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肠埃希菌α溶血素是RTX毒素家族的典型代表,也是大肠埃希菌肠外感染的重要毒力因子之一。详细介绍了大肠埃希菌α溶血素的成熟、分泌、溶血机理及其生物学效应,这将对大肠埃希菌肠外感染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其他细菌溶血素致病机制研究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N-糖基化是自然界中主要的翻译后修饰之一,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十分重要。随着糖工程领域的快速发展,在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中完成治疗性蛋白的N-糖基化修饰变得更加普遍。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大肠埃希菌基因组进行编辑,使大肠埃希菌获得新的性状和生产能力,可以提高目标糖蛋白的产量。本文综述了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改造大肠埃希菌基因组来构建大肠埃希菌底盘细胞,及在此基础上优化N-糖基化效率以提高N-糖基化蛋白产量的研究进展,为构建具有N-糖基化修饰功能的工程菌株提供依据,为更好地进行糖蛋白生产,及进一步高效开发“糖蛋白工厂”提供策略。  相似文献   

3.
以往,对食品中的大肠埃希菌检验主要是从食品卫生指标角度进行。通过对大肠埃希菌的检验,以确定食品受粪便污染的程度,而O157:H7大肠埃希菌系临床腹泻病原菌,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重要成员。近年,由该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来势颇为凶猛,深受世界各国政府所重视。本文试对该菌的有关情况做一简述。1腹泻原性大肠埃希菌的分类和引起的疾病(见表1)引起腹泻的大肠埃希菌,已知有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EIEC与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或称产Vero毒素大肠埃希菌(VTEC)…  相似文献   

4.
应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肝移植术后大肠埃希菌感染株DNA的多态性,并对其进行分型,研究肝移植术后大肠埃希菌感染的流行状况,并探讨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与基因型之间的关系。应用1条含10个碱基的随机引物对20株大肠埃希菌的DNA进行随机扩增,ESBLs试验使用双纸片协同法。20株大肠埃希菌经RAPD分为11个基因型,ESBLs检测12株大肠埃希菌阳性,ESBLs阳性大肠埃希菌在700 bp有共同条带。肝移植术后感染以内源性感染为主,肠道细菌移位可能是大肠埃希菌感染的一个主要因素,ESBLs阳性检出率高,ESBLs阳性与基因型之间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和研究金双歧对肠道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除菌作用,为临床利用金双歧辅助治疗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在重症医学科患者采集肛拭子标本进行产ESBLs大肠埃希菌定菌筛查,选取40例产ESBLs大肠埃希菌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口服金双歧进行肠道内去定植.结果 试验组21例产ESBLs大肠埃希菌患者口服金双歧3~7d后,再次取肛拭子进行筛查,17例未再检出产ESBLs大肠埃希菌,4例再次检出,金双歧去除肠道产ESBLs大肠埃希菌定植有效率为87.5%;对照组19例,3~7d后,再次取肛拭子进行筛查,14例再次检出产ESBLs大肠埃希菌,5例未检出,肠道自行清除产ESBLs大肠埃希菌清除率为26.3%.结论 金双歧具有去除肠道产ESBLs大肠埃希菌定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比较了滤膜法、涂布法和纸片法对粪便中大肠埃希菌的分离效果。通过对分离粪便大肠埃希菌的数量可知,纸片法与m—TEC培养基上滤膜法分离的大肠埃希菌数量结果基本一致。m—TEC培养基滤膜法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平均数量分别是伊红美蓝培养基涂布法分离大肠埃希菌平均数量的1.4倍、伊红美蓝培养基滤膜法分离大肠埃希菌平均数量的2.8倍、m—TEC培养基涂布法分离大肠埃希菌平均数量的2.25倍。分离粪便样品中大肠埃希菌选择滤膜法用m—TEC培齐基进行分离为最佳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实现对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coli)、沙门菌(Salmonella)的同时检测,建立快速灵敏的双重PCR检测方法。方法以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毒力岛基因为研究对象,根据GenBank发表的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毒力岛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合成了大肠埃希菌毒力岛irpl、irl)2和fyuA,沙门菌毒力岛mgtC、sseL和sopB等6对引物,以禽致病性大肠埃希菌(CVCC1565)菌株和沙门菌(ATCC9150)菌株的核酸混合物为模板,经引物特异性试验,引物组合,成功建立了快速鉴别检测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的双重PCR方法。结果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引物irpl、irp2和fyuA仅能扩增出大肠埃希菌(CVCC1565)的特异性片段,大小分别是799、414和948bp;引物mgtC、sseL和sopB仅能扩增出沙门菌(ATCC9150)的特异性片段,大小分别是500、269和1000bp。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2.2×101CFU/mL和2.0×101CFU/mL。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双重PCR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快速简便等特点,可用于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的联合检测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乳酸杆菌体外对大肠埃希菌O-78拮抗作用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乳酸杆菌体外对大肠埃希菌O-78的拮抗作用。方法:将乳酸杆菌与大肠埃希菌O-78体外共培养观察拮抗情况及用电镜观察形态变化。结果:等量同时间接种,24h内乳杆菌就将大肠埃氏菌O-78全部抑杀;乳酸杆菌早24h接种,4-8h内将大肠埃希菌O-78全部抑杀;大肠埃希菌O-78早24h接种,在12-24h内全部被抑杀。电镜观察发现,经乳酸杆菌培养液处理,大肠埃希菌O-78细胞膜形态发生变化。结论:本试验中所用乳酸杆菌体外具有抑制杀死大肠埃希菌O-78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及其基因同源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生索的耐药性及其基因分型,了解其耐药性趋势与传播流行情况,为临床合理治疗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常规鉴定技术鉴定细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测定77株大肠埃希菌对19种药物的耐药性;K—B法鉴定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法对其进行基因分型以确定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FINGERPRINT Ⅱ软件进行细菌基因指纹图谱分析。结果 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喹诺酮类药物和氨曲南的耐药性明显增高,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是大肠埃希菌感染患者的首选药物;经ESBLs确证试验,ESBLs阳性率为28.60%(22/77);产ESBLs大肠埃希菌经PFGE指纹图谱分析,除第62株和第70株相似性系数为78.27%外,其余相似度均低于70.0%;ESBLs大肠埃希菌阴性株中除少数几对菌株相似性系数较高外,其余呈散在分布,且电泳带存有6条以上的不同条带,为流行病学无关的不同克隆。结论 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生索耐药性明显增高,且呈多重耐药趋势;该研究尚不能证明存在大肠埃希菌爆发性流行感染,提示可能存在院内感染大肠埃希菌的优势克隆;PFGE基因分型方法是耐药性与流行状况分析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中药抗耐药大肠埃希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耐药大肠埃希菌感染日趋严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株不断增加,由于细菌的多重耐药性,西药抗生素治疗效果差.医药工作者将新药物研究的方向投向中药.本研究就近年来中药抗耐药大肠埃希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大学生宿舍空气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和分离株之间的遗传相似性, 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提供依据。【方法】用FA-1型六级筛孔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采集大学生宿舍内室内空气并分离鉴定其中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 采用ERIC-PCR扩增基因组DNA, 形成聚类图谱, 分析分离株的相似性。【结果】从收集到的300份空气样品中分离鉴定出194株大肠埃希菌, 30株鉴定为超广谱β-内酰胺酶分离株, 检出率达15.46%; 产ESBLs大肠埃希菌ERIC-PCR指纹图谱条带相似性在50%?100%之间。【结论】大学生宿舍空气中存在着产ESBLs大肠埃希菌污染, 应加强对空气中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12.
秦皮素对大肠埃希菌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为供试菌,探讨秦皮素的抑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TC法测定秦皮素对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的最低抑菌浓度;通过测定加药前后菌体培养液电导率和大分子的变化及观察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电镜结果,分析秦皮素对其细胞膜的影响;通过SDS-PAGE测定秦皮素对供试菌株蛋白含量的影响;采用逐个检出法研究秦皮素对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质粒合成的抑制作用。结果秦皮素可抑制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的生长,其最低抑菌浓度为40μg/mL。秦皮素作用菌体5 h后,培养液中的电导率比对照组增加1.96%,但DNA和RNA大分子增加的不明显。秦皮素作用大肠埃希菌20 h后,菌体可溶性蛋白总量比对照组降低42%。秦皮素对大肠埃希菌的质粒有消除作用,药物作用48 h后,秦皮素对大肠埃希菌的质粒消除率为60.3%。结论秦皮素可抑制大肠埃希菌的生长,其抑菌作用机制与抑制菌体内蛋白质合成和消除菌体内的质粒有关,但对大肠埃希菌细胞膜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大肠埃希菌性阴道感染小鼠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建立大肠埃希菌定植的阴道感染小鼠模型。方法 :在阿莫西林溶液 (12 5mg/ml)冲洗小鼠阴道冲洗处理下 ,将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接种到小鼠阴道内。结果 :各组小鼠阴道冲洗液检出的平均对数值比较 ,经过阿莫西林溶液小鼠阴道冲洗处理后再接种大肠埃希菌的阿莫西林 +大肠埃希菌组 ,阴道内定植的大肠埃希菌数量 (8 18± 1 0 9)较经过生理盐水小鼠阴道冲洗处理后再接种大肠埃希菌组 (5 72± 0 6 8)明显增多 (P <0 0 5 ) ,而且小鼠阴道感染的症状明显 (P <0 0 5 )。结论 :通过抗生素处理后 ,再在小鼠阴道内接种大肠埃希菌 ,大肠埃希菌能够在小鼠阴道内得到定植 ,即建立起大肠埃希菌性阴道感染的小鼠模型。  相似文献   

14.
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变化,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2010至2011年临床各科室送检的全部标本(包括血、尿、便、痰、分泌物等),采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2010和2011年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分别为23.8%5、7.4%,呈上升趋势。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P<0.05)。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越来越高,耐药率日益严重,给临床抗菌治疗带来很大困难,开展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对控制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增长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植物乳杆菌和粪链球菌2株乳酸菌预防鸡大肠埃希菌病的效果。方法把2株乳酸菌添加到肉鸡的饲料中饲喂,至14日龄时用鸡源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人工诱发鸡大肠埃希菌病,10 d后统计发病率、死亡率和有效预防率。结果成功诱发出鸡大肠埃希菌病,植物乳杆菌和粪链球菌预防鸡大肠埃希菌病的有效率非常高。结论植物乳杆菌和粪链球菌可以用于预防鸡大肠埃希菌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大肠埃希菌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应用微量法测量姜黄素对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的药物敏感性,用半固体培养基法测定姜黄素对大肠埃希菌泳动和丛动能力的影响,并测定姜黄素作用下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姜黄素对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的MIC为100μg/mL,MBC为200μg/mL;亚抑菌浓度的姜黄素可抑制大肠埃希菌泳动和丛动,下调fimB等基因及调控sRNA GcvB的表达。结论亚抑菌浓度姜黄素能抑制大肠埃希菌泳动和丛动能力,并抑制泳动和丛动基因及相关s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1株枯草芽胞杆菌体外拮抗6种肠道致病菌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研究枯草杆菌BS-3株对大肠埃希菌等6种肠道致病菌的拮抗作用。方法通过在体外BS-3菌株分别与大肠埃希菌等6种致病菌混合培养后,观察不同时间内各菌的菌量变化。结果BS-3菌株与6种肠道致病菌混合培养24、48、72和96h,其菌量逐渐增加;6种致病菌的菌量随着培养时间延续逐渐减少,其中产毒性大肠埃希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和宋内志贺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更明显。结论BS3菌株在培养生长过程中,可抑制大肠埃希菌等6种肠道致病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大肠埃希菌强毒力岛(HPI)全岛缺失突变株,为进一步评价大肠埃希菌HPI的功能打下基础。方法根据已知大肠埃希菌HPI基因序列设计PCR敲除引物,引物5′端有50 bp的拟敲除基因的同源臂,3′端为扩增引物,以pKD3为模板,扩增两侧含FRT位点的氯霉素抗性基因,利用pKD46的λ重组系统替换E.coli ZL基因组上的毒力岛全岛基因,再利用表达Flp重组酶的质粒pCP20,可将FRT位点之间的氯霉素抗性基因删除,用鉴定引物进行鉴定并测序。结果构建的全岛缺失株与预期一致。结论成功构建了禽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强毒力岛(HPI)全岛缺失突变株。  相似文献   

19.
大肠埃希菌耐药性水平传播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标本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以及耐药性水平传播的实验研究。方法采取双纸片法(K-B)检测细菌的耐药性;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为供体菌,耐利福平大肠埃希菌(对其他抗生素敏感)作为受体菌进行接合实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整合子和耐药基因。结果30株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菌株检出率为46.7%;接合培养后,接合菌携带23kb和25kb大质粒,而无供体菌中一系列小质粒;供体菌和接合菌均携带I型整合子。结论大肠埃希菌耐药性严重,且呈多重耐药性;产ESBLs菌株可通过质粒和整合子将耐药基因转移给敏感菌,导致耐药性传播。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安徽省合肥地区动物源性大肠埃希菌的血清型分布和耐药状况,以期筛选出菌苗株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46份疑似大肠埃希菌病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生化编码鉴定和致病性测定。采用玻片凝集试验对分离到的46株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进行血清型鉴定。同时分别采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和双纸片增效法检测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和ESBLs阳性菌株。结果46株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中,除7株细菌未能定型外,其余39株细菌分布于10个血清型,O127:K63血清型为优势血清型,占定型菌株的33.33%。46株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对21种抗菌药物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15个ESBLs阳性菌株表现为多重耐药,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ESBLs阴性菌株。结论O127:K63血清型为优势血清型,可作为菌苗株。合肥地区动物源性大肠埃希菌耐药性较为严重,尤其是产ESBLs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