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敏不育水稻育性敏感期生理变化研究陈良碧,周广洽(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系,长沙410006)(湖南省生物研究所,长沙410006)1356S是湖南省农科院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釉型水稻两用不育系。在长沙地区的自然条件下,该不育系在6月30日前抽穗表现为可...  相似文献   

2.
采用NCII设计研究显性核不育基因在40个杂种F1代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显性核不育基因对F1代形态性状影响不大,而对产量、产量性状及品质性状的影响较大。F1形态性状主要表现加性效应,且不育株和可育株趋势一致;可育株单株产量及大部分产量性状表现显性效应,百粒重、每小穗粒数表现加性效应,而不育株这些性状的加、显性效应起作用。F1两种育性植株蛋白质含量的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蛋白质产量以显性效应为主,籽粒饱满度则是可育株以加性效应为主,不育株以显性效应为主。显性核不育基因在F1代有明显的母性效应,且在这种基因的细胞质基础上核质互作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3.
雄性不育对布氏田鼠交配行为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雄性结扎不育方法研究雄性结扎不育对布氏田鼠交配行为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雄性结扎不育后不影响布氏田鼠雌雄两性的交配行为;不育雄性的存在对雌性的正常交配产生了干扰,降低了雌性的有效交配次数,并导致雌性怀孕率和产仔数的下降。结果一方面说明结扎不育雄性方法可用于布氏田鼠的不育控制研究,另一方面为不育后的竞争性繁殖干扰假设提供了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4.
我国害鼠不育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汉武  王荣欣  张凤琴  李秋英 《生态学报》2011,31(19):5484-5494
害鼠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导致严重的生态问题。人们采用各种方法防治鼠害,其中不育控制是一种新的方法。不育控制即通过某种手段使雄性或和雌性绝育,或阻碍胚胎着床,甚至阻断幼体生长,以降低生育率。不育控制的概念最早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近年来,我国在利用不育技术控制害鼠方面做了大量研究,总结了国内该领域研究的部分结果。在实验室测试了多种不育剂。被测试的不育剂对相应的鼠类几乎都有不育作用;一些不育剂会影响鼠类的行为,这会减弱竞争性繁殖干扰的作用;一些不育剂在达到一定剂量后有致死作用,不育和灭杀的双重作用会产生更好的控制效果;还观察到不育个体的复孕现象,这会减弱控制效果;关于不育剂安全性的研究发现更昔洛韦和M001雄性不育灭鼠剂对家鸽没有任何毒性作用。大量野外实验证实不育剂对害鼠大都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实际控制中,控制面积不宜太小。利用数学模型所作的理论分析表明不育控制有不比灭杀控制差的效果;在决定种群是否灭绝上,不育率、灭杀率、选择性收获率等的作用是相同的。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一些今后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无论在实验室还是野外,除了种群动态外,还要记录更详细的数据,以期对不育控制有更详细的了解。要加大不育剂对非靶向动物和环境影响的研究。在不育控制这种干扰下,害鼠种群的变化必然导致与其相关的种群也作出相应的变化,这一方面的研究需要进行。每种控制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多种控制方法联合使用会达到更理想的效果。竞争性繁殖干扰现象是存在的,它使种群规模更小,在数学模型中,应体现出这一因素。  相似文献   

5.
双色A与不同胞质类型高粱不育系同工酶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双色A高粱新不育系进行了酯酶同工酶和细胞色素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研究。结果表明,该不育系的遗传背景与A1A2和A3不同胞质类型的不育系具有明显的差异。但双色A是否为新不育系类型,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玉米雄性不育胞质鉴定与分类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供试材料包括35个已知其不育胞质所属类群的不育系、17个待鉴定不育胞质类型的品系、200个用这些不育系和不同自交系测交的杂交种。研究结果表明,这些不育系对小斑病T小种毒素的反应、育性的表现和遗传及对环境条件的反应是不同的。在试验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简便准确的玉米不育细胞质综合鉴定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对水稻雄性核不育的研究进展,指出了水稻雄性核不育基因对水稻雄性不育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对水稻三系配套的重要性,并对水稻雄性核不育的研究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张知彬 《兽类学报》2000,20(2):130-134
小家鼠、欧洲兔和红狐是在澳洲危害最为严重的3种有害脊椎动物。1992-1999年间,澳大利来共投资了5000多万澳元用于研究防治小家鼠,欧洲兔和红狐的不育疫功圾关免疫不育技术的研究已有很大进展,主要体现在重组病毒性不育疫苗已接近实用化。有关不育控制的生态学理论研究也有了很大的进展,初步确定了合适的不育水平,这为不育疫苗生态风险评估和大田释放实验工作奠定了基础,相比之下,非病毒或细菌性的,口服性的毒  相似文献   

9.
马协不育系系朱英国等用农家品种“马尾粘”的不育株与“协青早选”测交和回交选育成功的。超微结构研究表明马协不育花药单核边位期绒毡层提前解体,液泡膜破裂;不育花粉外壁基粒棒少,且分布不均匀;线粒体有大的电子透明区,二核期不育花粉中央大液泡崩溃。不育花药绒毡层提前解体可能影响花粉外壁合成及花粉营养供应,大量研究表明绒毡层发育异常与花粉败育密切相关,而液泡膜的破坏会导致水解酶类的泄  相似文献   

10.
刘秉华 《遗传》1991,13(4):35-36
近些年来,我国先后在小麦、谷子、亚麻、油菜、水稻等作物上发现了显性核不育材料。在这些不育材料中,太谷核不育小麦的遗传研究比较深入,它的显性不育基因Ms2已经定位在4D染色体短臂上,但其它作物显性核不育  相似文献   

11.
培矮64S是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衍生出的应用面积最大、不育临界温度最低的不育系.但其不育临界温度高于温敏核不育系株1S,杂交制种也没有株1S安全.为了探究培矮64S育性感温的机制,选育不育临界温度更低、杂交制种更安全的不育系,本研究以培矮64S为母本与丰源B杂交,再以杂交后代的不育株与丰源B回交两次制备近等基因系,...  相似文献   

12.
低温敏核不育系是一类具有低温不育、高温可育特点的杂交水稻育种资源,即利用自然高温繁殖不育系,利用自然较低温度进行杂交制种.目前这类不育系一直没有大面积应用,其主要原因是有关低温敏核不育系的鉴定标准、应用技术体系还不完善,调控花粉不育的分子机制还不清楚.本研究以安全制种和高产繁殖不育系为主要目标开展相关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探...  相似文献   

13.
几种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种小麦胞质雄性不育系(Q型不育系、T型不育系和 AL型不育系)与 13 个 Q型胞质恢复系进行杂交,以花粉碘染率为指标,比较研究了不同恢复系对不同不育系的恢复度。研究发现,尽管 Q型胞质恢复系本身育性正常,但它与Q型不育系杂交后所得 F1 代,育性有较大变幅,花粉碘染率 0.177 7~0.774 7。有些恢复系如QR3、QR3 37、QR30207等对AL型不育系、恢复系 QR2 143 对 T型不育系的恢复度(杂种花粉碘染率)较高,达0.85以上。在对供试恢复系对不同不育系的恢复度进行 t检验后发现,这三种不育系在恢复程度上无显著差别,说明它们可能是同类不育系,或者可能是所涉及的恢复系具有广泛恢复能力。在上述三种类型不育系中,QA92 8的可恢复程度偏低,其原因可能是其核遗传背景不同。  相似文献   

14.
植物雄性不育是指植物不能产生具有正常生殖功能的雄配子,而雌性生殖器官正常可育的现象。雄性核不育在植物界中普遍存在,但基本上都是隐性的,显性核不育非常少见,迄今仅在10余种作物中发现了24例显性核不育材料。水稻中已发现5份显性核不育材料,其中只有"三明"显性核不育材料遗传稳定,基本不受环境影响。本研究利用一个  相似文献   

15.
雄性手术不育对布氏田鼠社会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输精管结扎的方法对雄性布氏田鼠进行了不育处理,并研究了雄性不育后对布氏田鼠社会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不育组中布氏田鼠的友好行为频次和对抗行为频次没有发生显著改变,而且不育组内部不育雄性和正常雄性之间在友好行为频次和对抗行为频次上也没有显著差异,说明结扎不育雄性对布氏田鼠的社会行为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王永飞  王鸣  郑学勤 《遗传》2002,24(1):63-64
细胞质雄性不育(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CMS)是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一 条重要途径。对其机制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大白菜而言,利用CMS最关键的环节是要育成不育系和其相应的保持系。利用不育系和其它材料杂交产生F1代种子;用不育系和保持系杂交来繁殖不育系;保持系自交繁殖种子。但采用常规的方法来选 育不育系和其相应的保持系周期长、见效慢,远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现代生物技术为创造新的不育系和保持系提供了便利。本论文对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和 RAPD分析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李传友  伏健民 《遗传学报》1999,26(5):558-562
85EA是通过电子束辐照获得的胞质突变型小麦不育要用RFLP和RAPD技术对85EA及春保持系的线粒体DNA进行了比较研究。RFLP分析表明85EA线粒体基因组中coxⅡ基因的位置结构与保持系发生了变化;RAPD分析中引物OPD-15扩增产物在不育系和保持系间有明显差异,不育系的扩增产物比保持系多1条分子量为0.6kb的特展览 要带,用T-easy vector克隆该不育系特异条带并命名为OPD-  相似文献   

18.
湖北光敏核不育水稻(Hubei photoperiod-sensitive genic male-sterile rice, HPGMR)是在我国发现并开始应用研究的。人们在应用研究中发现的许多问题,如光敏不育特性转育到籼稻上多变成温敏不育等,很难达成共识。加强机理研究已成为光敏水稻研究深入发展的当务之急。除了对不同时期“农垦58”与58S的代谢做各种分析外,寻找特异蛋白与特异基因是光敏水稻机理研究中两个重要方面。在蛋白研究方面,目前已报道发现35kD、45kD、60kD、61kD等与光敏不育材料有关的特异蛋白。这些结果表明,在“农垦58”与58S之间是可以找到特异蛋白的,但还不能确定这些蛋白与光敏不育性状的关系。为了解决已发现的特异蛋白与光敏不育性状的相关性问题,我们采用多对照的方法,对已知在农垦58S中稳定表达而在“农垦58”中不出现的60kD蛋白做了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水稻线粒体DNA的RFLP分析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李小明  郑用琏  张方东  朱英国 《遗传》2000,22(4):201-204
应用RFLP技术,研究了红莲型不育系、保持系、杂种一代及野败型、马协型不育系的线粒体基因组。结果表明,红莲型不育系与保持系线粒体基因组之间在多个基因区域存在明显差异,为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分子机理研究提供了线索;红莲型不育系与野败型不育系的线粒体基因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马协型不育系与野败型不育系的线粒体基因组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在分子水平揭示了不育胞质的多样性。 Abstract: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 was used to analyze rice mitochondrial genome.The results indicated obvious differences between mt genome of rice cytoplasmic male sterile line and its maintain line of Honglian type,which further clued CMS mechanism research.Mitochondrial genome difference between sterile line of Honglian type and Wild Abortive type was obvious,some difference between sterile Maxie and Wild Abortive was also detected,it offered molecular evidence for cytoplasmic heterogeneity.  相似文献   

20.
远缘杂交油菜核不育系的创建及其细胞学和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蔺兴武  吴建国  石春海 《遗传》2005,27(3):403-409
在甘蓝型油菜与诸葛菜以及芥菜型油菜与诸葛菜属间杂交后代中分别发现1个和3个不育材料,经杂交和多代近交育成了相应的甘蓝型油菜不育系。通过对核不育系体细胞鉴定表明,所有新发现的不育系染色体数为38,均已恢复到甘蓝型油菜。这些不育系绝大部分花粉母细胞(PMC)在中期Ⅰ、后期Ⅰ和后期Ⅱ 3个时期染色体行为表现正常,但不同时期的PMC均会出现一定比例的异常现象,主要表现为染色体落后或染色体桥等。这些不育系属于单核败育型,不育株与可育株的花器形态差异明显,不育系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死蕾等特点。通过对花器生长过程的研究,发现不育株雌蕊生长随雄蕊败育进程逐渐加快,而可育株雌蕊生长则存在两个生长缓慢阶段。此外,文章还讨论了这些不育系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