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麦红吸浆虫不同滞育期四种糖代谢酶活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藻糖是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 (Gehin)滞育期间储藏能量的主要物质,为弄清其在滞育期的积累机理,本文测定了麦红吸浆虫滞育前后和滞育期糖原磷酸化酶(Gpase)、己糖激酶(HK)、磷酸果糖激酶(PFK)和醛缩酶(ALD)这4种糖代谢酶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 麦红吸浆虫滞育前后这些糖代谢酶活力明显不同,滞育后Gpase 活力显著提高,糖酵解有关酶HK,PFK和ALD活力降低;滞育解除后,Gpase 活力降低,HK,PFK和ALD活力升高。滞育期间,4种糖代谢酶的活力均与滞育发育有关;同时Gpase 和PFK的活力也与环境温度有关,即夏、冬季高于春、秋季;同期不同滞育状态幼虫比较,裸露幼虫HK,PFK和ALD活力总是略高于结茧幼虫,Gpase则相反。滞育当年与第2年同期幼虫4种糖代谢酶的活力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麦红吸浆虫滞育习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1986~1991年研究了麦红吸浆虫的滞育习性,提出了该由主动延长滞育和被动延长滞育的两种形式,探讨了土壤湿度、温度对延长滞育的影响,从体重、羽化率、卵胚数、死亡率等方面测定了延长滞育幼虫的生殖势能,文章最后讨论了麦红吸浆虫多峰羽化的特点和延长滞育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脂类与昆虫滞育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明确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 (Géhin)滞育过程中脂类物质含量的变化规律,探讨麦红吸浆虫滞育与脂类物质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香兰素硫酸显色法测定了2008年5月-2010年1月不同时间陕西杨凌养虫圃内麦红吸浆虫滞育前、滞育期及滞育解除后幼虫和蛹体内总脂和甘油三酯含量。【结果】 滞育前幼虫总脂和甘油三酯含量分别为378.12和291.67 μg/mg,显著高于整个滞育期(P<0.05)。滞育年周期中,冬季总脂和甘油三酯含量最高,翌年1月结茧幼虫二者含量分别为335.29 和275.72 μg/mg,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5);整个滞育期间,裸露幼虫和结茧幼虫总脂和甘油三酯随季节变化趋势相同,但同期结茧幼虫含量高于裸露幼虫;滞育当年与第2年同期幼虫总脂和甘油三酯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滞育解除后,总脂和甘油三酯含量随着幼虫的发育和变态逐渐降低,其中中蛹和后蛹显著低于活动幼虫(P<0.05)。【结论】麦红吸浆虫滞育不同时期幼虫及蛹总脂和甘油三酯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其滞育与脂类物质的含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麦红吸浆虫幼虫滞育期间糖类物质变化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仵均祥  袁锋  苏丽 《昆虫学报》2004,47(2):178-183
分析研究了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 (Gehin) 幼虫滞育期间总糖、海藻糖和糖原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不同滞育年限幼虫的总糖含量无显著差异。在滞育年周期中,不同时期的滞育幼虫总糖含量明显不同。幼虫老熟入土滞育以前的总糖含量明显高于入土滞育期间。入土滞育过程中,越冬期和春季的总糖含量明显高于夏季和秋季。同期的裸露幼虫与结茧幼虫的总糖含量仅在秋季有一定的差异,其他时间基本相似。结茧幼虫滞育期间的海藻糖含量一直维持较高的水平,说明其滞育期间的糖醇积累型属于海藻糖积累型;秋季与春季糖原含量的增加可能与麦红吸浆虫的滞育解除或滞育强度的变化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应用 5 个重复序列引物,通过 PCR 扩增试验,研究了不同滞育状态麦红吸浆虫 DNA 的多态性。结果表明:1) 5 个重复序列引物共扩增了 104 条核酸带,分子量介于 202~1 163bp 之间;2) 不同滞育状态的麦红吸浆虫的平均相似性指数范围在 0.573~0.936 之间,在种群 3 和种群 4 之间,最大的平均相似性指数是 0.936,在种群 1、3、4、5 和种群 6、7、8 之间平均相似性指数较高(均超过 0.81);3)不同滞育状态麦红吸浆虫群体的遗传变异大部分来自群体间,产生于群体间的变异为62.41%,来自群体内的变异为37.59%;4) 根据对不同滞育状态间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麦红吸浆虫的滞育类型可分为三大类。首次报道了不同滞育状态麦红吸浆虫量化的DNA多态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Géhin)滞育进程中山梨醇含量及山梨醇脱氢酶基因(SmSDH)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规律,探讨麦红吸浆虫滞育与山梨醇含量及SmSDH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比色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2013年5月-2014年3月不同时间陕西杨凌养虫圃内麦红吸浆虫滞育前后及滞育期幼虫体内山梨醇含量及SmSDH2a和SmSDH2b mRNA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麦红吸浆虫幼虫滞育前山梨醇含量最高(为9.41μg/mg);滞育期间,12月份含量最高(为8.50μg/mg);滞育解除后山梨醇含量为3.25~3.49μg/mg,显著低于滞育前和整个滞育期(P0.05)。山梨醇脱氢酶基因SmSDH2a及SmSDH2b在滞育进程中mRNA表达水平变化趋势相同,且与滞育强度递减趋势一致,即进入滞育后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并一直稳定在较低水平,滞育解除后逐渐升高并达到最高。滞育期间,同期不同滞育状态幼虫之间山梨醇含量和SmSDH2a表达水平差异不明显,但裸露幼虫SmSDH2b表达水平始终高于结茧幼虫。【结论】山梨醇和SmSDH参与麦红吸浆虫滞育调控,与滞育维持和解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张国军  王稳  南江磊  成卫宁  朱克岩 《昆虫学报》2021,64(12):1398-1406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破茧率和破茧所需时间作为典型的专性幼虫期滞育昆虫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滞育解除指标的可行性,探讨蜕皮激素受体基因EcR和热激蛋白基因Hsp70和Hsp90在低温解除滞育中的作用.[方法]9月上旬采自田间的麦红吸浆虫滞育幼虫在低温(4℃)和自然变温处理不同时间(0~9...  相似文献   

8.
麦红吸浆虫幼虫脂肪酸变化的分析测定(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时期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mosellana (Gehin)幼虫脂肪酸的变化。结果表明 :幼虫脂肪酸组分有 1 0~ 1 6种 ,其中主要以棕榈酸 (C1 6:0 )、油酸 (C1 8:1 )和亚油酸 (C1 8:2 ) 3种组分为主 ,占全部脂肪酸总量的 95 %以上 ;其次是硬脂酸 (C1 8:0 )含量较高 ,约占 2 %~ 3 .5 % ;其它组分脂肪酸含量很少 ,均在 1 %以下。从 5月中下旬麦红吸浆虫幼虫离穗入土进入越夏至翌年 4月化蛹羽化前 ,脂肪酸组分表现了由少到多的变化趋势。越夏、越冬幼虫及越冬后未进入活动状态的圆茧其脂肪酸组分中不含花生酸 (C2 0 :0 ) ,而且饱和脂肪酸含量明显少于越冬后进入活动状态的幼虫和麦穗幼虫 ;而越冬后进入活动状态的幼虫和麦穗幼虫脂肪酸组分中含有一定量的花生酸 ,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明显少于越夏、越冬幼虫及越冬后未进入活动状态的圆茧 ,故花生酸的有无及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比例变化可作为判断麦红吸浆虫幼虫活动状态 ,特别是滞育不同深度的生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一种测定麦红吸浆虫中脂肪酸的微量气相色谱分析方法,该方法具有称样量小,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等特点,称样量仅为3-5mg,各脂肪酸RSD均小于5.7%,用湿法研磨麦红吸浆虫以破碎细胞和提取脂肪,水溶浓缩提取液后进行甲酯化反应,上清液用于气相色谱分析,检出十种脂肪酸,主要脂肪酸有豆蔻酸,棕榈酸,棕榈油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不同产地的红吸浆虫样品中C16:0,C17:1,C18:0,C18:2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小麦吸浆虫滞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小麦吸浆虫Sitodiplosismosellana(Gehin)和Contariniatritici(Kirby)是小麦生产中间歇性猖獗发生的害虫 ,也是一种具有典型的滞育多态性的昆虫。该文从滞育特点、影响滞育的因素、滞育幼虫的形态变化、滞育生理特征、滞育幼虫的化学物质变化和我国小麦吸浆虫滞育区划等 6个方面 ,较全面地回顾总结了国内外小麦吸浆虫滞育研究的进展情况 ,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Gehin)是一种世界性的小麦害虫。为获得其转录组信息,本研究采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Illumina HiSeq TM 2000对麦红吸浆虫成虫转录组进行测序。共获得转录组样本数据量为27.88 G,经分析共获得59257个Unigenes,总长度49861164 bp,最短20 bp,最长29282 bp,平均长度841 bp。将Unigenes序列与NR、NT、Swiss-Prot、KEGG、GO和KOG数据库进行比对(e≤10-10),共获得95029个结果。通过GO功能分类,共有19584个Unigenes在GO数据库中细胞组分、分子功能和生物学过程等3大类50个功能组中找到对应。与KOG数据库进行比对,共有11279个麦红吸浆虫Unigenes被注释,按功能大致可分为26类。通过KEGG pathways分析,共有9110个麦红吸浆虫Unigenes被注释,分别归属于细胞进程、环境信息进程、遗传信息进程、新陈代谢和有机体系统5大类代谢途径,主要包括细胞生长与死亡、细胞运动、信号转导、能量代谢等32类代谢途径。CDS预测发现30088条序列可被编码,占全部基因的50.78%。SSR位点查找发现,在59257个Unigenes中共找到36323个SSR位点,发生率为61.30%。本研究获得的巨大的麦红吸浆虫转录组信息,为麦红吸浆虫的功能基因挖掘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12.
Desiccation resistance was examined in pre-diapause, diapause and post-diapause larvae of the spruce budworm, Choristoneura fumiferana (Clemens), in terms of passive water evaporation under three desiccation conditions: freeze-drying, desiccant-drying at 2 degrees C and desiccant-drying at 18 degrees C. Diapausing second instar larvae and post-diapause non-feeding second instar larvae showed strongest desiccation resistance: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water was retained after repeated drying under desiccating conditions, while pre-diapause first instar larvae and post-diapause feeding second instar larvae lost almost all their water content after one or two drying cycles. A hibernaculum covering had no effect on water evaporation. While dead larvae tended to lose significantly more water than their living counterparts, particularly among first instar larvae, such an impact was much weaker among diapausing second instar larvae. Desiccation resistance was lost when post-diapause second instar larvae were allowed access to water while the level of desiccation resistance was maintained or enhanced when the larvae did not have access to water. These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the context of overwintering ecology of the species and possible mechanisms for the desiccation resistance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苗进  武予清  巩中军  朱昆  段云  蒋月丽  李彤 《生态学杂志》2012,31(11):2855-2858
利用黄色粘虫板调查了田间麦红吸浆虫成虫种群密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差异以及性比的变化.结果表明:麦红吸浆虫成虫主要在地面至40 cm左右的麦株间活动,种群密度随高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不同羽化时期麦红吸浆虫的性比变化较大,羽化初期,雄虫的比例较高,末期则几乎全部为雌虫;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的增加雌虫的比例逐渐升高;天气因素对其田间扩散飞行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调查了河南省小麦吸浆虫病的发生和分布情况,分析了小麦吸浆虫的发生与小麦品种、土质的关系,并成功地防治了小麦吸浆虫的大面积发生。  相似文献   

15.
贺春贵  袁锋  张雅林 《昆虫学报》2003,46(6):783-787
采用RAPD方法测定分析了我国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 (Gehin) 10个地理种群的遗传结构。结果表明:5种引物在10个种群中共产生了326个RAPD标记,各地理种群之间没有产生各自的特征标记;不同种群间的遗传相似程度与其地理间距呈反比;种群内的遗传相似程度比种群间的高;利用UPGMA法可将其聚为冬麦区和春麦区两大类群。  相似文献   

16.
小麦吸浆虫空间格局参数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Xun 《昆虫知识》1999,36(3):140-144
本文应用聚集度指数、分析表明了小麦吸浆虫在麦田中的空间格局呈负二项分布,并探讨了吸浆虫在田间的聚集原因以及小麦吸浆虫穗虫平均密度(x)与负二项分布公共kc值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对采自我国西北春麦区武威市 ( 38°N,1 0 3°E)、皋兰县 ( 36.5°N,1 0 4°E)及冬麦区长安县 ( 34.2°N,1 0 9°E)的麦红吸浆虫 Sitodiplosis mosellana ( Gehin)种群和皋兰县的麦黄吸浆虫 Contarinia tritici( Kirby)种群用 4种引物 S1 8、S61、S50、S83进行了RAPD测定分析。结果表明 ,引物共产生 1 0 6个 RAPD标记 ,没有任何一个引物能单独区分所有个体 ,但四种引物扩增结果联合则可。引物在麦红吸浆虫的 3个地理种群之间没有产生各自的特征带谱 ,但在 2个种之间可扩增出鉴别图谱。聚类分析显示 :同种同地理种群的个体间遗传相似程度高 ,变异范围小 ;同种不同地理种群间的遗传相似程度变异范围大 ,部分与种群内个体间的遗传相似程度重叠 ;不同种之间的遗传相似程度最低。在麦红吸浆虫种群间 ,长安与皋兰的种群遗传关系最近 ,而与武威种群较远。以近缘属种麦黄吸浆虫作参照分析表明 ,麦红吸浆虫不同地理种群之间表现为种下的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