蝾螈(C. orientalis)的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作了报道。其中,蔡堡教授的专著是研究得比较系统而详细的。但是,迄今这方面的资料仍然很少。  相似文献   

16.
黑斑蛙和中华大蟾蜍精子的超显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莫慧英 《动物学研究》1985,6(4):381-390
过去,在精子的超显微结构方面的研究虽然已积累了很多资料,但在无尾的两栖类,蛙和蟾蜍方面的研究却不多。施履吉等(1981)结合他们的生化工作,曾用液面铺片法研究了这两种两栖类染色质在超显微结构方面的异同。发现黑斑蛙的精子染色质保留了体细胞染色质的核小体的结构,而在蟾蜍染色质中则无核小体结构,取而代之的则为由精蛋白和DNA组成的纤维状结构。然而在原位的情况下,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和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asiaticus)的染色质呈何形态尚需做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一.主要科学内容本章是继鱼纲之后,通过青蛙的形态构造和生殖发育过程研究两栖类的特征,并有系统地研究两栖类的起源和分类。本章共分五节,包括导言可分四个主要内容:(1) 导言主要是通过蛙为例指出两栖类的基本特征,即“幼体有鳃生活在水中;成体有肺,可以生活在水中或陆上”。以及两栖类跟人生的关系,是为全章中心科学内容。(2)包括前三节:即青蛙的形态和生  相似文献   

18.
脊椎动物的皮肤呼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对动物的呼吸生理学进行的研究表明,许多脊椎动物的皮肤在调节气体交换方面起着一定的作用。 (一)皮肤呼吸的一般情况两栖动物是人们最熟悉的利用皮肤呼吸的动物,有尾类皮肤既是o_2也是Co_2的主要交换途径。林蛙(Rana temporaria)和黑斑蛙(Rana esculenta)100%的Co_2通过皮肤排出。多齿蝾科动物(Plethodontidae)全部靠皮肤呼吸;两栖鱼类  相似文献   

19.
四川六种蛙染色体组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大多数两栖类物种的染色体较长大,数目较少,是细胞遗传学,细胞工程学,发育生物学等研究的好材料。两栖类在进化地位上介于水生脊椎动物和陆生脊椎动物之间,因此,进行两栖类染色体的比较研究,对于探讨和认识动物的系统演化具有一定的意义。 有关无尾两栖类染色体组型的研究,国外已有不少报道(Benirschke et al.,1973;Bogart,1968;Guillemnin,1967; Haertel,1974;Schmid,1978a,1978b),国内吴政安(1978,1981;;吴政安等,1980,1981)李树深等(1981)作了几种蛙的染色体组型研究。  相似文献   

20.
徐峰  杨维康 《动物学杂志》2019,54(2):195,206
正牛蛙(Lithobates catesbeianus=Rana catesbeiana)被IUCN列为全球100种最具危害的外来入侵种(Lowe et al. 2000),同时也是我国公布的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中惟一的陆栖脊椎动物(王彦平等2006),可通过竞争、捕食和疾病传播等多种方式危害我国两栖类(Wu et al. 2005,Wang et al. 2007,Liu et al. 2013,Liu et al. 2015)。牛蛙目前已成功入侵我国中、东、西南部的广大区域如浙江、安徽、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武正军等20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